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守望那段征途現代散文

守望那段征途現代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燈下走筆,宛如人在旅途,又似身屬汪洋。不知前面的境地到底如何,是泥濘崎嶇,是驚濤駭浪,還是康莊大道、風平浪靜?不知道,只知道腳步就應該這麼走下去,即使不走,也當看看以往行人留下的腳印、望望他們遠去的身影,給自己增加點底氣、補充補充腳力。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守望那段征途現代散文

人生中什麼都可能缺少或遺失,惟有路途卻是根深蒂固、不可或缺的。從出生到死亡,走過的路又何止一二,雖然不必像說著“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那樣來譏損別人,但迎著前方飄來的風塵,望著身後遺留的腳印,心裡總會有著淡淡自豪。畢竟這是自己體力和精力的外在體現。但當一番細細品咂後,我們便會有著無盡的孤獨和彷徨。自己走過的路啊,到底應該以什麼為座標呢?難道眼下的方向自己真的就把握的那麼妥帖、合適嗎?不會走錯嗎?萬一走錯,前方該是溝壑還是懸崖呢?於是,腳開始變得虛浮,前方的路開始變得模糊,身後的路也開始慢慢消散。

我向來很仰慕旅行家的豪邁,那種登山臨水、訪奇探幽的舉動無不顯示出他們身體和精神的強健,但更多的是對他們對腳下路徑和人生路徑的確定。但恕我直言,那種仰慕只是一時的'心理皈依,而在人生中恰恰有許多是一去不再,卻又永恆存在的遠行值得我們久久地守望。守望,不是匆匆一眸,也不是淡淡的凝視,而是需要用心去感知、去品味、去靜守的舉動。“長征”即是一處值得我們長久守望的征途。

守望,那征途。它不是一次證明自己腳力卻又在證明的征途,不是譜寫祖國錦繡山河的短短遊記而是一篇展示華夏優秀兒女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巨集偉詩篇,不是把腳下的路僅僅看成是腳下的路而要化作精神上的征途來供我們長久的默唸、追思、守望。

說到這,我想大凡對它真正凝視過的人都會動容。這是一條什麼樣的征途呢?是一條經閩贛、穿兩廣、越雲貴、至陝甘的奇絕征途;是一條爬雪山、過草地、啃樹皮、煮皮帶的艱險征途;是一條熱血噴湧、豪情萬丈的超邁征途。聽聽吧,那赤水河、金沙江怕是至今還在呼喊咆哮的聲響,還有那萬丈的雪峰,頂上定有那飄舞的紅旗,獵獵作響,響徹雲空。

想想那骨瘦如柴的馬匹。那戰士,更加瘦骨嶙峋。深陷的眼窩,乾裂的嘴脣,水袋中的生命之源早已給了擔架上的戰友,如今再無一滴,可軟若棉團的雙腿還是鏗鏘有力、矯健多姿。任前方山峰險拔、水流急湍,槍林彈雨、明溝暗壑,心裡只苦守一句,前面還有很多路要走。

曾記得臨來時母親的切切叮囑,那顫抖的白髮、眼角的清淚連著那滿面的深如溝壑的皺紋下隱藏著的殷殷期望和深深苦盼。送子的手應當是天下最不捨的手,但此時一切溫情都變成了堅決。因為祖國在流淚、人民在流血。多少家園妻離子散、飄零如寄;多少老人親人漸失、孤苦無依;多少幼子湟若驚鴻、無家可歸。想到此,便不能不流淚了,一時間腳下的征途便成了一切苦痛的承載,顯得沉重堅實。這樣還管它什麼頭頂的風雨、腳下的高低;管它什麼腹中的飢餓,喉嗓的乾渴。只要腳步不停,一切都會好的。

是的,一切都會好的。當時的一切一切都已經濃縮到一張張黑白相片上搬上了熒屏、進入了史冊,每一步腳印都已經化作了不朽的豐碑,供我們用心膜拜。但我想,這種跨時代的對接雖然在時間上有了距離,在心理卻不能構成隔閡。英雄的存在,不是僅僅讓我們去仰望的,他們腳下的路也不是僅僅為了充塞歷史的,他們需要我們用心的去追尋、去守望、去用他們來構築自己的征途。這一點上,他們總是很慷慨,而我們卻有點羞赧、矜持,顯得有些小家子氣。

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仔細想想,就不能不感嘆一番,路到底是需要有人來開闢的,但只是開闢了卻沒有人來續接走過到底還是會荒廢的。倘說到精神上的路就更值得我們緊步相隨了。且一些在現實中遠去的行程早已化作了精神上的通途,那麼我們就只能守望了。不要讓它隱遁,不要讓它退色,就把它深深的刻在心靈底部,待到身閒意懶、步履虛浮時將其取出,細細的守望一二,就會沉穩許多、澄明許多,起碼不會像阮籍那樣行至窮途號啕大哭吧!

守望,那段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