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有關春節的六年級作文合集8篇

有關春節的六年級作文合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六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春節的六年級作文合集8篇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1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日子,當然,也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爲還可以吃排骨。童謠唱的好: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我可管不住這饞嘴。哥哥拿出了一根排骨,上面全是臘肉,我突然感覺可以吃下一頭牛。我餓狼似的撲了過去,哥哥一閃,我差點摔了個“狗吃糞”。哥哥說:“想要這根排骨,有一個條件。”“什麼條件都行!”“你去把作業做完”。“什麼,不可能,讓我玩得正爽的時候你又說讓我做作業!”哥哥陰笑了一下,說:“那就是你不吃?”“不吃就不吃!”說完,我“哼”了一聲。哥哥拿起了排骨,放入嘴中,正要咬下,我憤怒的大喊“牙下留排骨!”哥哥拿出了排骨,我說:“你……你你能幫我打熱嗎?”話音剛落,哥哥說:“ok,沒問題,早就料到你會這麼說了!”然後,我飛奔回了房間,以神速般的速度做完了作業,又激動的衝到了微波爐旁,打開,摸摸排骨,還沒熱?原來是哥哥忘了打熱,哎,這粗心的哥哥太可惡了!我急忙摁了加熱,1秒……2秒……兩分鐘到了!終於好了,讓我就像“度分如日"。我興奮地拿出排骨,含情脈脈的對視一秒,然後狂吃起來,三下五除二就把它搞定了,就剩一根光骨頭,我扔在了地壩邊上。可能連味道也沒什麼了,小白從旁邊走過,高傲的擡着頭,一點都沒在意排骨的存在。

那天趕集,我和伯父一起去,走到街上,到處張燈結綵,十分引人注目,我東瞅瞅,西望望,一下子看到了炮,我趕忙拖着伯父走到買炮的地方,只見小販一手拿着“黑蜘蛛”牌鞭炮,滿是笑容地對着我說:“這位小朋友,買黑蜘蛛鞭炮吧!這炮威力十足,聲音悅耳,而其爆的速度也不慢,真是最好不過,而起價廉物美,一盒只要一塊錢。聽得我頭暈眼花,我一口氣買了二十盒,回家了,立即打開一盒,取出一粒,點燃,我迅速扔了出去,“砰”,我高興的一跳一跳的。

春節真的好快樂!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2

春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清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四個字“辭舊迎新”!

“掃塵”就是衆多“忙年”中的一項,掃塵的意思就是掃房子,每當春節來臨時,人們要把房子的裏裏外外、上上下下都給打掃的一乾二淨,古時候,人們認爲春節把房子打掃乾淨,可以將這一年中的黴氣都給掃出去,可以讓來年順順利利的,不會倒黴,同時春節是掃房子,更能顯示出“辭舊迎新”!

如果說掃塵是把黴氣掃出去,那麼貼春聯,貼“福”字就是把福氣給接回家裏!

貼春聯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古時候的春聯都是自己寫的,寫着各種各樣的話,例如:“財喜兩旺家和睦 富貴雙全人如意”等等,大家走街串巷的時候,還會互相看看,看看誰家寫得好,誰家寫的差;貼“福”字也是傳統風俗,人們把“福”字貼到自家門口,讓福氣來到自己家中。

知道了吧?這就是春節!!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3

家鄉的春節是別有一番特色的。當然,“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按我家鄉的習俗,除夕到正月初十纔算春節。

其中,除夕是我最喜歡的一天,儘管那天是最重要最忙碌的一天。在這個時刻,除了特殊原因外,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團聚。一會兒,外婆端着飯菜過來,看着桌上豐富的年夜飯,咱們還沒吃就一個勁的說好吃。飯桌上,咱們一邊談論生活中的奇聞樂事,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嚐美味佳餚,享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咱們這些小孩子就會室外的空地看璀璨而耀眼的煙花在美麗的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每一處喜慶的祝福。而大人們呢,就在家裏看“春節聯歡晚會”、準備明天拜年要用的物品。

到了十二點,也就是午夜零點。家家戶戶都準備好鞭炮,對着門外大喊幾聲:“放炮啦!放炮啦!”隨着喊聲過後,“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噼裏啪啦!”一陣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在咱們耳旁迴盪,這纔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放炮啦,放炮啦”“噼裏啪啦!”這天早晨迎着幾聲炮聲,咱們才睡醒。沒錯,這天就是大年初一!這幾天,咱們都會去親戚好友家作客拜年,並且還會帶些禮品,表示客氣之意。然後,咱們會出去外面逛逛街,看舞獅表演。舞獅是我家鄉的最大特色,看着虎獅從地上跳到高樓上,再用複雜又困難的動作表演,咱們連連鼓掌!

