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高二關於一葉知秋的作文

高二關於一葉知秋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篇一

高二關於一葉知秋的作文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這句話說來多少有些可憐、可笑.在我沉思這個話題的時候,教室窗外正對着的北教學樓建築工地上還不時傳來金屬建材撞擊聲和電鑽聲;一批石磚正碼放在我們的窗下,遮住了那幾棵灰撲撲的小樹,於是這最後一點“自然”,也淹沒了.

很多人生活在城市裏,享受着現代化帶來的富足優越,卻又一邊抱怨着鋼筋水泥堆砌的冷漠與隔閡,我也是其中一個.然而又真有幾人能放棄酒香警影的繁華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呢?地道農民那滿面辛酸與風霜,已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大自然,成了這城市的高樓大廈燈紅酒綠裏,許多癡男怨女一生無法企及的遠方.

有時覺得山那邊風光無限,只不過是因爲山太高,永遠都爬不過去.現在政府修改了節假日的安排,除了春節,又有“五一”、“十一”的長假,有了閒又有了點兒錢,旅遊便平地驚雷般火暴起來.有人說,旅遊就是城裏人往鄉下去,鄉下人往城裏來.是啊,許多富貴閒人都說“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嘛!”語氣中透着那麼些奢侈的味道.

去年“十一”,我們一家三口邀着幾家好友,就一起去了趟雲南.出發前,我興奮得整晚整晚睡不好,閉上眼睛就都是書本上描述的鳥語花香、袤原奇峯.然而真正到了雲南,便馬不停蹄地穿梭於各個風景點.孩子們迷上了一個又一個的遊戲設施;媽媽們每天構思穿哪套衣服擺什麼姿勢照相;爸爸們則一邊辛苦地運輸着妻子兒女,一邊不斷接聽着手機裏的長途電話,處理大小生意事務--在匆忙與喧鬧中.自然不過是模糊的背景.就像相片裏,有人有風景,但我們不在景中.

不覺沮喪起來,難道真是我們拋棄了自然,自然也拋棄了我們?

我想不是的.曾經去探望一位病中的朋友,他長期住院,然而神采奕奕,我問他祕訣,他支起病體,要我扶他到後院走一走.說是後院,那不過是一片有些荒涼的土地,不知是否被人遺忘,水泥面磚竟投有延伸過來,地上厚厚的是野草織就的地毯.中間有意無意的一方小水塘,在微風中盪漾着柔美的紋路,有清澈的溫柔.我眼前一亮,平時從不在意的平凡景物在此時竟異常讓人內心激盪.他側臉望我,笑着說,你看那邊--一棵虯曲消瘦的樹,有幹無花,依稀是梅的樣子,不是花期,它在緘默中有孱弱的美.“是誰種的?”我不掩飾自己的興奮與驚奇,他臉上是經受太多病痛折磨後平靜釋然的笑容:“不知道.只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時候,它開了,全醫院的人都來看,有的站在病房門口,有的揹着醫生偷偷跑來,只是想

聞一聞花香,那一場花期,所有人都是幸福的模樣.以前不懂不在意,現在才知道,這就是自然的力量.”那一刻,從他目光中閃動的溫柔與幸福,我找到了自然的地址.

其實城市裏,生活中並非沒有自然,而是我們缺少了發現自然的眼睛、感悟自然的心.只要腳中有山水,何處不風光?

既然註定要奔波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尋找夢想,就不要一味遙想遠方,一枝早綻的桃花,只要它美,它真摯,又爲何拒絕來自街心公園的春天?一顆孤單的星辰,只要它笑、它閃爍,又何必深究它是否展露於被污染的夜空?一串柔美的漣漪,只要它純,它清澈,又何妨它是在水泥圈住的湖心蕩漾?

每當我站在這城市高樓上打開窗,讓微風吹在臉上,看靜靜沉落的夕陽,我閉上眼總能觸摸到夢想中的遠方,別說我阿Q精神,我是真的感到了一葉知秋的幸福.

  篇二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可見無論是一沙一木,還是一葉一花,總在細枝末節處隱現端倪。

小小的蠟燭竟會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它改變了整個山洞的環境,迫使那些斑斕的大蝴蝶只能另尋棲所。

一葉零落,便知秋天將至。的確,注重細節需要有如“塵”的心思。這是一門洞察世事的學問,並非機械地觀察記錄,也不是四處探聽偷窺,而是以一種至情至性的眼光來看待萬物。這幾位朋友,在進洞前只有對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無對生命的尊重,因而他們貿然點燃蠟燭。如“塵”的心思是一種有血有肉的心靈探索,並不是高等生物對低等生物的征服。“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爲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是蘇軾對於生命的大度。這位執鐵板唱大江東去的真男兒,心中也有這種如“塵”的時刻。不過,此情並不令人費解,倘若沒有這等如“塵”的心思,又怎能留下“……不思量,自難忘”的綿綿無絕的佳句?

心思如“塵”,不僅需要“憐蛾不點燈”的大度與包容,還需要我們有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

當我們有了觸動事物核心的敏感時,才真正明白細節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力量,因爲它可以使我們看得更多,看得更遠。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獨具慧眼,從一花一葉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遠得多的東西。懂得細節的人,往往能佔盡先機。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們的作品中總會表現出一定的先知性。同爲凡人,爲何他們會有這種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們觸碰到時代的脈博和神經,從細節出發,觀凡人之不能觀,悟常人之不能悟。

細節,總是腐朽事物的報喪者、新鮮事物的召喚人。當宗法制度在第一個諸侯國被破壞時,當文字獄興起、抓起第一個書生時,當官僚資本主義壓迫第一個民衆時,當中國國門第一次被外國列強打開縫隙時,這些細小的跡象都預示着某種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國人會毫不猶豫地見微知著,迎接變化,抓住機遇,從而成爲一個時代的先驅者。

常言道:“細節決定成敗。”這話一點也不誇張。但凡心中懷有大愛又能關注細節的人,必能爲時代所成就進而成就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