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數典忘祖的成語典故

數典忘祖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成語是“數典忘祖”,成語讀音是[shǔ diǎn wàng zǔ]。數典忘祖成語是什麼意思呢?數,是數著,計算著的意思。典,指的是各種典故,事蹟。忘祖,就是忘記自己的祖先。數著一大堆典故,卻忘記了自己的祖先,這是什麼人呢?

數典忘祖的成語典故

這個詞語來自先秦時期左丘明的《左傳·昭公十五年》。

十二月,晉荀躒如周,葬穆後,籍談為介。既葬,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壺。王曰:“伯氏,諸侯皆有以鎮撫室,晉獨無有,何也?”文伯揖籍談,對曰:“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以鎮撫其社稷,故能薦彝器於王。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而遠於王室。王靈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獻器?”王曰:“叔氏,而忘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無分乎?密須之鼓,與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闕鞏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處參虛,匡有戎狄。其後襄之二路,鏚鉞,秬鬯,彤弓,虎賁,文公受之,以有南陽之田,撫徵東夏,非分而何?夫有勳而不廢,有績而載,奉之以土田,撫之以彝器,旌之以車服,明之以文章,子孫不忘,所謂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孫伯黶,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晉,於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後也,何故忘之?”籍談不能對。賓出,王曰:“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出於尊重原著的精神,我還是把這段話全部轉述了過來,不過要是依照原文翻譯就太長了,這邊用我的話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

魯昭公十五年的十二月,晉國的荀躒帶著籍談到周王室覲見。大家一起喝酒的時候就用了魯國進貢的`酒杯,周天子就隨口問了一句:“荀躒啊,怎麼大家都進貢了禮器,就你們晉國沒有啊?”籍談作為晉國的副使就代表回答說:“諸侯在受封的時候都接受了周王室賞賜的寶器,用來鎮撫國家,所以現在就有東西進攻。我們晉國在身上裡面,和戎狄這些部落做鄰居,感受不到天子的福分,所以就沒有東西可以進貢。”

周天子一聽就很不高興了,這意思是我錯了咯,於是就列舉了一大堆周天子賞賜給晉國禮器的故事,還和籍談說:“以前你的高祖孫伯黶就是張國晉國典籍的,所以你們後來被稱為籍氏,你是他的後代,怎麼能忘記這些事情?”

籍談被周天子這麼說了一通,也不知道還能回答些什麼了,等到使團都走了以後,周天子說了一句:“籍談恐怕會沒有後代了吧,數出了典故卻忘記了自己的祖先。”

“數典忘祖”,比喻人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也用來比喻人對本國曆史的無知。

  成語造句

我們應該熟悉自己國家的歷史,不能數典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