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高二寫景作文八篇

高二寫景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寫景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寫景作文八篇

高二寫景作文 篇1

那是六月份的天氣,記不得具體的時限了,只知道那時的天氣很熱。吃過午飯,我光着腳丫朝着門外走去,只求這火熱的天氣能找到一處陰涼的去所。驕陽似火,火辣辣的照着大地,時不時的冒發出蒸汽。這陰涼的去處,也就只有不遠處的林子路數得上了。踏着火熱熱的水泥路,已然感覺不到疼痛了,步行了大約二十分鐘,到達了目的地,天氣熱的讓人身體發燙,這個時候大多數的人應該都呆在家裏吧,睡覺或是看電視。林子路窄窄的,兩邊樹木鬱鬱蔥蔥,看不到人影的所在,不時的吹來陣陣涼風,抖得樹木沙沙作響,令我好生寒磣。

步行數十分鐘後,來到小橋旁,流水潺潺,樹葉飄落,滴答滴答,這火熱的天氣,竟然還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女孩坐在橋的另一邊,我站在橋的這一邊,望眼過去,女孩剛好舉目回首,四眼相交之中,我望向她的臉,看上去十六歲左右,穿着粉紅色的短袖,白色的短褲,扎着小馬辮,光着小腳丫拍打着岸邊的水,我撤回了視線,蹲坐了下來,也拍打着岸邊的水,偶爾有微風吹來,樹葉瑟瑟發抖,驚起一羣白鶴,忽的一聲,飛上了高空。

火熱的天氣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突地,忽狂風大作,樹木被風吹着抖得更加瘋狂了,風過雨及,竟下起了豆一般的大雨,我馬上爬了起來,望向橋的一邊,女孩早已不知去向,怕是已經去避雨了吧。雨越下越大,我已然不想躲雨了,彎曲的髮絲被雨打得無力的垂直了下來,遮住了眼前的視線,擡頭仰望,無力向天,我把頭深深地垂落了下來,看着雨水滴落在河裏,漣起一陣陣的漣漪,然後散去,然後又有,最後全部散去,一次次的聚集到最後的全部失去。我把手藏在褲兜裏,垂着頭,慢悠悠的在這雨中行走着。出來林子路,來到大馬路,路上車子徑馳而過,看不到任何的行人,我低着頭前行着,希望能儘早的走完這條很近但又很遠的旅途。

高二寫景作文 篇2

那風,甜甜的、香香的;那水,柔柔的、清清的;那樹,密密的、綠綠的;那田野,空曠而燦爛;還有那鳥兒、狗兒、兔兒……那一切的一切,在我心底的某個角落,總能偶爾泛起,尤如魯迅筆下那個“百草園”充滿了生趣,那是我心中的“百草園”,總牽着我的魂我的夢。

盼了一天又一天,五一長期終於來臨,閒着無趣,便決定重回我的“百草園”,真正做一回五一勞動者。汽車一路顛簸,“吱——”的一聲,車門開了,迎接我的是燦爛的陽光,甜甜的香氣,狗兒的歡叫,還有奶奶的笑臉。那一切更加美麗動人,不禁吟起“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田野中綠的翠綠,黃的金黃,紅的豔麗,白的嬌嫩,閉上雙眼,細細品味,尤如一道美味佳餚,另人回味無窮,微風透着清香,那是細心的調味師的傑作,令人喜悅。

在奶奶的提議下,我們去摘櫻桃,老屋前面有一棵濃密的櫻桃樹,一片片碧綠的枝葉上嵌着一串串櫻桃,透着鮮豔的紅,像娃娃的紅脣,一顆緊挨着一顆,擁擁擠擠,推推囔囔,好不熱鬧。調皮的陽光從葉的縫隙中細細地傳來,把一顆顆櫻桃照得越加嬌豔欲滴,晶瑩剔透,她們在陽光下嬉戲着,玩鬧着。恐怕只有伊甸園纔有如此傳神的仙果吧,怪不得當初的亞當和夏娃會如此留戀。那些調皮,小巧的精靈們散發出陣陣香氣,使我忍不住伸過嘴去,送一顆入口,甜絲絲的汁液潤遍我的全身,真過癮,鳥兒在樹間叫着,它們也嘴饞了嗎,我拼命吃,拼命摘,與大片的櫻桃撞了個滿懷,真恨不得有孫悟空的騰雲駕霧之術,或是猴子的攀爬之技也好,能把滿樹的櫻桃吃個精光,可是不多會兒,我的胃就開始抗議了,只好作擺。

