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精選初三語文作文彙總六篇

精選初三語文作文彙總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三語文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初三語文作文彙總六篇

初三語文作文 篇1

目標:

1、培養學生感悟生活、體驗生活的能力。

2、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法的能力。

重點:寫自己想說的話。

難點:如何選材、組材。

教法:談話法、舉例。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上週同學們寫了一篇文章《走進初三》。大家都寫升入三年級之後半年多時間內的所見、所聞、所感。

大部分同學敢於說自己想說的話,抒發了自己真實的感受,體現了當今中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也反映了新形勢下中學生嚮往新奇、敢於創新的思想,同時也突出了初三學生緊張、豐富多彩、充滿競爭、充滿情趣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來對上次的作文進行講評。

二、講評內容:

1、立意:積極向上,充滿豪情。同學們大多數寫初三生活緊張但又富有樂趣,願意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學校。

反映了當今中學生敢於拼搏的精神風貌。

2、選材與組材:大部分學生能夠選典型事例來反映初三生活,或寫老師、或寫同學、或既寫老師有寫同學

也寫家庭裡發生的變化。有重點中心突出。

金佳:寫了三位老師上課的不同表現,突出了新老師的特徵。

王迪:集中寫代數老師上課時的場面,幽默和諧。

魏新達:寫自己進入初三的苦與樂。

徐正家:從自我感受的角度來寫初三生活。

劉丹:著重同學們的表現。

3、文章結構:多數同學能做到首尾呼應,過渡自然,段與段之間注意照應,部分同學運用小標題的形式

新穎同時使文章內容巧妙過渡,又節省了筆墨。

魏新達:列了三個小標題

明星的生活

書海里的縴夫

一群唐吉訶德

王雙同學列的小標題是神出鬼沒的班主任

與眾不同的語文老師

風趣幽默的代數老師

4、關於表達方式:一部分同學能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對人物進行必要的描寫,重點突出。多數同學則是以自己的口吻來敘述,平淡的很,更不用說生動了。

王樂、楊斐佩:場面描寫好。

李廣潔:開頭;踏入學校大門,我伸了個懶腰走進教室,拖著沉重的書包一步兩搖的來到座位,把書包丟在桌子上,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剛進入三年級的那股高興勁早已跑到九霄雲外了。

三、存在問題:

1、材料組織不當。有的同學全篇象記流水帳,或者是寫成了決心書,無具體內容,空洞無物,中心就更不突出了。如:

2、語言貧乏;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句話,重三疊四,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錯別字多,病句現象嚴重。

4、書寫不規範,不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走進初三

寫作指導:立意:積極向上,充滿豪情

選材與組材:圍繞中心

文章結構新穎巧妙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

初三語文作文 篇2

  因為孤獨,我愛上讀書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因為孤獨,我愛上讀書》。

大家知道,我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少言寡語的人。我常常覺得自己是離群的孤雁、落單的羔羊、異類的醜小鴨。所以,我沒有朋友,沒有閨蜜,沒有鐵桿。我的生活似乎沒有朝氣蓬勃的春天,沒有欣欣向榮的夏天,沒有碩果累累的秋天,只有白雪皚皚的冬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似乎就是我的寫照。

當然,我沒有消沉,沒有低迷,沒有茫然,因為我找到了照亮人生的燈塔——書。那一本本書,或滿懷深情地回憶年少歲月,或興味盎然地審視自然風物,或樂此不疲地講述動人故事。那些在記憶中永不褪色的人和事,那些在腦海中閃耀著思辨之光的觀點,一個個湧現在我的眼前。書成了我的知己,成了我的夥伴,成了我可敬可愛的導師。我敬佩那保爾·柯察金,願做時代的巨人,扛得住風,頂得住雨;也敬佩蓋茨比,不論現實如何殘酷,總不熄滅希望的燈;更敬佩孫少平,不自卑於貧窮,不自卑於平凡,不把不幸當負擔的人生態度。

一紙詩書一年華,我在光陰背後開滿繁花。借五柳先生的淡泊名利,我收穫了寧靜;借李太白的孤傲,我收穫了曠達;借杜子美的悲天憫人,我收穫了擔當;借辛棄疾的雄心,我收穫了追求。

誰的青春不孤獨?誰的青春不受傷?誰的青春不迷茫?淚水和汗水的化學成分很相似,但前者只能為你帶來同情,後者卻能為你帶來掌聲和讚賞。讓我們與書為伴吧!在書中看那天的藍,賞那草的綠,聞那花的香,聽那鳥的歌唱;在書中觸控那蒲公英飛翔的翅膀,激勵我們揚帆遠航!

