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七年級作文 >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1K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各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遊百病。 端午節是我國紀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楚懷王的一位大臣,屈原很忠良,所以楚懷王很喜歡他,還有一位很嫉妒屈原,便用陰謀來害他,是楚懷王漸漸不信任他了。有一次,秦國要跟楚國和好,屈原仔細分析,知道了秦王的陰謀,便冒着生命危險去告訴楚王,楚王不但不聽,還把他釋放到遠離他鄉的地方。當楚王剛到秦國就被擒住,他後悔當時不聽屈原的話,,因氣大而死,屈原當得知國家快滅亡時,他不忍再看下去了,寫了最後一首愛國詩,便抱着石頭跳進汨羅江,當地人知道後,趕緊划船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些人向江中扔雞蛋、糉子,倒雄黃酒,都是爲了不讓魚蝦不吃屈原的遺體;賽龍舟就是因爲當時打撈屈原遺體的原因。不僅,端午節有它的歷史還有一些食俗和風俗。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水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忠良。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2

今年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快樂、充實,在家裏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忙奶奶包糉子,所以我覺得這一年的端午節十分有好處。

早上,我奇蹟般地起了一個大早,發現奶奶在包糉子,我走上前去問:“要我幫忙嗎?”奶奶笑眯眯地說:“如果你實在要幫也能夠。”我十分開心,搬了一個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見奶奶很熟練地把蒸煮過的糉葉拿在手裏圍成一個半圓錐形,把淘過的糯米灌入糉葉裏,迅速地裹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糉子完成了。我不禁問奶奶,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奶奶說:“包糉子、賽龍舟、做香嚢,還有喝一些黃酒啊,吃“紅”啊……”“哇!有這麼多”我大叫起來,奶奶一臉笑意地說,我再給你講講包糉子的由來吧。”

五月初五,在楚國即將滅亡之時,屈原就是個十他愛國的文人,見到自我的國家即將滅亡,就飲下了最後一杯酒跳入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爲了紀念他把糉子扔入江中爲的就就是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同時還每年在江河裏舉行隆重的賽龍舟。就這樣人們代代相傳,端午節就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聽得十分入神,然而原先端午節還有這樣一個不簡單的故事。糉子包好了,滿屋都就是糉葉的香味,今年的糉子,奶奶包了兩種口味,有紅豆蜜棗味和鹹肉味的,儘管我沒有成功的包好一個糉子,可就是我幫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當我剝開糉子,深深地聞了一下這裹着糉葉香氣的糯米糉子,咬下一口滿口香氣感到真就是好吃,因爲這個糉子裏有我勞動的一份噢!

這個端午,讓我足實長了知識,讓我真正體會了這一年的端午節就是一個“濃情搞笑端午節”。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3

五五端午,爲紀念大詩人屈原而設定的一個傳統節日。

相傳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入江中,人們怕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糉子,在河面賽龍舟。千百年來,吃糉子,賽龍舟,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端午,奶奶手工糉子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奶奶都會自己動手包糉子。爸爸媽媽不准許我吃現成飯,總讓我給奶奶打下手。洗糉葉、調糉餡、包糉子、綁糉子……。媽媽幫着調餡,奶奶負責包糉子,而年幼的我則端着一大盆水洗糉葉。“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別弄溼衣服了。”“知道啦。”身後總傳來奶奶不放心的叮囑。洗完整齊放進小盆子裏,我打起了幫奶奶包糉子的鬼主意。“奶奶,我來幫你。”“好呀,來這邊坐,我來教你。”我擼起衣袖,打算大幹一番。“丫頭喜歡那種餡啊?”“就光包糯米的。”“先拿着這片糉葉。”……。只見奶奶手中左轉一下右轉一下,一個大大胖胖的糉子就包好了。我學着奶奶的模樣,剛塞好餡,葉子一滑全散了,媽媽看見我笨手笨腳的小模樣不禁笑出聲來。

媽媽也加入了包糉大軍的隊伍。

“先這樣在這樣,好啦”……我開始認真的學着。雖然包出來的糉子形狀特別,不成模樣,但這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糉子卻包含着來自一個家人的愛。端午未至,糉香卻早已傳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溫馨氣氛。又是一年端午,卻與爺爺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懷戀故鄉。

年幼時的美好畫面被糉香勾起,一幕幕浮現在我的腦海,時光有情讓糉香悠揚;歲月無情讓兩鬢斑白。想吃糉子卻又覺得無味,是因爲這沒有愛的味道嗎?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糉子總有這濃濃的愛的清香。

糉香飄飄傳千里,思戀遙遙萬里傳。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4

一年中有許多節日,除春節外,我最喜歡的節日莫過於端午節。因爲端午節蘊含着我國一些民族風俗特色;而且這一天人們爲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便有了香甜可口的糉子。 端午節這天不但有糉子,還有有趣的賽龍舟,搶鴨子等熱鬧非凡的節目。

在我的記憶中有過那麼一次難忘的回憶:

吃過午飯,叔叔帶我去看龍舟比賽。那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哇,橋上,桃江河邊都擠滿了人,真可稱得上人山人海,選手們早已準備好了,岸邊的龍舟五彩繽紛,活像一條條花鱗龍。選手們的衣着與《安塞腰鼓》中那羣茂騰騰的後生的衣着相仿,也都是元氣淋漓的後生;那舟上的大鼓聲音如雷,可與安塞腰鼓比美。 比賽開始了,哨聲一響,龍舟如離弦之箭向前划行,各隊船員竭盡全力,都想爲自己家鄉添一份光彩。忽兒這條龍舟在前,忽兒那條龍舟在後,這樣一進一退,真是令人眼花繚亂,此時我的心中也產生出一種感嘆:“太棒了,實在太精彩了,不知今年的冠軍花落誰家?”哈哈,一陣笑聲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南方,原來,綠隊的龍舟在旋渦中打轉,看得令我也不禁笑了起來。這時,鼓聲響了起來,震耳欲聾,好像是在給綠隊加油,鼓勁,綠隊也不甘示弱,終於劃出了旋渦,雖然是最後一名,但綠隊的精神值得人們讚賞。

賽龍舟已完,搶鴨子節目即將開始。只見幾籠鴨子被投入水中,便有幾十個青年跳入水中去搶鴨子,也許是太興奮了吧,有的到手的鴨子也飛了,有的則因搶鴨子用力過猛而摔倒在水裏。

總之,這個節目是在歡笑中結束的。 在回家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還沉浸在剛纔看龍舟的興奮之中。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5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可就是沒有被國王採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後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之後,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十分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就是吃糉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糉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糉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然後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個棗,之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後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糉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糉子包完後,然後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後就能夠吃了!媽媽包的糉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糉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糉子時,我總就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愛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着槳,奮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划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十分壯觀、熱烈。

吃糉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6

“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今年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在這江南青青的色彩裏、溼溼的雨季中緩然而來。在江南的雨中,那清涼的春雨淅瀝瀝的一直下着,伴着我們舒緩閒適地度過了這個美好的節日。

推開家門,一陣如風鈴般清脆的笑聲和着青青的糉草葉香味便向我襲,一定是姐姐和媽媽正在包糉子。我看狗夠黑豆也彷彿受到糉草葉清香的誘惑,興奮的在客廳裏亂竄,似要嗅上一口這個季節的味道。姐姐聽見開門聲響從廚房裏跑了出來。一見到我就撲過來抱我,連連說我又長高了,可是姐姐依舊沒變還是那麼樂觀依舊笑靨如花。

接着大家開始吃糉子,今年我們家的糉子形狀可謂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圓的還有像牛角一樣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傑作。綠剝開墨綠色的糉葉,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團裏鑲嵌着幾顆深油紅亮的瑪瑙棗。綠白紅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豔麗動人。散發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黏黏而爽口。

端午節,是傳統的節日,我固然不會忘記關於端午的來歷,不會忘記詩人屈原,不會忘記圍繞端午的許多故事。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天空也會飄着牛毛細雨,而小小我總是倚在祖母的懷裏看着祖母嫺熟的包糉子,認真的幫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開我的衣櫃,還能看見一隻紅緞綢的香袋,它用五彩線繫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顏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圓圈綴成的,是的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爲我縫製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開,鶯歸燕已十餘個春秋。

端午!你給我帶來需多快樂也勾起我對如煙往事的無限懷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難忘的回憶。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7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麼香,那麼誘人。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着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會給包糉子吃。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糉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麼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奶奶打下手。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着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着糉子。小糉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麼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糉子卻總是張着大嘴巴,一個接着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糉子一個個的被奶奶請下鍋,我纔開始了漫長的

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糉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麪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糉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糉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糉子了。糉子被奶奶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中。隨後,奶奶不緊不慢的將糉子夾到碗裏。我並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糉子裏挑了一個夾到我碗裏,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糉子裏不單單有着糯米和豆沙,還有着奶奶滿滿的愛。

奶奶做的糉子是超市裏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的糉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爲我做出這麼好吃的糉子。

七年級端午節的作文8

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買來了艾草。只見艾草比水芹菜長出一大截,上邊還有一些艾葉。第二天中午,我就看見爺爺把艾草插在窗戶上和門上。這種艾草可以防止蚊蟲侵入,和蚊香片的用處一樣,不過還比蚊香片更美觀,更環保。這時我家真是香滿堂。有艾草的香味,丁老師發的香荷包的香味,我爺爺煮的糉子的香味,還有一種別人家沒有的香味,就是我家梔子花的香。這種花雪白雪白的,向四處展開,有的還沒有完全展開,就連花骨朵都有一股清香。

吃中午飯了,“哇!”我開心地大叫。只見桌上有牛肉、雞翅、肉圓……我一口氣也不喘地吃呀吃。糉子終於登場了,這糉子是我小姑包的。糉葉是綠色的,還有一點被煮黃的樣子。我家的糉子很與衆不同,是糉葉包的,但是沒有用線捆,直接弄一個孔,再用第二片葉子的尖尾插好,就是用糉葉打了一個結。我媽媽說:“明年端午我一定要學會這個本事。”糉子裏裹着糯米、紅豆、花生、蜜棗,又香又粘又甜,吃上去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又稱娃娃節。中午吃完飯,我泡了一個艾水澡。我覺得非常舒服,渾身上下都顯得雪白雪白的。洗完澡,媽媽給我穿上了她買的新衣服,別提我有多開心了。媽媽又給我戴上了一個老虎形狀的香囊,這是媽媽親手做的,上面有好幾朵開放的小花,還有幾隻小鳥在枝頭歌唱。老虎鬍子和尾巴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媽媽還給我的手腕和腳腕上扣上了五彩的絨線,它們像五條蛟龍保護着我。

端午節我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