驚喜一個接着一個,櫻桃樹下瘋了一陣,又馬上向豌豆地去,摘了個稀里嘩啦,裝了滿滿一籃,偶然間驚喜地發現了桑樹裏的寶寶——桑葚,也紫得發黑了,味道非常不錯……

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個下午的勞動,我們滿載而歸,心滿意足,飽嘗了一頓美味的視覺與嗅覺大餐。

風靜靜地吹着,依舊是那麼的美,彌留在指間的是無盡回味與相思……或許多少年後,再回“百草園”懷抱的時候,會不會是另外一片景象了呢。

高二寫景作文 篇3

滿園春色翠茶海,腰成嶺婀娜轉,炊煙直撩仙人胃,偷食煙火下凡來。

聽不見浪拍岸,看不見波濤涌,唯有一汪青翠的茶海映入我的眼簾。無邊無際的茶海里,除了青翠欲滴的茶景吸引入的眼球外,那鑲嵌在茶園裏的灰白小道,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它蜿蜒着,盤旋着,就像一條條美麗的綢帶延伸到茶海的每一個角落。有了它的加入,美麗的茶海彷彿幻化成了一座清新的芳茗迷宮。向左,沉迷在了清新了;向右,陶醉在了綠意裏。向前,向後依舊清新如初,綠意如昔。

這裏的茶園與別處的茶園有同工之妙,但相比別處的茶園,景緻卻有別具一格。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相得益彰的奇特讓人心曠神怡,置身其中,好比涉身世外桃源。閉目呼吸,振臂長舒,如癡如醉,心靈的最深處盪滌着對這片淨土的癡迷情懷,怎能不讓人留連忘返?

蜿蜒盤旋的仙人嶺依山而附,彷彿仙人曼妙的腰肢婀娜婉轉。順嶺而上,除了能在沿途一路欣賞到茶海的秀麗風光外,到了嶺端,它還會給你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那便是仙人嶺上的仙人湖了。朝搴阰之綠茶兮,夕沐浴之仙人湖。“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人世間最美的樂事,最宜人的景緻也就不過如此了!

有了青山,有了綠水,有了雅緻,有了情懷,就差一點人情味兒了。人活在世上,就應該擁有一個“人情味”的人生。所謂“人情味”,即“有人”、有“情”、有“味道”的人生,孫家寨是一個不能錯過,也不該錯過的地方。這裏民風淳樸,待客熱情大方。特有的民俗音樂和娛樂文化是你從未領悟過的。別緻的黔北民居,讓你舒心恬靜。別具風味的土特產“米花”、“蕎皮”、“黃餃兒”,配上沁人心脾的油茶湯,絕對會令你吃得舒心滿懷。當炊煙寥寥升起的時候,就是神仙也會偷落凡塵幾回嘗。

品香茗,憶往事,往事如煙青山綠水邊;

看雲卷,聽雲舒,釋然如水白駒過隙間。

我們用有機綠茶的神祕良方,用鋅硒綠茶這張耀眼的名片,誠摯邀您感受切身感受着一海,一嶺,一人家。

高二寫景作文 篇4

兮兮,雨滴在滴滴答答的飄落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說着:“好冷!,凍死了!”。是啊,秋來了。