過了初十,十一、十二時,咱們也就該回去工作了。這時,長輩會讓咱們帶些拜年時別人送的或買的禮品,喻意春節的福氣會伴隨着咱們度過這一整年。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的春節》具有濃濃的京味,而我的家鄉:濰坊,那裏的春節,也具有獨特的魯味。

濰坊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這一天,我們得煮臘八粥:用紅米,黑米,薏米等煮成。同時,臘八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剝蒜可不是件容易事兒,不過看到泡好的蒜色如翡翠,一切的付出也就值得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年味兒就重了。這一天得祭竈:把各種祭品放在竈臺前,還得有糖,粘住竈王爺的牙齒,免得他上天說壞話。與此同時,這一天還要上墳:把死去的老祖宗帶回來,供起來,天天水果、餃子不得中斷。同時還得點上香燭,讓其和活着的人過個團圓年。

過了二十三,“春運”大移民開始,船票,機票,汽車火車票,往往一有班次,票就被一搶而空——哪怕是站票。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在外邊的人忙着回家,家裏人也不敢怠慢:大掃除,買鞭炮,備年貨,準備打一場“春節攻堅戰”。

除夕到了,人們各歸其所。農村裏,家譜得擺出來,但絕不能讓出嫁的女兒看到,因爲她們要跟丈夫上夫家的譜。正因如此,有時還會拒不讓進門。年夜飯得包餃子,包餃子前得放鞭炮,以示吉祥。那麼餃子是誰發明的呢?帶着疑問,我查了史料——醫聖張仲景在民間時冬天,老百姓由於烽火連天,缺衣少食,染上凍瘡和其他疾病。張仲景見此,下定決心,爲窮人治病,他買來麪粉、羊肉等禦寒食材,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於大年三十子時(二十四點)將其發放給窮人,故又稱“交子”,後演變成餃子……年夜飯吃完後,大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守歲,我可沒這精力,但是剛睡下便被煙花吵醒,只得尋一間隙入睡……

正月初一來了,這一天要由長子帶領男丁,放着鞭炮,繞着老祖宗的墳走上一圈,同時還得相互拜年。

初一完了就是十五,這天晚上天還沒有全黑的時候,燈就早早亮起,看燈前,大家吃頓元宵,以祝團圓。燈火通明,許多展出大型花燈的街道成了“步行街”成千上萬的人來一睹花燈風采……

過了十五,春節也就結束了,不過,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5

家鄉的春節,從臘月二十左右便開始了。臘月二十起,家裏就開始大掃除。大家這裏擦擦,那裏洗洗,換個新燈泡,買個新桌布,忙得不亦樂乎。

不僅家裏大掃除,人也要“大掃除”。在新年之前,大家都把頭髮洗了,男人都去理了頭;女人也去換了個髮型,大家的新衣、新褲、新鞋、新襪也都準備齊全了,。

媽媽說,大掃除就是把舊的一年裏的塵埃統統洗去,留下那些乾淨、美好的事物,纔好迎接新的一年。

待大掃除完畢,就差不多是小年了,大家開始買年貨。大街上也是非常熱鬧,好多地方設置了年貨攤點,來來往往的人絡繹不絕,他們都買了好些年貨,爲回家過年做準備。我們家也買了些燻雞、醬油肉、年糕之類的食物,就等着過年啦。

除夕到了,早上五點多,爸爸和伯伯就起牀買菜了——我們是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的。七點多,我也起來了,爸爸已經回來,我們要把春聯給貼上——又是一個新年,又是一副新春聯。

到了爺爺奶奶家,或許是鄉下,年味兒比城鎮裏濃些,家家戶戶不只貼了春聯,還掛上了大紅燈籠,有些人家還貼了“福”字,鞭炮聲更是幾乎沒有停過。

下午,爺爺就帶着我去祠堂祭拜祖先。祠堂裏煙霧繚繞,大家都在祭拜祖先。四點多,年夜飯就開始了,大家吃着熱騰騰的年糕、魚,十分快樂。很快,我就吃飽了,便叫上堂姐堂弟,一起去橋頭的小店買“有火的繩子”,也就是火一點,會產生火花的細細的,類似於繩子的一種煙花,每年過年我必買的一件玩意兒。我把它擺成一個我喜歡的形狀,火一點,看上去很是漂亮。

到了晚上,大家都守在電視旁,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邊聊天守歲,等待新的一年來臨。

大年初一,人們基本窩在家裏,很少出門。出了門,見上一個人,就要說“恭喜發財”。

初二,大家都開始拜年了,這一天,做媳婦的要回孃家去,小孩也跟着媽媽回外婆家。一到外婆家,外婆外公就遞上了兩個大紅包,這是給還未成年的孩子的壓歲錢。孩子們一得壓歲錢,就拿去買鞭炮玩兒了。

接下來幾天,幾乎天天都吃酒,天天都拜年,阿太家、舅公家……好不容易到了元宵節,這一天,街上到處是花燈,家家吃湯圓,也如除夕般熱鬧。

過個幾天,春節就算過完了,大人該上班的上班,小孩該上學的上學,日子又歸於平靜。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6

春節是炎黃子孫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但由於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各地過春節也有許多不同的習俗。

我家鄉的習俗,人們臘月初就開始準備過年了。臘八這天,是一年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孩子們一早就結伴到河裏去打“臘八冰”。在大冷的天裏,孩子們帶着冰塊回家,不時用凍得通紅的小手拿一塊晶瑩的冰塊,塞在嘴裏咬的咯吱作響,這一路上灑滿了歡聲笑語。這天,家家還要做“攪團”,“攪團”是用豌豆磨的面做成的,有‘“吃了臘八飯,天天忙過年”的說法。

