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

(2)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2、過程與方法

(1)自主閱讀,瞭解內容。

(2)延伸拓展,由此及彼,聯絡生活實際進行理解與感悟。

3、情感態度與價值

學會寬容與體諒。

重難點、關鍵

1、課文講了什麼人?什麼事?

2、聯絡生活實際,交流對最後一個自然段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揭示課題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因生活所迫,肩負起了照顧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做事,打理家裡的一切,雖然辛苦,但她沒有一句怨言。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婆婆端洗腳水,幫婆婆洗腳,這儼然已成為她的習慣,也稱了這個家裡一道溫馨而又美麗的風景。

有一天,這位母親為婆婆洗完腳回房間時看到自己的兒子晃晃悠悠地端來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驚訝。這時,她的孩子用稚嫩的聲音認真地說:“媽媽,洗腳。”看著如此貼心、懂事的孩子,母親的心裡暖暖的,流下了感動的淚。多懂事的孩子呀,原來她為婆婆洗腳的這一幕,已深深地烙在了孩子心中。

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麼?生:……

是啊,孩子受媽媽的感染,將心比心,學會了孝順自己的媽媽。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講述了兩個感人的故事,請看課題——《將心比心》。誰來讀一讀?齊讀課題

這兩個心的意思一樣嗎?課文中又是這兩個心的意思一樣嗎?課文中又是誰將心比心,怎樣對待別人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各自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同學互相幫助來解決。

2、課文寫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3、中的“我”有什麼感受?

  三、感悟課文,品味語言

如果你親身經歷著這兩件事,你的`心裡也會感到暖暖的對嗎?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請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鬆手”。(品詞: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對老奶奶說的話。”

3、小結: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為老奶奶推門,然後想到自己的媽媽,希望自己的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有人會這樣做。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然而想獲得別人的關心和幫助,首先自己要去關心、幫助別人,這就是將心比心。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一天……湧到嘴邊的話”

(1)如果你遇到了這樣被紮了兩針的情況,你會怎麼樣?

(2)感悟“平靜”中的母親當時心裡怎麼想?

2、“只見……果然成功了”

(1)領悟“不要緊,再來一次”這句話的不簡單。

(2)引讀

(3)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母親拉著……這段最後”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靜”

(2)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是幸福的,一開始我的心情就這樣嗎?

  四、拓展空間,昇華情感

1、過渡:文中的阿姨和母親這樣做,這樣想,這樣說,溫暖著我,於是我激動的想——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2、再讀激情:我們也應該這樣想著: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正因為生活中有這麼多的將心比心,歌唱家唱出了一曲《愛的奉獻》請大家也來唱一唱吧,許多名人也寫出了將心比心的名言,請大家也來讀一讀吧。

4、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想“幸福之花處處開放,就應該學會將心比心,對人多一份(課件出示許多心套著心形裡寫著的——幫助、關心、寬容、理解、信任、鼓勵、支援、尊重……讓學生讀一讀。)這樣我們才會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與幸福。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流程:

  一、故事匯入,揭示課題

1、講故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

有位年輕的媽媽由於特殊的原因,擔負起了照顧婆婆和兒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幹活,打理家裡的一切。雖然艱辛,但她無怨無悔。她每晚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給婆婆端洗腳水,幫婆婆洗腳,這已成為一道溫馨而又特別的風景了。

有一天,這位媽媽講了一個《醜小鴨》的故事後,就去幫婆婆洗腳了。當這位媽媽為婆婆洗完腳回到自己的房間裡一看,兒子不見了。媽媽正準備去找兒子,轉過身來一看,兒子正用他那雙稚嫩的小手端著一盆水顫顫巍巍地向她走來,她感到非常驚訝。這時,兒子童聲童氣地說:媽媽,洗腳!看到如此孝順、懂事的孩子,媽媽感動得淚流滿面。

2、同學們,你們聽了這個故事後,有什麼話要說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孩子們,現在我們要學的課文,也是講了兩個感人的故事。請你們看老師寫題目,板書:將心比心。

2、生讀題,說題意。

(那自己的心去比照別人的心。指遇事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3、自由讀文,讀完後說說本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概括地說出來。

4、指名學生說,教師隨機板書:

阿姨奶奶

母親護士

三、研讀課文,品味語言。

1、這時的我,心裡有什麼感受?請用一個詞來形容出來。

(感動、震撼、溫暖)

2、假如你親耳聽到你奶奶說這件事,親看到你母親做這件事,你的心裡也會感動、也會感到溫暖的。那麼文中哪些地方感動了你呢?請邊默讀邊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3、交流、品讀。

4、出示課件。

(一)導語:孩子們,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呢?誰來說說吧?

