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實用的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8篇

實用的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8篇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1

9月的一天早晨,溫哥華的大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一隻鴨媽媽帶領着一羣憨態可掬的小鴨子們,漫步在溫哥華街頭。這可爲溫哥華的街頭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它們沐浴着溫哥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對來來往往的人和一輛輛呼嘯而過的汽車熟視無睹。幾隻可愛的小鴨子左瞧瞧,右看看,好像對一切都是那麼陌生,那麼好奇。

忽然,只聽“撲通,撲通,撲通”幾聲,幾隻小鴨子頓時不知去向,原來,小鴨子是不小心掉進了下水道。

這時,鴨媽媽快速扇動着翅膀,脖子拼命往下水道里伸,想把小鴨子叼起來,可是下水道太深,鴨媽媽夠不着落水的小鴨子。

這時,鴨媽媽冷靜了下來,趕緊環顧四周,剛好看見不遠處有一個巡警,就急忙奔去。

鴨媽媽跑到巡警面前,大聲地叫着,用嘴咬住巡警的褲腿,儘量轉移巡警的注意力。巡警不明白鴨媽媽要做什麼,就把它從身邊拿開繼續工作。

鴨媽媽看出了巡警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又繼續咬着他的褲腿。

巡警看着鴨媽媽老是這樣做,感到有些蹊蹺,就站了起來,跟着鴨媽媽走了過來。

鴨媽媽和巡警來到下水道前,鴨媽媽用嘴指向那幾個落水的小鴨子。這位巡警終天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知道小鴨子隨時可能被水沖走。巡警趕快跑到河邊,向釣魚的人借了一個撈網。伸下又深又窄的下水道,將一隻只水淋淋的鴨子救了出來。鴨媽媽看見小鴨獲救了,高興地直撲着翅膀,還不時用嘴啄一下小鴨子的身子。它們重新站成一排,跟着鴨媽媽繼續走着。

巡警目送它們很遠,很遠。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2

【教材解讀】

1、教材簡析

本次習作是寫書中的故事,要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對語文課本中的故事進行合理的加工,或進行適當地概括,或發表自己的感想。鼓勵學生從文章中讀出文章,從故事中讀出故事,從而達到補充閱讀面,加大閱讀量的教學目的。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發表自己的感想,養成愛讀書、好讀書、會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

2、教學目標

(1)能借助豐富合理的想象將語文書中包含的故事有順序地記敘完整,寫出具體、生動的故事情節,刻畫出較爲鮮明的人物形象。

(2)通過蒐集和整合資料的過程,打開思維,拓展視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逐步養成愛讀書、好讀書、會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對語文課本中的故事進行合理的加工,或進行適當地概括,或發表自己的感想。

教學難點:從文章中讀出文章,從故事中讀出故事,寫出故事情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的文章,有自己的感想。

授課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1、從學期初,就要爲本次習作做好準備,每學習一課,讓學生做好預習,瞭解課文的歷史背景,相關故事,課後做好拓展,爲本次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要求每一位學生將蒐集的資料結集成冊,爲本次習作做好鋪墊。

2、習作前組織學生演好課本劇《完璧歸趙》,並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談感受。(引導說出看完後從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啓示,或從情節安排、人物設置等方面對課本劇本身說說看法。)

【教學過程】

流程一:作前指導

一、閱讀要求,明確指向

1.指導學生閱讀《習作7》,並通過問題啓發:讀了《習作7》,你瞭解到哪些內容?

2.引導學生髮表對這次習作內容和要求的理解。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並給予肯定,引導學生說出習作要求。

選擇範圍:可以在本冊書中尋找故事,也可以是小學階段學過的十一冊書中的故事。

選擇內容:選取的故事不受侷限,可以是成語故事、詩歌創作的背景故事、小說章節的前後故事、神話故事、插圖故事等。還可以寫一寫讀完故事後從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啓示,可以側重於語文書裏故事的記敘,也可以寫自己讀故事的收穫。

(設計簡析:指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不但鍛鍊了自學能力、審題能力,而且通過大家的交流,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讓學生對本次習作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打開課本,尋找“故事”

