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精品】端午節五年級作文錦集十篇

【精品】端午節五年級作文錦集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五年級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端午節五年級作文錦集十篇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

小時候,每當家裡人將屋外晒的幹粽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我會數著日子等家裡人用這粽葉包出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時候,家裡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粽子,但次數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兒由她們全權負責。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粽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乾淨,然後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粽葉包裹成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粽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後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放入大鍋中煮,由於家裡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粽子。有時,家裡那口鍋需要三鍋才夠。因為每次煮粽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粽子。很快,一鍋粽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乾二淨。接著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著吃飯時吃的,而最後一鍋則是留著後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

五年級:xxx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是我們紀念投江自盡的偉大詩人——屈原!

在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有的吃食餅筒)!你肯定想問為什麼吧?我來告訴你。因為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不過是紀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個楚國人,他的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幫助吳國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墳墓用鞭子打楚王,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希望講和,夫差允許了。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居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也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而現在,我們正在吃食餅筒,看龍舟賽,紀念先人。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3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在粽葉飄香的端午節裡,我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包粽子。

上課了,老師說要上一節不一樣的作文課,我們都很好奇,會是什麼樣的呢?老師也不賣關子,直接告訴我們,今天我們來包粽子。對於一次粽子沒包過的我更是心裡一陣激動。

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原材料,有翡翠般的粽葉、珍珠白的糯米、暗紅色的蜜棗、香甜的葡萄乾。老師把包粽子的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便開始自由創意了。

我本想先把粽葉捲成圓錐形,可粽葉根本不聽我的話,想讓它轉個身,它非得拗在那裡不願和另一端合作組成圓錐形,經過我多次的“撮合”,它終於肯扭過去了,但這個調皮的圓錐形不僅漏米還漏水,仔細一看,原來圓錐底部有個小洞。沒辦法,我只好把所有的食材都倒了出來,又把兩邊粽葉向中心緊了緊,這才不露米了。接著,我把上面的粽葉折下去,再把兩邊多餘的粽葉捏下去,最後,把多出來的粽葉向一邊折去,哈哈,一個完美的三角形出現了。再看其他同學,不是折不成三角形,就是漏了一堆米,我暗暗誇了自己一句“天才!”,就哼著小曲用麻繩纏起來粽子來,但是繩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像一隻小泥鰍一樣在我的手中活蹦亂跳,就是不乖乖地呆在粽子上,直接導致了“完美的三角形”許多的“bug”,時不時的還會鬆開。

千辛萬苦,我的粽子終於下鍋了,想一想那味道我的口水就“直流三千尺”,好了好了,不說了,我要等待粽子出鍋了。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4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據說,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

儘管中國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為了祈求健康、防疫祈病。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可是經過2千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人們選擇五月初五那天作為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為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那天抱著大石頭跳下汩羅江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當時的人們划著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為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就把竹筒裡的米撒在水裡。他們認為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後來這種活動變成盛著米飯的竹筒,到現在演化成粽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這種風俗漸漸地在各地流傳開了。

在流傳的過程中,活動的內容也不斷地增加了。因此,南北方的習俗也有所差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順德,賽龍舟是順德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過去,由於順德河湧水道縱橫交錯,以農業耕種、種植業、飼養塘魚為主,順德農民習慣了開門見山,舉步登舟的生活,逐漸演化成賽龍舟的習俗。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平時深埋河湧下的龍舟裝扮一新,各鄉各鎮擊鼓游龍。順德的男女龍舟隊實力顯赫,享譽國際,十多年來在國內外大賽中,多次勇奪桂冠。

去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我也隨媽媽去馬崗管理區觀看當地的賽龍舟。一大早的河岸邊,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熱鬧非凡了。此時,人聲鼎沸,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每條彩龍顏色各異,千姿百態,它們都張著犄角,睜著眼睛,顯得神采奕奕。

預備,開始!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各色各樣的龍如箭離弦,順流而下,欲爭群龍之首。它們都在你追我趕,力爭上游,誰也不甘落後,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催人振奮。頓時,樂聲響徹江面,鼓聲咚咚,鑼聲噹噹,號子高亢。龍舟上的健兒們如同出征的戰士一樣,個個神采奕奕。他們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岸上山呼海嘯,滾起陣陣加油聲浪。

看龍舟賽,作壁上觀,每一條龍舟都牽動著觀眾的心,我的心猶如大海里的波濤,時起時伏。健兒們果然不負觀眾所望,他們沉著、冷靜、鎮定,揮動著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地划著。終於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成為了群龍之首,岸上的人歡呼雀躍、擊掌喝彩。

就這樣,賽龍舟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但那催人奮發的鑼鼓聲仍在我耳邊迴盪,那拼搏向上的情景常在我眼前閃現。朋友,請到我們家鄉來,來看看這富有民族特色的賽龍舟吧!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6

“小娃兒穿綠衣,繫上一根綠絲條。味道有鹹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東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經猜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特產粽子了!粽子可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的好東西呀!讓我來說一說它的由來吧!

