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蘇東坡作文(15篇)

蘇東坡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東坡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東坡作文(15篇)

蘇東坡作文1

余光中先生說:”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為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嚴肅;而蘇東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們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蘇東坡在自己跌宕的人生中把樂趣發揮淋漓盡致的一個“神人”。“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讀蘇東坡”,說的便是如此。

東坡初次到黃州,一個曾被皇帝稱讚的大學者用牛、鋤頭、鐮刀、草帽代替了自己的筆墨紙硯,開荒破土,只為求生。蘇東坡坦然地面對了自己生活中的低谷。他在田野、集市、水畔追著農夫,商夫、漁夫談天說笑,不拘禮俗地和朋友半夜飲酒烤牛,“研究”黃州價格便宜的豬肉,略帶小得意地寫下了《豬肉頌》:“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若豐子愷所言:“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蘇東坡是一個不可藥救的樂天派,而生活真的不是處處順利,前方路途真的不是光明一片,心中會有落空感,孤獨感,像跌入深淵,冰冷、窒息、無處可逃。可東坡,是那個坦然遇雨“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東坡,是那個又貶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顆”的東坡,是那個奮起力爭“一肚子不合時宜”的東坡啊!東坡說西方極樂世界從未與我分離,他從時代中超越,在理想與現實矛盾中選擇風骨剛健,他用自己的性靈溫暖所經之處。東坡一生都在他構造的極樂世界中書寫自我,等枯樹發芽,待石頭開花。一生四處遊走,閱盡了一草一木,閱盡了人情世故,擁有的是開放的格局。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粗糲能甘,必是有為之士;紛華不染,方稱傑出之人。

蘇東坡作文2

如果沒有蘇東坡,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只不過北宋少了一個詞人。《唐詩宋詞》會薄一點點,但程度相當有限。

如果沒有蘇東坡,幾乎所有宋代大詞人的地位,都會提升一檔。“唐宋八大家”將會少一人。辛棄疾會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沒有之一。沒有“三蘇”,也沒有“歐蘇”,更沒有“蘇辛”。

如果沒有蘇東坡,我們應該會少背許多宋詞。抒情懷,沒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敘親情,沒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述閒心,沒有“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說灑脫,沒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如果沒有蘇東坡,我們生活中應該失去不少特色。說行書,宋四家,將少一人;說美食,將會少了東坡肉和東坡餅,天下吃貨將會少了一種喜愛。宋代將會少一副人文畫《古木怪石畫》。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將會成為宋代最有名的畫。

如果沒有蘇東坡,那麼許多名勝景地將會缺失,或者名氣將會降低。西湖也就沒有現在這麼美,也就不會有蘇堤,更不會有蓮花遍開。黃州將會缺少一處東坡,更不會那麼有名。更沒有烏臺諫案,沒有文人因他而受連累。王安石、司馬光的變法將會少一位反對者。

如果沒有蘇東坡,那麼張懷民、黃庭堅、佛印,將會少一個意趣相投的好朋友。歐陽修會少一篇讚揚別人的文章。王安石歸隱後,會少一個秉燭夜談的知己。

如果沒有蘇東坡,那麼現代人的心中將會少一位偶像,少一位樂觀派的代表,樂觀也將會在人們心中少佔許多位置,甚至會在人們的心中消失。

幸甚至哉!我們有一位蘇東坡。

幸甚至哉!我們有一位蘇子瞻。

蘇東坡作文3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闕著名的《卜算子》,述說了一位天下之奇才的遭遇,他——就是蘇東坡。

餘秋雨先生便這樣說到: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峰收住了勁,湍急的溪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以上便是餘先生的讚譽。對文化的界定,人們一直是莫衷一是,自古以來人們各抒己見;但對蘇東坡,評價似乎已經成為了毋庸置疑的五個字——天下之奇才。這位文人,“戰”著的光陰似乎比站著時光還多,為何而戰?為文化。

命運多坎坷,他卻在站著,而且是“戰”著,佔據了人們的論述,也成為文壇佳話。宋神宗時,文化的發展的領袖是蘇東坡,否則,文化的發展一直是在彳亍。天下之奇才,無人可及。

