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頓悟初三作文

頓悟初三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4K 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頓悟初三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頓悟初三作文

頓悟初三作文1

“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筆如雲煙。”這是杜甫曾經評價我的詩句。這幾年過去,雖然是人都評價我是史上第一書聖,但我總覺得還欠缺着什麼。我雖然已經看淡了世間,但也亦是因此心煩意亂。於是我放下了手中的筆,開始尋找屬於我的機遇。

我去過很多地方,見識過許多古蹟與前人的書畫,卻始終覺得還有那麼一層禁制,阻礙着我的進步。

一日,我路過鄴城,沒想到在這一個小城中,卻遇見了那個機遇。那個人是一個女子,渾身上下散發着屬於她的英氣,她正在舞劍。

她舞的劍劍光璀燦奪目,猶如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矯健敏捷,恰似天神駕龍飛翔,起舞時劍勢如雷霆萬鈞,令人屏息,收舞時平靜,好像江海凝聚的波光。她跳起劍舞來,整個天地都在震動。一旁觀看人羣多如山,心驚魄動臉變色,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盪。

我觀她的劍舞《西河劍器》有一股放蕩不羈豪邁的景象。我不由得疑惑,一個女子又如何有得這般景象。她沒有爲了展示自己的美而去舞蹈,而是向世人展示了天地間的律動。我突然明悟了,公孫大娘一個女子卻比男子舞劍舞得更好,更流利,更明朗,更豪邁,更不羈。那麼我的字又卻爲什麼一定要寫得端端正正呢?爲什麼要把那天地間的律律動也禁錮在那方正的,古板的字裏嗎。

我感覺彷彿什麼東西破碎了一般,如同一盞明鏡,照耀在了我的心頭。我當即寫下了一副草書,一落筆,那字流暢飄逸而且節奏明朗,放蕩不羈且豪邁,猶如活了一般。像公孫大娘的劍法一般超脫於天地之間。

我鞠了一躬,長笑着離去了。

頓悟初三作文2

我叫懶惰,我有個哥哥叫勤奮。我不願勞作,每天看到哥哥爲生活而辛勞,我便說他真傻,他只是嘆息地對我說:“你遲早會醒悟的”。

當第一絲春風、第一滴細雨來到人間。哥哥便忙着耕地,忙着插秧,忙着施肥。我卻不以爲然,我覺得與其忙碌一生倒不如好好享受現在的生活。我會在破曉之前登上屋後的大山欣賞絕美的日出,我會在黑黑暗入侵之前坐在山上享受落日餘輝。在哥哥幾次三番的勸告下。我終於開始播種。哥哥家的苗已經破土而出,伸展枝腰。我播下的種子卻如石沉大海沒有絲毫的動靜。就這樣春天過去了。

夏天來了,百花竟相開放,爭奇鬥豔,生機勃勃。我總會在哥哥鋤草之時,菜一片荷葉頂在頭上,輕倚在大樹粗壯的枝幹上。哥哥卻頂着酷炎烈日仔細地爲麥苗鋤草、澆水。那副認真相把我逗笑了。我偶爾會去地裏給苗兒澆水,但少得可憐。苗兒日漸枯黃,我卻不在意,任其自生自滅。

金黃的秋風,吹過麥田,掀起金色的麥浪,異常壯觀。哥哥忙着收穫,每當見到我”不務正業“總是嘆息復搖頭便離開了,我很疑惑。蟲鳴日益稀少,我終於想起來收穫的季節到了。我悠閒地走到田邊,望着稀疏的莊稼,我傻了眼》這點糧食怎麼夠我吃呢?我開始慢慢悠悠地收割,稀疏的麥地我比哥哥收的時間還長才忙完。

凜冽的寒風捲着紛繁的雪花翩然而至令我不知所措。因爲太過懶惰我沒有任何可以提供熱源的柴禾。只好硬着頭皮來到哥哥家。哥哥開了門,搖了搖頭便獨自進屋,我只好跟了進來。坐在哥哥家溫暖的炕上。我向哥哥保證以後一定像哥哥一樣努力勞作、自力更生。人之所以懶惰是因爲生活的太安逸,當你走投無路的時候,就知道自力更生的可貴,這還爲時不晚。朋友希望你們趁着青春猶在壯志未泯,勤奮起來爲今後的生活夯實基礎,築造明天的輝煌。——後記

頓悟初三作文3

人生不在於活的長與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人生往往只需要一個頓悟,不可預見,只可遇見!

