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集合】清明節作文

【集合】清明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集合】清明節作文

清明節作文1

在我個人的眼裡,這世上所有的節日,都是歡樂的,可還有一個節日是悲傷的,它就是———清明節。

還有幾天,就是清明節了,我不像往常遇到節日那樣興奮,而是鬱鬱寡歡,因為我們要去上墳的是我的祖祖,祖祖生前最疼我了,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給了我,可是就在昨年,這無情的病魔奪走了她的生命,從此,我就再沒吃過祖祖最愛吃的葡萄,因為,我每次吃的時候,都彷彿會看見,祖祖細心的給我撥葡萄吃,每次我都會流下這傷心的眼淚。

到了清明節這天,我就和媽媽爸爸拿著紙錢,來到祖祖墳前,我一來到墳前,就說:“祖祖,我們來看你了,你在底下過得好嗎?我們都很想念你,我想對你說聲,對不起,當你在醫院的那最後一刻,你說想見見我,可我卻在公園裡玩,連你見我最後的一面也沒見成,從此,我就決定我以後不準再貪玩了,祖祖,你知道嗎,我現在已經懂事了,不是一個讓爸爸媽媽操心的孩子了。”

這時媽媽,走進我,一手把我抱著,另一隻手不停地抹著眼睛裡流出的眼淚說:“奶奶,你看,州州現在多懂事呀,他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胡鬧的孩了,奶奶你一定要保佑他呀!你知道嗎?州州,在你不在的這些日子裡,常常提起你,說他當時因為貪玩,連你的最後一面都沒見著,他非常後悔,就在前幾天的晚上,他又提起你,他說多麼想再投進你的懷裡,聽你講故事,唱歌。”

媽媽說完,就點香,燒紙,上完了墳,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可我覺得我的每一步是那麼的沉重……

清明節作文2

又是一年清明節。教學樓的場地上,大隊輔導員單調的聲音重複著“偉大的愛國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人性光輝”“精神崇高”。陰沉沉的天空和苦澀澀的空氣應徵者我們的沉重心情。大隊輔導員的聲音在空曠的操場上回蕩,時間如同一個身負重傷的'戰士痛苦緩慢地行走。

我呆呆的看著大隊輔導員,覺得這一切都好假……當初,那些英靈在世,當先烈們入伍時,當先烈們奔向敵人時,當子彈或長矛射入或刺進先烈們的胸膛時……先烈們從一開始就用自己的生命下了賭注,當先烈們在戰場上倒下時,先烈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什麼“情懷”“精神”,而是自己問:“我是不是為祖國而死的?”時,人們說:“是的。”先烈們不需要讚美,只需要認可!先烈們沒有注意自己的精神,先烈們不是老師!先烈們只是一群單純到為自己能為祖國奉獻而高興的人,先烈們擁有滿腔熱血,當先烈們發覺有那麼多骨肉同胞被敵人殺害時,先烈們咽不下這口氣,先烈們要為族人報仇!先烈們從未想過自己會被紀念,因為在先烈們看來,只要能為祖國報仇,就已經足夠了,先烈們只希望為祖國貢獻!可是,不需要祭奠,不需要懷念,先烈們從未離開過我們,先烈們不是一直在我們身邊,一直在我們心中嗎……過了好一會兒,我才猛然回過神來。時間,似乎已過了半個世紀…又好像,只過了幾秒鐘……大隊輔導員依舊發表她乏味的講話……演講還在繼續著,悲傷若有似無地感染著所有人……我不禁有些羞愧,現在的和平與幸福本因是屬於先烈們的,是先烈們用鮮血與生命換回來的,可先烈們卻無法品嚐,於是,我在心裡默默的祝福感謝著先烈們……然後,演講完畢,五一班上臺獻詩……我的眼睛忽然一會兒模糊一會兒清晰。

清晰時五一班的同學大聲張嘴朗讀,模糊時先烈們沒有張嘴卻發出最真實的呼喚,哦,原來先烈們不是在用嘴讀而是在用心讀……我仰望天空,烈士們彷彿出現在眼前,先烈們笑吟吟地望著我們。原來,先烈們要戰勝的最後一個敵人是死亡……並且,已經戰勝了……

