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2W 次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1

我一直想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朋友?終於在《青銅葵花》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

看到書名《青銅葵花》時,我很好奇,青銅葵花是個什麼東西呢?當我打開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青銅是一個男孩子,葵花是一個女孩子。

青銅是大麥地村裏的孩子,他是一個啞巴,是在一場大火中失去說話能力的。他長得特別像葵花因腦膜炎而死的哥哥。葵花是隨爸爸一起來到幹校的城裏孩子,她有點膽小,在爸爸意外去世後,無依無靠的她被貧困善良的青銅家認領,成了青銅家的一員。

青銅一家對葵花非常好,特別是青銅。爲了葵花晚上能在家裏寫作業,他就去捉螢火蟲、採蓮花來做燈;爲了葵花在演出時能帶上漂亮的項鍊,他在冰天雪地裏採冰柱,耐心的磨成冰球,做成項鍊。他還爲葵花做了很多很多的讓人感動的事兒。葵花對青銅一家也非常好,在奶奶生病時,爲了掙錢給奶奶看病,她一個人偷偷到江南撿銀杏。爲了省下錢給奶奶看病,成績很好的她,在考試時故意考砸而不去上學。她還教青銅認字、寫字,讓青銅成爲了一個會寫字的啞巴!

青銅和葵花這對兄妹,在那樣一個艱難的環境下,就這樣互相幫助、艱辛而又快樂的成長着。最後,葵花又回了城裏,青銅因爲思念葵花,整天昏昏沉沉的,突然有一天他在幻覺中看到了葵花,激動得竟然叫出“葵花”兩字來!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既沉重又感動,沉重的是,那個年代孩子們生活的貧乏,感動的是,青銅和葵花之間深厚的友誼!由此我想到了我纔讀過的課文《生命的藥方》中的艾迪和德諾,德諾得了艾滋病,艾迪對他不離不棄,一直陪伴着他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纔是真正的友誼。真正的朋友是不因貧困,疾病,危險,距離而分開的。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2

《青銅葵花》是曹文軒寫的純美小說系列中最令人喜愛的書,這是一本小時候我纏着媽媽買的書。每當我再次翻開時,就會有一滴滴晶瑩的淚珠落下來,那是被青銅與葵花的堅強所感動了。

葵花,在她幼時,母親便去世了。相繼,父親跌入河中,從此,葵花成了孤兒。

青銅,在一場大火中變成了啞巴。

他們兩個一個住在城市,一個住在鄉下 。

在葵花的父親跌入河中後,青銅一家領養了葵花。葵花與青銅開始兄妹相稱。到上學的時候了,因爲青銅家很窮,大家都供青銅上聾啞學校的錢拿來給葵花讀書。

青銅在冬天的風雪天裏去賣蘆花鞋時,青銅竟然把自己穿着的蘆花鞋也賣掉了,赤着腳在冰天雪地裏跑回了家;爲了讓葵花更清楚地看到精彩的馬戲表演,青銅竟然讓葵花騎在自己的脖子上看了整場馬戲,而自己卻累得幾乎癱倒在地上;爲了給葵花找吃的,在蘆葦蕩裏抓野鴨時,青銅竟然被鋒利的蘆葦茬幾乎扎穿了腳板;爲了……

對於這本書,我更多的是感動、佩服。

感動那青銅與葵花之間的關心,葵花每一次上學下學,都會有一個身影——青銅陪伴着她。

佩服那在痛苦的時代裏,青銅與葵花則是用最燦爛的笑容把痛苦送走。

葵花是一個很善良、乖巧、懂事,令人喜歡的小姑娘。在書中,她奶奶生病住院了,葵花就想要輟學,給奶奶省醫藥費。她無意中想到了一個辦法:我把所有的科目都考砸!一個多麼令人同情而又憐愛的小姑娘啊!