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被別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為了大魚不將屈原的屍體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給大魚吃。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就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並且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個包粽子能手,她會包許多種粽子,有豬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棗粽等等一些各種各樣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節的時候,她就會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將這門手藝學到手。

我剛來到外婆家,就看見外婆將包粽子的東西全部準備好了,有泡好的糯米,醃好的豬肉,已經煮過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張粽葉,將它折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層白白的糯米,然後再將手抖一抖,我問外婆為什麼要抖一抖呢?外婆說:“這樣能使粽子煮熟後不散開。最後用粽繩緊緊的繫上,就這樣,一隻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學著開始包了,看著外婆輕輕鬆鬆地包了許多個,可是我總是笨手笨腳的怎麼也包不好,不是將粽葉給包碎了,就是將米給漏出來了,好不容易包好一個,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較,簡直是天差地別!外婆勸我別灰心,她說只要認真去學一定會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來越好,越來越快。我想我一直堅持下去一定會和外婆包的一樣好!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雖然包的不怎麼好,但是我相信自己會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7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每到端午節,我們去藥店裡可以買到各種形狀的香囊,也能自己動手做。聽奶奶說把香囊掛在身上可以驅蟲防病,還有很多人在自己家門口掛上一束艾草,據說這樣也可以驅除蚊蠅、消除病毒。

端午節還有個故事。楚國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五月初五那天,他因受冤屈跳入汨羅江。百姓們為了讓魚蝦不要來吃他,在江上邊划船邊扔大米。為了防止大米被魚蝦吃掉,就把大米包進粽葉裡,於是吃粽子、賽龍舟就成為了端午節的習俗。在端午節這一天,很多地方會舉辦龍舟賽,鼓聲喧天,熱鬧非凡。

去年端午節的那天,奶奶一大早就開始忙碌,餐桌上擺滿了前一天準備好的糯米、紅棗、醬肉。想到美味撲鼻的粽子,我捲起袖子洗乾淨手,興致勃勃地拉上奶奶開始包粽子。奶奶包粽子很專業,我還沒看清楚步驟,她已經包完一個了。我照著奶奶的樣子,先把粽葉捲成一個錐子形狀,再把糯米填進錐子裡直到鋪平,夾一塊肥瘦適宜的醬肉嵌進糯米里,最後再把粽葉包起來用棉繩紮成三角就大功告成了。包粽子可比吃粽子難多了,我手忙腳亂地包完第一個,抬頭一看奶奶已經包完好幾個了。奶奶鼓勵我說:“你已經很棒了,你爸爸都不一定有你包得好看呢!”我聽完,心裡其實還挺得意的。

包完最後一片粽葉,糯米和醬肉也剛好用完,奶奶把所有的粽子放進鍋裡煮,慢慢的香味開始冒出來,我眼巴巴地望著蒸鍋,等待美味的粽子出爐。

端午節的習俗很多,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它不僅讓我享用了美食,更體會了勞動的價值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8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瀰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著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划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日裡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迴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瀰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時拿下來順著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著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許還留有著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裡有著硃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著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採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裡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鬥豔,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棕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說的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重頭戲當然是包棕子、吃棕子啦。媽媽提前一天就把糯米和包粽子的葦葉泡在了盆子裡,做好了包棕子的準備。

端午節一大早,一家人開始包粽子了。我看著媽媽那嫻熟的動作心裡癢癢的。於是,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一片棕葉,將它裹成圓錐體,放入糯米和紅棗,再把多出來的棕葉折過來,蓋住米粒。但這些米粒就像故意跟我過不去似的,不聽話地從縫隙裡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棕葉把他們裹住。為了不讓糯米粒漏出來,一片棕葉不夠再來一片。結果我包的粽子就像個“大肚子將軍”,渾身纏了好多條線,彷彿被五花大綁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連平時裡嚴肅的爸爸也笑得合不攏嘴。

要煮棕子了!媽媽先在鍋裡倒上水,然後將棕子一個個放進鍋中,用慢火煮一個上午。煮好後,一掀開鍋蓋,糯米的香味兒就充滿了整個屋子。

吃棕子了!我解開棕子身上的線,開啟青青的棕葉就看到了白白的糯米。一口咬下去,黏黏的、甜甜的,不僅甜在嘴裡,還甜到了心裡!一家人在開心地品嚐著棕子,只有我那“大肚子將軍”躺在鍋裡無從問津,最後只好由我親自“消滅”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問了爸爸後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五年級作文 篇10

放學回到家,就聞到了從廚房裡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那是媽媽煮的粽子發出的清香,因為端午節到了。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祖國各地的人們在用各種不同的形式來歡度這個節日。雖然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一點卻是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做的,那就是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包。據說,這樣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以前的端午節都是在學校裡度過的,而今年卻有了一次大的改變,那就是這些傳統節日都會放假。對我們小孩子來說,能夠有休息的日子當然是最開心的了。可是爸爸卻不這樣的認為。他覺得這是我們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因為我們國家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自豪和驕傲的。然而,就是一個這樣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節日,卻有別的國家來爭。他們想把端午節作為他們的傳統節日。這怎麼可以呢?這是我們中國的,所以不可以讓別的國家進行註冊。這才有了每年的放假。

聽了爸爸的話,什麼叫傳統,什麼叫國家,我的心中才有了真正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