清明節作文3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外公在三年前就去世了。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我們一起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裡。下午,太陽當頭照,我、爸爸、媽媽、大姨和姨夫還有哥哥頂著烈日到郊外的陵園給外公掃墓。

陵園裡一派翠綠的景象,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高的墓碑,上面刻有外公的名諱,裡面裝著外公的骨灰。爸爸、媽媽開始清理墓碑上的灰塵,給上面幫上一條吉祥帶,插上一束美麗的黃菊花。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那紅紅的火苗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眼淚順著臉頰向下流淌著,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女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最好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節作文4

清明將至,翠柏凝思。清明節那天下午,姨媽帶我和弟弟去了蘭江公園掃墓。空氣中還有細細的雨絲灑落在我們頭上、臉上,浸溼了我們的衣裳。公園裡櫻花的花瓣散落在地上,綠茵茵的草地有了這粉紅的花瓣,就像是織錦上有繡上了美麗的圖案。這不禁讓我想起杜牧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杏花村。”不正好應景麼?

很快,我們來到紀念碑下,我們靜靜的默哀一分鐘,接著拿著菊花圍著紀念碑繞了一圈,最後把金燦燦的菊花輕輕放在紀念碑下。姨媽給我們講了紀念碑的由來後,我才明白,這個紀念碑紀念的是為了解放澧縣而獻出生命的那一千六百餘名戰士所立的,紀念碑上站著一個神采奕奕吹小號的'士兵,好像時刻提醒著我們一定不能忘記歷史,時刻準備著為建設自己的家鄉而奮鬥。姨媽還講了澧縣的名人“蔣翊武”的故事,我深深地敬佩這些為了解放新中國而前仆後繼奉獻生命的革命烈士,我也真正明白了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一直傳承的意義——銘記先輩,感恩他們的無私奉獻。望著高大的紀念碑,我默默地說:“解放軍先烈們,謝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這美好的生活!”

離開紀念碑,姨媽帶著我們在公園散步。公園的景色也異常美麗,小螞蟻忙著搬運糧食,小蝴蝶喝著露珠,小花姿態各異,有的彎下腰像在偷聽動物們說話,有的像士兵一樣站在那兒,有的還是含苞待放,有的只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卻全展開了!小草也從地下探出頭來,好奇地張望四周,多麼熱鬧呀!

這個清明節讓我終身難忘,因為我真正瞭解了一個傳統節日的意義,我也會承擔使命,做一個“吹號手”,將這個節日的文化繼續傳承。

清明節作文5

細雨蒙,透過細膩雨絲兒,彷彿能看透街上行人,就好像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是,街上行人不多,嘆息,又是一個清明。

回了老家,在未開桌前,看天未暗又下著幾滴小雨,伴隨著這種天氣走了出去。

眼前是一排整齊綠,鋪滿老房子前面那塊地,聽爺爺說那是米麥,他還笑我沒見過這東西。下地後一股清晰味道撲鼻,似乎是從天空飄下餘地濺落在大地上,順便還吧藏在土裡香味帶了出來。是,這確確是大地是味道。上前折下一支米麥,整支米麥裡都沾著春雨,一有什麼動靜,水珠就滴溜溜地滾進葉子於杆縫裡去。細看這支米麥,有六股,它們還沒成熟,青幽幽。一粒粒一顆顆,都有以根常常須沖天向上。爺爺告訴我它們是先長殼再長肉,成熟後可比現在大多了。

其實剛進老家小道,我先注意到並非這片麥綠,而是遠處大院子裡兩棵高達梨樹以那漫樹白花。看完這片綠,我就迫不待地跑是看這片白了,哦不是,是雪白。真很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這片雪下,滿地都是春風帶下來花瓣,零零散散,灑灑落落。又回到老房子轉了轉,欣喜發現14年前那棵枇杷樹結果了。有好幾棵枇杷樹在支小小土地裡孕育,生長。那是14年前媽媽懷我時候所吃枇杷,隨便一扔,誰知所扔之處必有發芽,它們我同歲,我一起成長。