奶奶終究還是死了,而葵花呢,最後也被接到城裏去住了。在葵花要走了的時候,奇蹟發生了。青銅竟然喊着:“葵花!”那是愛的聲音!看到這兒,就算冷血動物也會流淚!也會感動!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會有每一個時代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忍耐和風度,長大時可能是一個強者。

這本書深深地感動了我,因爲在這本書裏有感嘆,有歡笑,也有眼淚。

青銅和葵花,他們真是一對很好的兄妹。哥哥,妹妹乖巧懂事,是他們用愛的網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的感人故事。青銅和葵花那種樸質的美,體現在他們的善良上,純真的心靈上。只要擁有了愛心,就算日子過得再苦再累,心裏也是充實的、幸福的。

評語:小作者用流暢的語言,濃濃的筆調,抒發了自己對閱讀的所思所感,感悟到人世間的真善美。生活中不能缺失“愛”,讀者也能從文中得到“啓迪”。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青銅葵花》。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這本書很感人,葵花因爲爸爸去世而成了孤兒,青銅一家領養了她,他們就是一家人。他們雖然貧窮,但他們沒有放棄生活,一直非常幸福、非常樂觀,而且非常恩愛。青銅爲了讓葵花上學,放棄了自己學業的夢想;青銅爲了讓葵花照一張相,在寒冷的冬天買掉了穿在自己腳上的蘆花鞋;青銅爲了讓葵花報幕成功,心靈手巧的他作了一串美麗的冰項鍊;青銅爲了讓葵花在夜晚認真的做作業;聰明的他抓螢火蟲給她做了十個南瓜燈;青銅爲了能讓葵花看好一場馬戲,他頂着她站了一個晚上,甚至爲了要回那個石碾,跟那羣比他力氣大的孩子打架;青銅爲了不讓葵花埃訓,幫妹妹解釋、受過……他爲了整個家的經濟狀況到城裏去賣鞋,他爲了整個家和爸爸一起去砍茅草;他還爲整個家抓了一隻野鴨。 奶奶爲了這一家把自己的耳環呀戒指什麼的都賣了;奶奶爲了青銅和葵花去她妹妹家採棉花,結果因疲勞過度而病故了。葵花教他哥哥認字寫字,纔不至於他哥哥在別人面前出醜;葵花爲了整個家偷偷的跑到江南去採銀杏;葵花成績很好,可爲了留下錢給奶奶治病,便故意不考好。

他們一家總是手拉着手心連着心渡過難關,蝗災來臨時,他們並沒有因爲懼怕而退縮不前,而是勇敢的去面對了,水災來臨時,他們並沒有慌張,青銅和葵花甚至還在水中嬉戲。人生總得有挫折,只有挫折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才,安逸的生活造就不出時代的偉人!苦難幾乎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看我們怎麼去面對,不能整天愁眉苦臉,只能樂觀的去面對。青銅最後還出來的“葵――花”是發自內心的,真正的是“心聲”吶!

作品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作品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作品寫愛————大愛,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4

《青銅葵花》這部作品,看完後,我說不出什麼感受,但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純潔的美和一股淡淡的憂傷。

伴隨着一種朦朧而又詩意的美,一種明顯而又悲壯的痛,我的目光走到了書的盡頭,漫長宛如一夢……

在“夢”中,葵花爲了給家裏省錢而放棄了一次珍貴的照相機會;青銅爲滿足一位過路人的心願而脫下自己的蘆花鞋,在冰雪中步行了幾個小時;葵花、青銅倆異父異母孩子看不到馬戲,青銅放棄自己的機會,蹲下來讓葵花騎在自己身上,在擁擠的人羣中站了一夜;爲了讓葵花在自家的燈下寫作業,青銅用南瓜花兒抓螢火蟲做燈。我十分感動,這本小說讓我永遠都忘不了,我想繼續把夢做下去,可是夢總有盡頭。

青銅,一個啞巴,在各種“大困難小困難”中勇敢地“保護”葵花;葵花,一個城市女孩,在青銅的庇護下快樂的生活着。青銅將上學的機會讓給妹妹,將妹妹的過失攬在自己的身上,這個“苦命”的孩子正是大麥地人的寫照。至文末,一聲撕心裂肺的“葵花”則像一顆流星劃破天際,給人以心靈的的震撼。

追求快樂是人的本性,是無罪的,可無視生活的苦難一味追求表面感官的快樂,卻是不可取的。當不快樂的事真正來臨時,又有何快樂而言呢?只有認識這事後的快樂,纔是一種真實和有質量的快樂!青銅就這樣:在各種“苦難”中尋找快樂,這快樂纔是真實的快樂!