蕭瑟,絲絲的冷風迎面吹來,我縮縮衣衫,儘量不讓冷風吹進來。可是,稀拉拉的雨滴冷冰冰的滴落在臉上,是那麼的清醒。我可以清醒的回想起那也是一個秋雨的一天,天氣陰沉沉的,澀澀的冷風吹着,顯得格外的露骨。我正在上課,門外有人喊我的老師出了教師門在說話。一會兒,老師就喊我出來,說有人找你,我出來看到竟是我的媽媽,從家裏來給我帶了一件小棉襖,生怕我冷感冒,每次我發燒都是很着急。可是剛出教室門冷冷的風就把我吹的退了回來,媽媽還是堅持給我送來了衣服。其實,上課就那一會兒,放學都可以回家了,媽媽就是不放心。一件小小的事在我心底深深的印着,我很開心,也很爲此耿耿於懷。秋雨來的是那麼的自然,讓我清楚的感覺的到它。

鈴!上課鈴聲響了,稀稀拉拉的雨滴更是顯得冷!

高二寫景作文 篇5

無數段難以忘懷的流光匯合成年年歲歲。於是,我學會了緬懷。

想着第一個進入生命的女孩,她曾經是那麼美好,那麼唯美的畫面,一刻一刻,被剝蝕成枯萎泛黃。

想着在另一個虛擬的世界遇到的小鑫,幾個月,只短短的幾個月,我們便成了最摯愛的朋友。也許是距離遠的關係吧,所以我似乎可以完全跟他袒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想着哥的樣子,也許我該感謝上天,讓他出現在我面前,從那個遙遠的地方。已經是那樣的'無可厚非,我本不該再奢求,只是看着他,心種滿足,卻又有些空洞。或許,是太近,我便沒有了目標,沒有了方向,不知所以地掩飾。

現在我又覺得用筆傾注自己的感覺是那樣的滿足。在學校裏,我似乎不怎麼跟別人交流,跟朋友說話的時候,當他們說笑一句等着我的輝映的時候,我便會想好多,可就是說不出來。所以,只是靜靜地望着,知道彼此瞭解,或是不曾瞭解。

緬懷,沉默,黯然無聲。

新春的第一簇煙火點亮了夜最寧靜的容顏,恍惚間,我似又進入到那個亦真亦幻的夢裏面,有絢爛的色彩充斥臉頰,有美好的記憶填滿心間。

藍色,空靈深邃的藍。似夢縈一般的色彩在心間盪漾,慢慢暈開,化爲一朵朵滑曳蒼涼指間的鳶尾;如幻境一般的曖昧在胸中氤氳,四處延伸,散成一片片綻放倉促青春的沆瀣。遠處,在瀰漫的大片霧氣背後,似有什麼,若隱若現。

黃色,摧殘灼眼的黃。金黃鮮亮的顏色讓夜的黑暗和默然頓時沒了蹤影,有的只是大片大片灼灼眼瞼的疼痛。我是從不曾喜好太過奪目的事物的,鋒芒畢露。太濃重的光輝會使它的本質變得黯然無光。遠處化不開的霧氣在金黃光芒的刺眼中,佛然散開了一些,依稀識得似乎是一個人的影子,很熟悉的人,很熟悉的影子。

紫色,繾綣柔婉的紫。紫是我最愛的顏色,似沒有什麼特別,只是於我而言,卻有那麼奪人心魄的神奇力量,如繾綣的愁思,又如柔婉的依戀,久久地糾結於心底。倏爾達縣,臉旁輕輕掠過浮動一絲冰涼的容顏,可是有霧氣的蒙朧,我卻無法看得真切,只是清楚地看到,當他到來的時候,在紫色的柔光中,映出他的嘴角上揚,一笑而過。

這或許真的是夢,夢裏是一臉的幸福和在道路旁被拉得老長老長的幾個身影。只是這個夢太狹窄,太短暫,在夢的結尾,沒有溫暖的擁別,只有整座世界轟然倒塌成碎片的聲音。一場半明半昧的夢,那次微笑着的擦肩而過,在夢裏奇蹟般擁有的一切,醒來卻發現,一個一個背影漸漸地消失在夜色當中。這樣的分離了,怕是再也不會遇到了吧。

誰在這個清晨撩起我深邃久遠的夢境?

誰和這縷輕風拂動我白駒過隙的青春?