時間還早,又哥哥去了後山,這個小小村莊依山而建,後山不是一座兒是一片。找了最近地方上了山。這是一條經常走路,小時候把整座山都翻遍了,走遍了,玩遍了卻找不到什麼寶藏,今日卻感覺整座山都是寶藏,它正堅守著小時候夥伴們冒險留下快樂回憶。上山依舊做著那同樣事,走同樣路,吹一樣風,卻又不一樣感受。整座山都沐浴在微寒春風中,都沉浸在有趣回憶中。依舊做著看似幼稚事,採了一大把紅杜鵑,小時候也如此,彷彿上山就是為這片春風春雨滋潤過紅色似,時間怎麼過還是如此風塵不變。

這些植物以這些山,完好地保留著我回憶,觸控著空氣,觸控著風,看到它們彷彿打開了記憶,那扇陳舊門。

清明節作文6

每一年的清明節在4月4日到5日中間。表明春天來臨的節氣。關於清明節,也有很多有趣的活動和基本常識哩!盪鞦韆。

盪鞦韆是古時候的一種習俗。盪鞦韆不但能夠提高身心健康,並且還能夠塑造英勇精神實質。迄今,大家仍在流傳著這一習俗。踏青。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候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節,春回大地,大自然四處展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色,更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俗始終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性。植樹。因而,從古至今,中國就會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性,植樹風俗習慣一直流傳迄今。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節時大家鍾愛的主題活動之一。

每到清明節時,大家不但大白天放,晚間也放,聽說,那樣能除病消災,為自己產生好運氣。掃墓。清明掃墓,其習俗來日益突出。掃墓是為了更好地祭奠遠去的家人和故人,也是對家人和故人的想念。儘管她們都早已沒有人世間了,可是,她們死前的歷經在大家腦子裡依然清楚可見。這一份思念是永恆不變而刻骨銘心的。插柳。聽說,清明節插柳的風俗習慣,是為了更好地留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迄今,被大家流傳了出來。射柳。射柳是訓練射箭技巧的手機遊戲。也是清明節的一種習俗。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寬比來判斷輸贏。採茶。清明時節,南方地區天氣轉暖,更是採茶的好時節。在我國西湖的龍井迄今聞名天下。

看過上邊的清明節習俗和這些有趣的活動後,大夥兒一定對中國的文化藝術有一定的掌握,但,相關清明節的習俗和傳說故事也有好多好多,這就必須大家持續的去掌握把握。

清明節作文7

屈指數數,這是我在長沙度過的第x個清明節,原先我闊別家鄉已兩年餘。

雨紛紛,最近連綿未絕的降雨給長沙即將到來的清明鋪上一層薄薄的紗,如泣如訴,在這個革命先烈繁榮昌盛的地方,晦暗的色調也渲染著些許思念之情,舉國之殤。

不知是否天公作美,正逢請明日,陽光卻明媚了起來,似是在唱誦著國家正譜寫著的光明新篇章。

長沙烈士公園人流熙攘,人們在這一天寄託對逝去人事物的想念,老人們向孩子們講訴著一個個那些年驚心動魄的故事,我也來到那裡瞻仰著開國之祖——為新中國而犧牲生命的愛國之血,曾在華夏大地捨生忘死保家衛國而戰死的鮮活生命,他們支撐起一個殘破的國,此時造就瞭如今中華民族無數的家。

灰黑色天幕又遮住了日光,離家數年,深感惋惜的是來不及回去祭一下已故的老人,漂泊在外的遊子,魂牽夢縈日夜思念的家鄉,那裡始終是心靈最深處的港灣。每逢佳節倍思親,每一次跟家裡的聯絡,心裡最想明白的便是遠方家鄉父母的訊息,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即使無盡煩惱纏著你,也會讓它成為跟父母聊天的笑柄;然而,最害怕聽到的,也是父母無奈時候的一聲聲嘆息。爸爸媽媽身體是否健康,是不是又添了銀絲白了鬢角,皺紋又爬上臉龐,手上的老繭又磨破了幾層皮…

國家從最艱難的時候過來了,總免不了階級矛盾,家庭熬過了艱難的時候,總會有些不和諧,大家都老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大事小事都會牽絆著人的情感,有的東西需要執著,有的東西不放開也只是徒增自擾。

