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二年級作文 > 節日範文家鄉的冬至(精品)

節日範文家鄉的冬至(精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導語:冬至又到,大家的家鄉是怎樣度過冬至這個節日的?下面是節日範文家鄉的冬至,歡迎各位的閱讀和參考。

節日範文家鄉的冬至(精品)

  【篇一:家鄉的冬至】

家鄉的冬至節今天是冬至,我們學校放假一天。

冬至,是我們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正午時分產生的影子也是一年中最長的。莆田在冬至也有給祖先掃墓的習俗。聽老人說,這一天北方人吃水餃,南方人吃湯圓過節。冬至這一天,我們全家喜氣洋洋,過節的氣氛非常濃烈。奶奶、媽媽在和湯圓粉,我在一邊幫着剝花生。當奶奶把花生米炒過後,我爭着把它們碾碎。把湯圓粉和成泥後,我們就開始搓湯圓了,奶奶和媽媽的速度很快,談話間就搓出了許多,圓圓的,油光閃亮的,好誘人啊!

不用說,肯定很好吃,我忍不住嚥了咽口水。“媽媽,我也要搓。”我捲起衣袖,抓過一些湯圓泥,搓了起來,邊搓邊想:這有什麼呀,今天我要露一手給你們瞧瞧。但動手後,才發覺不是那麼回事,手裏的湯圓泥好像是專門跟我作對,一點都不聽話。要嘛碎掉了,要嘛扁扁的、方方的,就是圓不起來。我火了,“啪”地把手中的湯圓摔在盤子裏,大喊一聲:“氣死我了,我不玩啦!”媽媽笑了笑,叫我不要氣餒,並手把手地教我兩手如何用力:“你啊,心不要太急,剛開始時要稍微用點勁,把手裏的湯圓泥多搓幾遍,這樣湯圓韌性纔夠,不容易破,口感也好。接下來兩手用力要均勻,輕輕地把泥搓成圓。”我聽了試了試,果然效果很好。我越搓越好,越搓越來勁。當廚房裏飄來陣陣香氣,我有點迫不及待了。奶奶先盛了一碗給我,邊往湯圓上撒些白糖和花生粉,邊說:“寶貝,慢慢吃,小心燙着。”我頭都沒擡地說:“奶奶,這我早就知道了,心急吃不了熱湯圓,諺語裏面有的。”

我美滋滋地吃着,心裏高興極了,因爲這裏面也有我的一份勞動啊!

  【篇二:家鄉的冬至】

冬至到了,每個地方的的習俗都是各異的,還記得家鄉的冬至···

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冬至,腦海中響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時響起的還有一箇中年男子的聲音:2002年11月7日22點20分,這個平靜小鎮中一個普通的家庭裏,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臨終前最後一部也是最爲輝煌的一部歌劇《魔笛》的吟唱聲中。這樣的一句臺詞來自於電視劇《冬至》。

冬至,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對於節氣時令的變化,我們總是很敏感的。時令變了,皮膚感觸到的溫度變了,眼中看到的風景也變了,從枝椏新抽一直看到黃葉滿地。徒然草中寫道:“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於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不能忘懷的,是看到眼中,記在心裏的自然的美麗吧。

明劉基有首詩:“日薄雲陰雪在山,夜寒溪靜客舟還。乾坤簸盪逾三載,風俗乖張似百蠻。廢井衰蕪霜後白,空村喬木曉餘殷。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學閉關。”詩中閉關的意思就是“閉門謝客,斷絕往來,不爲塵世所擾。”如此說來,不知閉關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時序節令的推移可以使他們感到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綠。

今天講到了一首皇甫鬆的《採蓮子》:“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遊。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可以想見到的江南風光,可以想到的大膽熱情卻又嬌羞可愛的江南姑娘。這首詩使我想起了《天龍八部》一書《向來癡》一章中後半部分阿碧的出場:

“便在此時,只聽得(矣欠)乃聲響,湖面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划水而來,口中唱着小曲,聽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脫紅裙裹鴨兒。”歌聲嬌柔無邪,歡悅動心。”水面上全是菱葉和紅菱,清波之中,紅菱綠葉,鮮豔非凡。見過荷塘,但是這樣的景象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在冬至日我懷着對家鄉的濃濃的思念,心裏暖暖的!

  【篇三:家鄉的冬至】

冬至,現在好多人都把它看成一個普通的節氣,或許節氣這樣的東西,很多的人都已經淡忘了,節氣歌會唱的也沒有幾個小朋友了。但是在我們家鄉就是不是簡簡單單的節氣了。

家鄉有一句話:冬至大如年,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把冬至當做是一個和春節一樣重要的節日。冬至作爲傳統節日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古人認爲自冬至起,天地間的陰氣已經到了一個極點,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已過,年關將至了。

家鄉的冬至,母親是十分看重的,最必要的搓湯圓,來廣州之後和北方的孩子交流起來,說起潮汕那邊都是冬至吃湯圓的,他們都覺得很詫異,湯圓不都是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吃的嗎?怎麼變成了在冬至了?我也不大清楚的,查了很多的民俗書,也不知道爲什麼會吃湯圓呢!

自家包的湯圓很大的,往裏面填的餡料種類也很多,有花生的,芝麻的,還有綠豆的,豆子經過研磨後散發的清香,至今還是記憶猶新,最喜歡的應該是芋泥餡料,我們家做的湯圓用的就是芋泥餡料,用的是自家的芋頭,蒸熟再拌上白糖細細研磨,加上油,粘稠而且略顯油光的芋泥就好了,母親近段時間還會往裏面加上紫薯,顏色變得更加鮮豔可愛!

餡兒好了,下一個步驟就是包湯圓,揉麪團永遠是母親的活,別人是做不得的。母親揉麪的時候特別有趣,一邊計算着應該往裏面加上多少水,還想着要怎麼揉,向左還是向右呢怠貳糙荷孬沽茬泰長駿?揉時母親還碎碎唸的,好似咒語一般,是不是母親一念咒語,麪糰就會一下子揉好呢?或者會變得好吃呢?

揉好面就是真正的包湯圓了,過程也很簡單的,捏一塊小麪糰,壓平壓薄,再把餡兒放到麪皮上,順着那勢頭,手指向上卷,握成一個圈,這不,一個精巧的湯圓不就在手上了嗎?潮汕的湯圓還要另外一個名字呢,叫鴨母捻,爲啥叫鴨母捻呢?因爲潮汕的湯圓個頭大,形狀不是很圓,放到水裏煮,水開了,湯圓似母鴨在水上游蕩浮沉,分外有趣,因此也被叫做鴨母捻了。

湯圓做好了,等着祭祖以及祭拜各路神明之後,就可以開吃了,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斥責我,叫我不要在神案前掛念着那一大碗湯圓,我纔不呢!和我搶湯圓就不是好神仙,況且家家都有煮湯圓,也少不了我家這一碗呀!年幼的我鼓着臉的和媽媽理論,可真是把家裏的其他人給逗樂了。

韶華易逝,轉眼間我也從那個任性妄爲的小吃貨變成了青年人,大學伊始,離別家鄉來到廣州,忙碌充斥着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回家的機會也變得少,冬至回家成爲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對於家鄉,那一份古樸的村俗和可親可敬的鄉友,還有自己的父母,以及冬至裏那精緻的湯圓,有着難以割捨的牽掛和無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