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二年級作文 > 二年級400字精選作文:家鄉的端午節

二年級400字精選作文:家鄉的端午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16K 次

導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家鄉的端午節”精選作文,歡迎大家的閱讀和參考,大家都來寫寫自己家鄉的端午節吧。

二年級400字精選作文:家鄉的端午節

  【篇一:家鄉的端午節】

我們家鄉的端午雖然沒有熱鬧的賽龍舟等熱烈的慶祝活動,卻也有着很多值得一述的節日習俗。

首先是,在端午節前幾天就要買糯米、黃米回來包糉子。我們大連地區包糉子是一定要用葦葉的,裹上一顆甜甜的大紅棗,葦葉加上糯米和大棗,煮出來以後,那香甜的味道會在整個樓道里飄香瀰漫,遠遠地嗅到,你便會知道,哦,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最熱鬧的要算那幾天街道上、菜市場裏出售的“把門猴兒”、香荷包、線纏糉子等五彩繽紛琳琅滿目的各類掛飾了,隨着這些小玩意兒的上市,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在百度上隨便搜一下,會有幾千萬條,可是我們家鄉只有一條,關於這一點我採訪過很多家族裏的老人們,他們的回答異口同聲,就是爲了紀念屈原。老人們說,我們把端午節包的糉子啊雞蛋啊丟到河裏,讓河裏的魚蝦不要吃了屈原。如此簡單。至於我們這裏跟汨羅江有多遠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這位偉大詩人的一份敬意。

 【篇二:家鄉的端午節】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淚流江邊仰天喊叫一聲後,便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賽龍舟的現場),就看到了“人海”。原來是就要開始賽龍舟了,“好險來得及時”我想着。突然,觀衆沸騰起來,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衆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衆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爲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篇三:家鄉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而古老的節日——端午節。我喜歡這個節日,因爲我特別喜歡吃糉子。

聽爸爸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他因報國無門,在這天投江而死。老百姓爲了不讓江中的魚兒去咬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划着船把事先準備好的糉子投入江中。久而久之,各地就有賽龍舟、吃糉子的習俗了。

在我的家鄉,賽龍舟是組織不了的,但吃糉子的習俗是必不可少的。那也是我的最愛,大人們圍在桌子旁,七手八腳地包着糉子,而我站在旁邊,一邊看着她們裹糉子,一邊聽着老人講故事,就像過年似的,非常開心。等到糉子下鍋,不一會兒,廚房便瀰漫着層層糉香,讓人垂涎欲滴;熟了,便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一口咬下去,哇!那感覺沒得說啦!

除了吃糉子,那天飯桌上還有黃鱔、黃魚、黃瓜、鹹鴨蛋等菜,爸爸還要喝黃酒,爸爸說這叫“五黃”,因爲端午節是五月天熱的開始,蛇蟲開始活躍,而傳說中“五黃”可以驅邪解毒,所以端午節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祈求防疫祛病、驅毒、健康長壽的重大節日,有的地方還有佩香囊、掛鐘馗像的習俗呢!

真想不到端午節有這麼多的講究!我喜歡這個節日!

  【篇四:家鄉的端午節】

又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篇五:家鄉的端午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回到農村的爺爺家,一起過快樂的端午節。

眼看今年的端午節又要了,我的心裏已經在歡呼雀躍着,不禁回想起以前的情景……剛一進門,香噴噴的糉子味就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心想:”糉子,快點熟吧!我想快快吃你。”想到這麼美味的東西,一年只吃一次,我便問爺爺:“爲什麼端午節才吃糉子呢?”爺爺告訴我:“是爲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爲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怕江裏的魚和蝦吃掉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裏餵魚和蝦,流傳到現在就演變成糉子了。”

爺爺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屈原的故事。我不禁被這位偉大的詩人而深深震撼了!長大後,我也要成爲一個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中國人。“糉子熟了!”奶奶的叫聲把我從危機四伏的楚國拉回到現實。

吃糉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拿了一個糉子。打開糉子一看,裏面包着大紅棗和糯米,吃起來香香的、甜甜的。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糉子,太好吃了!可是,吃完後手粘粘的,這代表了我們對屈原無盡的思念和敬仰。

家鄉的端午節,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篇六:家鄉的端午節】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在衆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原因不是因爲屈原,不是因爲什麼。就因爲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糉子、吃糉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糉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爲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糉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爲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糉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衆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衆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爲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