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老山,那遠去的人影散文

老山,那遠去的人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1

老山,那遠去的人影散文

那是四月。

四月,在麻栗坡,是一個多好的季節啊。

四月的麻栗坡,山綠得水洗一樣,一朵一朵的花兒,如同情歌一樣開放。四月的麻栗坡,水在山的映襯下,更白淨了,更清亮了,如女孩的微笑,一漾一漾的。

這個季節,是浪漫的季節。

這個季節,是戀愛的季節。

作為軍人吧,這時,坐在麻慄樹下,罩著綠綠的樹蔭,給遠方的妻子寫一封信,一邊寫,一邊咬著筆頭,回憶著相見時的羞澀,相愛時的美好,還有相別時的不捨,該多美啊。

更何況,家裡還有個七歲的兒子,還有個三歲的女兒。

這一切回憶,都如麻栗坡夜裡的一輪圓月,美好,皎潔,醉人心魄。

可是,這一切,在那一天都不存在了。

那一天,是一九八四年的四月二十八日。地點,麻栗坡的老山主峰。

  2

那一天,他走向了永遠,走成了一座豐碑。

那一場戰爭,已過去了三十多年,硝煙散盡,鳥鳴如歌。三十年,戰爭早已遠去,一批年輕人也已經遠去。

他也已遠去。

死時,他二十七歲,帥氣得如麻栗坡的一面瀑布,陽光閃閃,讓人無法仰視,可又不得不仰視。照片中的他,帥氣中夾雜著秀氣,甚至還有些靦腆,眉毛很濃,眼睛很亮,嘴角微微上揚,掛著一縷笑。

這是一張平常照,還是給愛人的?

這是他入伍時的,還是他走上戰場前的?

總之,他的微笑,被定格在那一瞬間,直到永遠。

他如果活著,現在也已是近六十的人了。

他如果還活著,此時頭髮怕也已花白了吧;怕是和愛人一起,在院子中澆花散步吧;或者,肩著自己的孫子,正嘻嘻哈哈地逗笑著,講著當年的戰鬥故事吧。

可是,一切美好的預測,在那一天都戛然而止。

  3

老山主峰上有個廣場。

導遊說,去吧,去看看吧。

於是,我們一群都市來的大學生,就揹著行囊來了。慢慢到了主峰,一級一級臺階,在綠蔭中穿梭。鳥兒的鳴叫,關關相和,一聲復一聲。有一種鳥兒,拳頭大,嫩黃的嘴,嘰哩嘰哩地叫著,好聽,也好看:一切都和平而美好。

我們一邊走著,一邊東張西望著。

四周樹葉,雨後如洗,綠得玉一樣,甚至映綠了我們的臉,我們的衣襟。以至於我們懷疑,我們說出的話,吐出的每一個單詞,都會被映綠,甚至沁著綠汁。

路,愈走愈陡。

臺階,也急了一些。

終於,一個廣場陡然出現。

我們怔住了,一個個停住腳步。

也就是這一剎那間,我們都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重量,讓我們靜了下來,挺起了胸。

他就站在那兒。

他在望著我們。不,應該說,他在等著我們,在這兒一等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一萬多個日日夜夜啊。他一直站在這兒,凝望著遠處,那目光,凝重,堅定,彷彿能穿透時空,和我們的靈魂對接,和我們的靈魂交談。

他彷彿在說,你們來了?