但一群小人,把這位文化與文明的代表者逼到了“法庭”上——烏臺詩案,將這位大師捆押在被告席上,一部文化史,把這一幕記載了下來。這本來的無端風波,引得我們驚心動魄。

我們學習的《記承天寺夜遊》給了我寫蘇東坡的啟發。“烏臺詩案”過後,難言的孤寂在蘇軾的心中萌發,使他徹底摒棄了人生的喧鬧,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循著文化,艱難地向上尋,尋啊尋,蘇東坡經歷了一次真正地脫胎換骨,也使他的文化才情獲得了蒸餾和昇華。

當他褪去了浮躁,完成了涅槃,鑄就了天下之奇才——蘇東坡,才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蘇東坡。

人,在逆境中迎難而上,才稱得上“千古風流人物”。

蘇東坡作文4

你是否瞭解這樣的名人,他沒有榮華與富貴的生活,卻有著對國家的熱愛,對百姓的關懷;他沒有順利的人生,卻有對生活的積極樂觀與無比熱愛;他沒有英俊瀟灑的外表,卻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他便是蘇東坡,一位在中國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人物。

我眼中的蘇東坡是憂國憂民,敢於直言的人。王安變法並不利於人民的利益,他上書責問王安石,反對王安石的政策。歐陽修上臺後,未真正地為百姓謀福利,他依然反對歐陽修。此種直言直語的性格,正是蘇東坡靈魂深處剛正不阿的外在表現。

我眼中的蘇東坡是豁達樂觀,靈魂有趣之人。有一句詩是這樣講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講述的是蘇東坡與友外出遊玩,醉歸遇雨之事。當時隨行的人都四處奔散,尋找避雨之處,唯有東坡獨自一人佇立雨中,欣賞美景,可見其精神內涵多麼豪邁、灑脫。他身處逆境,但不畏懼、不沮喪,儘管多次被貶,但仍不失勇氣與志向,這是何等的積極與開朗啊!他還愛開玩笑,與任何人都能打趣逗笑起來,使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趣幽默。

我眼中的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一個人,林語堂曾評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一位瑜伽參行者、一個造酒實驗家。”他雖為做官之人,卻不是往常人們印象中官員的那樣死板和無趣。蘇東坡多才多藝,他善於繪畫,善於書法,修練過瑜伽術,還是一位出色的美食家。他被貶黃州時,看到當地百姓不會做豬肉,“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者”,便親自做了東坡肉,饋贈百姓,可見他在逆境中仍以樂觀的態度去擁抱生活、關愛弱者,是何等的大境界!

這便是蘇東坡,一個豪邁、豁達的大文豪。他用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文學名篇、超凡脫俗的人生志趣以及微笑面對困難險阻的樂觀態度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國歷史的璀璨星河中熠熠發光,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精神財富。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像蘇東坡一樣“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作文5

蘇東坡,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巨人,你用你那絕世的文采與堅持不懈的毅力,鑄造了中華歷史上一座不朽豐碑。

開啟書本,品讀你的故事,品讀你的人生……

烏臺遭貶

烏臺詩案,一場天真的對抗,滿腹牢騷的你卻高估了朝堂的威嚴,於是莫名被捕,莫名被下放牢獄,像一個不懂世故的孩子觸怒了喜怒無常的家長,牢獄之災,構辱通宵,落井下石,方才知世事的無常。

你像一個被朝廷戲耍的玩具,隨意玩弄,隨意虐待,又被隨意丟至角落。130天過去了,朝廷玩夠了,便把你下放黃州,你拖著血肉模糊的軀體,從陣陣嘲諷中離開。

心安吾鄉

你來到了那個慷慨收留你的黃州,一片蕭瑟之地,“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揀盡寒枝不敢棲,寂寞沙洲冷。”你望著滔滔的江水,思已無處歸,望著頭頂的一輪滿月,心已無處依。

來到黃州已是三年,憔悴,悲愴,落寞的情感把你包圍,使你忘記了時令的變遷,直到觸目烏鴉銜紙,方才知寒食節的到來。流放,流放心如死灰,可經寓孃的一番話點醒了你,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一蓑煙雨

