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1

農曆五月初五那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的廚房裏都飄出一陣陣的清香,原來是棕子的香。現在棕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紅豆餡的、蜜棗餡的、肉餡的、白米餡的……數不勝數。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

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着香噴噴的棕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你們誰知道端午節這天爲什麼要吃棕子嗎?”我愣了一下,搖了搖頭。於是,爸爸就詳細地告訴我端午節爲什麼要吃棕子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它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聽勸告,反而把屈原逐出楚國。後來楚國陷入了困境,屈原整天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大夫就抱着大石,投汩羅江自盡了。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後,都駕着船在江上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怎麼找都找不到。人們害怕江裏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米包成棕子扔進江裏餵魚,這樣,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再吃屈原的屍體。從此,人們爲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曆初五那天定爲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棕子,而且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

聽了端午節的故事以後,我格外感動,屈原以死來喚醒楚王的以身殉國、爲國捐軀的'愛國主義精神真令人敬佩啊!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2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於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到江河,是爲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爲雄,它們各國之間爲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

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爲力,於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划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並拿來了糉子投入江中餵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屍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划龍舟,吃糉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糉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爲它能吃糉子和綠豆糕,更因爲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爲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爲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爲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糉子。雖然商店裏的糉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裏包的糉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糉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準備包糉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裏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裏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糉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糉“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4

今天是端午 節,端午節,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賽龍舟呢?如果 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 講吧。

端午節是要吃糉子的,那麼,爲什麼要吃糉子呢?不再別的天吃呢?吃糉子要幹嘛呢?大家不一定都知道。這裏我要講一個故事 :古時候,戰爭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屈原像魏王提供了許多計謀,魏王覺得好笑,沒被採用。屈原覺得很傷心,心想自己幫不上國家,就跳河而死。吃糉子就是爲了紀念古時候愛國的屈原,在這一天,大家都將糉子投進河裏,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去吃糉子。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

那端午節爲什麼掛香包呢?這又是什麼原因。這有牽扯到一個傳說,以前的現在,不冷不熱,小孩經常鬧病,那時科學不好。大家以爲鬧鬼,去求娘娘,娘娘見這麼多人來求,心軟了,就去找玉帝說:“你不許傷害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玉帝說行。但是哪個是你的孩子。娘娘說我的孩子很多。玉帝說要他說出來。娘娘就說:我的孩子身上有雞蛋網或香包。玉帝說行。應爲娘娘法力無邊,玉帝也懼怕三分。娘娘回去告訴大家做好準備。玉帝下來一看,全都是娘娘的孩子,嚇了一大跳,都不敢碰,只好迴天庭。讚歎道:都是娘娘的孩子,怎麼動呢?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怎麼樣,同學 們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更瞭解端午節的來歷了?

2020三年級端午節的來歷作文5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糉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糉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