同學們,我們明確了習作要求,現在我們就打開冊課本(也可以是十一冊書)尋找故事。

1、學生尋找故事。

2、學生彙報並用一句話說出故事梗概。

教師點評發言,引導學生彙報時注意概括,用一句話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設計簡析:讓學生打開課本,喚起回憶,自己去尋找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動的事件浮現眼前,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激發他們的熱情,也更能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一句話概括梗概鍛鍊了對故事的整體把握,利於習作時將情節寫完整。)

三、敞開心扉,訴說“故事”

過渡:我們轉眼間找到了這麼多故事,它們有的藏在課文中,如發生在《負荊請罪》之前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個故事;有的藏在成語中,如“立雪求道”、“葉公好龍”的故事;還有的是一些課文的背景故事,如《半截蠟燭》“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發生在《林沖棒打洪教頭》前後的故事;……可見同學們真是愛讀書、會讀書,我們如何把這些故事說得更具體、更精彩呢?

1、引導明確敘述要求

(1)把故事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完整。

(2)敘述人物時,要突出人物性格特點。

(3)要有合理的想象。

(4)寫啓示時,不要大段大段的摘抄情節,而應注重感受和啓示,寫自己的獨特感受。(引導回憶觀看課本劇時的情景,教師引導說出。)

2、從衆多的選題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故事,簡單講給同桌聽。

3、推選優秀者在班內講自己選取的故事。

教師引導點評(側重於是否完整、有順序、重點突出、並展開了合理的想象)

(設計簡析:這一環節提高了難度,因此讓學生同桌互說,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優秀者則給同學們做好了示範。這一環節完成了由易到難的巧妙過渡。)

流程二:下筆成文

四、點撥思路,編寫“故事”

我們已經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現在就開始寫一寫你找到的故事,作爲對語文書的資料補充,也可以寫讀了故事之後受到的啓示。寫的時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突出,也可以再次尋找所需要的材料閱讀連接,充實內容,要有合理的想象。

可以結合剛纔所說的,先用幾句簡單的話或幾個詞語寫下自己的構思。然後,快速成文,遇到選不準的詞語或不會寫的字,可以先跳過去,以免影響全文的構思。有問題的同學可舉手示意,小聲交流,請大家動筆成文。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設計簡析:從說到寫、先說後寫歷來被視爲習作教學的重要途徑。在讓學生盡情交流的基礎上,畫龍點睛地作了寫作方法的精要指導,使學生從“有話想說”到“有話會說”,從“想寫”到“會寫”。)

流程三:作後評改

五、修改習作,充實“故事”

1.自我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僅開頭就修改了二十多次。這可見修改的重要性。請大家先快速瀏覽作文,把剛纔沒寫出的字詞查閱工具書補上,然後出聲讀自己的文章,從字詞句三方面看看有沒有要修改的;再讀時,注意考慮是否按照一定順序來寫,寫完整了,想想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內容。在通讀中發現了問題,正確使用修改符號,及時修改。

2.集體評議。

選取一名學生,鼓勵他把習作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在聆聽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教師適時點評。點評時圍繞“寫事的文章是否做到了按一定順序寫、重點突出、情節完整,寫人的文章是否突出了人物性格特點,是否想象合理等。”

3.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文章不厭百回改”,在剛纔評改這位同學習作的過程中,你一定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請同學們再一次出聲的讀自己的習作,用剛纔的方法再次修改習作,並在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設計簡析: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這一環節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習作修改,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和自主性,有助於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能力,使每位同學的習作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從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六、結集成冊,分享“故事”

以《“故事”裏的“故事”》《慧眼識“故事”》《書中自有千古事》等書名將故事分類彙編,結集成冊,放入班級圖書角,供同學們借閱。

(設計簡析:《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活動中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擁有輕鬆的習作心態,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這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寫完後就沒了下文,學生會很失落,會認爲習作是爲了寫而寫,那麼課後的拓展、交流就顯得尤爲重要。結集成冊,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讓他們更加熱愛習作,使訓練落到了實處。)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3

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野生動物,它們都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要保護它們,關愛它們,不要傷害它們。我相信我們對它們友好,它們也一樣會對我們很友好的。

比如說燕子,燕子能幫我們把田裏的害蟲吃掉。如果我們人類殺害捕捉它們,它們會吃掉那些常常來搔擾我們的蚊子,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嗎沒有了燕子,我們的周圍變得很多害蟲,這些害蟲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壞處呀!