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正無聊地待在家裏,一副遊手好閒的樣子。忽然,我看見爸爸正在安靜的待在書房裏讀書,儼然一副書生模樣。我一看爸爸手裏的書,紙張已經微微泛黃,但是書卻十分平整,一塵不染。書很厚,爸爸讀得很認真,看見爸爸少有的這副神情,我不由好奇了起來。

爸爸察覺到了我的到來,把書合上,我看見書上的`四個大字,“三國演義”,我不禁啞然失笑,詢問爸爸:“這本書我好久以前就讀過了,你怎麼現在纔開始讀?”爸爸並沒有感覺窘迫,而是心平氣和地對我說:“這已經是我第五次讀這本書了。”我感到疑惑,便問爸爸“爲什麼一本書要讀這麼多遍,難道不會覺得乏味嗎?”爸爸便回答我:“一本好書看多少遍都不會厭倦,因爲每當你再讀一遍,都會悟出不同的東西出來,這也就是頓悟吧。”望着爸爸認真的神情,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但還是出於對爸爸所說的那句話感到好奇,便開始開始重讀以前的舊書,想要找的爸爸說的那種體會。

從那以後我便養成了讀書的習慣。雖然學習漸漸開始變得繁重,但是我依然沒有打斷這個習慣。只要每天一有時間就會開始讀書。因爲每當我在書中的世界裏沉浸下來,身上的疲憊和壓力就會全部消失。在書中,我一會兒乘坐“鸚鵡螺號”遨遊海底世界,一會兒又和魯濱遜在島上共同冒險。我也漸漸明白了爸爸當時對我的教誨。

很多事情也許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無趣,也許,你只要透過表面體會它所蘊含的,也許就能找到不一樣的樂趣。

頓悟初三作文4

一天,釋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裏,出去託鉢的弟子們陸陸續續地回到精舍,一個個威儀具足,神態安詳。弟子們靜靜地走到水池旁邊,洗去沾在腳踝上的塵土,然後端端正正地坐在坐具上,等待佛陀的開示。

佛陀結金剛座,慈祥地說:“世界上有四種馬:第一種是良馬,主人爲它配上馬鞍,套上轡頭,它能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貴的是,當主人一揚起鞭子,它一見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遲速緩急,前進後退,都能夠揣度得恰到好處,不差毫釐。這是能夠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馬。

“第二種是好馬,當主人的鞭子抽過來的時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馬上警覺。但是等鞭子掃到了馬尾的毛端時,它也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馳飛躍,也算得上是反應靈敏、矯健善走的好馬。

“第三種是庸馬,不管主人多少次揚起鞭子,它見到鞭影,不但毫無反應,甚至皮鞭如雨點地抽打在皮毛上,它都無動於衷,反映遲鈍。等到主人動了怒氣,鞭棍交加打在它的肉軀上,它才能開始察覺,順着主人的命令奔跑,這是後知後覺的庸馬。

“第四種是駑馬,主人揚鞭之時,它視若未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仍毫無知覺;直至主人盛怒之極,雙腿夾緊馬鞍兩側的鐵錐,霎時痛刺骨髓,皮肉潰爛,它才如夢方醒,放足狂奔,這是愚劣無知、冥頑不化的駑馬。”

佛陀說到這裏,突然停頓下來,眼光柔和地掃視着衆弟子,看到弟子們聚精會神的樣子,心裏非常滿意,繼續用莊嚴而平和的聲音說:“弟子們!這四種馬好比四種不同根器的衆生。第一種人聽聞世間有無常變異的現象,生命有殞落生滅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奮起精進,努力創造嶄新的生命。好比第一等良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必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而喪身失命後悔莫及。