他彷彿在問,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面對著他,一時,我想流淚。

  4

導遊說,這就是張大權連長。

導遊說,建老山主峰廣場時,大家一致通過,以他為原型,造一尊雕塑立在這兒,立在祖國的邊陲。

其實,準確地說,他是副連長,當時是老山主攻團二營五連的副連長。

雕塑的他,顯然是在戰場上的樣子。

他頭戴鋼盔,身著斗篷,懷中抱著一支鋼槍,凝視著遠方。他的臉仍清秀,帥氣,和那張半身照相比,少了微笑,多了凌峻,多了剛強。

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男人。

中國男人,友好時,儒雅,寬厚,就如陽光映照下的湖水,一派祥和。但是,一旦受欺負,尤其被忘恩負義者背後下冷刀子時,絕對會拍案而起,狹路亮劍,流血五步的。

張大權烈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也是一群人的寫照。

他笑時如春風,怒是如雄獅。

這點,麻栗坡可以作證,老山可以作證,共和國的歷史可以作證,那些當年與他們狹路相逢者也可以作證。

他和他的戰友們以自己的血,自己的生命作證。

  5

那場戰爭,叫自衛反擊戰,它早已融入了共和國的歷史。

彈指一揮,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遠去了刀光劍影,黯淡了鼓角爭鳴,可是,那一群年輕人,卻不會走出共和國的記憶,不會走出歲月的'記憶,更不會走出我們後來者的記憶。

多少年後,在舊書堆中,我看到了一本《高山下的花環》,我幾乎是用一天一夜時間看完的,看得熱淚盈眶,難以自己。我這才知道,在自己還沒出生,甚至在自己父輩還揹著書包上學的時候,在雲南,在麻栗坡的老山,曾發生過一場戰爭。

在那場戰爭中,有一個叫樑三喜的連長犧牲了。

他的家中,有老母,有妻子。

他還有孩子,對,還有一筆債,是借戰友們的,每一筆都清清楚楚地記在本子上,留下遺言,死後,讓妻子代還。

我幾番流淚,欲罷不能。

又過了幾年,我讀大學了,這才知道,這個人,就是以張大權烈士為原型。

從少年到青年,一個高大的影子,一直在我的記憶中閃現。

今天,我第一次面對著他。

  6

張大權烈士是在主攻老山主峰時犧牲的。

在進攻老山主峰的過程中,他身體三處受傷,一是左腿,一是小腹,一是手腕。尤其小腹一處,受傷後腸子流出,他用三角巾扎住,然後,繼續衝鋒。

戰後,據戰友們回憶,他道:“活著,我們就站在主峰上!死了,我們也要躺在主峰上。”他說到了,也做到了。

他是小學文化。

他不會有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留下什麼氣壯山河的誓言。他的身後,真真實實地留下了七百元錢的債,還有一個借債的小本子。

他很平凡,平凡如我們的父輩。

可是,他又很偉大,在國家受到威脅時,毫不猶豫,走向戰場,走向生與死的界點。古人說,“位卑未敢忘國憂”,他不會說,甚至不知道這句詩,可是,他做到了,以行動闡釋著這句詩。

我們讀了多少年的書啊,誰也懂得這句話,可面對烈士,我們真敢說自己懂嗎?

感謝老山,留下這群健兒。

感謝麻栗坡,留下一杯黃土,讓我們弔祭忠魂。

  7

我們去時,也恰好是四月。

四月的麻栗坡多好啊,這兒的水,白淨如溫柔的女子;這兒的山,高聳如壯烈的漢子。四月的麻栗坡,草青如染,花紅欲燃,可是,美麗、青蔥之下,我們能感覺到腳下山骨聳然。

這兒是一處美麗的地方,不乏浪漫的山歌,清亮的笛音,和溫柔的笑聲。

這兒,又不乏鐵血,不乏陽剛。

這兒,在清時,有反法的梅光德、盤聖懷、項崇周。

這是麻栗坡的光榮。

這兒,在自衛反擊戰中,又走來一群青年軍人,給麻栗坡增添了一種新的熱血和光榮。

這是一塊熱血沸騰的土地。

這是一塊敢愛敢恨的土地。

這兒山歌如浪,笑聲如花,姑娘們的臉兒如滿月一般光潔,讓人走入其中,心身俱醉。

這兒,老山主峰上,還有一個人,抱著槍,日夜凝望著遠方,億萬斯年,佇立在風雨中,山花中,佇立在共和國的邊陲。

去一趟麻栗坡,去一趟老山主峰吧,不須聽,不須問,只須和那尊雕塑靜靜地對望一眼,僅僅對望一眼,你就知道,自己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四月裡,去一趟麻栗坡,去一趟老山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