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5篇)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5篇)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由生字組成的動物名稱。

2.能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詞串。

3.觀察圖畫,瞭解十二種動物的樣子,同時進行保護珍稀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動物圖片 詞語卡片 收錄機 遊動物園視訊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動物園裡有哪些動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齊讀課題)

(出示老虎圖)老虎看見了我們來了,它會說什麼呢?想不想聽一聽?

放錄音:同學們,我是動物園裡的老虎,我們動物園裡可熱鬧了,你們想來參觀可以,但必需要闖過三關,你們能行嗎?第一關,你們要讀準12種動物的名稱。

二、初讀韻文,認識生字詞語。

1.看圖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每一種動物的名稱都讀到。

2.把你覺得難讀的詞語讀給你的同桌聽,請他幫你正正音。

3.在剛才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字音難讀,哪個字在寫的時候容易出問題,需要提醒大家的?

指名回答,老師相機總結:

① “獅”“猴”“猩”這三個字都有部首“犭”,我們一定要記牢它的第一筆是“丿”

②“猴”這個字在寫的時候不要多寫一筆豎。

③“袋”這個字斜鉤上沒有“丿”。

4.(去掉拼音讀)你們看這些詞語沒有了拼音你能讀得準嗎?(看板書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播放老虎的錄音:同學們,你們讀得很棒,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一關。

三、看圖讀詞讀韻文。

錄音:第二關,請說出這12種動物中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或者相關的知識,能行嗎?

1.在小組裡說一說。

2.指名說說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及相關的知識。

獅子 大象 老虎

獅子和老虎誰的本領大呢?

在合作小組內討論

指名交流。

仙鶴 孔雀 鸚鵡

這三種鳥你覺得哪個更漂亮?你更喜歡哪一個?

學生討論交流。

老師補充知識:孔雀俗稱鳳凰,是百鳥之王、富貴吉祥的象徵。孔雀有綠孔雀、藍孔雀之分。綠孔雀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仙鶴又被稱為丹頂鶴 ,丹頂鶴“雍容華貴”,體羽主要為白色,喉、頰、和頸部為暗褐色,尾部覆有漆黑的飛羽,頭頂上戴著鮮紅的肉冠,身高腿長,確實給人一種美好的印象。

鸚鵡的`羽毛色彩鮮豔,非常漂亮,它會學人說話,有條成語叫——鸚鵡學舌。

3.用剛才老師帶領大家學習的方法,自己學習後兩組動物詞語: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馬 棕熊 袋鼠

放老虎錄音:同學們,你們瞭解的可真不少,第二關又被你們合力闖過了,現在我們再闖過第三關就可以來到我們動物樂園參觀了。

四、第三關,你能讀出對我們動物的感情嗎?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放老虎錄音:同學們,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三關,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動物樂園。

看錄象:動物樂園遊記。

五、課堂小結:

動物園裡的動物真可愛,它們生活得多快樂!它們是我們的朋友,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第二課時

一、認讀字詞卡片。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朗讀課文。

3.指名背誦。

二、拓展延伸,發展語言

彙報交流自己從課外收集到的有關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自己描紅。

2.你覺得哪個字在書寫時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筆是橫,不是撇。

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筆是橫折,第五筆是豎。

斑:左中右三個部分要寫得緊湊。

3.學生再一次進行描紅聯絡。

4.教師範寫,學生臨寫。

5.反饋。

展示學生的作業,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

四、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師( ) 星( ) 代( ) 機( )

獅( ) 猩( ) 袋( ) 虎( )

2.擴詞。

斑( ) ( ) ( )

袋( ) ( ) ( )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街”等9個字,會寫“節日、春節”等10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選一兩個傳統節日,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傳、統”等15個生字,會寫“貼、銜”等9個字,會寫“節日、春節”等10個詞語。

2.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選一兩個傳統節日,說說自己是怎樣過節的。

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含與節日相關的圖片、小視訊,有關端午節來歷的微課,田字格中的範字)。

2.學生:生字卡片,傳統節日名稱的卡片;向家長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及其習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傳、統”等12個生字,會寫“貼、街、舟、艾”4個字,

會寫“節日、春節”等6個詞語。

2.朗讀課文第一至五句,瞭解春節、元宵節等5個傳統節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話說節日

1.播放春節聯歡晚會開場舞視訊片段,請學生觀看,感受節日的喜慶與隆重,說一說:這是什麼節日?你喜歡過這個節日嗎?為什麼?