比如說青蛙,青蛙也能幫我們吃田裏的害蟲,可以說是田裏的警察。我們支捕殺他們,一旦沒有了青蛙,田裏的害蟲越來越多,害蟲不斷地吃菜,難道我們會有美好的豐收嗎?

比如說啄木鳥,啄木鳥是森林中的醫生,它可以幫我們吃掉樹裏的害蟲,讓樹恢復健康。我們殺害它們,樹木的害蟲會越來越多,樹木會慢慢地減少。地球上沒有樹,會發洪水、地震。

比如說貓頭鷹,貓頭鷹捉田鼠,是對我們人類有好處的,人類卻常常捕獵它們。沒有貓頭鷹,田鼠會增加。田鼠吃的莊稼和菜就更多了,我們人類一樣沒有好的收成。

所以,我們要保護以上的動物。同時,我們還要保護其他的野生動物!

我非常喜歡《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本書。它是1990年出生於非洲的法國小女孩蒂皮寫的。蒂皮從小跟拍攝野生動物的父母在叢林里長大,與非洲野生動物和當地土著人生活在一起。

她非常喜愛野生動物朋友們。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呢,愛鳥愛得不得了。我說愛得不得了,一點兒也不誇張,因爲它們就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樣。這也沒有什麼出奇的,因爲我就在它們當中出生,長大。非洲的野生動物是我最早的朋友,我對它們瞭解得可清楚了……”

蒂皮說:“我真不明白,人類爲什麼要殺死野生動物,真是荒唐極了……”是啊,野生動物並非是我們的敵人,而是我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我們人類爲什麼要傷害它們呢聽說,有些地方的獵人爲了更容易地捕殺森林中的獵物,不惜燒燬森林,殺死被烈焰逼得驚慌失措的動物。這樣一來,不久以後,原本的森林就會變成了一片沙漠。還有些偷獵者獵殺國家保護動大熊貓、東北虎、藏羚羊和獵豹,只是爲了用它們的皮毛換些錢……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剛纔所說的那些人一樣,現在有了動物保護協會,而且也有不少有愛心的人經常救助和收養一些動物。這樣一來,就有不少動物得到了保護。

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因爲野生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每一隻動物都是生命,我們沒有權利剝奪他們繼續活下去的機會。當有一天沒有了動物,我們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我想這是不能的,所以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讓我們趕緊行動起來吧!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4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看圖作文

例文

9月的一天,一羣憨態可掬的小鴨子,在鴨媽媽的帶領下,漫步在溫哥華街頭。小鴨子們個個都挺胸擡頭,邁着整齊的方步,給大城市增添了一絲絲生機。

走着走着,小鴨子們的目光被一座座高大美麗的建築物吸引了過去。鴨媽媽卻還聚精會神地看着對面紅綠燈的顏色變化。

綠燈了,鴨媽媽起身向前,剛邁開大步,就聽見:“撲通,撲通!”的兩聲。隨後,其他小鴨子們“嘎嘎”的有序的口號聲也亂成了一鍋粥。鴨媽媽趕緊向後望去,6只小鴨寶寶只剩下4只了。這時,鴨媽媽發現剩下的小寶寶後面,有一個“大洞”。鴨媽媽急忙奔過去,洞裏有兩隻小鴨子正嘎嘎叫着。

鴨媽媽慌了神,但一想:自己要沉着冷靜地應對困難。鴨媽媽若有所思地原地轉圈。她突然發現:在不遠處,有一位面目和藹的巡警。

鴨媽媽立馬吩咐小鴨子呆在這兒別動,自己迅速朝巡警飛奔而去。“嘎嘎嘎!”的向巡警訴說。

巡警一臉茫然地蹲下身來。鴨媽媽發現:不論自己怎麼說,都是徒勞的,他根本聽不懂!於是,鴨媽媽改變“作戰方式”。她死咬住

巡警的褲腳不放,向外拉他,示意發生了什麼事情。

巡警也似乎明白了什麼似的。跟着鴨媽媽來到馬路上。一個沒有井蓋的下水道邊的4只站立不動的小鴨子吸引力他的注意。他走過來,撫摸小鴨子們。鴨媽媽把頭向下伸。巡警向下看了看,發現了兩隻落水的小鴨子。巡警明白了鴨媽媽的意思,卻爲如何救起小鴨子而急得團團轉。