因為孤獨,沉醉書香的人生,是孤島,也是大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初三語文作文 篇3

憤怒地甩門而出後才驚覺,走出這個曾以為是一生避風港的家,偌大的世界竟無我容身之處。惶惑中,我想起了母親,迎著黑暗,頂著悲風冷雪,踉蹌的我敲開了母親的門。

穿著母親的睡衣,依偎在母親身邊,一種久違的溫暖與安寧緩緩流遍全身。"你好久沒跟我這麼親了。"母親的一句話使我泣不成聲。我就像一隻小鳥,翅膀硬了就迫不及待地飛向更為廣闊的天空,受到傷害才記起母親的好。我愧疚地摟著母親的腰,兒時的記憶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遠在新疆,母親帶著體弱多病的我艱難度日,那時候,我常常會不爭氣地半夜發起高燒來,母親就要揹我到幾裡外的診所看病。記憶中有一段路是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周圍是空曠的農田,偶爾冒出一兩個插著白幡的墳頭,在黑夜裡顯得更為陰森恐怖。也許是感應到了母親的緊張,每走到此,熟睡的我都會被驚醒。母親就唱兒歌、講故事來分散我的注意力。我緊緊摟著母親的脖子,在晃晃悠悠中再次進入夢鄉。

看病回來,無論是半夜幾點鐘,母親都不睡了,她把溫度表一直夾在我的腋下,每隔幾分鐘拿出來看一下,直到我完全退燒,她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天剛放亮時,母親就起來熬米粥,不知過了多久,朦朧中聽到有人在耳邊輕聲喚我,接著感覺自己被輕輕抱起。我睜開眼,看到母親一手攬著我端了碗,一手拿著勺子,舀了一勺粥在脣邊吹了吹,送到了我的嘴邊。時至今日,我都忘不了那碗粥的味道,更忘不了漆黑的夜裡蜷在母親背上的感覺,那是我童年最依戀的地方。

第一次離家讀書,是在百十里之外的寄宿學校。記得開學那天,母親細心地幫我打理一切,當她含淚離去後,我所有的堅強頃刻間土崩瓦解,無助的我跑到校園外的圍牆下痛哭流涕。那時,我天天盼著過大星期,回家的行李幾天前就收拾妥當。後來才知道,期待那天的不止我一人--母親早把我的歸期用紅筆醒目地圈在掛曆上,很早就去趕集,買菜、割肉,做很多我最愛吃的,床鋪也晒得暖暖的。可惜,我那時還不能體會母親的心情,只想著家裡的伙食比學校好,我心裡還很不平衡呢。事實上,母親一個月不見一點暈腥,才省下了那一天的伙食費。一旦想起這些,我就覺得自己是個十惡不赦的罪人,深深的愧疚積在心底形成淤血,至今不散。

隨後的我參加工作,為人妻,為人母,一切都那麼順理成章,羽翼漸豐的我只顧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嚮往的生活,絲毫沒有想起去安慰母親的不捨和痛楚,可寬容的母親仍一如既往地待我。我過月子時,十月的天,風已涼得刺骨,不會騎車的母親早上步行來我家,晚上再離去,三十天沒有一天間斷。洗衣做飯、洗尿布、烤尿布、抱孩子、照顧我,母親忙得像個陀螺,在我整個月子裡她沒有安安穩穩吃上一頓熱飯。現在想來,讓雙鬢斑白的母親如此勞累,如此牽掛,我於心何忍。為了不讓母親看到我的淚眼,我把自己更深地埋進母親懷中,小小的心裡除了感動與自責,生平第一次懂得了心疼的滋味。

初三語文作文 篇4

文字之所以比煙花更璀璨,是因為,我可以看著它在光滑的紙頁間靜靜旋舞,演繹出永恆,淺吟低唱歲月的旋律。

那時,我是班上最不受歡迎的“怪物”。在炫爛的陽光下,烏雲為我留下了一個孤單的角落。慶幸的是,我沒有把自己背棄,我並不是形單影隻,還有書,成為我最忠實的朋友。他忍受了我古怪,孤僻的性格,他接納了我醜小鴨似的臉蛋。

書,一個好溫暖,好親切的稱呼,如雨後的太陽閃爍著溼潤的光澤,永遠令我愛不釋手。

在寂寞裡,他告訴我“成大事業者必須忍受孤單”;失敗後,他鼓勵我:“就算有一千零一次失敗,也要做一千零一次努力”;眾人的嘲諷,白眼中,他叮嚀我“冷靜是給羞辱你的人最好的表情”……