總不會有永遠平坦的道路,踩到了磕腳的石子,把他它踏平就好,此時走下去的路沒有走不到盡頭。

就像遠航的帆船,唯有揚帆方能行的更遠。

最後想說的還是,孩子已經長大了,爸爸媽媽不需要過多牽掛,他在健康而用心的應對著生活籌劃著將來,成長道路上最讓人牽腸掛肚的始終是家裡辛勤勞作的年邁父母,他們是否安好,是否無恙,是否靜靜的享受著安靜年華。

清明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然不錯,那天果然下雨了,可雨一下,我的心更加難受了。每一滴雨都像一把刀刺入我的心,因為我要去掃墓——我最敬愛的姑姥。

在車上的時候,我的心就沉到了低谷,腦海裡浮現出她在我小時候帶我的每一個畫面。我總想擁有一種神力,想把她死而復生。我們之間的親情,天地之間沒有什麼可以勝過。淚水一滴一滴的落下,在角落裡,我的心也扭曲在一起。

在六七歲的時候,我看到別人風風光光地騎自行車。騎到這兒騎到那,我很羨慕便嚷嚷道:“姑姥我也要學自行車。”姑姥的臉上洋溢著笑容,並沒有吵我只是溫和的說:“碩兒,你想學我教你,摔疼了可別哭。”我一笑。點了點頭,因為有了姑姥的幫助,我學的很快,姑姥說:“碩兒真聰明。”

下了車,天有點霧,可我的心,霧很大,糊在心頭,因為前面的泥很多,所以只好下車走每一步走的非常艱難,那些畫面在我的腦海中“回放”。

我只見媽媽在默默的流淚,爸爸沒哭,只是在輕輕地換蘋果之類的。過了好長時間,我的眼睛像一個紅柿子。回家了,我坐在車上,心裡好受了一點,也在為姑姥默默的祈禱。

這些記憶已經成為我人生中最珍貴的寶物。終於到了,這時我的.淚不再被壓制著。一下子衝了出來,我衝到墓前沒有大叫,只是在心中默默的痛。我當時只想:姑姥啊,你為什麼要這樣?我還沒有報恩,但是我會記住你對我的好。那些事我會銘記在心,不管身在何方,都會想著您。

清明節是我傷心又開心日子,淚水如同雨水我想老天爺看到我這麼傷心,才流的淚願你在天間更開心,但您記住,我對您的愛是永恆的。

清明節作文9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破陣子。春景》晏殊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每當這時,我們都會回到老家掃墓祭祀和搗青麻餈。

因為外面下著大雨,於是我們決定先在家做青麻餈。大人們拿出了早早準備好的糯米和艾青,先將糯米蒸熟,再把糯米和艾草放入了石臼中。接著,一個老爺爺掄起一個大大的石錘,一下接一下地捶打。旁邊一個人配合著,每當石錘抬起,他就用摸了水的手給糯米翻面。待糯米和艾草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後,就可以把黏糊糊的青綠色的`大糯米糰子放到正方形的大面板上,撒上松花粉,將其擀成一張正方形的餅。最後裹上早早準備好的餡料,麻餈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糯米皮軟軟糯糯的,還帶著一絲艾草的清香。餡料甜甜的,實在是太美味了!

下午,待雨小了些,我們便開始掃墓祭祀了。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山腳下。天上還飄著濛濛的細雨,放眼望去是滿山碧綠的茶園。上山的路可真是危機重重。因為下雨,本來就陡的山路變得很滑。到達掃墓的地方時,我已經是氣喘吁吁的了。掃墓首先要把墓打掃乾淨,再拔去雜草。然後,爸爸用鋤頭去旁邊挖了一個很大的土球放在墳頭上,再插上一根掛了紙幡的樹枝。奶奶從籃子裡拿出一碗碗精心準備的小菜放在墓碑前,並倒上十杯酒,點燃了香和蠟燭。一切都準備好後,我們就開始了祭拜。

這真是一個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節日啊!

