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誰知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誰知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譯文

誰知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

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

註釋

⑴大林寺:在廬山大林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

⑵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豔盛的陽春景色。盡:指花凋謝了。

⑶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剛剛。

⑷長恨:常常惋惜。春歸:春天回去了。覓:尋找。

⑸不知:豈料,想不到。轉:反。此中:這深山的寺廟裡。

語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詩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此句大意是:農曆的四月,春去夏來,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謝了,而山頂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開。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之上,向來人跡罕到,作者偶遊於此,竟有了新的發現和感受。詩中寫四月間山下(即所謂“人間”)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幾乎相差一個節氣,觀察是非常細緻的。但詩人所要說明的真是自然界的某種現象嗎?如果允許大膽推測的話,這山下山上,正暗示著世間和出世間,否則為何特出“大林寺”桃花呢?所以,詩人的感慨,應該蘊含著他對於人生世事的某些感觸。《白居易集》卷四十三有一篇《大林寺序》,應與這篇詩對讀:“餘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鬱、安定樑必復、范陽張特、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建、神照、雲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大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寺多清流蒼竹,短鬆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絕晚。於是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雲……。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遊,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樂天序。”這對了解白居易作詩時的心境是很有幫助的。

從生物學角度分析是溫度對生物生理特性的影響。一般來說,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55度,所以山上的節氣晚,開花也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