誰與這場煙火浪落我人間寂寞的肋骨?

煙火中,是誰?誰的輪廓一笑而過,匆匆劃落。

高二寫景作文 篇6

夕陽正悄無聲息地融進小鎮無聲的河流。

此刻,小鎮班駁的青灰色在這些即將消失的金黃色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異常蒼老和疲憊,而河流卻似乎由於夕陽的融入而飽含了一種不可名狀的神祕,孕育着另一個清晨。

我一步一步走在石板路上,聽自己的心跳穿梭於鞋底擊打街石發出的空蕩的回聲,兩邊的房屋以它們樸實而耐久的姿勢站立着,似乎已經很多年,但它們仍將這樣站立,像一個個平實而耐久的故事。

多年前,一個平凡的女孩出生在這一平凡街道的一戶平凡人家,女孩在這古鎮懷裏長成了一個水靈靈的少女,就像這裏每一處的牆角悄然生長的鮮花,可是如此平凡的花開花落,就像沒有情節的小說一樣索然無味。

她的閨房在西樓。

西樓臨水,某年某月某日,女孩推開西樓爬滿灰塵的窗戶向外張望,窗下的河流曲曲折折卻從容不迫地向蔓延,直到這樣的河流已分不出邊界,她看到窗外的天空悠遠而富有詩意,她看見古鎮的青灰因此而顯得蒼白,街道和房屋如此泛黃的書卷。

從此,她的眼裏盛滿了所有的期待。

我推開窗戶,聽見木窗發出蒼老的呻吟。

月光涌進,房裏飽含了一種不可名狀的哀婉,房裏的月光和水裏的月光交錯在一起,就像緩緩的流水牽引着月光前行,這是一種悄無聲息的流亡與釋放。

這水好富靈性,它正孕育朝陽。

女孩在西樓窗前眺望,可她踏不出院門半步,這是規矩。

歷史總有那麼多已經陳舊的規矩,蒼老卻健在,女孩悲哀地想。

西樓的風有時很大,女孩任西風和月光在身邊糾纏不清,而她飄動不安的長髮卻如潮水涌動般的思緒一樣讓她無法控制,也無從控制。

透過那塊年代久遠的窗玻璃,我看見朝陽正欣然躍出重重青灰色包圍,帶着水的靈性,帶着希望冉冉升起。這樣的日出令我充滿驚奇。

女孩識字,但她所能找到的卻只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青青子吟,悠悠我心”她是易滿足的,因爲這些文字記敘的遠比西樓寬廣。

她常常夜讀,月光也常常瀉在這鞋泛黃的書頁上,她覺得這樣的夜晚無比親切,嚮往能隨窗下的河流一起,飄離青灰色的磚瓦,飄到書中所寫的那些戰爭或愛情中去。

可是,女孩並未實現她的夢。

而是如這條街上每一個平凡的女子一樣,成親,生子,持家。

月光依舊,艱難地在這個多雲的晚上悄悄爬上窗檐。

此刻,我在西樓。

夢,醒了。這夢或許有些許奇怪,有點混亂,但我還是想把它寫下來。

畢竟,月滿西樓已不重要。

而是,心底是否灑滿月光!

高二寫景作文 篇7

斜陽古道接輪蹄,明月扶疏屬柳西。 橋上行人橋下水,落花尚自怨香泥。

——《二十四橋》

如今,揚州,在高樓的掩映之下,彷彿罩上了一層花花綠綠的面具,我說,那個摘下面具的揚州更美。我生於蜀岡,戀着那靈動曲折的巷。他們永遠不會消失。現在,我的這種情結在我記憶中紮根,一種遠古的思想慢慢填滿我記憶的溝壑,揚州正用她的靈氣慢慢的滲透我。

對於巷的回憶

我終於可以又一次走在青石板小巷中了,彷彿回到童年一般。穿過了揚城的喧囂,避開了人情的紛擾,獨自躑躅於揚州小巷,路邊的野蒲公英不知道換了多少茬,我也不知道我待了這種情感多少年,牆角的苔蘚綠了黃,黃了又綠,唯有小巷深處的那株桃樹,一年又一年開着同樣的花。

