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老虎sa散記散文

老虎sa散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老虎sa橫亙在陝甘大道的西邊,所謂sa者,頭也。是說這山好像一顆巨大的老虎腦袋,正伸頭探腦鑽出地面,若恰臨東風,則立即騰躍而出,長嘯一聲,震憾世界。話是這麼說,老虎sa其實是一座土石山包。

老虎sa散記散文

山形如名,刺槐、荊棘、沙棘、酸杏在額頭寫了王字,兩塊巨石撐起雙耳,高聳的武陵寺塔暫時鎮住了血盆大口,恰似炸雷前的寂靜,黎明前的一瞬。

山質表面自然是黃土,約兩三張厚;其下紅膠泥,五六尺厚,不透水;土下全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石色各異,石隙有水。宋代該地知事呂大防掘穿紅膠泥,湧出礦泉水,又用陶管彼此連線輸入城內,成為最早的自來水工程,史家稱讚為"呂公惠民泉"。

有了泉水滋潤,老虎sa上下高的樹,綠的'草便茂盛起來,逐漸成為綠色海洋。無風時靜靜的,靜得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有風時怯怯的,如輕移蓮步的新娘初揭蓋頭的一幕。

老虎sa是頁樑的餘脈,數萬年前這條山樑原為滄海,慢慢浮出水面成為山樑。於是老虎雖處內陸,卻有了大海的靈魂。大海以其博大的胸襟養育了老虎sa。老虎sa剛強其本,柔媚其表,意境恢巨集;雖威武無比卻不覺其雄,"捏過天的鼻疙瘩"而不覺其高。

老虎sa據說是唐人命名的。唐人在一千多年前翻越老虎sa長途跋涉西去長武塬,為其母親祝壽而修建昭仁寺留存至今。憑著行軍途中一句戲言,老虎sa威名誕生。唐人不會知道,今天的老虎因為自己的翻越而使它具有了歷史文化色彩。這位命名老虎sa的唐人便是唐太宗李世民。

老虎sa的美,於泉、於樹?

老虎sa滿山滿凹都是樹,有樹就蘊綠,蘊綠便流翠。間或一汪清泉不流不溢,似鑑如玉,照出滿心的綠意,滋潤一腔的激情。以手掬水,水滑無痕,幹甜沁心,齒間流香。登上老虎sa山顛,自己便成王字上邊一點:主人的主。不覺豪氣頓生,舉目四望,但見綠海茫茫,細浪蕩漾,波峰波谷全部掩映在山嵐之中,實在令人心緒愉悅。

老虎sa多奇樹。最奇的是武陵寺塔前五十步處的一株杏樹。這株杏樹幹粗枝奇,樹瘤遍佈。那杏葉,葉片圓潤,葉尖鈍銼,葉質肥厚,葉色墨綠。早春二月一樹花開,粉紅似佳人薄紗。剛到五月,一樹黃杏,似金彈迸發,招來多少垂涎三尺的饕餮之徒。冬至過後,杏樹枝幹凌空橫斜,如蒼龍出海,似蒼鷹巡山;樹幹黑黢如鋼,叩之有聲,聲如石罄、金鐘,音震數裡。

老虎sa北宋城遺址高牆裂縫處長有一株酸棗樹,三拃粗細,高約兩米,孤零零地守護著這方水土。酸棗本屬小灌木,夯土之上能長這麼粗已屬不易,專家估計樹齡在千年左右。不用說,這株酸棗見證了宋人抗金,明人補牆,左公植柳,白郎攻城,于右任題字,王孟周立碑……只可惜,農業學大寨一聲令下,城牆徹底被毀,夯土成了大寨田的肥料。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株酸棗樹變成了幾把擀杖,被縣革委會送給地區革委會的幾個頭頭作了家用。慶幸的是樹根丟棄後有好事者拾來保管,二十年後被根雕藝術家朱志斌收藏,朱氏感嘆名木不存,而要使其靈魂不朽,遂緣其形,雕作虎頭形筆架,成為鎮堂之寶,也算對得起老虎sa了。

老虎sa有佛寺,名為武陵寺。和尚唐宋至民國佔據此山一千多年,此山便成了勝地,有了神氣。寺中和尚取罐罐溝水做成豆腐腦,色如凝脂,潤如軟玉,香駐齒間,數日不去,成為乾州四寶之一(現代人以為乾州四寶皆出自現在乾縣,其實乾州四寶出自明清時期的乾州,即今天的乾縣、永壽、禮泉和興平的部分地區,乾州四寶中的豆腐腦就以老虎所產最為珍貴)。

民國文人于右任返回陝西出任靖國軍司令,夜宿老虎,紳士官宦皆來求字,於公應接不暇,睏倦不已。遂飲該山柿葉茶,含沙棘果,頓時倦意全消,伏案疾書,不覺東方破曉,大笑而去三原。

老虎sa是綠海中的一朵浪花。千年風浪給了他生命,給了他長生不老,青春永駐的祕方,也給了他動人的傳說。天藍綠,胸有湧泉;雲岫嵐圍,動心攝魄,老虎,真乃不可多得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