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有關遊記日記錦集五篇

有關遊記日記錦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一天將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裡都收穫頗豐吧,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遊記日記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遊記日記錦集五篇

遊記日記 篇1

“伏魔殿”長寬各4米的正方形石結構建築,攢尖疊石頂;朝西的門楣上有篆書斜刀陰刻“伏魔殿”三字;據說這種結構的石屋,在全國已十分罕見,它可以與濟南的四門塔相比肩。大家知道四門塔是國家級保護文物,可見伏魔殿也足以列入保護文物了。殿頂是方圓交錯疊壘在一起的,這種結構既結實又美觀。石屋頂端,有雕刻著渦旋圖案剎頂,有鎮伏作用。觀賞至此,我們不得不讚嘆建這座石屋的先人絕對是一流的能工巧匠。

伏魔殿故名思意,就是降伏妖魔鬼怪的地方,據當地人講,如果做了虧心事的人來到這裡,他就不敢進去,他怕身上的邪氣被降伏。可是,他一旦走進去,出來時必定會成為一個善良的好人,大家可以進殿感受一下。

在觀音堂前有四通石碑,在四通石碑中最具考古價值的就是這一通,它上面記錄的是《重修觀音堂記》,它的寫作手法,是參照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其他三通石碑則記錄了觀音堂的重修過程和捐款者名單及當地的景色。“視山之美而茹,摘木之鮮而食。坐石臨流,逍遙徜徉……。”“椒楊成列,佳水向瑩,生香不斷,玉樹連雲,向陽而垂,甘露遙峰,倚空映日……。”恍若人間仙境。

在三泉庵向西行,就是有名的函山書院;因此處三面環山,地勢形象“函”字,故名函山書院。另因我們這裡處於泰山以西,周圍山脈又是泰山餘脈,故又名岱西書院。在到函山書院內之前,我們首先在房子牆壁外側發現有一洞,大家可以猜一猜這個洞是做什麼用的?大家的說法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據當地人說這個洞是當時書院用來藏書和經文的`,故名為“藏經閣”。您猜對了嗎?

現在我們就來到了函山書院內,不知您是否感受到了濃濃的文化氣息,大家細觀察這個院子或許您已經發現這所院子,與普通的院落不同,大家知道,我們北方人建房子,都講究座北朝南為上房,也就是正屋,而這個院子卻沒有,或許在剛進門時,你已經發現,迎面而來的便是北面這道石崖,這不正是一道屏風嗎?另外,由於這裡泉水較盛,雨天時水順崖流下,這裡更像一幅美麗的動態山水壁畫。

在與三泉庵相對的峪南山腰處,還有一處送子觀音堂,為一間,坐南朝北,木石結構,正六邊形平頂建築。室內南牆上方刻有“白雲閣”三字,落款為“甲戌懷二甫建”6字,為平地陰刻隸書。

繞庵外山坡北行,在庵東北的石崖上,有貢生題詩的摩崖石刻,還有“尋花繞寺”幾個大字。

遊記日記 篇2

今天,導遊帶我們來到亞龍灣。

剛下車,一道強烈的陽光射下來,給我們都鑲了一條金邊,大海也金光閃閃了。金色的沙灘上很溫暖,在遠處水天相接的地方隱隱約約有輪船經過。一次次的海浪衝沒了遊人的腳印,一次次的海浪衝沒了生活的.痕跡,一次次的海浪衝沒了貝殼的生命。海浪由遠而近地向海灘奔過來,連氣勢洶湧的海風也阻止不了它,只會幫助把海浪的力量吹大,“譁”“譁”“譁”一聲接著一聲,一聲比一聲大。海浪不知疲倦地衝向海灘,就像飢腸轆轆的野狼奔向人群。

有時它高高地摔打在岩石上,頓時,灑下千萬顆“珍珠”,但不一會兒就化為烏有。海灘上滿是五顏六色的貝殼,可沒有人理睬它們,因為在海南人的眼裡已沒有了價值,只有海螺才有一些小孩撿。天空真是晴空萬里,一朵朵白雲慢慢地移動著,幾乎用肉眼可以看出來。藍天上還有燕子和大雁飛過。金色的沙灘上有許多小洞,那是一種小蟹留下來的。只要用海水把洞灌滿,在用沙填滿,不過20秒,它就會自動爬出,你一抓就抓住了。

亞龍灣啊,你可真美呀!

遊記日記 篇3

爺爺雖已年邁,但仍嚮往于山山水水之間,那顆心仿若永不會衰老,永遠都那麼有生機。趁著國慶假期之時,爺爺準備帶我和妹妹兩個孫女到古都開封去參觀清明上河園。

經過近五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所憧憬的古都——開封。

客車緩緩停下,我們和其他的一些遊人陸陸續續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築,聽爺爺說,我們到了開封最著名的一條街——宋都御街,其建築風格完全是仿宋。我們身立此地,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穿著宋朝服飾的人們,靈魂彷彿穿越到了宋朝,彷彿這就是趙匡胤的天下。

事不宜遲,聽旁人說,這裡離清明上河園不遠,步行大約十分鐘就可以到達,我們決定馬上起身。

終於到了清明上河園!