他終於想到了辦法,向漁具店的老闆借來漁網,把小鴨子撈了上來。

鴨媽媽高興極了,一隻翅膀放在前胸,一隻翅膀向外張開,彎着脖子,向巡警紳士般地“鞠了一躬”。

巡警目送小鴨子搖搖擺擺的上路了。

溫暖的街頭

盛夏的一天,鴨媽媽決定帶鴨寶寶們去散步小鴨們樂得直拍翅膀。就這樣,在鴨媽媽的帶領下,鴨寶寶們站成一排,走出了家門,搖搖擺擺地來到了溫哥華大街。溫哥華大街真是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羣絡繹不絕,來往的車輛川流不息,小鴨子們看得眼花繚亂。當然,在這種繁華的街道上,街頭的下水道特別多。跟在鴨媽媽後面的小鴨子羣中有兩隻特別淘氣。它們有時候跳來跳去,有時候東張西望,但沒有注意到前面的下水道,於是便有節奏地掉了下去。

當時,在前面的鴨媽媽還沒有發現自己的孩子掉進下水道里。過了一會兒,鴨媽媽心裏覺得後面有點不妥當,就轉身,看見有兩隻小鴨子不見了。鴨媽媽沒有着急,而是冷靜下來,它率領着一羣小鴨子,在路邊的店鋪裏尋找,一間,兩間,三間,四間,還是沒有找到那兩隻失蹤的小鴨子。當鴨媽媽又回到失蹤地點時,仔細地觀察了一下,發現下水道邊有兩隻小鴨子的腳印。可過了下水道口,又不見了小鴨子。於是,鴨媽媽自己推測道,小鴨子會不會掉到下水道呢?恰巧路下面傳來了鴨子的叫聲,於是鴨媽媽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鴨媽媽來到路旁,找到了巡警。它二話不說,就用扁扁的嘴巴咬着巡警的衣服,把他拉到下水道旁,發出急切的“嘎嘎”聲,還用腳趾探探下水道口。巡警好象明白它的意思了。巡警蹲下身,一看,兩隻小鴨子的頭正出沒在水裏。巡警立即組織人員,找到一個網兜,順利地把兩隻小鴨子撈了出來。

小鴨子得救了!鴨媽媽對巡警感激不盡,它彎下脖子,不斷地對巡警點頭,還讓所有的小鴨子發出表示感謝的“嘎嘎”聲。一陣子後,鴨媽媽帶着一羣小鴨子又開始了它們的旅程。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看圖作文指導

一,習作要求

“據古巴《起義青年報》9月29日報道,一羣憨態可掬的小鴨子正在鴨媽媽的帶領下漫步在溫哥華街頭。突然,幾隻小鴨子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機時刻,鴨媽媽沉着冷靜,向巡警求救,並帶領他們趕到出事地點。巡警從下水道中撈出了將要被沖走的小鴨子,目送它們搖搖擺擺地上路了。”(摘自《參考消息》20xx.10.9)

根據上面的圖片報道,進行合理想象,然後寫一個故事,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如果你不想根據上面的圖片報道寫故事,也可以寫口語交際課上跟同學交流的內容。

(摘自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33頁)

二,寫什麼

先讓我們來看看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人與動物,或者動物之間的故事。讓我們對動物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可看到人物與動物之間深厚的情感。

關於本單元的習作,我們可以寫自己身邊的一種小動物,描述動物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自己和它相處時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你也可以將自己從報紙、書本或者電視、網絡看到的有關小動物的故事介紹給大家,並結合故事內容寫寫自己對小動物的感情或者對這些故事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怎麼寫

以本單元的圖片《小鴨子過馬路》爲例:

(一)整體

1、大家先看,有什麼?(有7只鴨子,一隻大鴨子應該是鴨媽媽,其他的6只是它的寶寶,還有所有的車都停下,等小鴨子一家過馬路。)

它們在幹什麼?(它們也許出來散步,正在過馬路;它們也許去郊遊,正在過馬路;也許是鴨媽媽帶鴨寶寶出來見見世面??)你還可以描述一下當時的天氣情況,襯托出當時鴨子一家的心情。

2、你們看看鴨媽媽的樣子?(昂着頭,悠閒自在地一搖一擺的走着)

它心裏會在想什麼呢?是不是和他後面的寶寶說着話呢)

3、再看看它身後的小鴨子呢?排着隊,緊緊地跟着媽媽,很乖很可愛。

(二)小鴨子發生意外:

1、看完圖片後,請大家看看下面的文字報道,在鴨子們過馬路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對!有幾隻小鴨子掉進了下水道!)

