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品】高考語文作文集合三篇

【精品】高考語文作文集合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語文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高考語文作文集合三篇

高考語文作文 篇1

書者如燈,“是知燈者,破愚闇而明斯道。”有人說,人生須讀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三本大書。吾與之也——有字之書為傳承,知識在其中;無字之書為體悟,閱歷在其中;心靈之書為本然,我能讀我,方成大我!

少年之時習句讀,或觀古今之言,有字之書為師為友。以文字為媒介,書籍帶著我們走向新的世界,教會我們許多知識,前人的經驗與智慧,虛幻的歡笑與淚水,令我們沉醉、助我們成長。“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的古訓仍在耳邊。正是有字之書告訴了我們“老魚跳波瘦蛟舞”的詩意,正是有字之書讓我們體味出“天荒地老無人識”的苦澀,有字之書塑造著最初的我們,正如加繆評卡夫卡,“他書中的每一頁都強迫我去讀它”,有字之書,有益之書的每一頁也都“強迫”著我們去閱讀。

年齡稍長,閱歷增加,經歷了若干人若干事,無字之書的書頁也漸漸增加,其中內容悲喜自知。無字之書,是閱歷,是經驗的積累、情感的積澱,是人生路上經過的一個個路牌。它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前進的方向,開啟一扇扇不同的門。我們自己牽著自己,跟著無字之書的指引。

有字之書,無字之書,說到底其傳授之物均源於外,你化而用之,或上坦途,或墜深淵。心靈之書,卻是由你而發,由你守候。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你的心靈之書,只須本然,你要去讀懂。何謂讀懂?群居不倚,獨立不懼,問心無愧,即為讀懂。孔子困於陳蔡,問弟子是否行道真的不可為,或說不可為,或說應與世推移,顏回卻說:“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不容何病?讀懂自己的心靈之書,遵循本心,遵循良心,那麼從心所向,從欲而行,致力於其中,豈不是人人都是“匠人”?也正是心靈之書,才能讓人捨生取義,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我”!

有字之書以為梯,學山為頂峰為己。無字之書以為舟,破江渡海見真力。心靈之書以為己,遵之循之莫為逆。三者缺一而不可,人生漫漫需砥礪!

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知前兩者之重要之人,恆河沙數,故我能讀我,方成大我!

高考語文作文 篇2

雄鷹接受了天空的遼闊,所以它俯瞰大地;雨兒接受了小溪的叮咚,所以嬉戲於水間。人也一樣,有時只有接受了他人的幫助才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王安石曾說,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人生要向前看。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難免會有困難,有的可以自行解決,可有的棘手的問題就需要他人的幫助。有的人分得清幫助和施捨,接受幫助拒絕施捨。可有的人自負,把別人的好意當做憐憫、同情,不接受。試問自己,你真的有那麼大的能力走出困境嗎?如果有就最好不過;如果沒有,就放下你的自尊,誠心接受他人的幫助。

接受也不是一味接受,沒有人願意讓別人一直在自己這裡索取。我們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反過來有一天,別人有困難時也會接受我們的幫助。這樣才能架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讓溫暖走在每個人的身邊。

當然,我們也應明白接受怎樣的幫助。對於一簞食,蹴爾而與之,是對自尊的一種踐踏。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幫助。這是一種施捨,而且明顯帶著一種輕視。這時,我們要豎起自己的自尊,寧可餓死也不接受這樣的施捨。

一位富人為三家窮人捐錢,一家欣然接受;一家表明會償還;而另一家人認為這是一種施捨,不接受。後面會發生什麼我們無法預料。我最贊成的是第二家,他們沒有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接受了別人的好意,也沒有認為這是靠山,表明有一天會償還。他們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接受。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團隊精神”“合作精神”等詞不斷湧現。有團隊,有合作,不就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接受他人的幫助嗎。接受別人的幫助不代表你弱,沒有能力。而不接受別人的幫助也不代表你很強大,不需要。所以要正確理解什麼是接受,該接受什麼。把別人的幫助作為自己達到彼岸的.有力工具。

作為年輕氣盛的中學生,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太多外物來輔助讓我們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所以,學會接受。

高考語文作文 篇3

走近香山之命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個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麼的美,如同一處火的海洋。走近其中,就如走近自然。

走上香山的林間小道,踩著落葉吱吱作響,微風吹動一片片綠的、黃的、紅的樹葉輕飄飄的散落,帶著自然的清新的味道蔓延在人們的嗅覺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麼的柔軟,踩上去如

同踩一塊海綿上,時不時浸出一點水來,便鞋子上沾滿土氣息。落葉鋪在地上,形成一道紅火的小徑,待秋天一過,它們化為養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樹長得更加茂盛,也讓這裡的景更加美麗。

茂盛的樹上有鳥類鳴叫,婉轉的歌聲猶如天籟之音,引得我幻想這些鳥類的模樣,它們的樣子肯定是極可愛的吧!一隻不知名的鳥兒從一處枝頭撲稜撲稜地飛向空中,帶著自己的希望向天邊飛去時,也讓我知道了這個自然的神奇,鳥兒帶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秋天的香山,美的是這裡的樹,紅中夾帶著黃與綠,錯落有致,樹的根鬚向地下室直蔓延,突出它們的年齡以及經歷過的滄桑。這裡的樹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們的名字呢?我們是來親近自然,而不是辨別自然的,自然這麼美,為什麼不多去體驗呢?你看這火紅的樹葉飄散是否會讓你想起“霜葉紅於二月花”?這裡美麗的景象是否地讓你“停車坐愛楓林晚”?自然啊,你為何這麼美?讓我站在香山裡為你駐足。

天氣不似預期,天空中風起雲湧,樹葉沙沙作響,散落的葉片層層高。雨,毫無預兆地下了起來,香山中的花果清香,叢林氣息霎時間融入雨水中,人們似乎在雨中就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愛。當你也隨我撐起雨傘走上半山腰,再俯視山下的樹林,雨模糊了他們卻給他們帶來一場美麗的交響樂,也給她們繪製出一幅美麗的油畫,這等美景是電視與電腦體驗不來的,因為這裡還有自然的氣息與自然的聲音。

雨漸小,自然的氣息依舊瀰漫在空中。可惜時間給予我領略自然的太小了,匆匆忙忙踩著混和樹葉與雨水的之地,帶著這裡的自然味道跟隨旅行團離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又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