這本書讓我想起羅曼·羅蘭曾經說過:“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但痛苦也很值得讚頌!這兩位姊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是能夠體味她們,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雖然青銅不能說話,卻用肢體證明一切,葵花雖然柔弱,卻也一樣頑強,我相信我還能看懂“美”,聽懂“美”,讀懂“美”。《青銅葵花》是最好的證明。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5

這是一本感動人心的書,講了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葵花小時候媽媽就病死了,她只好跟着爸爸,因爲葵花的父母都是孤兒,所以沒有一個親戚,他爸爸要去幹活,小女孩葵花只好天天在家等爸爸回家。

時間就這樣慢慢過去了,葵花的爸爸在一天下午,掉進河裏淹死了,葵花哭得都生病了,村長只好打聽哪家人願意領養葵花。就是這樣一次偶然的機會,青銅和葵花成了兄妹。

但是不久,葵花的奶奶生病了,家裏湊不出錢給奶奶治病,葵花想到自己在家中吃閒飯,心裏很愧疚,她想賺錢,這樣就可以給奶奶看病,但不幸的是,葵花並沒有這個能力。有一次,葵花到翠環家寫作業的時候,聽見大人們說到江南撿銀杏能賺很多錢。於是,葵花心裏萌生了這樣一個念頭:如果我去江南撿銀杏的話,就可以賺錢給奶奶治病了!於是,葵花做了船去了江南。葵花不見了,家人都很着急,得知葵花平安後,這才放下心來。葵花賺了很多錢,但是回來過了不久後,奶奶還是不幸地離開了。

葵花生活在大麥地五年之後,命運又將葵花召回了她原來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之後常常遙望着蘆葦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城市……

葵花離開後,青銅有一次若隱若現好像看見了葵花正在向他揮着手。青銅用盡了平身力氣,大喊了一聲:“葵花!”當時嘎魚聽到青銅竟然會說話了!於是,嘎魚拼命地跑進了村子,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

讀完這本《青銅葵花》,我認爲“葵花”是一個聰明,懂事,勇敢的女孩。而我呢,恰恰相反。在家裏,媽媽除了不讓我去做飯,什麼掃地啊!洗碗啊!通通讓給我,我一想到她在那邊悠閒地看電視。我就恨鐵不成鋼地把筷子一扔。而葵花呢!還和青銅一起做各種事情。他們不但沒有抱怨,還很樂意地去做。

在生活困難的情況下,他們互幫互助,在一件件小事上,顯出他們的高尚品德。而我們大多數家庭都過上了比他們好的生活。像青銅那樣獻出美好的親情不需要驚天動地,一份辛勤,在付出的同時也會得到回報。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6

寒假裏,我讀了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曹文軒老師寫的《青銅葵花》。讀完後,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我相信我一生也不會忘了這本書,也永遠不會忘了它教給我的道理。

這本書主要講了城裏的女孩葵花和爸爸隨着幹校來到鄉下,但她的爸爸卻在一次意外中被水淹死了。葵花從小就只有爸爸一個親人,這樣一來,她更是無親無故。然而,命運雖然爲她關閉了一扇門,卻又爲她開了一扇窗——她被大麥地村最貧窮但是最善良的青銅一家人收養了。從此,葵花就當青銅一家人是自己的親人,而青銅一家人也把她當做了自己的家人。漸漸地,葵花與青銅一家人產生了感情,她與他們同甘共苦,經歷了許多感人的故事。可是這樣在葵花看來快樂的事太短暫了——在葵花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了自己的城市。而與她情深誼厚的哥哥青銅,則常常坐在草垛上,遙望着大河的東方,遙望着妹妹葵花所在的地方……

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啊!而它之所以如此感人,就是因爲曹文軒在這本書中把苦難寫得淋漓盡致。那麼,苦難又是什麼呢?現在,只要作業多那麼一點,學生們就會抱怨這抱怨那,叫苦連天,認爲這是苦難;現在,每一年都有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認爲這也是苦難。這只是他們太懶惰,只是他們能力不足。如果人人都只享受表面上是快樂的快樂,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那麼,當苦難突然來臨時你又如何抵擋呢?你根本就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所以,無論你是誰,都必須明白:陽光總在風雨後,只有經歷過苦難,才能擁有真真正正的幸福。

我推薦大家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不僅因爲它是一本好書,更因爲它交給你的道理會使你受益匪淺,甚至會改變你的人生,你的命運。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7

記得安武林曾經說過,苦難是人生的磨刀石,一個人的人生是否能散發光彩,就要看他能否經得住苦難的磨練。《青銅葵花》這本令人感動的小說讓我真正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也讓我看到了苦難中的人性美的光輝。

《青銅葵花》主要講了葵花爸爸去世後,葵花被村裏最窮的一戶人家收養,認識了啞巴青銅,歷經苦難,依然樂觀堅強的生活着,而上天開了個玩笑,又讓他們在葵花12歲那年分離。

