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三年級的作文彙總六篇

三年級的作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的作文彙總六篇

三年級的作文 篇1

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這是人世間最美的美德,我,媽媽和鄰居之間就有過這樣一個故事,現在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我記得小時候,我家鄰居不是爲叔叔,而是位阿姨。這位阿姨有一雙葡萄般大的,水靈靈眼的睛。彎彎的眉毛,像月亮,櫻桃般的嘴,紅潤又有光澤的瓜子臉,加一頭烏黑髮亮的頭髮在陽光下顯得特別耀眼。她一笑就如燦爛陽光照耀在身上那麼暖和,有時又像和風拂過你的臉頰似的清爽,一雙又細又長的腿,走起路來非常輕盈。不過她住的房子有些破爛不堪,屋子裏被她打掃的,又幹淨,又舒適。要是在寒冷的冬天進去就像在溫暖的夏天一樣,涼爽的秋天進去就像在溫和的春天一樣,因爲她很勤勞。

記得有一次,我爸爸不在家,媽媽加夜班,那時,我又還不會燒飯,只好餓肚子,愁眉苦臉的坐在家門口的石板凳上。這時,這個阿姨又正好出來,看見了我,就用那溫柔的口音跟我說“怎麼了,怎麼不回家吃飯,難道你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嗎?要不到阿姨來吃飯吧!我聽後,有開心的笑起來了,阿姨也笑了,彷彿有人用手輕輕撫摸着我的臉頰。我默默地在心裏說“阿姨可真善良啊!”晚上九點多時,媽媽回來了,我把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說“這樣啊!你謝謝阿姨了沒有?”我大聲說“有”。

還有一次,記的阿姨忘帶鑰匙了,門沒法打開,媽媽看見了就讓阿姨到我家吃飯,可是她不好意思去,媽媽說“這有什麼關係,你也幫助過我們家嘛!鄰里之間互相關心是應該的。後來,還是我們硬說服她的呢!吃好飯後,媽媽還拿美味可口的水果給阿姨吃,阿姨不好意思的連說謝謝。我在心裏想“哎呀!”“阿姨可真客氣呀”!“反正都是鄰居嘛”!“呵呵!”從那以後,我們倆家經常在一起互相關心,幫助,阿姨也會常來我家做客,我家有什麼東西都會給阿姨送一些拿過去。

互相關心是一件很好的事,要是全世界都互相關心,我想這世界會充滿愛,這樣還會讓我們的世界增加美好。

三年級的作文 篇2

樂趣是一種玩耍時的歡笑,樂趣是騎車時的尖叫,樂趣是談話時的柔聲細語,我的童年是充滿歡樂的。但我的樂趣是讀課外書。

就在星期六我早早地把作業做完。於是我立刻捧起《查理九世》坐在牀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只見我在牀上哈哈大笑。我打開書拿出解謎卡開始看了。看着看着突然主角有危險了,我立刻緊張了起來,心怕主角被壞人捉到,最後主角脫離危險了我的情緒也放鬆了下來。這時壞人被主角打敗了,主角高興的笑了,我也跟着笑了。沒過一會兒謎題來了,我也不示弱立刻動起了腦筋幫忙主角想起了謎題,最後我把謎題解開了,我又開始看了,這時主角決定出了問題,我立刻皺起眉頭想着下一步主角會怎樣做,會不會遇到壞人,這時主角糾正了錯誤走了另一個方向,我不在皺着眉頭,而是把讚揚的目光投向了主角,時光過得真快,還差一點就要看完了,主角也把謎題解開了,原先是一場誤會,主角把警察當成了壞人,我不由的哈哈大笑。到了晚上我又把從書中學到的魔術表演給了媽媽看,只見媽媽投來肯定的目光,還不停的誇獎我。看書真搞笑。

書中的樂趣是無盡的,在書中我有了快樂,還學到了知識。就在不知不覺中看書成了我的樂趣。

三年級的作文 篇3

摘 要:"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三年級作文作爲寫作能力培養的起步階段,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指導挖掘習作素材""重視方法上的指導""充分利用作文講評""用欣賞的心去評價"幾個方面闡述了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三年級作文;方法指導;習作講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以下階段性目標: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這些目標對於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來說,可以歸結爲一句話: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願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

一、指導挖掘習作素材

葉聖陶先生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纔會做成什麼文字……必須尋到源頭纔有清的水喝。"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學生的生活豐富,感受纔會深刻,寫起文章來纔會左右逢源,觸類旁通。確實,寫作文,首先要解決的是"寫什麼".要如何才能讓學生有"什麼"可以寫呢?