頓悟初三作文5

盛夏的傍晚,一天的悶熱還未消散。獨坐書房,我翻開曲譜,撥動琴絃,清新自然的《茉莉花》給悶熱的傍晚添加了幾分涼意。

突然,一個渾濁的音符讓我從陶醉中驚醒。我試了幾次,還是沒彈好,突兀的音段顯得格外的刺耳。我逐漸失去了耐心,是忽視還是繼續糾結?電風扇“咿呀咿呀”地轉着,我索性放下琴,去小院外轉轉。

小院裏的植物似乎恢復了生機。月季花迎着夕陽舒展開她的花瓣,忽然間,我聞到一股熟悉的芳香。

茉莉花開了。

我又驚又喜地跑過去:白而小的花朵嬌羞地藏在綠葉叢中,但是又大膽地散發着濃郁而清新的芳香。潔白的花瓣層層分開,潤如玉,白如絹,輕如紗。綠葉的映襯下,白花似碧玉盤上鑲嵌的顆顆明珠,又似藍天上懸掛着的點點繁星。

茉莉花香浸透着我的鼻翼,爲我拂去了先前的煩躁,讓我獲得了久違的寧靜。

去年逛公園的時候,一個頑童把這株茉莉折斷並丟棄。我發現後連忙跑過去,輕輕地拾起它,看到它瘦弱的莖上還有着幾顆嫩芽,甚是可惜,便隨手撿起那根殘枝,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將它插在泥土之中。

它在萬花叢中顯得多麼渺小。但我萬萬沒想到在這匆匆一年的時間,它蓄足了養分,活出了自己的光彩。我捧起它,清新又淡雅的茉莉讓我思緒萬千。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啊!”就在這一剎間,關於美,我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我頓悟——面對折枝之痛,茉莉花選擇隱忍面對,努力地盛開,全力以赴地爲大自然散發着自己的清香。將目光流轉到人間,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在他風華正茂時,不幸癱瘓,雖然命運將他禁錮在輪椅上,但他仍不卑不亢,積極思考,最終他的思想衝破了枷鎖,盡情遨翔於宇宙之中。我們面對不幸,也應坦然面對,換個角度,轉個念頭,才能在困境中尋找轉機。

仍是悶熱的傍晚,迎着夕陽,我又撫起琴,耳邊響起熟悉的《茉莉花》。心結解開了,音律也自然美妙,我陶醉於美的頓悟之中。

頓悟初三作文6

喧熙是行走的浮華,當華麗謝幕之後那纔是最真的容顏,享受寂靜,並不是孤單的招搖,而是心中自有桃源,便可靜悟雲水禪心。靜,能悟得一切,一切外在物質與繁華都不是自己的,唯有心纔是,何苦庸人自擾呢?放下一切慾望,心纔會鎮定從容。

時光是安靜的,不盼,不念,任思緒流連於文字的馨香,只在屬於自己的世界傾聽。我覺得但凡真正喜愛文字的人是安靜的,安靜,是對心靈的淨化,靜悟,纔不會爲虛榮所累,清透,纔可以認真描繪自己的風景。

光陰總是不緊不慢的走着,許你暇想,許你沉思,許你留連於自己的獨白,其實能夠靜下來,就是一種心靈的昇華,沉靜,是享受與體會生活,沉靜,是一種難得的美麗。

或許光陰許我這般寂靜是最順應自然的,至少不悲不喜也無惆悵落寞,如此,拾筆,浸染時光的顏色寫就這一段墨色年華,縱世事繁華紛擾,我只願做個素心之人,聽風、觀雲,賞落墨。

許自己一個世外桃源,種上些許寧靜與安詳,守着自己素默的心,沒有貪慾的日子是清閒的,天雖微寒,但心裏卻依然滋生出濃濃綠意,漫步於意念中的石階小徑,清風院,百草香,溪泉流水,青藤環繞,馨香滿枝,竹舍毛屋,一桌一椅,在煮上一壺清茶,把盞,與時光對酌,身處如此凊幽雅境,何等的愜意······

傾聽時光,任思緒隨心徜徉,幾許流連,幾許微醉,此時,無需太多言語表白,只聽憑那些淺淺淡淡的情愫在心裏滋生、蔓延。

我覺得清歡應是一種經歷輾轉後的徹悟,少了些貪慾,多了些淡泊,它並非是刻意雕琢的意境,而是心己至此,原本匆匆的腳步會令人迷失自我,放慢腳步,靜享時光深處細緻入微的美妙與馨香,人生何求?

