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石磙情思的日誌

石磙情思的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有人說,你今天想寫的就是那種農村裡很容易找到的石磙嗎?那有什麼了不起,還能勾起什麼情思嗎?是的,看起來極為平常的石磙,其實,具有相當高尚的情懷。

石磙情思的日誌

天還是陰沉著,看樣子還要下雨。這老天,似乎什麼地方破了,想下雨就下雨,人們早就煩了。我不想在家悶著,趁著還沒下雨來到村子南頭散散步。走出古巷,穿過中心橋,轉眼間到了原來的學校現在的村部和衛生室,與熟人寒暄了幾句,他們要我與他們隨便談談,我滿足了他們一會,然後擺擺手,告訴他們我要去尋找石磙,拍幾張照片。於是,我到了原先七隊的打穀場。這裡村民們長滿了黃豆,場上青青的一片。我搜尋著,突然發現茂盛的黃豆苗中央,靜靜地臥著兩個連著的石磙。我一陣欣喜,好多年不見了,你還像過去那樣。你雖不高大,但是沉重,溝壑明顯,在人們需要你時,無怨無悔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雖然打穀場早就失去了本來的功能,成了村民們的菜地,但是石磙還在那裡,靜靜地注視著人們的辛勤勞作,默默地承受著日晒雨淋。不過,人們在享受現代化的農業機械時,也許已經忘記了石磙的輝煌,它們也無需自己炫耀,但是當我看著它們靜臥在黃豆苗叢中時,我的心顫動了。

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老父親吆喝著老牛在打穀場上迴圈往復的轉悠的情景。四十多年前,我從沙溝中學畢業以後,就回到老家種田了。那時,父親五十五歲了,什麼活都幹。儘管他身不高力不大,還是一肚子墨水的文化人,但幹起農活來毫不含糊,罱泥,罱渣,挑泥,挖溝,耕田,打場,都是行家裡手。印象很深的是那一天,白天與我在一起挑稻把的,晚上又在場上用老牛拖著兩個沉重的石磙打場了。那時不像現在用收割機收割,都是先用鐮刀收割,再挑上船,撐到場頭,拖上場,放好稻把,然後均勻放平,接著,就用老牛拖著一個或者兩個石磙,但必須有個會用牛的好手吆喝牛,趕著牛,讓它從一邊開始一小圈一小圈的轉悠,將稻杆碾軟,稻子碾下,然後將稻草與稻子抖動分開,稻草堆到場邊,稻子晒乾揚淨進倉。老牛的功勞實在太大了,沒有它的忍辱負重,就沒有糧食的收穫,而石磙,是與老牛共同承擔重任的。儘管石磙在老牛的拖動下一圈一圈地轉動著,但是一聲不吭,沒有任何反抗和埋怨。老牛有時飢餓了,會揚起頭“嗷嗷”地叫喚幾聲,有時索性就吃起了還沒有打淨的稻草,這怎麼行?父親就拿下它打場的行頭,牽它到場邊吃點事先準備好的青草或者蒿草。再牽著老牛到河邊飲水。打場繼續。半夜了,人們來翻場,把下面的沒有打下的稻子翻到上面來,繼續讓老牛拖著石磙碾壓。我也是來翻場的,看到老父親在場邊喝著在河裡舀上來的生水,躺在草堆腳下。我的心揪起來了,連忙對他說:“身體吃不消,就回家休息吧!”他立即說:“這怎麼行?稻子還沒有完全打下,明天下午也許還有雨,必須夜裡打好,上午晒一晒,不能拖,拖下去,稻子就會有損失。”我說:“讓隊長找其他人繼續打場吧。”父親有點發急了:“他們不行!這是我的任務,我必須完成。”唉,真的拿他沒辦法,我又去翻場了。可是,就在繼續打場就要結束時,老父親跌倒在石磙旁邊,老牛看到了,昂起頭“嗷嗷”地叫了好久,驚動了看場的李爺爺,然後把老父親送到了診所。老父親是累壞了,一天一夜沒睡覺了,我看著躺在診所裡的老父親淚水橫流……

面對眼前的石磙,我突然覺得老父親分明就是那石磙,他具有石磙的精神,石磙的情懷。父親沒有偉岸的身軀,只有比我還矮的身材;父親沒有享受過舒適的生活,只有坎坷的命運不停的勞作;父親沒有逢迎拍馬的習慣,只有稜角分明的原則性;父親沒有爭名奪利的野心,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這些可貴的品質,不正是石磙精神的寫照嗎?

就在我準備回家吃早飯的時候,轉頭看到東邊的場頭黃豆叢中還有兩個石磙,於是,迅速去拍下他們的身姿。本想除去上面的爛去了雜草和附著的泥巴,因為影響石磙的形象。可是,我略一思索,陡然發現,這一形象,不正是父親形象的再現嗎?父親曾是本村第一個入黨的老黨員,做過區長左光華的祕書,當過沙溝信用社主任,可是卻在特殊的年代蒙受了冤屈,但隨著時光的流逝,他仍然以自己的傲骨展示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