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必備】四年級數學日記四篇

【必備】四年級數學日記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一天就要結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請好好地記錄下在日記裡。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日記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四年級數學日記四篇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1

五一期間,我和媽媽去商場買衣服,可是,我覺得那裡的價錢很奇怪:說“買100送100”,就等於不用錢了嗎?

媽媽說:“原來你是這樣算的,如果是這樣,那麼商場的東西就不用錢了,就會來很多客人,這商場就會虧本很大了。”

聽了媽媽的解析,我還是似懂非懂,到底為什麼呢?看來我還要再去商場認真調查或去請教曾老師了,看看她有什麼高招,因為我知道這裡還有很多我還未明白的數學知識。

我帶著愉快的心情,來到學校問曾老師數學問題,曾老師說:“其實有些都是滿過100的,比如:滿100的有109、200、189……”

老師又說:“滿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顧客還是要先拿出錢用夠100元后,才有得送贈券的,並不是象你說的那樣不用錢。”曾老師對我這種有問題肯問的做法給予表揚,也歡迎我今後多問問題。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業閒著沒事,媽媽就給我出了一個問題:“你知道2的倍數有什麼特點嗎?”我一聽,一下子就回答了出來:他們都是雙數。“那它們有什麼特點呢?”媽媽又問。“它們的個位上都是0、2、4、6、8。”媽媽說:“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數懂得特點嗎?”這下可把我難倒了。

於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數,發現他們的個位上也都是0、2、4、6、8,於是我就把這個規律告訴了媽媽。可媽媽隨口說了一個數,就推翻了我的發現。媽媽讓我繼續觀察,可我左看右看還是找不出來。媽媽就給我一個提醒:你看看這些數的最後兩位。我根據媽媽給我的提示,右這些數觀察了一番,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4的倍數的特點是:一個數的最後兩位是4的倍數,這個數就是4的倍數。然後,我找了一些數來試了試,例如:437,37除以4=9……1,照規律來說437就不是4的倍數,我隨後用437除以4=109……1,符合這個特點。我又找了一個數1024,24除以4=6,找規律1024就是4的倍數我又用除法驗證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數。我高興地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滿意地點了點頭。

老師說:“這一副對聯裡,藏有一道數學題,請同學們算一算老人幾歲?”聽了老師的話,我想,“花甲”是指60歲,“重開”是指兩個60歲,“三七”是指二十一歲,上聯就是60×2+21=141歲;古稀是指七十歲,“雙慶”是指兩個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歲,下聯就是70×2+1=141歲。原來,對聯中也藏有數學問題呀!

其實,早在我國古代,文人們就常作對聯,以詠物喻事,而且很善於把一些數字嵌在對聯中,使對聯除了文學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識性。

0是一個神祕的數字,它像宇宙中的奧祕一樣,讓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個重要的數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個0或少加了一個0的話,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這次的數學考試,讓我真正領略了0的重要性。當考卷發下來的時候,99分!我立即尋找錯誤點。結果令我目瞪口呆。原來是45000÷90這道題。“怎麼可能這麼簡單的題我也會出錯?”我心裡嘀咕道。想起當時在口算45000÷90這道題時,我輕而易舉地寫下50,還十分自信,可到頭來一計算原來得500,差了一個0。這是多少不應該的呀!不該錯的也錯了,想必0是多麼重要呀!