2、鴨媽媽馬上就發現了嗎?還是後知後覺呢?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自己定奪!

3、再看看路面的小鴨子,它們發現自己兄弟姐妹掉進了下水道嗎?它們會有什麼反應呢?(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4、那掉進下水道的鴨寶寶此時會說些什麼?會做些什麼?或者想些什麼呢?

(三)鴨媽媽急中生智

1、鴨媽媽發現自己寶寶掉進了下水道,這時,鴨媽媽什麼反應?

你能想像一下當時鴨媽媽的表情嗎?她會說些什麼?想些什麼呢?

2、鴨媽媽馬上鎮定下來,它在想辦法救自己的孩子?可在馬路上找誰呢?對,找巡警!

請你想想鴨媽媽會用什麼方式告訴巡警自己的孩子需要救助呢?

1)鴨媽媽走到巡警身邊,拍打着翅膀,不斷地嘎嘎叫着,(用嘴去叼他的褲子)引起他的注意。

2)鴨媽媽在原地不斷地嘎嘎叫,引來路人的注意,路人一看,原來小鴨子掉在水裏了,但是又打不開井蓋,路人幫忙叫警察。

(四)巡警救小鴨子

下水道井蓋被打開了,可是警察夠不到小鴨子啊,怎麼辦?

1、警察去附近的魚店借了個魚網,把小鴨撈起來。

2、把帽子拿下來,小心地放進井裏,讓小鴨子站在上面,撈起來。

3、把鞋子脫下來,拿着鞋帶,撈起小鴨子。

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呢?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

(五)小鴨子獲救

小鴨子在巡警的幫助下回到了地面上。鴨子一家會用什麼方式向幫助他們的人表示感謝呢?(圍着巡警拍翅膀、對着巡警嘎嘎嘎地叫??)

最後鴨子一家又繼續上路了,此時所有馬路上所有的車子都爲他們讓路。

(六)自己的感受

當你看到熱心巡警、路人救助小鴨子,看到馬路上的車子都願意停下來等鴨子一家過馬路的情景時,你的內心會有怎樣的感受?

根據上面的提示,相信你會很好的完成這個單元的習作,趕快拿起筆開始寫作吧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5

XX年9月29日的一天早晨,一羣憨態可掬的小鴨子正在鴨媽媽的帶領下大搖大擺地漫步在加拿大溫哥華街頭。有兩隻小鴨子是第一次出來,所以總是不看路,東張西望。

突然,這兩隻小鴨子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中。危急時刻,鴨媽媽聽見“撲通”“撲通”的聲音,趕緊向後一看,才發現鴨寶寶少了兩隻。它四處張望,原來這兩隻小鴨跌入了下水道中。

鴨媽媽連跑帶飛地衝到巡警的面前。咬住巡警的褲腿,拽來拽去,巡警這下才發現,鴨媽媽用翅膀指着出事地點,巡警似乎明白了鴨媽媽的意思,跟着鴨媽媽來到了下水道旁。

巡警看了看,只見兩隻小鴨在下水道中拍打着翅膀,快要被水沖走了,巡警眉毛緊鎖,趕緊解下皮帶,伸入下水道中。一隻小鴨子向上一躍,並沒有抓住皮帶,似乎有些灰心,但是它並沒有放棄,第二次,它躍然起身,巡警小心翼翼地把皮帶拉了起來。小鴨們趕緊圍了過來。但鴨媽媽只看了一會兒,又看着還沒有被救的小鴨。巡警趕緊又把皮帶伸入下水道中,一隻小鴨被這根“救命稻草”救了起來。另一隻也被這根“救命稻草”救了上來。

