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集合五篇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的六年級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集合五篇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1

春節的聲音很響很雜,但都十分幸福。

春節的時候一家人都圍在一個大桌子上。聽着電視上一首首喜慶的音樂,大家說說笑笑,每個人都洋溢着幸福。春節裏有音樂聲,笑聲和說話聲,這些聲音陪着我們度過了整個春節。

要說起春節的聲音,最讓人難忘的自然是鞭炮聲。

最喜歡去農村過春節,因爲那裏的春節特別的好玩。

白天鞭炮聲就已經響起了,一聲聲炮炸響徹整個村莊,像我這樣的小孩子們不敢放那麼威力大的鞭炮,都放一些威力小的。

那時候的鞭炮分很多種,具體都是什麼樣的早就忘了。只記得有一元一盒和二元一盒的,爲了買二元一盒的,我經常省吃儉用幾天。

鞭炮的玩法也分很多種,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最普通的就是將鞭炮向前一扔。然後就會“啪!”的一聲。還有一種難度較高一點的。就是在空地上放一個沒有用的塑料瓶,將鞭炮向裏面投,一聲巨響後就會有一團青煙從瓶口飄出來。不過這時的聲音是“砰”。最有趣的是將火藥倒進一個小瓶子裏,要裝的滿滿的,然後密封好,只留一個小口,在準備一根長棍。棍頭上捆一根火柴,再從小口裏點燃火藥,那時候會出現一聲震天的響聲——“咚”的一聲。

晚上的時候也很有意思。很多很多的煙花照亮了夜空,一聲聲響聲此起彼伏,演奏起了一首首春節特有的音樂。

我問過奶奶:“春節爲什麼要放鞭炮啊?”“有點聲音大家才高興嘛。”奶奶回答。

對啊,鞭炮聲是春節聲音裏最重要的。它寄託的是一代代人渴望幸福的聲音。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2

讀了《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我的思緒已經飄到了在家鄉——三門沙柳過的春節。

春節在家鄉是從農曆臘月二十七開始,到正月十六結束。在臘月二十七,外公外婆就開始打掃屋子了;正月二十八就開始做豆腐;正月二十九和除夕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

除夕那天,我們回到老家,門前已貼起了紅紅的對聯,年味兒就有些出來了。到了下午,我們一家人也到齊了,外公拿出一張大圓桌,讓我的媽媽和幾個阿姨去廚房將剩下的幾個大菜做好,自己則帶着我們一羣小孩去集市上面買各種乾果與零食,預備着晚上看春晚時吃,還買了許多煙花。在觥籌交錯中,親人們相互祝福,我們這些小孩則將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大快朵頤。飯後,我們都發到了壓歲錢,心滿意足地就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小孩們強撐到十一點半,眼皮一沉,就想睡去,可舅舅的一句話卻叫醒了我們:“要放關門炮了!”我們就醒了過來,穿好鞋子,趕緊跑到了院子裏,看着舅舅將煙花點燃,綻放在空中。我們都知道明天醒得最早的人就有機會放開門炮,便都在心中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起早,爭取放開門炮,就紛紛去睡了。

第二天清晨,迷迷糊糊中聽見了幾聲炮響,只覺得煩人,轉了個身便繼續睡。到了大概十點鐘,我醒了,下了牀,穿好新衣就跑到了客廳, 大人們已經醒了,正在吃早飯。“不放開門炮了?”我疑惑道。“都放好了!”媽媽應了一聲。想起那“煩人”的幾聲炮響,我只覺得懊惱,悶悶地走到餐桌前,開始吃起了粥,桌上清一色都是素菜,才恍然想起正月初一全天一定要吃素的。吃過早飯,就玩起了昨天剩下的煙火。

正月十四前的.十幾天,大家都忙着走親訪友,好不熱鬧! 元宵節在我的家鄉是在正月十四過的。

正月十四那天,中午我們吃的是麥餃筒。午飯後,家家戶戶的大人們就開始匆匆製作糟羹,而小孩們卻興奮異常——下午就可以拿着碗,挨家挨戶地討糟羹了!糟羹是由蟶子、牡蠣各種家鄉特產的海鮮和一些蔬菜切成丁,放入羹中,十分豐盛。說是一碗羹,倒不如說是一個小型的集市!下午三點鐘,我們拿着碗和勺子,三五一羣,紛紛衝出家門,挨家挨戶地進了門。一進門,那家的主人便會給你盛上滿滿一大碗糟羹,到時你就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有些人家是去年剛結的婚,這時他們便會做甜羹。甜羹和糟羹相反,裏面放有糯米圓子、水果丁、馬蹄蓮等,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道熱甜品。到了後面,肚子快要吃撐了,可還有幾家沒吃,看着主人家正要往碗裏添,忙出聲阻攔:“少一點!少一點!”好不容易將全村都吃遍了,大家就聚在一起,比誰吃得多,又是哪家最好吃······