品讀句子:

句1: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鬆手。

(1)說說為什麼溫暖了我的心?(這位阿姨很善良。)

(2)那些字詞能使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沉重、一直、才)

(3)阿姨幫助的是自己的親友嗎?如果你是那位老奶奶,你心裡會怎麼想?

(4)朗讀:請讀出暖暖的感覺。

導語:阿姨為什麼這樣做?

句2:阿姨輕輕地說: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1)你能像阿姨一樣輕輕地說嘛?學生讀。

4、小結:阿姨看到了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做出了善良的舉動,令人感動,這就是將心比心。

5、引讀:

是呀,學會了將心比心,人與人之間就多了一份愛心,讀最後一段;

學會了將心比心,我們的天空更藍,讀最後一段;

學會了將心比心,我們的陽光更燦爛,讀最後一段。

(二)研讀第二件事。

1、第二件事哪些地方更讓你怦然心動?

2、交流、品讀。

3、出示課件:

句1。一天,我不禁收住了湧到嘴邊的話。

(1)說說為什麼讓你感動?

(2)如果你遇到了這種被紮了兩針還沒扎進血管的情況,你會怎麼樣?

(因疼痛而痛苦、埋怨或責備)

(3)如果對那位護士進行責怪,甚至辱罵,將會產生什麼後果?

導語:可是,母親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讓她成功了,是哪句話?

句2、不要緊,再來一次。

(1)你認為這句話簡單嗎?為什麼讓你感到不簡單?

(如果這位護士第三次失敗,母親又一次受皮肉之苦。)

(2)引讀這句話:

當年輕的護士紮了兩針還沒扎進血管時,母親鼓勵她;

當母親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時,她同樣鼓勵著;

當母親看到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時,這時她已經覺察到這是一個新手,但仍然鼓勵著。

導語:

(1)當你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對這位母親說些什麼?

(2)母親為什麼這樣做呢?

句3、母親用另一隻手拉著我,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1)說說為什麼讓你感動?

4、小結:

母親遇到護士扎針失敗,就想到了我,做出了寬容和鼓勵的舉止,令人心動,這就叫(讓學生回答)。

5、引讀:

是呀,有了將心比心,我們的生活就多一份關懷,讀最後一段。

有了將心比心,我們的心胸猶如大海無邊無垠,讀最後一段。

有了將心比心,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得更甜蜜,讀最後一段。

  四、拓展空間,昇華情感

1、導語:文中的阿姨與母親的行為,讓我們想起了一句什麼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導語:在平時的生活中,你們肯定也有過這種將心比心的舉動的,想想看,誰來說說。

3、師引例。

前年,我們那條街來了一位新鄰居,她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雖說這位來奶奶兒孫滿堂,但真正關心她的人甚少,她靠撿破爛維持生計。我覺得她可憐,就把自己家種的菜送去,有時也把給我媽吃的食品分點去,有時在本村吃酒席時,還把該自己吃的那份好吃食物省點給她吃我為什麼這樣做,因為我也有個老媽媽。我也希望我孃家的人,能像我一樣,不但不嫌棄老人,而且還給我老媽送去一份愛心。