這下,鴨媽媽才鬆了一口氣,圍着巡警叫來叫去,好像在致謝。一隻小鴨被救起來後,抖抖身上那髒稀稀的'污水,不巧抖到了巡警的褲腿上,巡警見了,笑着說:“你看,你看,這隻小鴨可真夠可愛的。”接着,巡警把這隻小鴨子抱到懷中,輕輕地摸着它的腦袋,小鴨子卻發出了“嘎嘎”的叫聲,好像在對巡警說着什麼。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6

今天放學的時候,同學們正在教室裏收拾書包,突然有一隻小鳥飛進了教室。調皮王石亮看到了,便大聲喊了起來:“大家快來看啊!有一隻小鳥!”邊說邊跑過去把小鳥捉住了。大家都聞聲而來,班長少文看到了,便對石亮說:“石亮,快把小鳥放了!別讓小鳥難受。”石亮捉着小鳥,對少文說:“我爲什麼要聽你的話,我捉住了就是我的,我要把它帶回家飼養。”說着拿起書包就要往外走。剛好老師走進教室,石亮看到老師來了嚇了一跳,趕緊把小鳥藏在身後。這時班長少文走到老師面前,向老師說明了情況後。老師走到石亮面前,說:“石亮,我們必須保護動物,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看到了動物就捉起來,視爲己有的話,那麼世界上的動物,不就都沒有了嗎?”石亮聽完老師的話後,慚愧極了,於是當衆把小鳥放了,得到了老師的誇獎。

從這件事中使我瞭解小學生還必須多認識保護小動物的知識。學校必須注重小學生對保護動物的認識,多教小學生一些關於保護動物的小知識。我相信只要這樣做,不久人和動物一定能夠和睦相處。

如果你是一隻動物,卻遭到了人類的獵殺,你會怎麼想,你願意嗎,你願意被獵殺嗎?你絕對不願意,有些人說:“我又不是動物。”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動物們會怎麼想嗎?現在人類大量捕殺動物,動物會甘心嗎?不,不會,永遠不會。它們不願意死在人類手裏。它們願意被你們獵殺嗎?不,它們有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不願意,一億個不願意……

有些人雖然知道怎樣去愛護動物,可是他們只會假惺惺地去教育別人,而自己卻照樣破壞環境,照樣興致勃勃品嚐野味。就拿印度洋毛里求斯羣島上生活的渡渡鳥來說,由於它身上的肉鮮美無比,所以遭到當時人類的大量捕食,在十七世紀就已告滅絕。但是如果當時人們有動物保護意識的話,就不會造成渡渡鳥的滅絕。

還有鯨,鯨不是讓你們隨意捕殺的,鯨是被殺掉一頭就死一頭的,不像小魚小蝦那樣多,如果我們把鯨殺掉了,那我們的子孫後代,他們不是看不到鯨這種動物嗎?

現在,有些動物已經滅絕了,鱷魚雖然兇猛,但人類更兇猛。就是因爲有些動物身上的器官具有突出的經濟價值,由此成爲被人類掠奪利用的對象,成爲動物滅絕的主要因素。鱷魚長着銳利的牙齒,和碩大的食物胃口,我們都說鱷魚可怕,但鱷魚更怕人類,在人類的眼中,鱷魚皮可以製成行李箱,手提包,錢包,鞋等物品,所以鱷魚,現在已經成爲快要滅絕的動物了。

《金色的腳印》,這篇文章講了正太郎家捉來了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就救出小狐狸,正太郎很同情小狐狸,他偷偷地給老狐狸投送食物,於是,他們之間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後來兩隻老狐狸救了正太郎,最後,小狐狸迴歸了大自然,兩隻老狐狸是多麼高興!這篇文章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也展現了動物之間的濃濃親情。我們就要向正太郎學習,他幫助動物,動物也救了他,這樣不是很好麼?爲什麼人們還是要捕殺動物呢?