黃州條件固然艱苦,可總要生活下去的,你買了鋤頭和牛,那是一個農民的筆墨紙硯,可這次卻不是為了審美,而是為了生存。

你踏過滿是泥濘的土地,穿過滿是荊棘的叢林,你與田地中耕作,于山頭處歇息,你不畏懼命運的`安排,而是動手改變現狀,口中悠然吟出一句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天空中下起小雨,你騎上駿馬,不久便消失在了叢林深處。

我合上了書本,東坡的偉大在於他改變了黃州。東坡之前不知黃州,東坡之後,黃州依然是黃州,還是一樣的艱難困苦,只是多了些蘇子的不懈努力與動人詩賦。你用你那堅韌不拔的意志改變了黃州的處境,你用你傳誦古今的詩詞改變了黃州的溫度。

細品蘇東坡,讓我走進了你的故事,走進了你的人生。

蘇東坡作文6

蘇東坡是杭州第一賢父母官,5月4日,我就去了蘇東坡紀念館增長增長關於蘇東坡的知識。

一進紀念館,滿櫃的作品擠滿了我的眼球,櫃檯上不僅擺出了他的作品,還展出了蘇東坡家譜、年表和生平介紹。去國蘇東坡紀念館的人一定知道,那裡琳琅滿目的作品可全都是蘇東坡的。誰看了,都會叫好的。來到了蘇東坡紀念館,我有了一個很大的發現,就是蘇東坡的詩,大多數都是描寫西湖的。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至今清夜夢,耳目餘芳鮮。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煙。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等……

看完他的.作品,我們又接著往裡看了。裡面介紹了他的生平:蘇軾,生於1037年,死於1101年,他的一生顯赫又坎坷,大起又大落。1057年20歲的蘇東坡中進士,得赴仕途。從此宦海沉浮,起落有聲。曾先後被貶或被調至密州、徐州、湖州、汝州、常州、潁州、惠州、譫州等。如此的打擊並沒使他沉淪,他芒衣布鞋,躬耕荒野,築房治屋,出沒於荒郊阡陌,泛舟於月夜冷湖,縱情山水,放浪不羈。才高八斗、胸藏萬卷的蘇軾笑傲山水、寄情自然,那種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曠達,顯示的是寵辱不驚、特立獨行的人生境界。

經過一天的學習,我算是更深入的瞭解了蘇東坡,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多去增長知識。

蘇東坡作文7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壯濃抹總相宜。”這是宋朝詩人蘇東坡先生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事過多年,雖然蘇東坡先生已經逝世多年,但是他的文章還在,事蹟也還在。今天,我們就要去遊覽蘇東坡紀念館了。

聽老師介紹,蘇東坡紀念館位於蘇堤南端。下了車,來到一個不大仿古建築物門前,牌匾上八個鎦金大字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旁邊的樹都在跟紀念館比高低。

門口的一位叔叔給我們做了介紹:“你們知道蘇東坡的事蹟嗎?我來給你們講講東坡肉的故事吧!當時啊,蘇東坡正在帶領老百姓修建西湖。許多老百姓都來送東西,其中以酒肉居多。蘇東坡也不好意思不收下,就叫佳人把酒肉拿過去燉了,去送給修建西湖的工人吃。可是呢,家裡人聽錯了,認為是把酒肉一起燉。燉好之後,蘇東坡一吃,好吃的.,就也不管那麼多送給工人去吃了。工人們也都吃了,都覺得十分有味道,又是蘇東坡送給他們的,於是就取名東坡肉了。”原來,東坡肉是這麼來的啊,我之前還以為是蘇東坡自己燒的類!之後,我們參觀了一樓。一樓裡,有蘇東坡的家譜,生平經歷的事情。不一會,大家就都津津有味地遊覽完了,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上了二樓。二樓不大,兩邊都是蘇東坡的文學作品。吸引我們的是一塊石頭。為什麼呢/因為石頭上會自動地顯現出字來,寫完後,就是一個蘇東坡的作品了。多神奇啊!我們在中間的櫃子裡看到了許多蘇東坡的書法作品。想不到,蘇東坡連字也寫得那麼好啊!