有一年,我同樣是教四年級,遇到一個特可憐的學生。他一歲多媽媽就離開了人世,爸爸因賭博負債累累而逃之夭夭,可憐的`孩子就跟著一個將近七十歲的爺爺相依為命。可想而知,這個學生的日子過得多麼貧苦。由於生活困窘,再加上無父母教育,他從小養成了那別人東西的惡習。我剛叫他的時候,告狀的人,連續不斷。可我不但不討厭他,也從沒說過他一句賊或小偷之類的話,而是默默地關照他。下雨天,看到他沒雨鞋穿,我就買給他;看到他身上長瘡,我就買藥膏,親手幫他搽。菜啦、水果啦、雞蛋啦等等,我什麼東西都給他吃。這樣一來,到了五年級,他就改掉了這個惡習。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想到:如果我的孩子像他這麼小,也像他一樣,每天看到夥伴們吃這吃那,而他自己一天到晚,吃的除了飯,還是飯,也肯定很想吃,搞得不好,也會趁人不注意去拿別人的東西吃。

這樣的例子,老師我有很多,現在我把時間讓給同學們。

3、學生舉例。

4、出示課件心圖。

導語:如果這就是我們每位同學的那顆滾燙的心,學了全文後,為了勉勵自己,你認為應該在你心中裝入一個份量最重的什麼詞?

五、課外延伸。

1、出示課件:寫一寫:

不久的將來,這位小護士成了醫院裡工作最出色的護士,成了病患者最受歡迎的護士。一天,一家電視臺要對她進行專門的採訪,請你替她設計一份講稿,說說她的心裡話。

2、指名都設計稿

六、總結。

1、出示課件:

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如作家羅蘭。

2、學生齊讀。

3、結束語:總之,如果人人都能將心比心,我們的心靈會更美好,人生將更豐富,世界將更加美麗!

板書設計:

8、將心比心

阿姨奶奶將心比心感動溫暖

母親護士將心比心寬容鼓勵

人人將心比心世界美好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關鍵:

1、瞭解課文講了什麼人?什麼事?

2、聯絡生活實際,交流對最後一個自然段的理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板書課題:將心比心

2、理解課題:是說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別人的心。(體會別人的心理,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

二、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理解詞語。

{zhā扎針紮根

扎:zhā,多音字:{zhá掙扎

{zā扎皮帶

抱怨:心中不滿,數說別人不對;埋怨。

寬容:寬厚體諒別人。

2、理解課文內容。

(1)奶奶講了一件事,一位阿姨在奶奶前面開門,一直等到奶奶進門才鬆手,面對奶奶的道謝,阿姨說:“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2)我親自遇到媽媽看見實習護士扎針技術欠佳,鼓勵她再來一次,護士連聲感謝,媽媽說:“我的女兒……也能得到寬容和鼓勵。”

(3)師小結:本課講了兩件事:一件是一位阿姨為奶奶開門以及說的話讓人感動;另一件是我的媽媽鼓勵護士並談及自己的女兒的話讓人深思,揭示出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要將心比心,多一份寬容和尊重。

1、自由讀課文。

(1)找出讓人感動的地方,讀一讀,悟一悟。

①第一段讓人感動。

A、學生讀後議:

阿姨的行為與語言很平凡但滲透著修養―――關愛老人。

B、老師隨機點撥:

是啊,關愛老人是人類美好的道德修養,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在訴說著關愛人的可貴和必要。阿姨的行為折射人生的至理、至情,讓我們一起以深情的.朗讀來讚美這位高尚的阿姨。

C、感情朗讀。

D、聯絡實際談要為老人做什麼。

讓坐、攙扶、開門、幫助找路……

E、師:對,真是懂事的孩子,我們之所以幸福地降生並快樂的成長,就是因為有了長輩的關懷,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

F、理解“溫暖”一詞的含義並齊讀這一句話。(第一段最後一句)

(感動)

②第二段讓人感動

A、學生讀後議:

媽媽的行為讓人感動,鼓勵關愛小輩,一片苦心。

媽媽的言語讓人感動,由此及己,一片慈母心。

B、師:同學們,這位媽媽是一位聖人。愛自己的孩子是本性,愛別人的孩子確是高尚。古人亦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母親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讓我們用深情的語調謳歌這位母親,齊讀。

C、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情境教學。

D、拓展延伸;記住老師和母親的鼓勵,及時把握,走向成功。寬容別人,同學之間要互相諒解,同學們學文就是為了悟理。

③第三段讓人深思。

A、讀讀自己的理解。

B、聯絡生活講講該怎樣伏諸行動。

師:你們理解的很好。這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換位思考。一事當前想一想,如果換了你,你希望別人怎麼說,怎麼做呢?然後你就去這樣做,那結果會怎樣呢?“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好多的問題,矛盾也就會迎刃而解了,特別是對老人,對孩子這樣的弱勢群體更應該如此。

生齊讀第三段。

C、出示與寬容關愛有關的名言。

張九齡:記人之長,忘人之短。

屠格涅夫: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別人寬容的,但誰能說自己不需要寬容呢?

