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推薦】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合集五篇

【推薦】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合集五篇

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 篇1

“加油!加油!六(一)加油!六(五)加油……”全校都沸騰了起來。這是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我們班和五班展開了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賽。

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雙方握起麻繩,整裝待發,彷彿隨時就要發起進攻。拉拉隊也整齊列一,心怦怦直跳,都爲隊員們捏了把汗。

“準備!”裁判有力地喊道。全場立即肅然無聲,有的緊張地臉頰冒出了汗。緊接着,一聲口哨打響了。一剎那,全場開始歡呼沸騰,“六(一)班,加油!六(五)班,加油!”我們各自喊着,連那些文雅的女生都抑制不住自己內心激動的情緒,高聲的喊了起來。

瞧!我們的重量級選手張元慶齜牙咧嘴,他的腳像泰山一樣屹立不倒,臉繃得硬邦邦的,紅得比那熟透的大蘋果還要紅,彷彿血管都能清晰可見。再看看我方的李澤玉,好像是拼了老命,吃奶的勁兒都用上了。五班不甘示弱,有的甚至喊破了聲,有的都快要臥倒了,有的緊咬牙關,拼命往後拽……就這樣,我們僵持了幾分鐘,繩子也晃來晃去,彷彿在說:“救命啊,有事好好說,爲什麼要拽我啊!”不過,經過千辛萬苦,第一回合的勝利被我們拿下了。

第二回合開始,五班的學生個個拿出了吃奶的勁,心裏的怒火像是一隻兇猛的獅子躥了出來,彷彿要和我們決一死戰。“預備!”我們都揪住了心,都能聽得見自己的心跳。“開始!”一聲口哨又打響了。“加油!加油!”現在,吶喊聲一聲高過一聲,有的尖叫了起來,這可能是一次決勝負的比賽了。繩子一會兒左,一會兒右,直見繩子偏向了右邊,僅一步之遙,突然,不知誰從人羣中喊出了:“贏了就沒有作業!”頓時,我方鼓足了勁,只一把就戰勝了五班。我們贏了,我們贏了,我們擁抱了起來,選手們都一蹦三尺高……

啊!多麼精彩的拔河比賽啊!但不論結果如何,我們一定要明白:堅持就是勝利!

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 篇2

回想一年前,那時我們五(3)班要與隔壁五(4)班來場拔河比賽。

比賽前,只見對手擡頭望天,用鼻孔看着我們,從他們那不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心中在嘲諷:“區區螻蟻。”而從我們班的選手那堅定的眼神中則看出了:“切,我們肯定會贏的。”

幾分鐘後,一聲哨響,雙方二十位選手都握繩子,又一聲哨響,比賽開始!頓時,場下便傳來了一陣陣如雷貫耳,驚天動地的`助威聲:“加油!加油!加油!……這聲音有兩股,一陣比一陣大,音量越升越大,這聲音,猶如一支管樂隊演奏的樂曲,那樣震撼人心,好像比舞臺上的男高音的聲音還要高三個八度!

場上,只見我們的“熊大”手上與臉上暴滿了青筋,整個身體向後傾,雙眼死死地盯着那繩上的紅帶子,加上他那猙獰的臉,就像是一隻兇惡的豹子在虎視眈眈地盯着一個獵物,並準備衝上去咬破它的咽喉。

那繩上的紅帶子一直處於中間,不左不右,雙方勢均力敵,不相上下。突然,紅帶子被拉往了我方,看來對方開始乏力了,我們的持久戰術起作用了,可是從他們眼睛裏能看出,他們並未放棄。

“一二一!一二一!……”在這整齊的口號聲中,他們竟然背水一戰,又開始發力了。“一二一!一二一!……”紅帶被逐漸拉向了對方獲勝線前,就快要贏了。可是,他們好像沒了力氣,紅帶在三秒內拉回了我方線內,接着,又是一股震耳欲聾的歡呼聲:“贏了!”

如今回味這場比賽,依舊令人熱血沸騰。

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 篇3

今天,太陽公公上班特別早,心情也特好。這一天對我們也至關重要,因爲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去奉化的黃賢森林公園遊玩。

這次春遊跟去年的春遊截然不同,我們去了百鳥園、爬了長城、還舉行了拔河比賽呢。一天下來,我們已累得疲憊不堪,但拔河比賽讓我最最難忘。

其實我是看有些同學在拔河,纔跟上去玩的。於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拔河比賽開始了。

首先,陳老師把人數清點好,女生一組,男生一組,各就各位。

“預備,三、二、一、拉!”隨着一聲令下,我們女生馬上使出了吃奶的力氣,眼看着繩子的大部分已在我們這邊了,再用力一拉,耶!我們女生贏了!

一看男生們,他們有的垂頭喪氣地坐在草坪上,有的不服氣,大聲嚷嚷道:“我們男生不服氣,再來比一場,要讓你們見識到我們男生的真正實力!”

於是,我們無奈,再來了一場。

“三、二、一,開始!”陳老師一邊拿着飯盒一邊說道。我們女生也加了把力,“加油!加油!”我們聽見陳老師在吶喊,我換了個姿勢,力氣又高了一個層次。“耶!我們又贏了!”當然,男生們還是以失敗告終。

那些男生還是不識好歹,還要再來一場。真是的!不過,這次我們痛快地接受了他們的挑戰。

還是一如既往,陳老師清點分了人數,我們就開始了。

“三、二、一、拉!三、二、一、拉!”不,這次情況不妙,男生們開始反攻了,繩子一直向前拉,我們有些女生還摔倒了呢!