一小時的遊覽讓我們眼界大開,從中我們也知道了東坡肉是哪麼來的。

蘇東坡作文8

說起蘇東坡,無一人不稱讚,就連他的政敵也該對他豎起大拇指吧。今天,劉老師帶我們看完了紀錄片《蘇東坡》,使我對他有了更深的瞭解、更重的敬意。

在我印象中,用一句最典型的話來形容他就是:“不是在被貶的地方,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內心裡,最多的,是對他的同情。但是,在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我領悟到,蘇東坡需要的並不是同情,他要的,是人們對他的理解與贊同。

青年時期的蘇軾,可以說已經非常幸運了。從小受到文學的薰陶,又在考進士時遇見了歐陽修,可謂是人生之大幸。才華橫溢的他,立馬被朝廷看重,走向官場。

都說人不可能沒有缺點,蘇軾也不例外。他的才華外露,又十分狂傲,導致大臣們都將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這,就讓他陷入了人們熟知的“烏臺詩案”。但是,在我看來,這卻並不全然為一件壞事。它,象徵了蘇軾將要開啟的一個新時代。

因為大部分的官員和高太后的求情,宋神宗也找到了自己的臺階,將被關130天的蘇軾流放到黃州。在黃州,蘇軾成為了真正的“蘇東坡”,開始走向人生創作的輝煌時期。

黃州在那時還是個蕭索之地,百般無奈的蘇軾也只得開始扛起鋤頭,自己下地。就在這樣的磨鍊中,他的心境變得寬廣起來,變得豁達起來。在黃州這三年,他變成了“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兒”的蘇東坡,變成了“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的`蘇東坡。他與黃州百姓同甘共苦,為黃州做了不少實事。在這三年裡,蘇軾成了黃州人的英雄。

蘇東坡與杭州也有不解的緣分。在這兒,他展現出了他偉大的政治成果。他將西湖變成“西子”;將多出的淤泥建成美麗的“蘇堤”;他更是用一劑藥方救濟了無數百姓。他愛民如子,自然,他也被老百姓們愛戴。

這兩個地方,是他一生的標誌。在這兩個地方所創作出的,更是他一生的標誌。看完紀錄片,心中突然想起最近聽過的一首歌——《蘇東坡》。蘇東坡他雖也有憂愁,也有感傷,但他卻仍樂得自在逍遙。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東坡作文9

東坡園,顧名思義,一定與蘇東坡有關。不錯,東坡園就是我們常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而建的。

一下車,門口的公園簡介就映入了我的眼簾。看完後,我知道了蘇東坡對我們常州情有獨鍾,曾11次來此地遊玩,而我們常州人民對蘇學士也十分敬仰,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座公園。

進入大門,我們看到了許多竹子。因為正是春季,翠綠欲滴的竹葉顯得格外耀眼,一下子就把我們的目光搶了過去。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竹子呢?原來這都是為蘇東坡而栽的,因為蘇東坡曾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他對竹子的喜愛有多麼深。

穿過一扇拱形門,欣賞著一路的竹子,便看到了東坡塑像。只見蘇東坡側身躺著,撐起頭,右手還拿了一枝大毛筆,好像是靈感剛剛飛來,他正要揮毫作詩呢!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御碑亭。御碑亭中全都是乾隆皇帝為蘇東坡題的`字、詞、詩。相傳,乾隆皇帝十分敬仰蘇東坡,他得知常州是蘇東坡的第二故鄉,也經常來我們常州遊玩,從而題下了這些字、詞、詩……

不知不覺,我們已來到了御碼頭。聽老師說,當年蘇東坡坐船順著運河水來常州時就是在這裡靠船上岸的。看著滔滔的運河水拍打著堤岸,聽著一艘艘大輪船發出的那雷鳴般的轟響,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幾百年前蘇東坡上岸時的情景: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常州所有的居民都站在碼頭邊盼望著一個人的到來。他是誰呢?只見遠處的河面上有一條烏篷船向碼頭邊駛過來。船慢慢靠岸了,從船艙裡走出來一個熟悉的身影。呀!這不是蘇學士嗎?“蘇學士!”“蘇學士!……”鄉親們激動地呼喊著。蘇學士熱淚盈眶,與鄉親們一起向自己的住處走去。真是魚水情深啊!

