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找尋“四點”,巧答詞語題

找尋“四點”,巧答詞語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找尋“四點”,巧答詞語題

   魏興福

高考“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中“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點,不僅因爲這一考點涉及虛詞、實詞和熟語的運用三項,題量較大,而且在辨析並修改病句、語言表達和寫作等項都會牽涉到詞語運用。
本知識點的考查要求考生擁有豐富的詞語知識積累,熟悉詞語,理解詞語的功能作用。而在高考知識點專項複習時,往往會出現重詞語靜態義的識記和理解而輕語境分析和把握的問題,導致本考點複習耗時費力而效果並不理想。解答詞語題,巧在善用語境 ,因而強化語境意識,充分利用語境中的有效信息,對答好詞語題至關重要。
1.利用語境,找尋照應點
在具體的語境中,語意有整體性和連貫性。前後照應是保持語意貫通的基本手法。找到照應點,選用詞語或判斷詞語使用正誤就會變得容易。
例:(2005天津卷第3題)①在賞讀古代詩詞時,我們耳邊常會響起詩人們放達的歌聲,“ ” 就是這種情懷的體現。(老夫聊發少年狂 暮靄沉沉楚天闊)
分析語境可以看出,照應句中“放達”的情懷,應選“老夫聊發少年狂”。“暮靄沉沉楚天闊”表達的是一種分別的傷感,是婉約派的代表詩句。
例:(2005湖北卷第3題)②在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中,無數英雄兒女獻出了生命,但中國人民 不屈不撓,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前仆後繼 前赴後繼)
粗看兩個成語似乎都能用,但照應上文“無數英雄兒女獻出了生命”,只能用“前仆後繼”。
2.利用語境,找尋限制點
如果孤立地看相鄰的上下句,常常會認爲選用這個詞也行,選用那個詞也可以。但從整段話着眼,便會覺得選那個詞語不行了。這是因爲語境對語言表達起限制作用,,當然也爲我們正確理解和使用詞語提供了依據和線索。
例:(2004重慶卷第3題)③這些任務很艱鉅,但我們必須抓緊幹, 早一點完成任務。(儘量 儘快)
“儘量”表示力求在一定範圍內達到最大限度;“儘快”儘量加快,不能修飾“早”,受語境限制,此處只能用“儘量”。
例:(2005遼寧卷第3題)依次填入下面語段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咬文嚼字有時是一個壞習慣, 這個成語的含義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 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文學借文字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 ,情感還沒有凝練。
A、所以 必須 表現 透徹 B、雖然 必需 表示 精確
C、雖然 必須 表現 精確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徹
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是承認咬文嚼字不是一個好習慣,所以它含義一般也不好,選擇“所以”。“必須”強調了必要性,“必需”強調的是一種需要,原句中有了一個“有”字,受此限制,只能選“必須”。故選A。如果不是這樣具體分析語境,發現句子中隱含的限制點,本題就容易答錯。
3.利用語境,找尋色彩生成點
詞語從色彩上分爲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從感情色彩上又可分爲褒義、中性、貶義,從語體色彩上又可分爲書面語和口語(俗語)。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找尋色彩生成點,辨明色彩,否則就會誤用。
例:(2004福建卷第3題)(1)zhèng xié委員們建議市政府要建立與首都地位、作用相適應的功能齊全的傳染病救治中心,以從容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付 應對)
根據該句語境,兩詞似可通用,但根據普遍的語感,“應付”這個詞語貶義色彩明顯,帶有一些消極、被動的情感傾向。相較而言,用“應對”更貼切。
例:(2005江西卷第3題)③有時她偷偷塞一點口香糖、瓜子什麼的給小王,小王不想要,又不便當衆 。(推卻 推諉)
推卻:拒絕,推辭。“推諉”是“把責任退給別人”的意思,含有貶義。而語境並無貶義,因此選“推卻”。
例:(2005江蘇卷第3題) B.辯論會上,選手們脣qiāng舌劍,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場面贏得了現場觀衆陣陣掌聲。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貶義。這與語境“精彩激烈的場面贏得了現場觀衆陣陣掌聲”相左。
4.利用語境,找尋搭配點
一個詞語依據的某種語法關係,往往有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脫離這種搭配,則容易出錯,有些成語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規則,比如說修飾語與中心詞不搭配,主謂、動賓不搭配等。
例:(1999年全國卷第2題) B、 “五四”時期現代詩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國”,在國家觀念上儘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本題B項主要考查使用虛詞(關聯詞)的能力。 “儘管”是連詞,它有表示讓步的意思,要注意關聯一般會成對使用的特點,後面可以用表示轉折的“但”一類的詞與它相配。B項正符合了這一要求。
例:(2005年湖北卷)建設文明寢室,首先要 文明寢室的量化指標,再按指標對學生寢室進行考評。(確定 決定)
句中“確定”意爲明確而肯定 ,“決定”意爲對如何行動作出主張。根據後文動詞賓語“量化指標”,只能用“確定”與之搭配。
例:(2005全國卷Ⅱ第3題) D、近十多年來,我國的城市“夜景觀”建設琳琅滿目,發展十分迅速。
琳琅滿目:滿眼都是珍貴的東西,形容美好的東西很多,通常是指書籍和工藝品。與“建設”不搭配。
利用語境解答詞語題,應從整個語境着眼,既要憑日積月累形成的正確語感作出直覺判斷,又要運用語識對語境進行細緻分析,“四點”聯動,巧答詞語題。






地址:江蘇省洪澤中學 魏興福

作 文 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