如果可以,就讓自己靜下來吧!暫且忘記一切煩憂,讓心在寧靜中徜徉,這何嘗不是自己給予的最安逸的生活?

頓悟初三作文7

摩擦是阻止兩個物體接觸表面發生切向相互滑行或者滾動的現象,殊不知,摩擦除了產生力,還有人生。——題記

墨汁與宣紙的摩擦,產生的不只是字,還有中華文明的書法藝術。馬蹄與大地的摩擦,產生的不只是金戈鐵馬的戰爭,還有綿延千年的萬里中華。雲層與雲層的摩擦,產生的不只是風雨,還有不覺耳際的時代浪花。

殊不知,摩擦除了產生力,還有人生。

自從板塊間相互摩擦開始,就註定,不只是力。

鳥兒克服了空氣的摩擦,學會了飛行;魚兒克服了水的摩擦,學會了遨遊;人們克服了生活的摩擦,學會了生活。

摩擦,不僅僅是阻力,你要一直相信。給自己信心,當你克服了艱辛,回頭,微笑,原來摩擦還有推力,對,其實摩擦一直是兩個力。

亙古至今,摩擦阻力有多大,推力就有多大,這不僅是科學,更是信仰。

夢想與現實的摩擦,產生了悲喜心情;語言與語言的摩擦,產生了口角衝突;信念與信念的摩擦,產生的不僅是放棄,更有堅持。

摩擦,不僅存在於表面。

將相和的故事想必大家聽過,如果沒有將相之間的摩擦矛盾,怎麼會有日後的親和和趙國的長期安康。

人與人的摩擦,產生的不只是恨,還有愛。

摩擦,亦艱難或困苦,造就了多少堅毅的人和堅強的心。

如果不是無數無燈的阻力,是否會有鑿壁偷光的美喻;如果不是無燈讀書的困苦,是否會有囊螢映雪的佳典;如果不是人生的艱辛與坎坷,是否會有胸懷家國天下的奮起。

答案亦然,心亦然。

殊知,摩擦出了產生力,還有人生。

某日,當你無意與摩擦擦肩,不要徘徊,不要放棄,那是上帝給幸運的你的唯一信仰。——後記

頓悟初三作文8

大多數時候我們還是傾向於去選擇那種娛樂而放鬆的生活的,即便是我們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區域裏,也仍然會感覺到平安和平穩的幸福。太多時候的奮鬥是要放棄很多代價的,也許是因爲有人足夠自律,他們擁有着長遠的目標,爲了未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所以可以放棄現在短時間的快樂和娛樂。

其實這些都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衡,每一個人也會擁有自己的選擇,當然在面對自己選擇了之後,他們也會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相應的後果,也許當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後,纔會明白,原來這就是真正的人生。以前的時候我們總是像小孩子一樣去思考問題,可是後來漸漸地發現這樣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就好像在知乎上很多人都說的學生思維就是這樣的道理。我們不可能一直都是學生,都是孩子,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成長的空間,我們要有一個長大的過程來承接自己過去那麼多豐富的記憶和思想感情,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我們自然也要有更大的能力去爲自己謀生養家餬口。

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總是聽了那麼多的謊言,也許那是別人的幻想,也許那是別人用來唬騙別人的夢,但是不管怎樣來說這樣的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也許經歷了一次之後,以後你再也不會去上當了,就好像在一個坑裏你也只會跌一次,但是有的人卻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不願意再去經歷那些奮鬥的過程。成他們只想安逸的躺在舒適區裏,所以這一切也都顯得不是那麼的遙遠,並不是那麼不切實際。

成長其實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就好像他們說人們會不斷的覺悟,不斷的覺醒,會看到那些以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的東西,就好像是刷新了價值觀一樣,也有人稱他爲頓悟。我總是覺得頓悟這個詞其實是很美的,這好像是人生人們平時經常說的開了掛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