一次又一次細細品讀這本小說,卻一次又一次忍不住流淚。上天真的很愛開玩笑,讓這麼多苦難都一起堆在兩個孩子身上,一個家庭身上。但是,她也很幸福,他有着這樣的好哥哥。青銅雖然不會說話,但他的一舉一動;都表達了他是多麼關心,疼愛葵花。當葵花被市長接走後,將近十年沒開口說話的青銅,居然開口說話了,雖然只有“葵花!”兩個字。這就是他們之間的親情。這個家庭給了葵花許多愛,葵花也用行動回報這個家庭。她是多麼聰明,多麼熱愛讀書,可她卻故意考很低的分數,只爲了幫奶奶掙醫療費。讀書,本是她最渴望的東西,是她最大的願望,但她卻爲了這個家庭放棄的一切。這讓我情不自禁的爲這個年僅7歲的孩子產生敬佩之情。

看着他們遭遇苦難卻仍然堅強,我不僅想到了我們。我們彷彿從小就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從未體驗過那樣的苦難,卻仍然身在福中不知福。青銅和葵花這兩個孩子是多麼堅強不屈啊!這部作品雖然未涉及到一個方面角色,卻將善良、真誠、純潔表現得淋漓盡致。

人的生活不乏有快樂,但苦難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份。苦難常常給我們痛苦,但痛苦卻能鍛鍊人的意志。當苦難來臨時,你的行動將決定它帶個你的是永久的快樂,是永久的痛苦,是勇敢的搏擊,還是……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8

一天,爸爸媽媽決定送他們倆去上學。但是因爲家裏面窮,只能送一個人去上學。因爲青銅是個啞巴,所以大家都同意讓葵花去上學。但葵花知道,哥哥遠比她更想上學,所以她死活不願意去。最後青銅提議,用抓鬮的方式來決定誰去上學。青銅拿出了兩顆銀杏,一顆紅,一顆綠。青銅用手語比劃着說:“我把兩顆銀杏放到瓦罐裏,摸到紅銀杏的人去上學。”但在真的抓鬮時,青銅卻做了手腳,故意讓葵花摸到了紅銀杏,而甘願自己不去上學。不僅如此,他還親自接送葵花上下學,讓那些路上的小痞子們沒有一個敢欺負她。單從這裏,青銅對妹妹的關懷就可見一斑了。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類是講感情的。青銅對葵花的愛是無條件的,爲了妹妹放棄了自己非常寶貴的學業,保護妹妹不受同學欺負,最令我感動的是,書中寫到在葵花上學後,爲了給她攢學費,媽媽用青銅採來的蘆花編了十幾雙蘆花鞋,用幾根麻繩拴着,讓青銅扛着到街上去賣。在他把鞋賣完準備回家時,有一位客人來了。當他得知鞋已賣光時,便失望地走開了。青銅猶豫了一陣,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脫下,向那位客人追去......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點錢可能只是杯水車薪,可是對於哥哥青銅來說,這就是他的全部了,他毫無保留地全部給了妹妹。這不禁讓我聯想到自己,也被這樣深厚的親情溫柔地呵護着,爸爸媽媽十幾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地教我做人、伴我成長,卻並不奢求什麼回報,只是希望我能夠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我也應該像書中的葵花一樣,懂得感恩,珍惜這份彌足珍貴的親情。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9

《青銅葵花》是我看的第一本曹文軒老師的書,也是最喜歡的一本。小學時,我偶爾在書店見到,隨手一翻,覺得它的文字讓人很舒服,就記住了——《青銅葵花》。

當我一天天長大,經歷了諸多不如意,看過人與人之間的世態炎涼,再來看《青銅葵花》時,又有不一樣的感受。

葵花與青銅原是毫不相干的兩個人,葵花爸爸意外去世,青銅家將她接了回來,親情一天天變濃,在這個家中,他們相互關心。生活的艱難讓他們變得堅強:爲了讓葵花照張相,全家出動,製作蘆花鞋賣掉補貼家用,大冬天的青銅將一百雙蘆花鞋全賣掉,自己卻赤着腳:葵花也很懂事,不求吃穿,把省下來的錢換成紙筆來圓青銅上學的願望——這就是家,他們的家就像一輛吱呀作響的破馬車,當車走不動時,全家就會下車把馬車推動,沒有人抱怨,也沒有人偷懶,因爲他們都把承擔這個家當做自己的責任。