2.提問:除了春節,你還知道中國的哪些傳統節日?

3.小結:這些節日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世世代代都過的節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5.認讀詞語“傳統”。

提示:“傳”是翹舌音。

提問: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傳、統”2個字?

預設:

(1)“加一加”:專一傳、充一統。

(2)與熟字組成詞:傳家寶、傳來、傳說;總統、統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在拼音的幫助下把字音讀正確,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

(2)想一想:課文寫了哪幾個傳統節日?

2.學生交流。

三、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1.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節到,人歡笑,貼窗花,放鞭炮。

(1)提問:春節到了,人們喜歡做些什麼?(貼窗花、放鞭炮)

(2)交流:貼窗花、放鞭炮是春節的習俗,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習俗?(貼對聯、貼年畫、拜年、給壓歲錢。。。。。。)

(3)識記生字“貼”。

①出示詞語“貼窗花、貼對聯、貼門畫”及情景圖片。

②指名讀;請學生做一做“貼窗花”這個動作,說一說:你還貼過什麼物品?相機出示詞語“貼郵票、貼紙片、貼紅花”,齊讀詞語。

(4)範讀,讀出輕快的節奏。指名讀。齊讀,讀出韻律美。

(5)指導書寫“貼”。

①出示“貼”字。想一想:這個字與已經學過的哪個字比較像?

②比較“站、戰一貼”,找出共同點。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寫“貼”的偏旁“貝”時,最後一筆變成點。

④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2.學習第二句。

出示:元宵節,看花燈,大街小巷人如潮。

(1)指名讀,正音。

(2)識記生字“宵”。

出示詞語“姓肖、元宵、訊息、削鉛筆”,比較“肖、宵、消、削”,藉助形旁表義的規律識記字形。

(3)識記生字“巷”。

出示大街小巷的情景圖,學生在圖上找出大街、小巷,再說說大街與小巷的區別是什麼。

(4)引導理解“人如潮”。

請學生聯絡生活,說一說“人如潮”的意思。出示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看花燈的情景圖,引導理解:寬寬的街道、窄窄的巷子裡到處都

是看花燈的人,非常熱鬧,這就是“人如潮”。

(5)請學生說說看花燈的熱鬧場面。拓展交流:除了看花燈,你們家還怎樣過元宵節?

(6)引讀:元宵節,人們看花燈、吃湯圓,心情怎樣?帶著感受朗讀這一句。齊讀這一句。

(7)指導書寫“街”。

①引導回憶熟字“封、桂、掛”,說一說寫“街”字時要注意什麼。

②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街”字的左、中高,右邊低,三個部件要寫緊湊。

③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3.學習第三句。

出示:清明節,雨紛紛。先人墓前去祭掃。

(1)識記生字“祭”。

①與“察”比一比。

②出示“祭”的甲骨文啊,描述:左邊是一塊生肉,肉上還有血水流出,右邊是一個“又”(指手),中間像祭桌。表示以手持生肉敬供神明祖宗。

(2)指導朗讀。

引導:清明去掃墓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指名讀這一句,提示:聲音稍稍低沉。

(3)引導理解祭掃習俗:清明時節,人們會去墓地祭掃,表達對逝去的祖先的懷念。

(4)齊讀這一句。

4.學習第四句。

出示:過端午,賽龍舟,粽香艾香滿堂飄。

(1)指名讀,正音。

(2)識記生字“舟”。

出示龍舟圖片,配上文字“龍舟”,學生認讀詞語“龍舟”。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含“舟”字的詞語?

(3)識記生字“艾”。

你在哪兒見過“艾”字?出示圖片,認讀詞語“艾草”。

教師補充:民間諺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會把艾草和菖蒲插在門窗上。為什麼要插艾草呢?據說插了艾草能驅邪避毒,求吉祥,納百福。

(4)識記生字“堂”。

利用意義識記,“堂”最早的意思是高大的房子,我們把能開大會的房子叫“禮堂”,你還知道哪些含“堂”字的詞語?(澡堂、課堂、酒店大堂)

(5)播放有關端午節來歷的微課,學生觀看。

(6)觀看賽龍舟的壯觀場面。再齊讀這一句。

(7)指導書寫“舟”。

①請學生觀察“舟”字的結構及筆畫。

②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舟”是獨體字,最後三筆的順序是點、橫、點。

③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8)指導書寫“艾”。

①引導回憶熟字“義、文”。

②學生嘗試描紅、練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提示:寫“艾”時,撇、捺要舒展。

5.學習第五句。

出示:七月七,來乞巧,牛郎織女會鵲橋。

(1)指名讀,正音。

提示:“乞、巧”2個字都是第三聲,2個第三聲在一起,“乞”的讀音近似第二聲。

(2)交流:七夕節有什麼習俗?