於是晶瑩剔透的文字在一個個夜晚、白天,以金子般細碎閃亮的光芒串連起一個空靈無暇的世界。我以新的最清澈明亮的目光剖析這個天

地。我學會了穩重,篤實,開朗而沉靜,活潑而嚴謹。

在人生的冬天,書有一個個靈動的文字融化了南極的冰雪。

當我站在全國作文大賽的頒獎臺上,我平靜地接過特等獎的證書;當我面對閃爍的鏡頭時,我平靜地舉著話筒採訪著名主持人董浩、鞠萍;當我抱著琴,在全國五十週年紀念的禮堂裡平靜地致謝……我已經學會平靜地收穫,學習。是燈下讀書的日子點燃了我一個個夢想。

讀書,成了生活的主旋律,成了生命的主心骨,它是生命最簡樸的表達形式。

生命中,許多味道會隨著歲月的風沖淡,但一縷溫柔的書香久久在袖中縈繞,不用嗅,就沁人心脾。

初三語文作文 篇5

我是個愛讀書的女孩,我從小就十分喜愛書籍,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我把書當作不可缺少的營養品,看見書就像飢餓的人看到麵包一樣,愛不釋手。因為書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給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了我力量和勇氣。在我的房間裡,放著一個大書櫃,那裡全都是書,每逢生日,爸爸、媽媽問我要什麼禮物,我都會脫口而出:“書,我只要書。”讀書的時候,我常常廢寢忘食,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讀書,能使我們增長許多知識,解決問題。有一次,姥姥家養了些長毛兔,長毛兔要脫毛了,姥姥看到長毛兔像咬蝨子似的,漸漸把脖子上的皮毛咬裂開口,露出紅肉,然後又用舌頭向身後舐著,著急地對我說:“你看這兔子是怎麼了。紅肉都露出來了,它在幹什麼呀?”。我笑著對姥姥說:“它是在脫毛呢,然後會重新長出白花花的絨毛。”姥姥聽了,笑了,對我說:“你是怎麼知道的呀?”我的意地說:“是從書上看到的。”看來這讀書用處真不小呀。

書裡的內容豐富多彩,讀了《雷鋒日記》讓我懂得人活著要更多地為別人著想,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我懂得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有毅力和堅強的意志去戰勝困難。

書是萬花筒。書是大觀園,書裡的生活五彩繽紛,這裡世界色彩斑瀾。來吧,讓我們起步入書的海洋。

初三語文作文 篇6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範、工整。初步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一、轉變認識,積極作文

很多學生認為,作文時老師讓我寫的,我不喜歡,作文沒意思。這導致學生作文積極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徹底扭轉這一現狀,教師必須使學生在心理上認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歡作文。

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表達,它是人的一種內心要求,一種心理需要。用寫日記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而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這就是一種寫作。寫作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活動的過程。情有所感,才會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動還會貫穿作文過程的始終。情感始終是寫作的動力。讓學生有自信可以寫出好文章,從而轉變態度,愛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經歷一個心理過程,那麼,我們就應該對學生的作文心理盡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從而真正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其寫作水平。

1、有強烈的寫作慾望,表現出對作文積極取向的態度

這樣的學生盼望上作文課,在課堂上情緒振奮,看到作文題目後,迅速進入思考的過程和寫作過程;且認識活動、情感活動十分活躍。作文成功率較高,但是這樣的學生所佔的比例太小。

2、沒有寫作慾望,但有來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對作文表現為消極被動的態度

這類學生雖談不上有寫作的慾望,但是為了一定的需要,如爭取優異成績、希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希望在考試中拿個高分等,他還是會認真地完成作文。如若作文題目合意會迅速的進入寫作過程,若不合意,仍會搜腸刮肚,努力完成。這類的學生在實際中所佔比例最大。

3、完全不想寫作文,對作文為迴避對抗的態度

這類學生不想寫作文,更怕寫作文。往往碰上能寫的題目,應付了事,碰上不會寫的題目就亂寫一通,甚至是拒不完成。這樣的學生所不多,但比第一類學生絕對數要多,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針對於以上幾方面,可以找出其基本存在的問題為:

1、對生活缺乏觀察、感受和體驗、

2、閱讀量少,知識和思想貧乏

3、語文基礎差,寫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難

4、作文的屢屢失敗,挫傷了寫作積極性

三、改善教學,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樂於學習的動力源泉,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是每個孩子都願意並積極去做的事。“留心觀察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作文指導要從興趣入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於動筆的願望。在這種願望驅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由地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想象,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美好的傾訴。有了興趣做基石,然後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文章,漸漸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針對於中學生的作文心理,我們可以對症下藥,試著從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寫作教學。

