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9篇)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9篇)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爲了撈救屈原。把糉子投進江裏,是爲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裏投糉子漸漸變成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糉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喝雄黃酒。

啊,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於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天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糉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假期期間,我們回老家喝喜酒。大舅公的小女兒訂婚。阿姨穿着一條紅色的禮服,盤着頭髮,可漂亮了。桌子上有許多好菜,比如火雞腿、珍寶蟹、小鮑魚等。我最喜歡吃的是大龍蝦,它雖然看上去很威武,但馬上就成了人們的美餐。我吃得飽飽的,小妹妹也很開心,把拿在手裏的東西都往嘴巴里塞,哈哈,真逗!

吃得差不多了,奶奶去盛了滿滿一碗飯,還夾了許多好菜,然後走開了。奶奶去幹嘛呀?我趕緊跟了上去。原來太外婆最近住在大舅公家裏。她八十多歲了,一個人住在一間側房裏,奶奶給她送飯呢。太外婆看見奶奶很激動,都快哭了,她絮絮叨叨地責怪奶奶爲什麼這麼久沒去看她,奶奶也沒辦法,平時在紹興照顧我和妹妹呀,只好一個勁地勸她多吃點東西,把她照顧好。吃過飯後,爸爸抱妹妹也來看太外婆了,並且在她旁邊坐了很久,用家鄉話和她聊天,太外婆終於高興起來了。後來爸爸跟我說,我要聽奶奶的話,平時多關心老人,多陪陪他們。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興高彩烈地出發到白水洋摘楊梅,一路上,我的心老早飛到了楊梅樹上吃楊梅去了。

不知不覺來到了白水洋,熱情好客的叔叔帶我們來到了楊梅山,那裏的楊梅樹綠綠的`,枝葉茂盛,象搭起了一座座涼棚,又大又紅的楊梅好象一串串紅燈籠掛在樹上。我和媽媽東瞧瞧,西望望,想摘些特別紅的楊梅。突然叔叔說:“快到這棵樹上來,這裏的楊梅特別好。”於是,我們來到了叔叔說的那棵樹,果然,紅紅的楊梅真向我招手呢。我讓爸爸抱着我,我使勁往高處爬,我一邊吃,一邊摘,不一會兒,我摘了滿滿一大筐的楊梅,我提着籃子興奮地大喊起來:“我摘好了!”

我對媽媽說:“我還想摘。”媽媽看着我的樣子,笑着說:“你這個花貓,臉上全變成紅色了。我們已經摘得夠多了,下次再摘吧。”我點了點頭地說:“好吧。”但是我的嘴上還是不停地在吃。

這真是個快樂的端午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5

在我媽媽的家鄉美麗的香格里拉居住着一個善良而又淳樸的名族——藏族。他們大多數人信仰佛教,聽媽媽說在很久以前他們主要以養犛牛和耕種爲生,可現在卻不僅僅如此。這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是人如海,歌如潮的端午節。那個季節對於這個高海拔地區來說是一年中最景色迷人、陽光燦爛的時侯,到處可以看見綠油油的小草,火紅的杜鵑花開滿了整個山坡。這一天,人們帶着自己最優秀的馬,穿上節日的盛裝到五鳳山參加隆重的賽馬會,那個場面甭提多熱鬧了。

到了晚上,草地上扎滿了帳篷,馬兒累了一天在軟綿綿的草地上睡着了,而人們似乎一點也不覺得累,還在地上點起熊熊的篝火,年邁的老人坐在草地上吃着糌粑面喝着醇香的酥油茶。年輕的`則圍成一圈跳起了鍋莊,漫天的星星顯得格外的亮,爲這個特別的節日增添了不少氣氛。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6

“何浩軒,起牀了,來包糉子,等下包完,吃糉子!”

媽媽說:“快點,快點起牀,不然早餐都吃完了!”

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牀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糉子了,我先看着媽媽熟練的包糉子,心裏也癢癢了,於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糉子放在糉葉裏(糉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後一層一層地包到糉子上面,最後再打個結,一個“浩軒”牌小糉子出世了,帶着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後,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糉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

於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爲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纔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勞動,纔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我愛端午,更愛親手勞動獲得成功的端午。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前夕,奶奶正在包糉子。我看見了,覺得很有趣,便讓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應了。

奶奶叫我先仔細看她是如何包的,我就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只見奶奶先把糉葉繞成了糉子的形狀,然後往糉殼裏灌米。灌到一半時,又往糉殼裏放了幾個花生米,之後繼續往糉殼裏灌米,還不時地用筷子把米往裏搗,聽奶奶說,這樣做出的糉子好吃有嚼勁。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糉葉包了露出的口,糉葉在糉身上繞幾圈,最後用糉針把糉葉穿過糉身中心紮了起來。就這樣,一個糉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後問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個嗎?”“能,能!”奶奶說。我按照剛纔學的方法,草草地包了一個,雖然不怎麼耐看,但總算還是個糉子。奶奶爲了鼓勵我,一個勁地說“不錯,不錯!”接着我連續包了好幾個,還好,進步挺大的,一個比一個好看。

端午節那天,我吃着自己包的糉子,覺得格外地香甜!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臨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媽媽就會給我講端午節人們用包糉子、賽龍舟的習俗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

媽媽還給我講到:1953年,屈原還被列爲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呢,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我問媽媽:“媽媽,爲什麼屈原那麼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愛呢?”媽媽說:“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他那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都感召和哺育着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時,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了。”

聽完媽媽的講解後,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位身穿白衣的愛國志士正像我笑呢!

我很喜歡這個令我難忘的端午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來啦,媽媽買來一束草蒲和艾葉,插在門前。這兩種植物都是綠色的,艾葉像菊花的葉子,菖蒲則長長的,像蘆葦葉。兩種植物都散發出一陣清香,聽說都可以驅蟲。

媽媽還給我買來一個香囊,我萬分驚喜。這個香囊一面繡着“三溪堂”,一面繡着“平安符”,是紅色的底,黃色的邊,上面和下面都掛着幾個紅色的珠子。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草藥味。媽媽說這個香囊是她帶奶奶去看病時,順便買來的。

端午節這天有吃糉子和雞蛋的習俗。今天早上媽媽就燒了糉子和雞蛋。我超喜歡吃肉糉,媽媽問:“要吃豆沙糉還是肉糉?”我大聲地喊道:“肉糉!”我所知道的糉子還有很多:蜜棗糉、鮮肉糉、豆沙糉、火腿肉糉、蛋黃板栗糉,各式各樣,品種繁多。

過端午節的滋味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