清明節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杜牧的《清明》說明了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淒涼。

在清明節前,我們學校五、六年級的全體同學去烈士陵園祭掃。

首先是祭掃儀式,我們派代表上前敬獻花圈。看著面前的兩個花圈,心裡很難受。接下來,主持人以及學生代表講話之後,是全體默哀,那低沉的音樂彷彿可以讓我們看到那些英勇的烈士犧牲時的場面。儀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接下來是參觀烈士們的紀念館。紀念館內陳列著烈士們的照片及介紹。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曆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大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則可指自19世紀末到辛亥年,中國的一系列以推翻滿清統治為目標的革命運動。

最後一項儀式是獻花。我們走過一個個烈士碑,將自制的小白花放在上面,以表達我們的敬意。

通過這次祭掃活動,使我明白了這些烈士的偉大,讓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當年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換來的。這種精神永垂不朽!

清明節作文11

今年清明節的天氣依舊是陰沉沉的,不過,在眾人提著祭品去掃墓的時候,天空倒是沒有飄來紛紛雨絲。

每年的清明節,我家裡都格外的重視。在清明節的這一天,家裡所有的人都得到場,並且家鄉里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要在這一天中午之前,去山上給先人們掃好墓。

隨著清明節的到來,在前一天裡,在外地的家人們全都回了家來。所以,清明節一早,家裡的人就陸續的起床,然後準備著要去上山掃墓了。我們掃墓必須準備酒肉,還有新鮮煮好的米飯。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掃墓的'紙錢,香燭,還有清明插花。

準備好了這些東西之後,我一家人就去山上給先人們掃墓了。由於,家裡祖先的墓地離家裡有一段不短的路程,所以,我們的腳程也都加快了些。家裡每個人的手上都會拿著一些祭品,然後全程都較為嚴肅的往先人的墓地而去。

當我們到達了第一處墓地的時候,掃墓的一些儀式以及流程也就開始了。我們會將墓地裡的一些雜草,以及灰塵掃去,然後擺上食物,點上蠟燭,燒上紙錢,以及點燃線香。一切都做足了之後,我們就該朝著先人的墓地拜上三拜了。在拜的時候,我們會在心裡祈禱,也求先人保佑。等到拜完,我們會等上一會,然後放鞭炮。鞭炮噼裡啪啦的響著,鞭炮聲一結束,我們也就該離開,然後前往下一處墓地了。

家裡人格外重視這個節日,也因此每年的清明節一到,家裡的氛圍也都變了。那是我們對逝去先人的懷念,以及尊重。

當我們從山上下來,回了家後,清明節的掃墓儀式也算徹底結束。一年一年的清明節,讓我們祭奠逝去先人的同時,也讓我們知道珍惜我們身邊的人。

清明節作文12

說起24節氣,我常常在日曆上看見,也在二年級書本學過。在我的印象中,最有意義的要數清明瞭。

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其實這時的氣候特別溫暖,氣溫開始回升,時不時都有太陽。草木開始發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開始播種。聽媽媽說: 以前農民伯伯總說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一到清明,農民們正忙著春耕春種,期待著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媽媽說,在清明這一天,每戶人家門上都會插上柳條。我問媽媽為什麼呢?媽媽說這是一種習俗。因為有俗諺說:“清明不帶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帶柳,死後便黃狗”。是否說明柳枝具有辟邪的作用?民間流傳說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為了防止鬼的侵擾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條發芽的時間,於是人們紛紛把柳條插門上,以保全家平安。

清明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媽媽說也叫“踏青節”,是傳統的重大祭奠節日。媽媽還說,在古代清明節這天不能用針,也不能洗衣服,還有些女士還不能行路。當然,那是在古代 。現在是祭祀先祖,緬懷親人,也發揚成利用這傳統節日來祭奠英雄烈士,讓他們的英勇抗敵,堅貞不屈的精神代代流傳。所以至今在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

記得上次和爸爸媽媽去上墳,爸爸媽媽說,他們小時候清明去上墳或掃墓,還不能吃食物或者只吃素食,說這樣表達對先祖和烈士的禮貌和尊重。掃墓時更不要有歡聲笑語,要默哀,還要給先祖修理墳墓、上香、上貢、敬酒、祭拜、放鞭炮。不過我知道現在好像很多地方都不可以放鞭炮了,因為怕引起火災,擾亂平靜。

爸爸媽媽都是在飯店工作,每年的清明節這天,都會來很多的上墳和掃墓客人來吃飯。可見這一天是多麼的熱鬧啊!