接下來,我們幾場連輸。看見比分拉的距離越來越大,聽着男生們的歡呼聲越來越響,我們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但過了一會兒,我們女生不約而同地重振旗鼓,要求再來一次。

男生們驕傲的臉讓我們女生非常氣憤,這樣,又開始一場比賽。

“三、二、一、拉!三、二、一、拉!”林可欣喊道。最後一個是張語軒,我怕她拉不動,於是一直把繩子往我們這邊拽。我看見其他女生都是在奮力地拉,於是我又換了一個姿勢,力氣到了極限。我彷彿鹹覺這是一場代表國家的比賽。我的腳不停地往後,手也用力地拉着,張語軒也在往後面跑,經過了好陣子的努力,我們女生終於贏了!

這次,我雖然把手弄得紅紅的,還隱隱地痛,但我收穫了許多份的喜悅。

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 篇4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我真正領悟到這句話的含義是通過一次拔河比賽體會到的。

寒冷的冬季,我們迎來了一聲激烈的拔河比賽。操場上參加拔河比賽的選手個個精神抖擻。比賽還未開始,操場上已經充滿了火藥味。比賽即將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繩子的兩端,排成一豎排,選手們也都紛紛摩拳擦掌。我心裏想:“勝利必定屬於我們。”

“嘟——”隨着裁判的一聲哨響,緊張的拔河比賽開始了。我們站成“弓”定步,腳頂着腳,身體一致向後傾,彷彿要躺下似的,雙手像一把大鉗子緊緊地抓住繩子拼命地向後拉。我們瞪大眼睛,咬緊牙關,個個臉憋得通紅,猶如一個個小太陽。繩子中間的紅綢帶一會兒向我方傾斜,一會兒向對方傾斜,我們雙方僵持不下,個個都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拉拉隊也不甘示弱,一邊大喊:“加油!”一邊雙手用力向後揮,好像要幫我們用力似的,那加油聲震耳欲聾,響徹雲霄。老師在一邊也忙得不可開交,不會兒爲我們喊加油,一會兒爲我們拍照留念。

千鈞一髮之際,我們卯足了力氣使勁一拉,紅綢帶過來了,勝利屬於我們了!裁判哨聲一響勝負已分,我們贏了!拉拉隊隊員們歡呼雀躍。輸了的同學垂頭喪氣,像泄了氣的皮球。拔河比賽就這樣拉下了帷幕。

多麼刺激的拔河比賽呀!它不僅使我們的友誼更深、更濃、更團結,還給我們帶來了無比的歡樂與回憶……

六年級拔河比賽作文 篇5

平安夜那天,老師突然跟我們說:“明天要舉行拔河比賽!”但是這不能激起我們一些矮小的同學的興致,仍然若無其事地低着頭做作業,旁邊幾位同學說:“您們可以當拉拉隊的呀。”我想了想:對呀,雖然不能出一份力,但是能看着他們,也是不錯的。“對哦!”我莞爾一笑。

星期三是聖誕節,又是拔河比賽,心情未免有些興奮。終於捱到了下午第二節,我們班的同學都戴上手套,信心十足地上了“戰場”,我們也尾隨上去。

很快就到我們班比了,我聽A班同學都說:“切,6BVS6A,豈不是自不量力……”我攥緊了拳頭,真想自己也可以跟其他同學們一起比,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們的實力。

同學們都準備就緒,老師讓我和鄭茜文一起去A班“監督”,看看他們有沒有幫手,我們跑了過去

突然,只見A班同學還沒開始就拉了起來,體育老師“開口大罵”:“哎,還沒開始呢……”

過了一會兒,只聽哨子“嘟”地一聲,拔河比賽開始了。其他好幾個班的同學都在喊加油,我一瞄眼望去,只見是李趙悅帶頭在幫我們班助威,我高興極了,也喊了起來。我們班同學正盡全力拉着,都皺着眉頭,我的拳頭越握越緊,彷彿自己也在其中。我看到A班後面有其他班的一位同學在幫着,我剛想上去踹他一腳,鄭茜文阻止了我,不過他也自有報應,剛上去不到3秒,便倒下了,前面的同學也隨其倒下,我大笑,就差笑出眼淚來了:“哈哈哈哈……活該……報應啊……哈哈哈……”

第二次比賽開始了,兩個班互換位置,又一聲哨響,不知是不是因爲在上一次比賽中耗費了點兒力氣,這一局竟然被A班贏了,A班大笑,我不服氣地說:“哼,別高興得太早,好戲還在後頭呢,三盤兩勝懂不懂?”

最後一次決定勝負,我心裏想:同學們,咬緊牙關,衝啊!

不一會兒,我們班贏了,我們擊掌:“耶,贏嘍!!”我說:“我們班在學習上雖然比不過A班,但我們班有足夠的力氣和默契!”“對!”

第二場比賽開始了,我們班VS六1班,但此次我們也未免有些垂頭喪氣了,因爲普通班,挺強的。但也不能泄氣呀!

但前兩局我們都輸了,他們都說:“看來我們輸定了。”“贏一局是一局嘛。”但雖然我們班跟1班僵持了一會兒,但最後主力郭東昂“倒下”,他的衣服也被拖得斂了起來,整個班都被1班拖了出去,隨着老師的紅旗一下,我們輸了。

回到教室,我們還是很高興,因爲至少A班,是我們的“手下敗班”嘛,據老師所說,A班在比之前還信心滿滿的,真是太小看我們了。

據A班同學中我的一個朋友說,他們班班長覺得輸的原因在於主力倒下了,一直在罵他們。我想,他們輸的不在於主力什麼的,而在於他們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