(3)引導理解“乞巧”。

出示:牛郎織女相會的圖片。

引導:誰來講講牛郎織女的故事?指名講故事。

教師介紹:七月初七這天的晚上,姑娘們喜歡來到花前月下“拜織女”,乞求上天讓自己也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

提問:“乞巧”的意思是什麼?(乞求心靈手巧)

(4)識記生字“乞、巧”。

與熟字比一比:吃----乞。

組詞:乞求、乞討;巧妙、巧手、心靈手巧。

(5)識記生字“郎”。

與熟字比一比:朗----郎。

提示:“郎”在古代常常是對從事某種職業的人的稱呼,如貨郎、牛郎、賣油郎等。所以“牛郎”的意思是什麼?(放牛的人)

(6)指名讀,齊讀這一句。

四、抄寫詞語,增加積累

節日春節花燈清明節先人龍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餅、賞、菊”3個生字,會寫“敬、轉、團、熱、鬧”5個字,會寫“中秋、轉眼”等4個詞語。

2.朗讀課文第六至八句,瞭解中秋、重陽2個傳統節日。背誦課文。

3.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能按時間順序排列。聯絡生活,選一兩個節日,說說自己是怎麼過節的。

教學過程:

一、朗讀感悟,隨文識字

1.過渡:上節課我們朗讀了課文的第一至五句,瞭解了哪幾個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這節課我們繼續讀文識字。

2.學習第六句。

出示:過中秋,吃月餅,十五圓月當空照。

(1)指名讀,正音。

(2)指導識記生字“餅”。

①利用形聲字規律識記。

②喚醒生活經驗:月餅的品種多樣,你都吃過哪些不同型別的月餅?

出示圖片及相應的詞語,學生認讀:

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臺式月餅(產地不同)

桂花月餅梅乾月餅豆沙月餅冰糖月餅(餡料不同)

(3)指導朗讀:八月十五過中秋,圓圓的月亮當空照,一家人賞月吃月餅,多麼幸福啊!帶著這樣的感受讀。

(4)指名讀,齊讀。

3.學習第七句。

(1)過渡:過完中秋節,不久就是重陽節,重陽節裡大家喜歡做什麼?

出示:重陽節,要敬老,踏秋賞菊去登高。

(2)指名讀,正音:“重”在“重陽節”一詞中讀chóng,“賞”是翹舌音。

(3)指導識記生字“賞”。

①與熟字比一比:常賞。

②組詞:欣賞、觀賞。

(4)指導識記生字“菊”。

①出示菊花圖片。

②認讀詞語:菊花、白菊、賞菊。

(5)引導理解“重陽”:古人認為九是陽數,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所以這一天被稱為“重陽節”。重陽節也稱為“老人節”,寓意是希望老人們長壽幸福。

(6)指名讀,齊讀。

(7)拓展:重陽節的時候,你們學校開展過什麼活動?

(8)指導書寫“敬”。

①出示“敬、放”2個字,學生回憶熟字“放”的寫法,找出共同點。

②學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敬”,左寬右窄,最後一筆捺要寫得舒展。

④學生練寫。

4.學習第八句。

出示:轉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團圓真熱鬧。

(1)指名讀,齊讀。

(2)指導朗讀:新春到,大家可真高興啦!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一句。齊讀。

(3)創設情境讀:“團圓”就是過年時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回家了;“團圓”就是過年時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回去看爺爺、奶奶。一家人在一起,多開心,多快樂呀!再讀這一句。

(4)指導書寫“轉”。

①出示“轉、車”2個字,學生回憶熟字“車”的寫法,比較“轉”字中的“車”與之相比有什麼不同。

②學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車”變成車字旁,橫變成提,並且筆順也發生變化,先寫第三筆豎,再寫第四筆提。“轉”的第七筆是豎折折,“專”的第二橫寫在田字格的橫中線上。

④學生練寫。

(5)指導書寫“熱”。

①出示“熱”字:仔細觀察,寫這個字時需要注意什麼。

②回憶熟字“點”字四點底的`寫法。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第五筆是橫斜鉤,四點底要寫得寬而扁,第一點與另外三點方向不同,四個點間距均勻,高度一致。

