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最美的愛是生死相隨

最美的愛是生死相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最美的愛是生死相隨


  她出身名門,讀過書,也算是一代才女。她還有自己的事業,在北京女高師執教,做到體育主任的位置,曾是許廣平的老師,在當時可謂有才有貌、特立獨行的新女性。

  她就是唐篔,如果不是遇到陳寅恪,或許她的人生會是另一番模樣。

  兩人相識時,他已38歲,且沒有動過成家的念頭,她也年將30,屬於要事業不要家庭的大齡剩女。這樣的兩個人,卻一見鍾情,然後滿心歡喜地步入他們曾經不屑的婚姻殿堂。

  隨著3個孩子的出生,家務繁重,家庭事業兩難全,總得做出取捨。此時的唐篔,把自己變成一箇舊式的家庭主婦,以支援丈夫策馬疾馳。

  曾經,清華女生以女性如何為社會做貢獻為主題,採訪了一些師母。她們希望曾經的事業女性唐篔能夠說出一番大義凜然的話,沒想到她卻說:“女人為家庭做出貢獻也很重要。”

  不管別人怎麼看,唐篔是鐵了心地縮在陳寅恪的影子裡,她包攬了所有家務,大小事一人打理,還幫忙抄寫文稿,真正是相夫教子,以丈夫的成功為榮,為孩子的成長欣喜。

  只是,這種平靜的日子沒有維持多久。1937年,日寇入侵,夫妻兩人拖兒帶女,倉皇逃亡。此時,大女兒9歲,最小的孩子只有4個月。長途顛簸讓唐篔心臟病復發,再也無法跋涉,只能在香港暫居。

  那段日子可以用窮困潦倒來形容,他們居無定所,4年之內搬了6次家。為了貼補家用,陳寅恪堅持到西南聯大教書,每月的薪水悉數寄往家裡,自己一分都不留。

  為了打理好一家人的生活,唐篔從一個優雅的才女蛻變成一個精打細算的婦人。丈夫身體不好,為了給他補充營養,她買了一隻山羊,每日擠一碗奶。她奉為寶貝的山羊,其實是一隻跛腿羊,因為跛腿的羊價錢便宜,奶質卻不比四肢健全的羊差。

  除了做好賢內助,他任何時候需要她,她都會跟隨左右。有一段時間,陳寅恪的祕書不辭而別,她就擔起了這個職責,直到有新的祕書來接班。

  雖然生活貧苦,她又常年受心臟病困擾,但家庭的裡裡外外,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這一切他都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不止一次地對兒女們說:“你母親是這個家的主心骨,沒有她,就沒有這個家!”

  聽到他的讚譽,她心裡像灌了蜜一樣甜,輕輕一笑,再多的苦和累都瞬間煙消雲散。

  本以為一路艱難地走過來,晚年可以笑看夕陽,不料那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又將一切都粉碎了。他被要求不停地寫檢討、寫材料,臥病在床,喝一瓶牛奶都要寫申請。一代學者,風燭殘年裡,受盡屈辱和折磨。

  此時,唐篔可以選擇離開,但她選擇了留在他身邊,身兼護工、祕書,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幫他寫永遠也寫不完的“材料”。她為他累得頭髮花白,腰背佝僂,還要遭受紅衛兵的呵斥和拳打腳踢。

  她的身體本來就不好,他一度以為,她會熬不過去,會先自己而去。悲痛之餘,他提筆為她寫下輓聯,情真意切,讓人看了不禁潸然淚下。

  沒想到,她固執地撐著,不肯離去。1969年10月7日,陳寅恪淒涼離世,此時的唐篔也已臥病在床,她沒有流一滴眼淚,很平靜地處理了丈夫的後世,45天后,她追隨丈夫的腳步而去。

  別人都說,她是為陳寅恪而生的,她躲在陳寅恪的影子裡,忘記了自己。到底值與不值,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每個女人都想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她和他同甘共苦,和他生死相隨,看似失了自我,其實,又何嘗不令人羨慕?最美的愛情不過是這樣,一起攜手走過風雨,再攜手共赴死亡,永遠不經歷傷心和孤獨的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