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精選初二節日裏作文三篇

精選初二節日裏作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節日裏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初二節日裏作文三篇

初二節日裏作文 篇1

又是一年中秋時節。

窗外月光如瀉,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迷人的薄紗,顯得寧靜而安祥。天上明月如盤,一如我小時候看到的模樣。

在老家的菜園裏,不時可以聽到孩子們的嬉戲聲;每一家都忙着做飯了,屋頂的炊煙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

一家一戶的人們都圍在晚飯桌旁邊,紅燒豬肉端上來了,厚厚的長方形,上面有褐色色素和調味品打點,香噴噴,比現在的豬肉要香上許多。自家養的小公雞也端上來了,接着,鄉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豆芽兒啦,鹹雞蛋啦,也都陸續上齊了。中秋是農村的“美食節”,滿滿一桌子,均是尋常難得吃到的美味!

飯後,一個人手拿月餅漫步後面的小樹林中,獨自欣賞月夜之美。擡頭望着寂靜的夜空,稀疏的星星閃着點點寒光,好像想要與月亮比一比到底誰亮似的。月亮先是金黃色的,徐徐地穿過一綹綹經煙似的白雲,向上,再向上,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嫺靜而安祥,溫柔而大方。她那玉盤似的臉上,掛着溫和的笑容,靜靜地望着大地。

幾朵銀灰色的,薄薄的雲繞在她的身邊,宛如仙女舞動薄薄輕紗翩翩起舞。啊!這是一種夢幻的美麗!朦朦朧朧的讓人心醉。

月色皎潔,圓月當空,望着一輪滿月,我惦念起不在身邊的爸爸,情不自禁地默默誦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初二節日裏作文 篇2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和農事、親情連在一起,也有一些節日和紀念祖先有關。農曆五月初五既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節等。這個節日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最多的說法是爲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是賽龍舟、吃糉子,傳說屈原的祖國滅亡後,他不願投降敵人,投汨羅江而死。老百姓划船到汨羅江打撈他的屍體,爲了不讓魚兒吃他的身體,把包好的糉子扔到江裏餵魚。今天的賽龍舟、吃糉子就是爲了紀念他。

每年端午節,奶奶都包好多糉子帶給我們吃,我和爸爸也一起包過,我們用煮熟的竹葉將泡好的糯米、紅棗包好,用五彩繩繫牢。煮熟的糉子可香了。

中國不同的傳統節日都有不同的意義,都包含着濃濃的親情和淡淡的懷舊,爸爸用屈原《離騷》中的話鼓勵我:“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會記住的。

我會象屈原那樣愛我的祖國。

  

初二節日裏作文 篇3

中秋節,一個全家團圓的日子,一個圓圓整整的月亮在空中走着,人們在家裏的熱鬧聲,該是多麼完美的一幅畫卷。

中秋節,它來了,不管是大人或小孩我想他們應該都很高興、快樂。

在中秋節的晚上,每家每戶都會拿出柚子和月餅放在門口,然後再打爆燭,彷彿是表示讓月亮來吃,但我卻認爲很高笑。

到了傍晚,我家每次都會一家人幸福地坐在一起賞月。那月亮又圓又大,月亮裏面彷彿真的像電視劇裏演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在砍樹。

正在開心的開着玩笑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月宮上的嫦娥,看見人間這般的歡喜,她肯定會觸景生情的,我不由自主的惋惜起來。

晚上的月亮特亮,組織賞完月亮之後,我們一家人又開始去和別人家打氣呼呼。

而我,經常一個人去找同學玩,那個時候還小,不懂什麼事,直到到了開學之後又會想起父母。

我知道,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像小時候一樣黏在父母身邊了。但我還是覺得中秋節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不管少了誰,都歡喜不起來。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裏,不管是升學還是就業,不管是閒還是忙,我都會抽出空來和家人過中秋節。

想起中秋,我就會想起一首詩叫《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是作者思念家鄉的詩句,也是我們思念家鄉的詩句,每個家庭都希望是圓圓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