④學生描紅、練寫。

(6)指導書寫“團、鬧”。

①出示“團、鬧、閉、閃”一組字,學生回憶熟字“閉、閃”的寫法,找出共同點。

②學生試寫,教師觀察學生寫字情況。

③教師範寫,邊寫邊提示:門字框要寫得方正。

(7)展示與評議。

①展示學生本節課的書寫作品,師生評議。

②學生再次練寫。

二、抄寫詞語,積累詞語

中秋轉眼團圓熱鬧

三、瞭解節日,排列順序

1.出示多個年份的含春節的日曆頁面。

引導觀察:春節在哪一天?農曆日期是哪一天?公曆日期是哪一

天?通過多個年份的日曆頁面比較,讓學生明確春節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

2.出示多個年份的含清明節的日曆頁面。

引導發現:清明節用的是公曆日期,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

3.出示多個年份的含元宵節、端午節等5個節日的日曆頁面。

引導發現:這幾個節日用的都是農曆日期。請學生記住具體的日期。

4.教師小結:中國這些傳統節日裡,除了清明節,其他節日都是用的農曆日期。

5.出示節日名稱的卡片,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春節重陽節中秋節

6.按時間順序齊讀節日名稱。

四、背誦課文,促進積累

1.教師說節日名稱,學生試著背誦課文。

2.同桌互相背一背。

五、延伸拓展,開闊眼界

1.交流:你最熟悉什麼節日?說一說你是怎樣過節的。

指導:可以先說說過節的時間,再說說過節的習俗、情景等。

2.拓展:我國很多民族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你知道哪些?

3.小結:讓我們記住這些傳統節日,在豐富多彩的習俗文化中品味節日的美好,傳承中華民族寶貴的美德。

板書設計:

2、傳統節日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

重陽節↓

中秋節←七夕節←端午節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課是認識兩個新偏旁身、月,以及和它們有關的字。在本課要求有一定的速度,每個字平均1.5分鐘,不一定讓每個學生都在本課達到要求,允許存在個體差異。

學情分析

本課在認識兩個偏旁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自己分析字形認識生字,學生學會通過部首來猜字義。同時要注重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教的過程變為導的過程。並結合本課通過認識偏旁的識字特點來加強學生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偏旁身和月以及帶身和月的生字,認識10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2、發現漢字形體特點,能有規律地識字,並藉助圖片和字典協助認字。提高的速度,提高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掛圖匯入

逐一出示兩個古代的漢字月身和掛圖,你們能猜出這兩漢字是什麼字嗎?對,它們就是以前我們認識的兩個老朋友月和身。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和它們有關。

(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

點評:由古代象形文字匯入新課,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變要我學漢字,為我要學漢字。

二、認識新偏旁及相關的字

(一)出示一組詞語:軀體、躺下、鞠躬、躲藏。

1、同學們仔細觀察這組詞,發現了什麼?它和我們學過的身一樣嗎?哪裡不一樣?

(偏旁的書寫與漢字不同,為書寫的正確和美觀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髮現規律。)

2、想想看這些詞為什麼都有身字旁呢?

(讓學生自己總結、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3、這些字你都認識嗎?誰會讀?(a、指名認讀B、搶讀)

4、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身字旁的字?(學生根據平時的識字情況回答。)

點評:讓學生從自身經驗出發總結為什麼上面幾個詞都帶有身字旁,教師可謂用心良苦,既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又在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及時發現問題、總結事物的規律。

(二)出示第二組詞語:

心臟、肝臟、腸胃、面板、肌肉、脂肪、胸膛、膽量

1、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對這些詞語的認識,不認識的字,動手查一。

2、開火車認讀詞語卡片,在認清字形的基礎上對字義有所瞭解。

3、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字?(學生根據平時的識字情況回答。)

點評:此環節的設計,能充分體現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即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又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三)指字遊戲:認讀生字。

(用遊戲複習鞏固生字,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在學習中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

點評:充分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識字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的遊戲識字,掀起了本節課識字高潮,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達到了在遊戲中鞏固所學生字的目的。

三、拓展學習:屍字頭及有關的字

1、出示:同學們認識這是什麼字嗎?它表示的意思與人有關,出示:屋、居、屎、屁、尿

(指名學生讀一讀,再開火車讀一讀。)

2、你還知道什麼帶屍字頭的字?(學生舉例)

點評: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同一類偏旁的字進行歸類學習,將所學知識進一步拓展,培養了學生歸類識字能力。