緊接著我們又遊覽了仰蘇閣、洗硯池等地方,激動的心情從未停止過,真想從心底裡喊一聲:“啊!東坡園,你就是蘇東坡學士與常州人民那份真情的見證地!”

蘇東坡作文10

蘇東坡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在宋朝時候尤其以詩文出名,蘇東坡,蘇軾,東坡居士,歷史的傳奇,中華的瑰寶。雖然歷史已過去,幾千年已過去,但是蘇東坡仍然帶給人以更多的思考和啟迪。

蘇東坡由於參加王文良的,被砭下臺。蘇東坡雖說是一於官場,卻得意於人生。他在隱居的這些年裡培養了隨性,率真,樂觀,灑脫這些良好的品格,他也變得嚮往自由,豪放樂觀和豁達。

其實蘇軾最大的一個愛好就是夜遊。他那片牛肉與酒的小文記得就是一件夜遊的行徑,可是這個夜遊的行徑卻非常不可思議。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地方官是不能飲酒的`飲酒必須要受到處罰,但是蘇軾不僅飲酒,而且大醉,卻是必定要受到處罰的,但是蘇軾卻不這樣認為。他說:“入肚無髒任見大王”。從這裡便可以看出蘇軾的任性放蕩率真的性格也可以看出他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樂觀的心態,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呀!

蘇軾有一句詩:“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句詩便是蘇軾任性,隨性,嚮往自由的表現。蘇世隱居期間他沒有了自由,更被束縛起來,這是多麼的悲慘,但是他卻毫不放棄。是,不能在現實中找到自由,在詩中找到自由!這是一個詩人豁達的胸襟與樂觀的態度。他也給我們後人帶來許多的啟示,珍惜自由才是最重要的。

蘇軾有一篇乞丐的故事也很有趣味。這篇文章寫出了他當時樂觀的胸襟與豁達的人生態度。樂觀豁達才是對他隱居生活最好的描述雖然他當時無人與它為伴,但是他的內心是非常幸福的,因為他從他的因為他從平凡之中感到了幸福感到了快樂。就是快樂很簡單,快樂隱藏於平凡之中。

是的,正式蘇東坡的樂觀,灑脫,曠達的胸襟,才成就了他的一世英明,他的文學造詣,是他的成功,是他得意於人生的見證!

蘇東坡作文11

是誰詩書詞畫樣樣精通,是誰仕途坎坷,是誰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壁江山,是誰曾被朝廷派到當時離開封千里之遙的海南島?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

蘇軾,一位才華橫溢的人.他的最著名的一首詞要數中秋詠月的[[水掉歌頭]]了。那千古絕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闋,今夕是何年……千百年來無人能與之匹敵。那漂亮的語言;那種才氣;那飽含深情的文字,也許只有他才能在那黑暗的時代寫出這千古絕唱。因為當時他與他弟弟以幾年未見面,畢竟他們血脈相連,對弟弟的.思念使他一不小心就寫出了流傳千於年的佳篇。陶醉在他的詞中,感受著他留下的氣息,我很喜歡他的詩和詞,也喜歡他的才氣和品德,他和弟弟曾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以至在一次考試中他的文章寫的實在是太棒了,主考官大文學家歐陽修錯認為是他的學生曾鞏寫的,將他劃為弟二名,參加下面的選拔。

他有太多的離愁哭恨;悲緒情愁;心中的不快要用那飽含淚水的詩和詞來表答。他只有以此來抒發自己的心情,那壓抑許久的心,和那看破紅塵的瀟灑與自然。仕途的坎坷與不順,使這個四川小夥子始料不及,最嚴重的一次是在他的晚年,他被朝廷貶官,往往是剛到被邊地之後,朝廷既續貶他的官,把他貶到了那時還很遙遠很荒涼的海南島。他當時的身體以經很差,又要拔山涉水,身體肯定吃不消,那時的蘇軾遠離親人和朋友,失意的心情,路旁的荒山野草,山泉溪水,短暫的美景。.很難想象蘇軾當時的處境,蘇軾若是沒有寬廣的心胸和東山再起的信心,恐怕他早就找一根白繩懸樑自盡或是投河自盡了。他和林沖一樣一直忍著,只是他堅持到了最後,最後他終於在朝廷掌權人的更換後又不斷升遷,最後得了善終。