“嗒——嗒——”在碗與勺子的碰撞聲中,元宵節的腳步漸漸地遠了,年味也漸漸淡了。到了十六,很多人都回到城市了,春節也就這樣過去了。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3

在湖南,人們都認爲春節是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俗稱邊年,它持續的時間最長從先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爲止。小年就是小孩子的年。

臘月二十四,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所有的小孩都可以毫無拘束地玩。在大街上、小巷裏,都是孩子們玩耍的天地,都能看見孩子們追逐的身影,都能聽見孩子們聲……孩子們拿着自己的零花錢與小夥伴一起去小巷裏買各種各樣的吃的,各色各樣的玩意兒,有幾個男孩子買爆竹,嚇一些膽小的女孩子……在這天,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四,大人們更忙了他們忙着打掃衛生,爲的是趕走一年的晦氣,買各種各樣的物品,爲的是預備年貨,忙着爲孩子與家人買新衣,爲的是能在新穿上新衣迎接新一年……

到了除夕,真是熱鬧非凡,人們高興得不亦樂乎,家家戶戶都在放爆竹,在這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鞭炮聲就像在鍋裏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就像北京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一個個煙花在天空中綻放,小孩子們貪婪地看着一朵接一朵綻放的煙花。它們五顏六色,一會兒像孔雀開屏,一會像百花齊放,一會兒又像羣星閃爍,美麗得讓人陶醉。家鄉的除夕夜到處滋潤着一股喜氣洋洋的景象。

正月初一是大家最悠閒的一天,男女老少都穿起了色彩繽紛的新衣,門外屋裏都貼上了大小不一的對聯,門外還貼着幾幅財神,財神上掛着的量個個紅燈籠。在這一天,有許許多多玩龍的,玩舞獅,它們好像飛一般地跑進各戶人害,把好運,喜慶都帶進了各家,人們都開心得迎接這一條條的條,一隻只的舞獅,他們的表演越來越精彩,越來越難……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整條大街上張燈結綵,紅火而美麗,有些店鋪都被這美麗的燈籠給淹沒了,遠看就像一座燈籠山。到晚上,人們都拿着五顏六色的孔明燈,到廣場上去放,孔明燈帶着每個人的願望,每個人的祝福,飛向了藍天,飛向了遙遠的天邊……

我喜愛家鄉的春節,但我更喜愛家鄉。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4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放鞭炮、吃團飯、拿壓歲錢,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事。每年春節,我們一家人都會去爺爺奶奶家團聚,當然,今年也不例外。

一到爺爺家裏,剛跟爺爺奶奶打完招呼,我就直奔向樓梯間,因爲那裏是爺爺堆放鞭炮的地方。花花綠綠的鞭炮,讓我着實興奮。二話沒說,就立馬和弟弟拿了幾個小鞭炮藏在了口袋裏。

吃過午飯,我和弟弟就到離家百來米的地方放起了鞭炮。每次一點燃鞭炮,我們倆就迅速地向田野裏扔去,聽見鞭炮“啪啪啪”地響,我和弟弟都開心地笑了。可是,大事不妙,鞭炮的火星見到了田埂上的草堆裏,竄起了一束束火苗。見此情景,我和弟弟毫不猶豫,立即展開了滅火行動。首先,把飲料澆在火苗上,但是水太少,一點作用也沒有。火開始蔓延,火苗快變成火龍了。於是,趕緊採用第二套計劃,把火苗周邊的乾草搬開,使火無法蔓延,可是,風太大了,火苗竄得太快了,第二套計劃也只能以失敗告終。此時,只見火龍非常囂張地撲過來,似乎在警告我們不要放鞭炮玩火。無奈,我們倆只能跑回家向大人求助,爸爸媽媽用三輪車運來了兩大桶水,經過我們的努力,火終於被撲滅了。