四、練習限時

出示:胃、膝、肺、筋、膛

1、丁丁查這五個字,用了8分鐘,你呢?查出來把拼音寫下來。

(學生自主學習與丁丁比一比。掌握的`技能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2、請查的快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經驗。

點評: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比賽的方式進行學習,即有利於鞏固本課的偏旁部首,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無形中告訴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字典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同時,又使新課改以人為本,讓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一理念得以充分體現。

五、學寫生字

1、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說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地方:如個別筆劃。

2、對於肉,個別指導筆順,其餘的字放手讓學生自己寫。

3、總結識字方法。

(由學生自己體會認字過程的快樂,加強分析字型的能力。)

點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教師才給予學生以輔導,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

六、課後延伸

請學生課後留心找一找帶有身月字旁的字,記下來,比一比誰找得多?

點評:此環節的設定,旨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好習慣。

總評: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教師能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設計教學環節,在注重培養學生興趣的同時,儘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了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以及獨立獲取新知識的機會,同時,又讓每個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七、課後反思

本節課用掛圖匯入,逐一出示兩個古代的漢字月身和掛圖,學生猜出這兩漢字後,再學習和它們有關的字詞。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高。

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在學習帶有身字旁的字時,讓學生自己總結、發現規律,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在認識兩個偏旁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己分析字形來認識生字,使教的過程變為導的過程。並結合本課通過認識偏旁的識字特點,來加強學生的能力。在學月字旁的字時,讓學生小組合作來認識生字,學生小組分工合作得很愉快,學生分頭查不認識的字,速度很快,達到了預期效果。此環節的設計,體現教師尊重學生的學習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能力,又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限時,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與丁丁比賽。使學生掌握的技能的同時,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請查的快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經驗。加強同伴之間的學習交流,有利於集體促進。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謎語這種傳統形式語言的生動有趣。

二、教學重點

1、能在文中認識12個字,會寫6個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感受謎語語言的生動有趣。指導學生寫好字。

四、教學準備

投影片或小黑板、紅色粉筆。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引發情趣。

教師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你們知道謎語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嗎?它可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朵美麗的花朵呀!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智力遊戲。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謎語王國,讀一讀謎語小故事,猜一猜謎語。請同學們開啟書,我們一同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讀會認字,感受故事的有趣。

1、首先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在讀中感受謎語小故事的樂趣。

2、再用卡片檢查學生掌握12個生字讀音情況。

分層檢查法: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進行集體認讀。

(2)按學生座位的順序進行個人認讀,檢查個體學習情況,便於教師全面瞭解每個學生掌握字音情況。

(3)發現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幫助。

(4)再次讀文,使單個的字音回到語言環境之中,訓練學生正確、通順地讀文。

(三)讀議結合,師生互動,感悟謎語語言美。

1、學習第一首歌訣。

(1)請願意當安安的同學一起來讀謎語。

(2)觀察一下這三個字中藏著哪個字。

(3)說說“三有”指的是什麼,“三無” 指的是什麼。

(將“口”字暗藏於“周、鹹、喜”三字中)

(4)採用投影片或小黑板直觀地將三個“口”字用紅色顯現出來,便於學生觀察。

2、學習第二首歌訣。

(1)誰願意當云云一起來讀謎語?

(2)說說是什麼意思。

(3)投影出示謎語,請學生用紅筆標畫出謎底來。

3、學習第三首歌訣。

(1)讀謎語。

(2)直接說出謎底。

(四)再讀課文,品味謎語的智慧美。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你喜歡這三則謎語中的哪一則?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最後是殊途同歸:三段字謎從不同的角度運用通俗的語言、靈活的句式、寥寥數字、神形兼備,融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顯示出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和博大精深。)

3、模仿語言,進行創造。

同學們,你能模仿課文的語言,將這個謎語繼續編下去,也說出一兩句嗎?

(如:故事有,評書無。

回家有,出門無。

唱時有,笑時無。)

板書設計

識字二 字謎小故事

周 哥 右

鹹 高 詞 語

喜 河 京 劇

謎底: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二)為指導寫字做準備。

1、複習字音:期、反、哥、右、左、原。

2、複習與本課有關的熟字或偏旁。

(三)指導記憶字形,提高識字能力。

1、學習“左、右”兩個字。

請學生舉起“左、右”手,用直觀的方法理解字義。辨別一下方位,再轉動身體改變方向辨別左右。“左、右”字形相近易混,可以用兒歌進行區別。“工人叔叔站左邊,右邊有條小路口。”