斯人已乘鶴西去只留下那不朽的詩篇和我無盡的感傷,讓我們哭讓我們笑。

蘇東坡作文12

千古流芳的傳奇詩人,清正廉潔的宦官臣子,譽滿天下的美食行家。你有許許多多的稱號,沒一個不是對你性格的精準詮釋。我從你的字裡行間,看出你那灑脫超然的性格,從這些絲絲縷縷,構建出一個我心中的蘇東坡

從你那豪放不羈的詩歌裡,總是能見到你那樂觀,不服輸的精神。政路上一步步的受挫:被陷害,被汙衊,被一貶再貶,甚至面臨牢獄之災。但這些苦難卻只像一滴水珠,輕輕滑過你這棵鮮活水靈的植物上,不留一絲痕跡。

“左牽黃,右擎蒼,老夫聊發少年狂。”在三十幾歲時稱自己為老夫,卻又牽著獵犬擎著蒼鷹出獵。同時活在少年的輕狂,中年的氣壯,老年的悠閒,你將人生活出了多樣的滋味。

在《水調歌頭》中,你沐浴著皎白的月光,與淒冷的晚風共舞,舉杯對唱明月,,既有意氣風發的豪爽,又有一絲淡淡的憂愁。你一心為國的赤誠何時才能得到賞識?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雄心壯志何時才能得到抒發?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你將不服輸,不退縮貫徹一生,人到老年依舊不服老,可好友與你背道而馳,妻子離開人世,許多重大打擊讓你疲憊不堪。牢獄之災困住你的身體卻未能囚禁你的心靈。經歷打擊後再次面對明月,是否還能拿出舉杯的豪情?答案是——會!一直都會!不管是被貶滄州,還是密州,總是拿出樂觀向上的`精神,堅定不移,奮發向上。不管是年老體衰,還是身患病痛,依舊懷著為人民的心,懷著為天下蒼生的心!

在我面對困境,受到挫折時,我總會想起你的詩歌,你的生活,你的精神。勉勵我鼓起勇氣,拿回信心,重新向前。畢竟誰能在被貶後笑著努力,誰能在入獄時吟詩自勉,誰能在被朋友背叛時毫無怪罪之情。你能!蘇東坡能!我心中的蘇東坡能!所有人心中的蘇東坡都能!

蘇東坡作文13

說到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大家一定先會想到文豪、詩人之類的詞吧。而我心裡最先想到的,卻是人生贏家一詞。

一堂課外閱讀課上,老師準備給我們觀看蘇東坡的紀錄片。

蘇東坡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個詩人嗎!我心裡這樣想著。但是實在也是沒事可做,我只好硬著頭皮繼續看。

一陣淒涼的笛聲如同風一般從寧靜的江水上拂過,蘇東坡和朋友們坐在江上的小舟裡,望著掛在天上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聽著那陣陣淒涼的笛聲。

吹奏笛子的人正是蘇東坡的一位友人。聽著笛聲的蘇東坡便不解的問友人為何吹得如此淒涼,友人有些傷感的說道:“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等我們死了,就再也看不到這月光下如畫的風景了。”

面對友人的回答,蘇東坡卻堅定的.說:“與其現在抱怨人生苦惱,不如現在再多看看這江山明月。活著的時候看夠了,死了也就不留遺憾了!”

影片結束了,蘇東坡在月光下說的話卻還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

轉眼間,一星期過去了。週末,媽媽帶我去農場玩,我一直很不高興。炎熱的太陽像火球一樣不斷的烤著我的臉,餵馬的時候還不小心踩了一點馬糞。整個世界彷彿在和我作對,連太陽也咧著嘴對我壞笑。

這時,我卻想到了蘇東坡。恍惚之間,他好像笑著又說了一遍在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他所說的話。是啊,抱怨人生的苦惱不如好好享受人生。鞋子髒了可以再買一雙更漂亮的鞋,天氣太熱也可以買冰激凌吃。想著想著,我不由得笑了。

