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對語文的解讀與思考

對語文的解讀與思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一、對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的解讀與批判

對語文的解讀與思考

很明顯,在機關報的《課程標準》中,還是延續了傳統的語文是定交際工具的定義,但是語言是工具,而語文不是語言。如果不從這根本上改變思想,那麼語文課就變成了語言課,喪失了語文課的本體意義。

一篇課文,首先讓學生去預習,字詞記好寫好,接著劃分段落大意把一個很美的整體肢解得支離破碎,而且想當然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作者的頭上(因為我們通常劃分是錯誤的,或者作者根本就沒這意思),然後再象徵性地概括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後是練習,練習無非是對上述的重複而已。而教師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也主要抓語言,分析時也是圍繞這個而來的。至於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或者所學的內容與我們生活有何聯絡,或者說這文章學了有何用處與教師和學生者無關。因為語文就是語言,而文章內容只是我學好語言的一個載體,因此我沒必要關注它。筆者認為,這是導致語文學習和語文教育枯燥乏味的根本原因。

任何一篇課文它都有豐富的思想內涵,與實踐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是審美趣味的結合體。語文文字自身的多義性和含蓄性較之工具性更具美學意義。

當然,語言工具論本身並不錯,但如果把語文也當成是工具那就捨本逐末了,這樣並不利於語文課程的改革。因為語文有其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語文的人文性。

  二、對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解讀與思考

語文的人文性主要表述為:語文不僅是語言,更是言語。筆者認為,語文的人文性可直接表述為:語文就是言語。所謂言語,是指個人運用語言的行為及作品。言語本身就是語言的作品,就沒有必要把語文是語言表述出來,更不應該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學習語文是學習語言的作品,而不是學習語言本身。

語文是言語,而言語是個人性的,它是個人運用語言認識世界、傳達思想的活動。語文的人文性表現在言語主體、言語環境和言語作品三個方面。言語主體是身心不斷髮展變化的鮮活個體。而巨集觀的言語環境是言語活動賴以發生的社會背景、民族文化背景。微觀的言語環境就是指言語活動時的生活環境。語文課程面對的是一些豐富多彩的言語作品,語文是人在一定的生活背景中創造出來的人文世界,這從根本上的解決了語文課程性質的疑惑,為課程改革打開了成功之門。

新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不是語言而是文化,而且這種文化是豐富多采的,是多變的。因而學習語文不僅在學習語音、詞彙、語法、結構,更要學習文章的內容思想、實踐意義、整體美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自己的思想,讓語文符合其文化和人文的特點,也讓文學,作品得以實現。在文學領域,接受美學認為,任何文學作品都具有未定性,文字意義的.實現則要靠讀者通過閱讀對之具體化,即以讀者的感覺和知覺經驗將作品中的空白填充起來,使作品中的未定性得以確定。

對語文的課程性質的理解決定了語文教學的一些理念,比如讓語文課生動活潑起來,語文課不僅理解語言,更需要內容的整體把握。課堂不僅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也不必害怕上語文課時會漏掉什麼要考試的知識點。為實現這一目的,一節課可以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時間放在課外的知識上,是同學們感興趣而又有助於內容理解的故事或案例。

  三、強調語文的人文性並不會模糊語文的課程性質

有人可能會提出:如你之上所說的話,語文課與其它藝術課、思想教育課、品德課不就一樣了嗎?

首先,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現在的學科課程是科學與合理的嗎?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極大的爭議,歷來都有論述。學科課程是至今世界各國學校課程的主體型別。但它的侷限性是非常明顯的,它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脫離,不利於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從這點上講學科課程本身就需要改革。

其次,從課程的目的和作用上來看,語文課學習的終極目的還是為實踐服務。當然語文在常人眼裡可能更多的起著一個基礎的作用,即學習一種語言。然後再通過這種基礎作用語言功能,去學習其它學科。比如認識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其實這是對同一事情不同處理,既然語文學習過程中已經學到認識事物、分析解決問題材的能力,已經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這已經達到我們的終極目的有什麼不好呢?

當然,我們強調語文的人文性並不是要否認語言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諺語作品所具有的社會文化內涵正是通過語言這一工具來實現的。這正是語文與數學、物理等學科的根本區別。

總之,從新的《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性質的表述可以看出,語文的人文性越來越受重視。但從課程改革上來講,尤其在中國長久以來形成的語文教育理念已經阻礙了語文的發展的情況下,現在的這種改革並不徹底。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儘量弱化語文工具論的觀點,強化語文學習的人文關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新課改的總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