2、學習其他字。

反:黑板的“板”去掉木字旁。

期:左右結構,左邊稍寬,右邊窄。

原:最後兩筆為撇、點。

哥:注意筆順,把字寫勻稱。

(四)學生練習寫字。

(五)實踐活動。

請同學們課後自編或蒐集字謎,開個猜謎會。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識字5》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內容。本課將有關冬天的特徵的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組成韻語,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12個詞語都配有相應的插圖,學生圖詞結合,容易萌生主動識字的願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

設計理念: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認識冬天的氣候特徵,不畏嚴寒生長的植物,在洞中過冬的動物及冬季的體育運動和相應的詞語。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蠟,梅,翠”。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會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有感情地誦讀韻文。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小朋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

2、(出示掛圖)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野外去玩玩,說說你們看到了什麼?

二、看圖識字學詞

1、大家剛才說的就是識字5的內容。看,這些詞你認識嗎?(帶拼音的韻文)

2、學生自讀韻文,讀準字音。

3、指名當小老師,說說哪個字音要讀準。

4、齊讀。

5、去拼音讀。開火車讀。

6、遊戲:小小郵遞員。

(出示背景圖)看冬爺爺來了,他帶來了好多封信,想要小朋友噹噹小小郵遞員,為他送信,誰願意的?

發生詞卡,學生把詞卡貼到相應的圖片旁。(評價後齊讀)

二、感情朗讀、理解詞義。

1、冬天到了,天氣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1)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2)出示相應的事物旁。

(3)看看雪下得怎麼樣,風吹在身上怎樣?指導讀好詞語。

(4)是啊,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鵝毛大雪下起來了,氣溫一下子下降了,讓人感到特別冷。為什麼會這種現象出現呢?對,這是因為北方來了一股強冷空氣,這種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寒流”,齊讀兩遍。

(5)齊讀三個詞。

2、在冰天雪地裡,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1)指名說,你們喜歡他們嗎?那就好好讀讀這三個詞,好好欣賞一下它們吧!

(2)自己讀詞。

(3)指名讀,評價,哪個詞讀得最好。

(4)這麼冷的天,這三種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裡,多堅強呀!你佩服它們嗎?

男女生讀,齊讀。

(5)這三種植物不僅你們喜歡,還有很多人佩服它們,還給它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歲寒三友”。齊讀。

(6)冬天除了它們,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們不怕冷,可小動物卻早早地躲進洞裡去了,看(出示圖片)它們是誰呀?它們在幹什麼呀?(指導說話)

(1)誰有本領讀好這三個詞的'?指名讀。

(2)小動物躲在洞裡多舒服呀,我們可不要去吵醒它們。

(3)女生讀,齊讀。

4、小動物們怕冷,你們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裡幹什麼呀?

(1)指名說,出示相應的詞卡。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說的?

(2)你最喜歡哪種運動?讀好這三個詞。

(3)南方很少見過這麼大的雪,那我們能幹些什麼?

(4)那你們能用讀來表達對冬天的喜歡嗎?

5、出示全部的詞,請小朋友自己再好好的、一行一行地讀讀詞語,你們有什麼新發現嗎?

(1)指名說,(一行詞表示一個意思)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

(3)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三、課後延伸,讀讀兒歌、寫生字。

小朋友學的真不錯,老師獎給你們一份特殊的禮物,要不要?(出示兒歌——臘梅花)

1、自己藉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3、你喜歡臘梅花嗎?那我們就一起把它的名字寫下來吧!

4、把書開啟,讀讀課後的筆順表,再描一描。

5、指名說,師範寫,生臨寫。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瞭解12種動物的名稱。

2、對照插圖,認識一些動物,進行保護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野生動物園嗎?在那兒你看到了哪些動物?(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踐自由地說一說。)

2、自然界中的動物千奇百怪,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野生動物園玩一玩,看一看。(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

二、看圖,讀詞。

1、看圖,圖上畫了哪些動物?

2、(教師依次取出相應的詞語卡片。)

你們能借助拼音把它們都讀準確嗎?