真正的生命不是在於它的長度,而是在於它的寬度。幸福,也往往很簡單。

蘇東坡作文14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如此獷野豪放的詞,大概只有蘇軾才能寫出這種味道。人人只知他豁達灑脫,豪情萬丈,卻從未見過他深情溫柔的一面。

幽幽的小路向深處蜿蜒,我不知身在何處,四周霧濛濛的,順著小路走下來,盡頭是一個破敗的.小木屋,房簷四周掛著白色的陵帳,屋內隱隱有哭聲傳來,我向屋裡走去,只見一位穿著白衣,腳踏木鞋的高大男子坐在床邊,呆呆地望著前方,臉上滿是悲痛深沉之色。突然他起身向門外走去,我跟隨著他,他搖搖晃晃的走出去。走向山間樹林,正當我想伸手扶住他時,他卻頓住了,我繞過他向前看去,只見一塊木板上刻著幾個蒼勁有力的字“亡妻王弗之墓”,我便明白為什麼他滿面沉痛。

只見蘇軾蹲下身撫摸著木碑,口中喃喃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昨晚,我竟夢到你了,你還和以前一樣,總是在靜靜的聽我說話,溫柔鼓勵我。十年了!”一語盡了他便哈哈大笑起來,笑的張揚,笑的瘋狂,笑的悲切,轉眼淚已千行,我想,風雨十載,夜來幽夢,他應有無數話想對妻子說,但又不知從何說起,以至於“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他起身向遠方走去,漸漸消失在遠方……

場景忽變,我又看到他穿一襲米色長袍,微微卷起袖子,坐在如水的夜光下,抬頭仰望碧玉般的月亮,輕酌一杯酒,飄飄欲仙。“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伸手舉著酒杯向月亮敬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舉頭飲酒,望向月亮,眼中滿是對親人的思念。卻只是一杯一杯飲酒。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願這一生的夢,像蘇軾一樣,做的轟轟烈烈,無愧於內心,無愧於天地!

他,才華橫溢,卻懷才不遇;他,有情有義,卻情路坎坷;他,剛正不阿,卻命途多舛。蘇軾的一生,就是一首華美壯麗的詩篇!

蘇東坡作文15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與蘇洵、蘇轍合稱“三蘇”。他是誰?他就是著名的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

說起蘇東坡,他的一生坎坷曲折。他的父親對他從小要求嚴格,以至於在他老年時期還夢到他兒童時期時父親監督他背書的場景。他的父親給他取名叫“軾”是有原因的。“軾”是古代馬車上的一個扶手,相當一個擺設,但在關鍵時能發揮重要用。他父親就是要他像軾一樣。

然而,蘇東坡的性格卻恰恰相反。他為人坦蕩,豪放。受他父親的影響,他自幼博學多才。

在他17歲進京赴考時,他寫的一篇文章是分手主考官青睞,本來該得第一,但陰差陽錯的被判了個第二。而當歐陽修弄清真相後,十分後悔。便向皇上推薦了蘇東坡,皇上十分愛惜人才,就讓他做了個三品大官,可見他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

但是他在我心中又是一位愛憎分明的人。

蘇東坡因為一些原因被貶到了惠州做通判,但是他的頂頭上司陳希亮卻處處刁難他。其實,陳希亮並不是真正的想刁難他,他看蘇東坡年少氣盛,便想磨磨他的銳氣。陳大人在辦公府中見了一座涼亭,為了休閒所用,取名為“凌虛臺”。他讓蘇東坡為他的涼亭寫一篇文章。蘇東坡就藉著這個機會在文章裡大肆訴說著他對陳大人的不滿。陳大人不為所動,讓人把這篇文章刻在碑上,立在涼亭邊。蘇東坡在經歷了大起大落後,明白了陳大人的.良苦用心。他十分懊悔,又專門為陳大人寫了一篇文章,專門讚揚陳大人的功績,表達他對陳大人的尊敬。他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蘇東坡這位大文豪在64歲時永遠的睡去了,他的文采,他的詩,他的一切,留給我們這些後人。

他在我心中是獨特的,他有著別人沒有的經歷,他不卑不亢,他愛憎分明,它一枝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