當然,生活也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嘎魚和青銅葵花的生活環境形成了極大的反差。當青銅家的全部生活來源都依靠在那畝茨菰時,嘎魚卻驅動他的鴨子將青銅家的茨菰吃的精光,有句話這樣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當我看到嘎魚沒有上學時,就知道他的教養爲什麼那麼差了。但是,還有句話是:“人誰無過,善莫大焉。”奶奶病重時,他們家卻出人意料地送來兩隻鴨子給奶奶補身體。對於嘎魚家,我一直不喜歡也不討厭的態度,嘎魚變成這樣子,應該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爲他的爸爸,嘎魚爸不怎麼關注孩子的教育,只在意他的鴨子每天下多少個鴨蛋。嘎魚喜歡欺負葵花的原因,我不知道,但我很同情嘎魚,他從小到大不被爸爸關心,每天只有放鴨子。雖然不用上學,但是當別的小夥伴都去上學了,只有他一人時,會不會感到寂寞和格格不入。對於他,我已無話可說。

在全本書中,我最感動的情節是葵花瞞着全家人到江南去撿銀杏,青銅在半夜驚醒,夜夜提着燈籠站在橋頭等着葵花回家,以及嬸嬸們在路途中精心照顧葵花。生活的艱辛,鍛煉出孩子們堅強與爲他人着想的高貴品格。人與人之間毫無保留的信任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追求的東西,還有責任和擔當,是我們所追隨的。

曹文軒老師的文字很乾淨,很觸動人心,也很細膩,讀他的文章能讓一個人的心回到溫柔的年代;語言平和,彷彿在敘述很平常的鄰家事,裏面卻又好像蘊含了那些人們想要探尋的東西。

青銅葵花,青銅製就的葵花,清冷又熱烈,一如青銅與葵花的故事,震撼了每個讀它人的心,在充滿了天災人禍的歲月裏,青銅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協力,艱辛卻又是快樂生活着,從容堅韌地應對着洪水、蝗災等一切苦難。“世界以痛吻我,我卻抱之以歌”,沒什麼困難能攔住我,大聲歌唱回饋現實!

《青銅葵花》讀後感隨筆初二作文10

《青銅葵花》,這本書像一塊有力的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我。近期,我讀了一遍又一遍,品了一遍又一遍。

這本書中的男孩叫青銅,在他三歲的時候,村裏着了火,雖然他們一家子都逃了出來,但青銅卻從此成了啞巴。故事中的女孩名叫葵花,她跟着父親來到鄉下工作,可是父親卻因爲一次意外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從此,她成了一個孤兒。最終,青銅一家收養了她,他們倆便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雖然生活艱苦,困難重重,但他們卻相互扶持,相互勉勵,共同正視痛苦,一起做生活的強者……

青銅與葵花的故事,不禁讓我想到了海倫凱勒。她從小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並沒有失去生活的勇氣,而是跟青銅、葵花一樣,能正視痛苦,樂觀面對生活,並通過不懈努力,終於成了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等等。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們一樣勇敢。我的表舅,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不幸查出得了糖尿病,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驚得一家子都惶恐不安,這個病,很難根治,更何況表舅還這麼年輕。剛開始的時候,他配合醫生,主動治療。可隨着病情的發展,他失去了信心,開始自我封閉,脾氣也越來越暴躁。表舅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與外界隔絕,連親人也不理,甚至當我三外婆給他送飯,他也不吃,更何況吃藥治病呢!

有一次,表舅的病情加重,出現了糖尿病的併發症,家裏的親戚硬是把他送到了醫院進行治療,可沒想到他居然擅自逃回了家,拒絕一切治療,任憑外婆、嬤嬤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勸說,都無法改變他的想法。正因爲我表舅的自暴自棄,逃避痛苦,以至於在他37歲時失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至今,我的耳畔還回響着三外婆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眼前還浮現着外婆哭暈過去的場面。我的心好痛,好痛!

如果我的表舅能像青銅與葵花一樣,勇敢地正視痛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他的病情一定能得到控制,他也一定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也許,此時他正在陽光下和自己的孩子嬉戲玩耍着;也許,此時他正和三外婆在桌前嗑瓜子聊天;也許……可是此時,他卻孤零零地躺在另一個世界裏。想着想着,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正如曹文軒所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生活的強者。”是的,年少的我們,一定要學會正視痛苦,這樣才能做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