看着燒得黑黑的田埂,我心裏想:“我永遠不玩火了。”這個春節將成爲我記憶中最“火”的春節。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5

過春節又稱“過年”,是雷州半島民間最古老、最隆重、內容最豐富的傳統節日,它有着較爲濃厚的地方特色。按雷州半島現有的歲時習俗,春節已不單指新年初一這一天,在愛熱鬧、愛過節的本地人心目中,春節是從臘月下旬開始,一直熱鬧到元宵節後纔算度過了。臘月下旬,雷州半島各地家家戶戶都忙着辦“年貨”,城鎮居民少不了年桔、春聯、鮮花、糖果、時髦衣裝、孩童玩具;鄉間農戶則備全香燈寶燭、門神年畫、鞭炮,還有自制糕餅諸類供品食物。

農曆臘月廿四或廿五日,雷州各地大搞清潔,俗稱“打囤”或“掃囤”,家家戶戶進行室內大掃除,以便乾乾淨淨地迎接新年。送竈”後,從廿六日到廿八磨米做新年糕餅。雷州半島是蔗糖之鄉,年糕甜,餅米乙種類繁多,令遠客驚奇的一尺餘直徑三、四寸厚的巨型年糕有:筐炊、團籠炊、籠傻,約八寸直徑一寸厚的筐箕炊、缸蓋炊、牛皮糕。米有:餃子餑、葉搭、菜包、田艾薇、紅印、白米果、煎堆、壽桃、米捏製的禽類和各式棕子。

農村廿九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室內的新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公”和春聯(俗稱“對”)。

除夕的傍晚,雷州人設祭祀香火神和祖先,同時在自家的庭院角落擺設酒餚、塘魚等祭品“圍爐”,燃爆竹(鞭炮)除舊歲。晚上,全家相聚一起,在家裏吃一頓豐盛的“團圓飯”,曰“吃年飯”,部分城裏人則闔家老少到酒樓飯館吃年夜飯。晚飯前先鳴炮慶賀,飯後父母給孩子以紅包,稱“壓歲錢”,臨睡前,母親教育孩子:大年初一半夜要起牀,忌喊人不答應,忌亂倒水,見人要說恭喜發財,忌惡語粗言。不少地方又有守歲的習俗,除夕之夜,全家老少歡聚一堂,看看春節晚會電視節目,說說笑笑,達旦不眠。

在新年初一,民間普遍忌掃地、倒垃圾。民間俗傳新年期間家中的東西包括垃圾都是財寶,只能進不能出,把垃圾掃走,就是掃掉財氣。實在太髒時,清掃的垃圾也只能放在門後,待初三開假時再倒,各地還忌操刀、殺生、倒水、挑水、洗澡,忌出村拜訪親戚。新年還忌說晦氣話或罵人,要講吉利話。不過即使小孩說了不吉利的話,家長也不能打罵,往往只用草紙擦擦孩子的嘴巴,意爲臭話如同放屁,不算數。新年初一這天,廣大村鎮舊貌換新顏,從早到晚鑼鼓喧天,遊園會、舞獅舞龍、耍武藝、球賽,顯揚出一派喜洋洋的節日氣氛。

春節期間,雷州 人盛行用“肉刀”、年糕、三鳥等禮品探親訪友,且必伴有生蒜,因生蒜農村人稱“蒜仔”,意味着多子多福,正月十五鬧元宵,這是舊時農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從初六起,各村圩的元宵鑼鼓相繼擂響,不少人把慶元宵看作比朝廷大典還大典,家家主婦預先備好肥雞、水果、米乙等祭物,屆時在門外設席迎神。三聲鐵炮響,遊行大隊浩浩蕩蕩出發了,頭旗、紅綠大旗、六國牌、八寶花、獅子班、鷹熊班、彩龍、鑼鼓棚、八音隊、飄色臺……甚爲壯觀。晚上,一些鄉村,還大放“春花”(煙花)。花炮、花樹、火箭、風車、老鼠仔鯉魚吐珠……最後“炮頭”轟響,很多人奔上前搶“炮頭”,據說搶得者預兆很快會“添丁”,不管添不添,明年元宵前必須送一盆“春花”謝神。

春節期間,從城市到農村,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舞獅、遊神、飄色遊行、做大戲、武術表演,放煙花,舉辦球賽等,各種民間活動應有盡有,一直熱鬧半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