在此,我呼籲人們,不要再破壞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不要再亂殺一禽一獸,不要再殺害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好自然界中的一個個生靈。消滅動物,就是在消滅人類自己。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動物全都消失了,那人類還能生存嗎?要保護動物,珍惜這自然界裏的每一個生靈吧。

朋友們,動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無價之寶,它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的生衍死滅與我們人類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動物的大量毀滅對人類將產生嚴重的不良後果,造成生態嚴重不平衡,從而使人類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保護動物,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吧!保護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7

我們的身邊總是不缺小動物,人和動物也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發生。

我的身邊就曾經有這麼一隻可愛的小動物,讓我突然明白了很多道理。

前不久,爸爸從別人家抱來一隻出身不久的小白狗,它四隻短短的小腿託着一個圓滾滾的身子,走起路來搖搖擺擺,既像個小丑,又像只大苯熊,顯得十分憨厚,十分苯拙。

自從這隻似熊非熊地小狗來到我們家以後,家中又增添了幾分歡樂,全家都搶着跟它玩,一會兒我抱抱,一會兒一羣小朋友跑過來抱抱,小狗被弄的是頭昏腦障,眼冒金星。

在它的心中,我們好像是一個個的大怪物。

遊戲過後,我們想這隻小狗應該有一個屬於它自己的名字,隨後,我和爸爸媽媽又絞盡腦汁的給這隻小狗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豆豆”。

工作或寫完作業後,我和爸爸媽媽又玩起了家中的“新成員”,我們把它放在牀上看它表演好玩的動作,它在牀上跑來跑去,由於它的身體太小,一遇到“障礙”就來個“狗啃泥”家中不時傳出一陣陣歡笑聲。

噢,對了,忘了告訴你了,我家的“豆豆”可是一個有着“音樂細胞”的小狗,它一般聽到我吹豎笛,就會加快“油門”直衝“音樂產生地”,還汪汪的叫兩聲,漸漸地,我與小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與小狗經常出現在街頭上,那是我們再散步。

雖然小狗可以給我們帶來歡樂,但唯一讓我們感到討厭的是,狗狗隨地大小便,弄的家中是“處處聞臭味,不知屎多少”,最後媽媽狠了狠心,就定把小狗送走,當然最難過的是我,因爲我也於它相處了一段時間了,由於小狗這麼一送走,我一天沒露笑,爸爸媽媽也捨不得,最後又抱了回來,小狗回來後,我家整天還是幾分歡樂幾分憂,媽媽實在受不了了,決定把小狗送的遠一點,這是我更加傷心了,這天,我忙着收拾小狗的生活必需品,和爸爸媽媽一起把小狗送走了,並且我還告訴了他小狗的飲食,生活習慣,走後有再三叮囑他要善待小狗,就這樣,小狗送走了。

我知道,這次小狗不可能再回來了,我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下子涌了出來。

我知道不只是我自己難過,但是這也是爲了我好,因爲我都這麼大了,不再是原來撒嬌的小孩子了,更不能在玩那些小狗小貓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人和動物的故事就像人與人相處一樣精彩,在我的身邊上演着各種喜怒哀樂。

小狗送走了,給了我很多的感悟,我想,我應該長大了!

六年級第七單元作文 篇8

每次看到那個魚缸,我心裏就浮起一絲深深的內疚。它總會讓我想起那次的事情,哎!親愛的小烏龜……

去年,我和媽媽去鄭州玩了幾天,我們去人民公園。來到門口,看見有人在賣小烏龜,我興奮的撲過去,小烏龜真可愛呀!

它們有着堅硬的外殼,小巧玲瓏的身軀,賣烏龜的叔叔去拿小烏龜的時候,它們就會縮進碧綠的、堅硬的外殼裏。

我看它們好可愛,好可愛!就向媽媽求情把一隻小烏龜帶回家,沒想到,媽媽經同意了!我跳了一致最活潑、最可愛的帶回了家。

我們從鄭州回家的路上,小烏龜被我裝進只盛了一點兒水的袋子裏,這小傢伙還算知趣,一路上沒動幾下!終於到家了!

我一回家,顧不上洗手,先把一個小點的魚缸洗乾淨,在盛上點水後,就把我的小烏龜接到它的“新房子”裏住了!

過了幾天,我們一家子人全部去了石人山玩,回來的時候,缸子裏的水已經變得渾濁了,小烏龜堅硬的殼變得柔軟了,背上還長了苔蘚,我拿木棍碰了碰小烏龜,小烏龜卻一動不動了!

我哭了,可得很傷心!

小烏龜,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