如果我以後當了公司的財務總經理,別人來提錢,本來要提10000元,我卻多加了一個0——100000,在帳單上仍然記了10000元。那這90000元我向誰來要呀!這一切後果都得我承擔啊!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2

今天數學課上,盛老師給我們提了一個問題。那個問題把我們全班都難倒了,這是一個爸爸開車的里程問題。

說爸爸的汽車裡程表上原來是35千米,到了星期一變成了162千米;星期二變成了410千米;星期三變成了745千米;星期四還是745千米;星期五變成了928千米。老師問我們星期二爸爸開了多少千米。我們說:“太簡單了,不是410千米,還是多少千米呢?”老師卻說了一聲:“錯!”我們又說:“老師,你看花眼了吧,星期二這兒不是標著410千米嗎?”老師說:“你們看,我為什麼說錯呢?就是因為410千米根本不是星期二開的里程,它是里程錶上的數字,而里程錶是不清零的,所以410千米是包括星期二、星期一以及以前開的路程的`和。大家以後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看清題目,否則相差一個字,題目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聽了老師的解釋,我們一下子明白了過來。接著,老師又提了一個問題,也就是星期一到星期五一共開了幾千米?一個同學回答說:“先將162—35、410—162、745—410、745—745、928—745,再將他們的差加起來就好了。”老師說:“嗯,這是一種辦法,但誰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思考了一下,就舉起手說:“只要將928—35就好了。”老師連連誇我。

學數學真有趣啊!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3

如果數學消失了,如果取消了數學課,世界將會怎麼樣?同學們不必驗算複雜的數學題,老師們不用給同學們講解深奧的數學知識……今天,我才從書裡真正知道如果沒有數學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了。

《假如數學消失了》這本書的主人公叫薩姆,他是個數學天才,十分喜歡數學。有一天,教育部部長勞倫斯·萊克釋出了學校取消數學教育的訊息。大家都很高興,只有薩姆無比氣憤,他很喜歡數學。

於是,他和部長進行了多次討論,薩姆想方設法用各種各樣的事例告訴了大家,生活處處有數學。大家又開始對數學有了興趣,學校又重新恢復了數學課。

讀完這本書,我很佩服薩姆這個數學天才。說實話,我的數學學得不算好,如果取消數學真門功課,我可能也會很樂意的,但是,薩姆卻以他言行說服了我,讓我更加喜歡這本書,喜歡數學。取消了數學,可能連簡單的試卷評分都無法進行,加加減減中,運用的就是最簡單的數學計算。

數學無處不在。我們天天離不開的自行車,它的三角形車架的`形狀就決定了自行車的特點,而它就是有數學知識來設計穩定性的。現在正在盛開的向日葵,它花盤上種子排列的圖案,也是一種數學圖案。在我們喜愛的動畫片《玩具總動員》中,有76個角色登場,出現了366個物體,這部電影中每個畫素都需要50萬次的數學驗算,我們才欣賞到了形象逼真、生動有趣的影片。

拿一根紙條,將它向相反的方向反捲一下,然後用膠帶把介面粘住,用鉛筆在紙條的裡圈畫直線,畫了一圈你就會發現,你不僅畫到了紙條的裡圈,連紙條的外圈你也畫上了直線。真神了,我不相信地專門動手做了實驗,哇!果然是這樣,這也是數學中的“莫比烏斯帶”,這樣的帶子應用下去就是神祕的魔術技法了,多有趣啊!

自行車中有數學,盛開的花中有數學,普通的海螺中有數學……可以說,任何物體上都有數學,數學真的是無數不在。

四年級數學日記 篇4

今天我研究了有關校車收入的.情況。我們學校有5輛校車,每輛校車從上車門到下車門之間有兩排坐位,每排有4個坐位,一共有8個坐位,12+8=20(個)坐位,從下車門到車尾,有3排坐位,每排有4個坐位也就是有3*4=12(個)。其中有一個是售票員的坐位其它還剩下19坐位,在車上還有4個拉環,也就是說車上總共載23個乘客。票價每人一元。現在讓我們來算一下校車的基本收入,就是24元/輛。校車每天早上6點鐘開出第一輛車,23點鐘發出最後一班車,每隔15分鐘就開出一輛,一天總共有68班車。假定每輛車平均載30名乘客(每輛車在上下班高峰期有超載現象)一輛車一趟可以收入30元,每天開出68班次,一天收入20xx元每個星期可以收入14280元,每個月收入57120元,每年收入6854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