1、感悟生活,獲取素材

就目前來看,學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話、套話、假話,文章缺少個性,語言缺少少年的生動、活潑,學生脫離實際,生編硬套,湊成一篇應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

葉聖陶說過:“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慾望;正如同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同時寫作是一種技術:有所積蓄,是一回事;怎樣用文字表達所積蓄的,是它恰到好處,讓自己有如量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這樣說來,從有所積蓄而打算髮表,從打算髮表而研求技術,都不妨待學生自己去理會好了。”①怎樣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離不開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從而讓自己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

感悟生活是使寫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時時在意,處處留心,逐漸磨礪出能發現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於問為什麼。倘若多問幾個“為什麼”,就往往能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蘊含的思想和哲理漸漸顯露。例如下列問題:這是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產生這事情?這事情能表現人物什麼思想感情?這事情的性質是什麼?這事情將有什麼樣的結果?……還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徵意義。社會現象、自然生態,大都蘊含著一種哲理,一種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看到飄落的花瓣,想到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看到螞蟻運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鬧,就想到“天真”“可愛”……;要及時定格對生活的感悟。寫日記、週記,作札記可以逐漸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平時多記日記,多寫片段,將自己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豐富,學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內容就越豐富,作文和生活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國家教育部新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作文教學要重視生活,從生活出發,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動有趣的事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引導學生寫真實的事情,力求寫實,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模仿求新,培養文風

模仿是學生寫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斷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對於不愛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鑑範文,培養自己的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

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範,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②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來的。再如左丘明的《左傳》善於用對話敘事寫人,注重刻畫人物形象,把人物置於矛盾之中,通過描寫其語言行動和一些細節來顯示人物個性特徵。司馬遷的《史記》善用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同是亡秦戰爭中的風雲人物,司馬遷寫他們在起兵前,陳涉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劉邦說:“嗟夫!大丈夫當如此也。”三人的獨白,突出了他們不同的出身與性格:陳涉出身傭耕,他的話表現了他改變自己和社會的強烈願望;項羽出身貴族,加以才氣過人,對秦始皇就敢蔑視;劉邦是個無賴,貪圖享受,看到秦始皇的豪華生活便不自覺垂涎欲滴。這些手法都為後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

模仿是創新的一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自己的文風。不單純地模仿,以求變通創新,培養自己的文風。

3、先說後寫,動筆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難以成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字於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葉聖陶先生的這段經典論述,生動地揭示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辨證關係,也就是書和寫的關係。,我們通過寫話、作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說話詞不達意,條理不清,不合語法等毛病,增強詞彙的`豐富性、表達的準確性和思維的嚴密性。因此,作文教學在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必定會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使“說”更為規範,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更強。

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後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後,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然後再寫下來。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引導學生將“說”和“寫”聯絡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說話還可以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起作文來,中心明確,條理清晰,得心應手,學生的作文興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4、展現個性,鼓勵想象

個性,是人的一種重要因素,即一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以一致的標準和答案強求學生,應讓學生充分發揮其潛能,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作靈活的要求。鼓勵學生自我選擇感興趣的學習主題,在其獨特的潛能領域進行深入的指導。”因此,我們的作文要求也要發揮學生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並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

新大綱在關於作文方面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高爾基也說過:“想象是創造形象的文學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師就應當充分發揮習作中蘊含的想象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鼓勵想象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樂於動筆。如一個學生構思了一篇關於“環保”的話題作文。借用豬八戒的形象,好吃懶做,貪心物慾,西天取經後,開了一建材廠,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生態環境,大量砍伐樹木,破壞環境,終釀成苦果,自己嚐盡,最後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有了想象的彩翼,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新性,也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美好願望和追求,這也是我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個性,鼓勵想象是學生作文的動力,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拓寬思路,自由想象發揮,寫出屬於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5、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國家教育部新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引導學生要“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要“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力求有創意的表達”。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就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文章。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閱讀是寫作的先導。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什麼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飯吸收營養料一樣,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料……寫作是什麼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裡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說,或者用筆寫。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這兩件事,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經常需要的。他還指出“實際上寫作基於閱讀。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閱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以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們的閱讀經驗。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詞彙,掌握表達方法之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課外讀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優秀小說等。讓學生愛讀書,善思考,樂於寫作。

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文中寫道“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運用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春草的生命力旺盛,生機勃勃,一片欣欣向榮之態。像這種優美的語句,可以讓學生注意摘抄積累,模仿它的寫法,創造出更美的句子。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要融合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並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學生閱讀的熱情高漲,作文興趣得以激發,教師的引導,平時的材料積累以及合理的運用,讓學生有感而發,文思泉湧,動筆成篇,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