巷,拖着沉沉的夕陽變的賦有了韻味,一位對揚州巷很有研究的老人童嘉通(曾爲其做了近百首詩歌)說:“ 每一個巷子都有文化”,我探訪揚州巷也都是一些普通靜謐的小巷,我報不上她那優雅的名字,但卻像老朋友一樣熟悉,也許只有一個揚州人才有如此情感吧。踏着鋪在地上深陷入鬆軟泥土的石塊,感覺自己好像被清風給帶走了。呵呵,或許吧,我與這條巷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呢。

巷子兩邊各種老宅,走進某家老宅,不算太明亮的房間,花格窗中僅透出了的幾道光線,甚至可以看到空氣中的浮塵,略帶黴味的氣息,笨拙的櫥櫃,平靜而又嘮叨的檯鐘,還是那個樣,還是那個陌生熟悉感覺,還是揚州獨特的風味。桌上一杯清茶,映着淡淡的光線,顯出黃綠,乾癟的茶葉在水的滋潤下,膨脹擴展,水流茶轉,上下浮沉,幽幽間有那麼一絲茶香。有點活力的,該是那主人的一缸金魚,安靜而又低調的遊動着。

我不禁思索起來,我有的時候真羨慕它們,沒有遺憾與抱怨,只需要矜持的活着。可是,寧願做一個人,去感受綠揚風味。

巷因家而美,人因巷而生……

蜀岡——永久的情結

生在邗江蜀岡,即爲這裏的魂,對於這剛剛百米出頭的小山,讓我不得不想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裏確實出過神仙,唐代鑑真東渡,是日本律宗的開山祖師,仙風道骨,聞名遐邇;北宋的歐陽修居大明寺平山堂,居處稱“仙人舊館”,蘇東坡詞言,“三過平山堂下”,“十年不見老仙翁”,歐公確實是北宋文仙。

舊蜀岡,對於我也許只能從那些泛着微黃的老書中才能瞭解。我無法融入東坡抑或是歐公那個年代,領略到舊蜀岡風致,但恰恰是這一份無法倒流的夢囈給了我永久的情結。

酷暑的午後,我蹬着一雙布鞋漫步在揚州北郊,也會發現那城裏的高樓掩蓋不了蜀岡的蜿蜒綿亙。蜀岡之上,平山堂西,則是西花園,亦稱“御園”。步入園中,園中的景色本已十分迷人,再加上歷朝歷代的能工巧匠堆疊修正,形成非常精緻的人文景觀。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湖面東南角,堆疊着一座黃石假山,臨水而起,下依池波,四面堆疊成險壁峭巖,底部好似若干年流水衝擊而成,登山巔鳥瞰全御苑,繞道欣賞池小汀,我頓時感到無比愜意。

這兒的景真美,空氣真好,然而當我又想起了我曾經看過的濟南的老泉,過去的良辰美景如今都成了虛設,那種極致又有如圖片一般的美麗永遠變爲了回憶或者掛在了博物館的牆壁上……這也僅僅是無謂的擔心,我美麗的蜀岡一定會保住她的風情,並用她那不同於濟南老泉的方法銘刻在每一個人心中。

我時常會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現代人和過去的人他們在看到這一情景時,情感是一樣的嗎?城市在不斷的進化着,也終將由那質樸的模樣變得成熟而有魅力,這唯一不變的也是揚州人們,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留在心底的那生生不息的蜀岡風韻吧……

巷,四方縱橫,能夠編制好我對她的夢想;蜀岡,嶄露頭角,可以引發我奇特的思考,或許閉上眼,我不會忘了一切,或許他們也休想從我腦袋裏溜走了,恩,但願揚州她可以在侵蝕我一點,好讓我再加深對她的愛。