1.由遊戲,放膽作文

這個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有聲有色的大課間活動。當學生第一次領到五顏六色的毽子時,興奮異常,併發明瞭許多不同的玩法,比誰扔得高,比誰扔得遠,比誰能把毽子踢到一個指定的地方等,同學們簡直就是玩瘋了。回到教室以後仍舊是意猶未盡,我想這真是習作的最佳時機。我趁勢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新奇玩法,讓他們把剛纔比賽的過程說給大家聽,最後讓他們動筆寫一寫,學生竟寫得十分流暢,全班竟連一個咬筆桿的都沒有。寫出來的作文雖然水平還是參差不齊,但讓我看到了希望。由此,我萌生了遊戲類作文訓練的想法。由此我完了《愛一次乒乓》《鬥蛋》《傳電話》《瞞醋過海》等一系列作文,學生由剛開始的老師引導着寫,到後來在遊戲後自由抒發,慢慢寫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特色。

2.整合資源,爲我所用

縱觀我們新教材裏的習作安排,寫作內容和寫作要求的開放性和靈活性,讓我們的老師很難把握,有時變得不知所措。對於剛開始學習寫作的三年級孩子,我認爲開放式的內容選擇自是讓學生有更自由的表達,但是也讓學生的習作水平更加參差不齊,給老師的指導增加了難點。對此我採取由扶到放,整合各種資源,讓學生在習作時不至於大海撈針,沒有方向。

第五冊教材第六單元的作文內容是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寫出這個地方怎麼吸引人,使別人讀了也對這個地方感興趣。我知道這種寫景作文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他們的頭腦庫裏沒有積累多少詞語可以用來把一個地方寫得多吸引人。我把目光瞄準了學校的勞動基地,那裏種植的各種蔬菜是我們學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即便在冬天,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先帶學生去參觀,再用數碼相機,拍了全景、近景,各種蔬菜的特寫,再回到教室結合學生感受,定格畫面,進行具體指導。完成了此次作文之後,我讓學生自己去觀察一個地方,運用老師教給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方法再來寫寫你去過的地方。

二、重視方法上的指導

我們經常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米自然下不了鍋,但有了米,還應該告訴學生一些"做飯"的技巧,才能不把那一鍋好不容易找到的"米"給煮糊掉。

1.重視心理活動指導

在我進行的遊戲作文中,我非常重視對學生心理活動的描寫進行指導。從第一次開始作文,我就引導學生當你在看任何景物、聽一切聲音、聞各種氣味、品嚐美味佳餚、觸摸動物植物等的時候,要養成讓心理"活動"起來的習慣,也就是要用腦袋跟着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不停地"自說自話".說一些沒有聲音的"心裏話",當你再把這些"心裏話"寫在作文裏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時我想……""我心裏想……""我覺得……""我以爲……"等等的語言,"心理活動"就自然地從腦子的某個角落裏流到你的文章裏來啦!從一開始學生喜歡對事情進行簡單的描述,到慢慢地能在習作中加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在《鬥蛋》的作文中,有些學生寫到:我一手緊緊握住自己的蛋,我在心裏對蛋說:"你可要爭氣啊!你可是我從媽媽煮的雞蛋中千挑萬選挑出來的,不能讓我失望啊!你要是碎了,我就一口把你吃掉!"

2.重視開頭、結尾、命題的指導

在作文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多種開頭的方法。以《傳電話》爲例,我在指導學生寫的時候,出示了這樣幾種開頭和結尾的方式。

開頭方式:

(1)直接交代"傳電話"遊戲的時間、地點等。作文課上,我們班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遊戲——傳電話。

(2)以同學的疑惑開頭。老師走進教室,笑眯眯地對大家說:"這堂課,我們做一個遊戲,叫‘傳電話’。"大家一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納悶,"傳電話"?怎麼傳呢?

(3)以笑聲開頭。"哈哈哈……"一陣陣笑聲不時從我們教室傳出。"小猴嚇得撒開氣球,拔腿就跑".經幾個同學一傳成了"小紅嚇得撒腿就跑""小孩踩破了氣球".是怎麼回事呢?

結尾方式:

(1)描寫教室裏的氣氛,自然結尾。雖然結果有勝有負,但同學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2)照應開頭,盼望着新的一堂作文課。在歡聲笑語中,我們結束了今天的作文課。大家又開始盼着下一堂作文課的到來。

(3)宣佈比賽結果。經老師最終評比,獲得今天比賽第一名的是第三小組。教室裏又是一片歡呼。

這樣的具體指導,讓學生避免了總是千篇一律的"今天,老師讓我們做了一個遊戲".或者總是按照記敘文的要求時間、地點、人物開頭。不同的開頭、結尾方式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對自己的作文要寫出自己的特色。

三、充分利用作文講評

作文的指導、批改、講評是小學作文訓練教學的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是相互作用、緊密相連的。我們老師往往重視了作文的指導和批改,卻容易忽視作文的講評。作文講評是指導工作的昇華,是批改工作的綜合、繼續,是一個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的過程,講評既是對學生這次寫作活動的經驗總結,又爲今後作文指明瞭努力方向。

作文講評的範圍比較廣泛,每次講評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須突出重點,讓學生就此次作文中一至兩個主要問題,在教師的"重錘"敲打中震驚起來,取得更大的收穫。比如,我在講評《鬥蛋》這篇作文時,很多學生寫斗的過程時,都寫到:我左手握蛋,同桌也握蛋,我們相互向對方撞去。學生的動詞十分貧乏與單調。我在講評時就重點講評了如何使用動詞,我啓發學生:你可以給"握"和"撞"換換詞嗎?比如"拿""抓""擒""衝""碰""進攻"等等,學生雖然不能一下子完全掌握,但是在作文中有了用不同詞語表達同一種意思這樣的意識。當然,在突出重點問題講評的同時,還要適當地兼顧其他,做重點帶一般,詳評與略評相結合。