魯迅: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三、 小結

同學們,寬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

四、作業

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用日記的形式寫一件有關將心比心的事。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將心比心》,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將心比心》是小學人教版四年級第八冊第八課的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已經能自讀自悟課文。本文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即阿姨幫助奶奶、母親鼓勵護士,使學生明白“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的人生哲理。

二、教學目標

在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目標:

1、四年級處於第二學段,第二學段的閱讀方法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課文。”所以我第一條教學目標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

2、本課語言通俗,而且沒有生字僻詞,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容。我覺得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從文字中受到德育的薰陶,是教育學生的主要目標。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條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針對學生實際情況,以學段目標為依據,我定下的第三條教學目標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確定本課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本文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與文字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這是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文中人物語言而使表達產生感人的效果。

三、教學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情景匯入——初感課文——深入體會——課外延伸。

(一)情景匯入

我以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一段公益廣告——心在一起做為切入點,向學生提出“從片中,你看到了什麼?”通過學生的發言,從而揭題。這樣的匯入設計,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營造課堂氣氛,對揭題鋪下了墊筆。

(二)初感課文

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所以我對學生提出“讀正確、通順,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的閱讀要求後,讓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課文寫了哪幾件事?”這個環節的設計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體會

在初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找出來用‘——’劃出,並寫出自己的感受。”“文中誰令你感動?”“阿姨,母親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找出重點語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在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質時,我設計了“移情體會”的環節,提出“如果這位阿姨沒有這樣做,結果會怎樣?”“如果媽媽責備,甚至辱罵那位護士,結果會怎樣?”這兩個“如果”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換位思考,切身體會文中受幫助的奶奶和受鼓勵的實習護士的感激之情,更體會到阿姨“處處為他人著想”和母親對護士的“寬容、理解、鼓勵”高貴品質。這個環節的設計揭示課文的主題,同時實現課文的教學目標和突破課文的重點、難點。

(四)課外延伸

學生受到課文中人物的品質影響,然後讓他們走出文字,聯絡生活實際,提出“生活中,有這樣將心比心的事嗎?”讓學生交流,說一說,不僅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陶治了他們自己的心靈,同時實現了本課教學的目的,認識到“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接著讓學生試著說說“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體會“將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為他人著想。最後與學生一起共勉中國臺灣作家羅蘭的名言: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麼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悲劇和恨事。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的呈現,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一目瞭然,更突出課文的主旨。因此我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阿姨”、“奶奶”、“母親”、“護士”以及她們之間的關係和文中的關鍵詞句做為板書。

四年級語文下冊《將心比心》教學設計優秀5

【教材分析】:

《將心比心》是一篇略讀文章。在這個以“真誠待人”為主題的單元裡,本文以“將心比心“為題,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如果在生活中我們能將心比心,那麼,我們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故事顯淺而緊扣生活,“將心比心,以愛換愛”的呼喚直逼人的心靈深處。學習本文的目的是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會人與人要寬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多關心他人。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相對較高的閱讀理解能力、朗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這篇淺顯易懂的課文自是容易,對文章的大概意思能正確把握好,對文章所蘊含的道理也略知一二,但如何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感悟深刻道理,對他們有一定難度,需要老師點撥。在讀寫結合上也需要老師的引導。他們從小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不善於換位思考,學習本文對他們的為人處事方式會有所幫助,改變他們的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自主學習能夠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情感目標:

1、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以愛換愛。

2、聯絡生活經歷,有感而發。

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並運用在寫作中。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課文所寫的兩件事,體會將心比心的真正含義。

教學難點:聯絡拓展閱讀資源,聯絡實際生活,寫出自己對將心比心的理解和感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而使表達產生感人的效果。

【教學策略】:

教學時我採用抓重點語句朗讀,體會,引導法,以生活實際熟悉的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後組織學生探究,朗讀,最後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揭示課題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因生活所迫,肩負起了照顧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做事,打理家裡的一切,雖然辛苦,但她沒有一句怨言。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婆婆端洗腳水,幫婆婆洗腳,這儼然已成為她的習慣,也稱了這個家裡一道溫馨而又美麗的風景。

有一天,這位母親為婆婆洗完腳回房間時看到自己的兒子晃晃悠悠地端來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驚訝。這時,她的孩子用稚嫩的聲音認真地說:“媽媽,洗腳。”看著如此貼心、懂事的孩子,母親的心裡暖暖的,流下了感動的淚。多懂事的孩子呀,原來她為婆婆洗腳的這一幕,已深深地烙在了孩子心中。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麼?生:

是啊,孩子受媽媽的感染,將心比心,學會了孝順自己的媽媽。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講述了兩個感人的故事,請看課題——《將心比心》。誰來讀一讀?齊讀課題

這兩個心的意思一樣嗎?課文中又是這兩個心的意思一樣嗎?課文中又是誰將心比心,怎樣對待別人呢?讓我們帶著問題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各自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同學互相幫助來解決。

2、課文寫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3、文中的“我”有什麼感受?

  三、感悟課文,品味語言

如果你親身經歷著這兩件事,你的心裡也會感到暖暖的對嗎?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請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鬆手”。(品詞: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對老奶奶說的話。”

3、小結: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為老奶奶推門,然後想到自己的媽媽,希望自己的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也有人會這樣做。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然而想獲得別人的關心和幫助,首先自己要去關心、幫助別人,這就是將心比心。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一天?湧到嘴邊的話”

(1)如果你遇到了這樣被紮了兩針的情況,你會怎麼樣?

(2)感悟“平靜”中的母親當時心裡怎麼想?

2、“只見?果然成功了”

(1)領悟“不要緊,再來一次”這句話的不簡單。

(2)引讀

(3)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母親拉著?這段最後”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靜”

(2)現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是幸福的,一開始我的心情就這樣嗎?

  四、拓展空間,昇華情感

1、過渡:文中的阿姨和母親這樣做,這樣想,這樣說,溫暖著我,於是我激動的想——學生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2、再讀激情:我們也應該這樣想著: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正因為生活中有這麼多的將心比心,歌唱家唱出了一曲《愛的奉獻》請大家也來唱一唱吧,許多名人也寫出了將心比心的名言,請大家也來讀一讀吧。

4、小結:在生活中我們要想“幸福之花處處開放,就應該學會將心比心,對人多一份(課件出示許多心套著心形裡寫著的——幫助、關心、寬容、理解、信任、鼓勵、支援、尊重?讓學生讀一讀。)這樣我們才會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與幸福。

板書設計阿姨開門、說話

奶奶(尊老)

溫暖(我)寬容、理解將心比心鼓勵、希望

媽媽(愛幼)

溫暖、幸福(我)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次我選擇的是一篇略讀課——《將心比心》,這是一篇很簡短的`小文章,文中用兩個小事例展現出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換取他們的真心,這樣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和諧。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興趣,最擅長的方法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全班交流,來取長補短,達到整體的完整。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書,然後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看看哪位同學概括的既準確又精練?學生讀書的興趣很濃,交流時的氣氛也比較好。

略讀課文究竟該怎麼上呢?我只是粗淺地認為略讀課文也應該做到“精”、“略”得當。雖然略讀教學講究“簡”、“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則略讀就成了“泛讀”,那效率就低下了。由於受教學時間的限制,略讀課文中需“精”讀的點要更突出,更集中。正如《將心比心》中出現了兩個小故事,該如何把握呢?是兩個都具體展開還是選擇其一?在反覆的思考後我選擇了後者,我就課文中第二個故事而展開具體化。並採用小組交流方式,進行合作學習。其實在設計時,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教師應更關注學生的自學能力,應注重朗讀等方面的重複指導,應給學生創設機會讓其大膽自學,讓學生的課堂學習不受拘束。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自得。”關於略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希望我真的把它運用到我的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