進入園內,裡面的情景更讓我想起了宋初時的繁華。

清明上河園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是完全仿宋,不論是人們的服飾,還是宋朝時的一些風俗,都彷彿使人身在宋朝。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他們都是清一色的宋裝,女子們婀娜的身段被輕紗似的衣衫包裹,手上戴的玉鐲互相碰撞,發出叮叮鐺鐺的響聲,如雲的髮髻盤繞在頭上,用一根小巧的簪子固定住,盡顯少女的清秀純潔。還有些富家子弟,坐在轎子裡,由車伕鞭打著馬匹,車子緩緩開動,系在馬脖子上的`鈴鐺碰撞著,一路上都播種著歡快的叮鐺聲。

再往前走,則是張擇端的雕像——因畫清明上河圖而名垂青史的畫家。此時,他拿著一幅畫卷,想必那就是清明上河圖了罷。左邊是一個小亭子,頗有田園的風格,沒想到古人也具有如此的閒情雅緻——累的話坐在亭子下歇一歇,斟一杯小酒,對酒當歌,一醉方休。

再往前走一段路,“東京碼頭”字樣赫然映入眼簾,翠綠的柳樹浮蕩在湖面上,幾隻小船泊在水面,映襯著旁邊古色天香的住宅,這一切,都那麼具有詩情畫意。

突然,那邊一陣喧鬧,人群熙熙攘攘,走進去一看,原來是“包公”啊!在他的旁邊,還有幾個看穿著像捕快的人,呵,真是好不熱鬧。

東京碼頭那邊有好多鴿子,對來往的人們好像毫不畏懼,其中有幾隻還飛到人們的胳膊上,啄食那人手中的飼料,真是一群貪吃的鳥兒啊。驀地,一陣口哨聲響過,鴿子們好像是被什麼牽引住了似的,齊刷刷地展翅高飛,頓時,恍若是有一座用鴿子做成的橋一閃而過,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過了這片繁華區,便見一條幽深的小道,與外面喧鬧的人群形成鮮明的對比。走進這條小道,人的心便安靜起來,踩著落在地上的樹葉,那嚓嚓的響聲又使清明上河園多了一份秋天的嫵媚。

在這條小路的盡頭是座迴廊,那硃紅色的樓梯蜿蜒而下,最低一層的走廊與湖面平齊,站在那上面,彷彿置身於水中,又是一種新的感覺,清涼而靜謐。

在走廊的右邊,是座小樹林,景色堪比仙境。很多人以為這裡不會再有什麼景色了,所以也就錯過了這樣美麗的去處,真是惋惜啊。這裡的樹木鬱鬱蔥蔥,一座田園在樹林的掩映下若隱若現,我好奇地走了進去,想一睹為快。那原生態的水車,強健的水牛,還有那辛勤勞作的婦女們,不禁讓我想起了陶淵明《歸園田居》裡的情景。這一切的一切,都彷彿讓我置身於畫中,忘記自我。

天色漸漸地黯淡下來了,但傍晚時期的清明上河園更美,而又多了些許神祕的感覺。水中的彩燈閃閃發光,大型水上晚會——《大宋·東京夢華》便要在這裡舉行,因為天色已晚,所以就不能再欣賞下去了,但清明上河園的美麗景色使我永遠不能忘懷。

最後,我想用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裡的一句話來比喻清明上河園,就是“清明上河園——欲界之仙都”!

遊記日記 篇4

今天早上我們四點鐘就xing了,因為我們要趕早去安徽黃山遊玩。

一大早,我們洗刷完畢吃早飯,為防止路上飢餓,早飯我們吃的是麵條。早飯後我們開車到大劇院集合,六點十分到那我們已是最後一家到達的了。上了開往黃山的大客車,我們就ta上了去黃山的lv tu。一路上風景很美麗,經過好幾個sui道,其中一個sui道很長,汽車開了好幾分鐘。我在車上睡著了,一會又xing了,這樣睡睡xing xing好幾次。

差不多開了六個小時,我們到達了黃山腳下的fu rong谷,我們遊山玩水。其中有一個池叫仙女池,池水很清,傳說有仙女曾在此洗過澡。離仙女池不遠有一個小pu bu,岸邊有許多小石頭,我們用小石頭打水piao,順著pu bu流過的.小河裡有一些小魚,山間的小魚很ling活,我們捉也捉不到。

游完了fu rong谷,天色已晚,我們就去吃晚飯了。晚飯過後我們又去超市買了好多吃的,這些都是為明天爬黃山準備的午飯。

遊記日記 篇5

9月11日 星期日 晴轉多雲

一清早,我就叫醒了爸爸媽媽,讓他們帶我去野生動物園。已經記不清這是我第幾次去了,反正我就是喜歡親近大自然,喜歡動物們。按照順序我們先參觀了步入區,頑皮的金絲猴、可愛的大熊貓、狡猾的鱷魚、憨厚的大象、漂亮的羊駝、靈動的長頸鹿...我還和動物們來了次親密接觸,騎了溫順的駱駝,餵了活潑的袋鼠,哈哈,太開心了。爸爸看我玩得有些忘形,故意考我,“你知道黑猩猩、袋鼠和犀牛的英文嗎?”哼,盡挑難的問。“Chimpanzee, Kangaroo, Rhinoceros.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看著爸爸目瞪口呆的樣子,我抿嘴笑了,心想:讓你小看我!我可是考出了少兒通用英語三星口語的.。

我們選擇乘坐投喂車進入猛獸區,整個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熊區,一隻大黑熊擋住了去路,見我們不給吃的,直接撲上來把著車子,肥大的熊掌、長長的指甲就在我的眼前。幸好車子上的鐵網夠牢固,它趴了一會覺得沒意思,就跳下車去。儘管這樣,還是把我嚇出一身冷汗。到了虎區,我們投餵了一隻活雞。就看見一隻猛虎從遠處飛快地衝過來,直撲投喂口,一口咬住雞肚子,立刻之前還在拼命掙扎的公雞垂下了腦袋。我不由地感嘆:百獸之王,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