3、指名讀,齊讀。

4、揭示課題,板書:識字6

5、學生看書再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6、指名讀生字詞,開火車讀、齊讀。

特別提醒:“獅”是翹舌音;“斑”是前鼻音;“猩”是後鼻音;“獅子、猴子、猩猩”中第二個字都要讀輕聲

7、再讀課文(自由讀,小組讀,齊讀)。

8、組織“給動物掛牌”的遊戲,讓學生把有關詞語卡片掛在相應的動物圖片上。

9、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滲透有關環保知識,並進行說話訓練。

出示句式:野生動物園的動物真多呀!有( )的( ),有( )的( ),有( )的( ),還有( )的( )。

10、師:是啊,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也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你們能讀出對這些動物的感情嗎?試試看。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抽讀生字卡片。

2、引導學生擴詞。

3、 教師範寫,指導寫法

1)說說筆順規則。

2)分析各部件在格中的位置及關鍵筆畫的位置。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學生仿影、臨寫(寫字本)

四、佈置作業

板書:

獅子 大象 老虎 仙鶴 孔雀 鸚鵡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馬 棕熊 袋鼠

課後反思:

本人有幸參加了本校近期舉行的優質課教研活動,在此次活動中,我執教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四冊《識字6》的第一課時,這篇課文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把孩子們引進一個神奇的動物世界,教材介紹了12種動物,大多數是孩子們熟悉的。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的策略,充分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去識字,使認識事物和識字同步發展。本課將12種動物名稱排成4組,每一排都是押韻的詞串,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詩的韻味。課文配以相應的圖畫,滲透了動物迴歸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圖文對照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拓寬視野,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做到有情有趣。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既有利於彌補他們生活經驗的不足,更能誘發他們學習新字的`飽滿熱情。

在教學初始環節:匯入新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野生動物園環境圖,為學生營造了真實的氛圍,有利於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看圖找動物,並相機用多媒體出示動物詞語,學生對代表動物的詞語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的中間環節:為學生設計了一個說話練習: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可多啦!有( )的( ),有( )的( ),還有( )的( )。不僅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還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緊扣文字進行延伸,達到了精煉的效果。也符合低年級學生由說到寫的認知規律。

在教學的最後環節:識字、寫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努力提高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本環節設計堅持先自學而後教的原則,教學本課生字時,分為兩步:先讓孩子們自學,再人人爭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字介紹給大家;對有一定難度的,就由老師帶著學。這樣扶放結合,既有利於學生紮實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於提高他們學習生字的興趣。但在實際教學中我沒能充分運用自主學習的策略,沒有充分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經驗去識字,沒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掌握形聲字的音、形、意。也體現不了本課第一課時中——識字的教學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還讓孩子們用已學的生字詞,介紹動物園裡的動物,這其實是又一次情境的渲染。孩子們的感情又一次升溫,他們很快進入角色,加深體驗,邊看邊說,邊說邊想,儼然是個小導遊,他們的介紹閃爍著靈性的創造性的火花,彼此享受著學習的快樂!學生在對話中,美讀韻文,豐富韻文,拓展韻文。孩子們的思維活了,課堂活了,文字豐滿了,增強了喜愛、保護動物的情感。同時,在學生練字過程中,我隨時提醒學生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並加以糾正,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一節課下來,有太多的不足,希望老師們多多指點,給我更多的寶貴建議。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瞭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和背誦兒歌,認清幾個形聲字的讀音與偏旁。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匯入

同學們,暑假谷老師去大連玩了一趟,那兒的景色美極了!尤其是大連港口,既繁華又熱鬧。當老師站在一望無際的海邊時,心情特別舒暢。為了能和大家分享這美麗的景色,老師特意帶回了一幅畫(出示圖畫)

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

二、 由圖入境,學習詞語。

當船快到碼頭時,只見船上的工作人員抓起一個大傢伙用力朝岸邊的海灘上拋去,船就慢慢停了下來。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出示詞語:鐵錨)學生讀詞,觀察字型:左右結構,金字旁。

(出示“鐵錨”實物圖)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生1:鐵錨有兩個爪(重點指導“爪”的讀音)

生2:鐵錨能停船。

教師評價:同學們觀察地真仔細。

三、 朗讀兒歌。

這時,有個非常聰明的人看到了這種情景,就編了一首兒歌,想聽嗎?