過了臘八那就是臘月二十三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了,在這天的晚上,要祭送竈神。俗說:“要送竈神娘娘回孃家,並求竈神娘娘在玉皇大帝面前祈求平安。”

臘月二十三一過,大家更忙了。必須清掃房屋,接着就是殺豬宰羊,籌辦年貨,還要炸“撒子”、“麻花”、“翻跟頭”等風味食品,這種食品的做法獨特,味美可口。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院子裏,街道上掛滿了火紅的燈籠,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家家忙着做年夜飯,大街小巷飄散着年夜飯的香味。除夕這天燈火通宵,鞭炮聲此起彼伏。等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飯,燃放過鞭炮後,大家便去給家裏族的長輩拜年,然後再挨家挨戶到族裏各家拜訪,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直至天亮。初一至初三,串親訪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快樂,並在新的一年裏幸福快樂、健康。

正月初八至十五,各鄉、各村的社火都開演了。人們穿着一新、扶老攜幼,紛紛走上街頭、場院,看那熱火朝天的社火表演。那震耳欲聾的鑼鼓敲出了農民豐收的喜悅,飄逸的秧歌扭出了農民美好的心願。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這天晚上要舉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花燈展覽,全縣各個單位將自己製作的花燈、花車擺放在街道兩旁,供人們觀賞。花燈形態各異、手工精美、色彩鮮豔,遠遠望去整個街道猶如一條五彩的蛟龍。人們賞燈結束回家後,除了吃湯圓還有一個很精彩的`節目——“跳冒火”。在各家門前點燃數堆麥草,男女老幼排着長隊從燃燒的火苗上逐一跳過去,俗稱“跳冒火”。大家跳着、笑着,在心裏祈禱着來年無病無災、健康幸福。

就這樣一個歡樂、喜慶、詳和的春節,在歡聲笑語中漸漸的遠去,人們又開始了一年的新生活。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7

每逢春節,總能看到馬路兩旁掛着一個個耀眼的紅燈籠,家家戶戶因過年而忙碌起來。貼春聯、貼福字、買年貨,大街小巷一片熱鬧。我家也開始爲春節做準備了。

買些餃子皮,拌好餡,包餃子了。看着這一疊疊白花花的餃子皮,我總會有種強烈的創造慾望。沒餡的、球形的、外星人版本的,都隨着我的想象變成了現實。我常常爲自己的成就而感到沾沾自喜。但真正的餃子我卻不擅長包了,不是餡太多就是褶皺沒順序。有些餃子在煮的過程中還破了,盛出來只剩下了菜和一片一片的皮。外婆和媽媽一眼就能看出這餃子是不是我包的。我尷尬地迴應:“這是創意OK?”

在我老家臨安,吃年夜飯前還得放鞭炮,一長串一長串的那種。一旦點着,人得趕緊跑。一炸起來就讓人感到沒完沒了,噼哩啪啦噼哩啪啦,稱得上是震耳欲聾了。這種爆炸只有親身體驗過才知道它的厲害,忍不住捂上耳朵,邊走邊看着這猛烈的視覺衝擊。炸完以後餘音繞樑,好半天才恢復正常。該吃年夜飯了。

在除夕晚上的餐桌上,大魚大肉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各種美味佳餚,美觀地擺在面前。舉杯、夾菜、飲酒、吃飯,每一個動作都表現出過年的喜慶,帶着濃濃的年味!

晚上八點,開始看春晚。我們與其中人物同喜同樂,一起等候新年的鐘聲。

春節的六年級作文 篇8

自家團完年,該去別人家團年哪!我們要去大奶奶家團年。

大奶奶還真是好客,一把年紀,還親自出來開門。爺爺急忙上前問好,說罷,又把手中的牛奶、餅乾全部遞給大奶奶。大奶奶一見,說:“一家人,送什麼東西,真的是!上面有視,快去看吧。”頓頓又說:“我就不上去”。話雖這樣說,行動卻不一樣。你猜怎樣?大奶奶跟在我們後面,我們卻渾然不知。突然、大奶奶說句:“在四樓。”爺爺一見,連忙說:“你就不要跟上來。”大奶奶點點頭:“哪我下去。”我們目送大奶奶下去後纔敢去看電視。

歡樂的一幕免不吃飯的時侯發生。

今天吃的是團年飯,大家有說有笑。奶奶說:“朱可婧天天盼過年,這下盼到。”伯媽說:“我家朱悅也是。”——過年,想說也說不完。

要走啦!大奶奶戀戀不捨的把我們送上車。哎、好好客。

最搞笑的當然在春晚看電視的時候發生。每當有我不喜歡看的節目時,我就去洗澡。洗澡完畢,我就爬到牀上脫衣服。各位,不要以爲我是來睡覺的,還沒到點呢,我用被把自己裹個棕子,然後跑去看電視。

朋友、你一定很奇怪!我爲什麼要裹着被子去看電視呢?哈!哪是因爲裹着被子很暖和,朋友,你也可以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