清明節作文13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這是宋代詩人王瑀偁的佳作,這首詩的意思是:‘沒有花賞,沒有美酒喝,這樣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一切對詩人來說都很蕭條寂寞。今日潛心學習用作照明的燈火,還是昨日從鄰家討來的火種,

在清明假期中,我陪著爺爺奶奶與父母前往山上為太爺爺和太奶奶掃墓。一路上,只聽得見鳥鳴聲和風吹過竹葉的沙沙聲,沒有城市裡的喧鬧聲。這天,天空湛藍的,白雲在藍天上悠啊悠,悠過一朵漂亮的“棉花糖”。地上的落葉紛紛,有棕色的,有深綠色的、有墨綠色的。粉紅中夾著絲絲淡淡的白色花瓣,被風吹下來落在葉子上,點綴著大地。大地一下子變得像一幅清淡而雅美的中國山水畫。一棵棵竹子挺撥地站在山坡的一旁,新葉顯得生機勃勃。路旁的蒲公英一簇一簇,像白色的仙女。

經過彎曲的山路,我們到了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墓是水泥修的,過年時插的香還依然紋絲不動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紅紅的蠟流到了一半就被凍住了。墓的`兩旁分別種上兩株四季青,已經特別茂盛,綠得愜意。爸爸放響了一串紅彤彤的爆竹,聲音響徹雲霄,在山水迴盪,這爆竹代表了我們一家對太爺爺太奶奶的衷心探望。我們向太爺爺太奶奶訴說完心事,希望太爺爺太奶奶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掃完了墓,我們一家就下了山,駕駛小汽車,開回家去,賓士向前。爺爺奶奶的心還留在那兒,眼睛裡早已盈滿了淚水。

現在大家在傳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就是說樹想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動它的枝葉。樹是客觀事物,風是不停流逝的時間,比喻時間的流逝是不隨個人意願而停止的。多用於感嘆人,孩子希望孝敬雙親時,父母卻已故。所以,從現在開始,多陪陪你的家人,多給他們一些關愛,讓愛永遠傳下去。

清明節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著名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清明》,真是寫滿了憂愁,道盡了思念。

這一天,我們全家起了個大早。我主動幫助爸爸收拾祭祀需要的用品,準備出發。一路上,天空陰雨綿綿,氣氛有些沉重。為了打破這份沉重,爸爸一邊走一邊對我說:“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等。人們在這一天一般都會踏青祭祖,懷念長輩。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留下來的優良傳統節日。通過祭祀可以弘揚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還可以促進家庭的凝聚力。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這種踏青也叫春遊。”聽完爸爸的娓娓道來,我想原來關於清明節的.知識有這麼多啊!

我們家的祖墳在一片樹林裡,經過幾道彎彎曲曲的小路,終於到了目的地。我看到周圍有人在焚燒紙錢和放鞭炮,弄得煙霧繚繞,嗆得我都不能呼吸了。我對此非常不解,便問爸爸為什麼要這樣。爸爸說:“傳說只要活著的人把紙錢焚燒,那些錢就可以給陰間的人花了。”“可我覺得這個習俗很不好,因為有可能不小心引發森林火災,還會汙染新鮮的空氣,破壞我們的環境。並且焚燒紙錢只是傳說,說明那就是封建迷信。”爸爸聽了我的想法後,覺得很有道理,說:“兒子,英雄所見略同呀!所以,我們準備的是鮮花和一些供品,我們要文明祭祀!”。這時,我忽然想起了前幾天新聞裡說:陽泉要爭取“五城聯創”,要建設省級文明城,國家級衛生城。這不正符合我們陽泉市發展倡導的方向嗎?

在返回家的路上,我就想:表達思念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啊!比如:鮮花祭祀、植樹祭祀,還有現在很流行的網上祭祀,文明祭祀貴在心意。而我覺得小學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學習,爭取做一個社會上的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