四、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人人蔘與評價

還可以通過學生集體評改,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隨時把一些修改的技巧傳授給他們,允許他們發表不同的看法,使學生逐步形成主體地位意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改,改好,並評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給予獎勵。同時教育學生要細心、認真、說真話,公正合理地自我評價,並養成自改自查的良好習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三年級是一個特殊的階段,在平時,我們還要多進行聽、說、讀、寫、做的嘗試,爲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培養寫作興趣,讓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特感受,寫出一篇篇文筆優美、情辭真切的好文章。

三年級的作文 篇4

今天是我的生日。媽媽帶我來到森林公園甘溪山。

甘溪山位於我們利川市西南角,距市中心約10公里的路程,是當地新開發的一個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一到這裏,可以看到許多的花草樹木,像綠色的海洋。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唱歌,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這裏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們先來到了迷宮,這是我最喜歡的。我走了進去,裏面看着好像到處都是路,可走不了一會就進了死衚衕,只好退了回來只好退了回來,最後好不容易纔鑽了出來,可身上也出了一身汗。接着我們來到了狀元湖,湖水清澈見底,湖面碧波盪漾,湖內魚兒歡跳,湖畔翠竹環繞,一排排坐椅,一個個吊牀、一張張棋桌掩映在綠蔭下,青松翠竹,小橋流水,好一幅人間仙景。

我們一直玩到傍晚,這時媽媽說,天快黑了,我們趕快回家吧。我依然回味這美麗的景色,不想這麼快就回家,最後,我們坐爸爸的車往家趕。

今天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我過了一個愉快的生日。

三年級的作文 篇5

一顆感恩的心永存人間。他,是黑暗中的火焰,給人們光明;他,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給人們滋潤;他,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水,給人們期待。

“誰言寸草心,包的三春暉。”母親對我們付出的真情是世界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被她呵護着,儘管我們想要回報她,卻用一生的時間也及不上她對我們的養育之恩。她正如一把龐大的傘,爲我們遮擋住面臨的困難;她正如一盞明亮的燈,在黑暗中閃耀出耀眼的光芒,帶領着我們走向光明;她正如一件暖衣,在冬天裏,爲我們披上最溫暖的祝福,使我們的心不在寒冷。

母親用那份最執著,最真誠,最持久的愛心關懷我們,滋潤着我們的心靈。用同樣的愛心來回報社會,它將帶領着我們的一生,可是,它本身就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老師,傳授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知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盡情遨遊;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精心地培育我們這些含苞欲放的祖國花朵;老師,是一把即將熄滅的蠟燭,卻能夠把它剩下的光芒都留給了我們,他是多麼無私的奉獻,而我們卻無法去回報。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要心存感恩,用心去感受,用行動來回報。一句溫馨的話,一個甜美的微笑,一束清新的花。同時也點綴了自己的一生,不辜負父母和他人對自己付出的愛,這樣活着才能對社會有所作用。

用心去感恩吧!!!

三年級的作文 篇6

有一些人,地動山搖,地覆天翻,也愛着你,這就是親人;有一些愛,就算日月星辰,斗轉星移,也支援你,這就是父母之愛;有一些情,就算陵谷滄桑,海陸變遷,也守護着你,這就是親情。每一個人的身邊都會有親情;每一件小事都能展現出親情。

親情的力量長久支援着你,讓你在得勝時不自滿,受打擊時不消沉那度日如年的那時候,令我感受到了幾多痛苦。在初三第1次期末考試中,我考了我們班第12名,我原本那麼的信心滿滿,那麼的意得志滿,覺得考第一也不是問題,誰也沒想到我會得第12名,知道了成績之後,我魂不附體地揹着我那一份殘忍的成績單回到了家裏,我心底猶豫不安的把它拿到父母,原本覺得父母會把我一番暴打,接着對我進行批評,可是,她們並沒有如此做,她們只是告知我了那個令我終身受益的道理:受打擊一回不要緊,受打擊三次也不要緊,要緊的是,受打擊了長久不能夠挺起來。

我從她們告知我的真理中聽出來她們對我的激勵,聽出她們對我的盼望,我感受我這次不應該考那麼一點分,應該考的比這個多,感受極其羞愧,但想到了父母的激勵與盼望,我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的努力在月考的那時候得到了回報,我用自己明白的老練熟練的東西獲得了卓越的成績,我原本想放鬆兩三天,可是,父母對我講:“虛心令人上進,自滿令人退後。在上次考試時自滿的面對考題沒料到考了第12名你知道了自滿的不好,謙和、小心,使你再一次獲得了好成績,這下你該怎麼做啊?

“我紅了臉羞赧的低下了頭。親情的關愛是無私的;親情的譴責是美意的;親情的激勵是偉大的。讓我們一起來體會這偉大、無私、美意的親情吧!關於親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