親愛的巷。

親愛的蜀岡。

親愛的揚州。

高二寫景作文 篇8

麥熟季節,鄉村熱鬧而喧囂,幸福以辛苦的方式在大地上和心靈裏搖晃、傳送,古老的勞動,再次呈現出暗藏已久的神性。

秧苗在唱歌

在江南,稻種在清明下水。因爲種子,農村就有了一個永恆的生命。農人必須沉浸於秧田,秧田裏裏外外的春天也就隨了雨露陽光,滋潤着、蓬勃着莊戶人的心。播種,當屬男人的活計,一把一把灑下的是世襲的傳統。在綠開了江南,越過穀雨,秧田呈現無數的嫩芽,一片鵝黃、柔弱、向上,接受陽光和民歌,勇敢的泛青,這便是最初的秧苗了。

我來到秧田的時候,秧苗正一葉葉地掛着露珠。我把目光給了這整齊劃一的秧苗,向上而堅強的秧苗;把心情給了這開闊平坦的綠,生機而從容的綠。我看到晶瑩剔透的露珠泛着亮麗,露珠會意的收藏霞光,又滴落秧田的氣息。我想,鄉村的清新莫非源自秧苗?秧苗的清新莫非源自露珠?在春天,秧苗讓我們昂起頭來,牽手勞動和勞動的光榮。我是帶着化肥來的,水渠則在秧田旁歡唱着。我願意我的勞動茁壯秧苗。

我站在田埂上,看到了秧苗,自然、舒暢。眼前,綠色的秧苗,海洋般波瀾起伏,一首一首唐詩宋詞便在腦海中翻過,每一個精彩在春意中飄動,那成熟和收成便是彼岸了吧。腳下的秧苗齊刷刷地競爭着,向着藍天陽光傾瀉而下,在接近秧苗時便擠扁了,只好鑽到秧苗縫隙,爲溫暖的春意綻放光彩。炊煙在遠處繚繞,以最高的姿勢生活着、瀰漫着、爛

漫着。我在田埂上行走,飽覽着牽手暮春的秧苗和秧苗拓展的風景,仍然尋找着最美的景緻。放眼搜尋着,田頭地邊,多見的是老伯大嫂,每一個身影撐着忙碌,每一個身資綴着風景,難道濃濃的春色是由他們變出來的麼?

那時,挑出第一擔秧苗,正是燕子剪開很多視線的時候。栽插秧苗,真的是農家的基本功。現在,插秧機開進了小路,小路上的笑,打開了農家致富的門。秧苗載插完畢,就有鷓鴣鳥爲夏報幕,換出一套套耕耘的動作,每一個動作都那麼嫺熟和優美!

秧苗昂着頭,以成熟的方式在唱歌,春色就要遠去。此刻,陽光在沸騰……

歲月中,他們同時同自然界進行頑強的鬥爭,逐漸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們從自然界取得的生活資料日漸豐富。江河可以捕魚,火山可以取暖煮食,大地可以耕耘收穫,林木可以搭屋造橋,自然界漸漸成了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自然對人的這種關係的變化,爲人類的審美創造了必要的客觀條件。同時,就人本身來說,在勞動實踐中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人的肢體有了製造工具的技能,人的頭腦有了思維的能力,人的語言又爲彼此交往增添了工具。用馬克思的話說,這就是“人本身的自然”也“人化”了。人成了社會的人,成了有複雜的心理活動和社會意識的人。這又爲人類的審美活動準備了主觀方面的條件。人類最初的審美活動,正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下形成的。勞動創造了美。

勞動創造了美,還表現在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審美觀念都是由生產力狀況所決定的。也可以說,以生產力爲軸心的的社會歷史條件及其派生出的思想文化決定了人類不同歷史的時期的美的觀念。生產工具的創造和演變,使人類能逐漸生產專供供觀賞的裝飾品。原始狩獵氏族以動物的外在特徵或者是關於動物的某種聯想爲裝飾美;農業出現以後以植物的外在特徵爲裝飾美。所有這些裝飾美的每一次演變,都反映着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精神文明的飛躍,說明人類最初的審美活動、藝術活動,正是這種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形成起來的。而人類的生產勞動本身也有着美的意義。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