出示兒歌:船上有隻錨

船上的錨兩個爪

船上的錨能停船

請學生自由讀兒歌、周圍同學互相讀、指名讀兒歌,教師相機指導朗讀,重點讀準、讀好加點字的音。

四、 學生看圖自編兒歌。

看到同學們讀得這麼起勁,小貓也想來湊熱鬧(出示小貓圖),它說呀,想讓我們班同學幫它編一首兒歌,行嗎?(這一環節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紛紛舉手躍躍欲試)

生1:我家有隻貓,我家的貓四條腿,我家的貓愛吃魚。

生2:我家的貓喵喵叫。

生3:我家的貓藍眼睛,我家的貓能捉鼠。

生4:我家的貓搖尾巴,我家的貓最乖巧。

教師對學生所編兒歌,進行大力表揚肯定,同時出示書上的三句兒歌:

家裡有貓

家裡的貓四隻腳

家裡的貓喵喵叫

學生自由讀兒歌,並與前面出示的三句兒歌對比著讀,從而找出“錨”、“貓”、“喵”這三個容易讀混的字,重點讀好。

學生運用各種方式朗讀兒歌:男女生對讀、開火車讀,個別讀,集體讀等。

五、 熟讀兒歌,學習形聲字。

我們能給這首兒歌起個什麼名字呢?(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貓和錨)

師故意為難地說:“一會兒是貓,一會兒是錨,我都分不清貓和錨了,同學們能分的清嗎?”

生1:貓和錨有相同的地方,右邊都是“苗”字;不同的是“貓”的偏旁是反犬旁,“錨”的偏旁是金字旁。

生2:小貓是動物,所以用反犬旁表示,鐵錨是金屬做的,所以是金字旁。

生3:還可以從字音上區分,“貓”是一聲,“錨”是二聲。

同學們真聰明,能從字音和字型上來區別這兩個字。根據大家說的,老師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出示最後三句兒歌):

貓和錨

莫混淆

看看偏旁就知道(學生齊讀)

六、 學習帶有“苗”字的形聲字。

右邊是“苗”的字還有很多,我們來做個猜字遊戲吧。

1、 老師做描紅的動作,學生猜出“描”字

2、 讓學生做瞄準的動作,問:怎樣才能瞄得準?從而使學生知道,瞄準的“瞄”是目字旁和苗字組成的。

七、 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的字都是以“苗”字作為主字,給它加上不同的偏旁,組成新字。這是漢字的一種造字方法。這些字叫“形聲字”。“苗”是聲旁,表示這5個字的讀音與苗字很相近,提手旁、目字旁、反犬旁、金字旁、口字旁是形旁,代表每個字不同的意思。

八、 轉盤遊戲:轉轉盤,學生讀出組成的字並組詞。

[課後反思]

前幾天在接受反思課題組檢查活動中,我教授了二年級上冊《識字4》。在這堂課上,我打破了教材的`順序,先給學生呈現兒歌,再帶出轉盤識字。在創設情境時,我並沒有脫離課本,而是活用了課本。把書本兒歌中靜態的畫面演變成動態的漸變過程,學生在這一動態過程中,每次都是直接面對生字,在不斷摸索中、發現中理解生字、學會生字。在學生自己發現形聲字的規律後,再讓學生運用規律猜字、識字,從頭至尾,學生始終處於有趣的識字遊戲中,興味盎然。我想:

這堂課,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是生字,是有趣的形聲字的規律。

學習是一個動態的個體的習得過程,人們的許多生命活動都可以稱之為學習,但學習得效果卻是各不相同。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得自主性,只有通過自主學習才可能獲得最好得效果。在這堂課上,我採用的方式就是充分地引導學生髮現、學習,再發現、再學習,並沒有過多的花樣,然而學生學得有勁,學得主動。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好:“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而我在這堂課上所採用的方式正好順應了學生的需要,或者說點燃了蘊藏於心靈深處的需要。

在這堂課上,學生髮現規律之後,我還讓學生根據動作猜字、識字,讓學生在猜想中對自己的猜想獲得印證。《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識字有這麼一段話:“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的方法,力求識用結合。”作為教師,不僅教給學生方法,更教給學生一種思想,那就是在實踐中學習,用事實說話。

我們一直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魚”,要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我想:如果每次教學都能注意到這一點,那教會學生學習應該不是很遙遠的事情。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絡起來,憑藉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讓學生感受本課語言的優美,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時間:兩課時

課前準備:收集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內容:看圖學習課文。

要求:

1、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絡起來,憑藉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2、瞭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3、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圖片、課件、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初讀識字。

1、今天,我為同學們帶來了幾個新的詞語,想試試你們會讀嗎?(出示課文中的詞語),自己練習讀一讀,比一比誰最先流利地讀出來。

2、(出示課文中的圖)指導看圖,同學們,你們能把這些詞貼在相應的圖下嗎?貼好後對照圖讀一讀這些詞。

二、合作學習,熟記生字。

1、自由聯絡,記憶生字、生詞。

2、同桌互練,互讀互評。

3、提出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教師相機指導。

4、小組組織“找朋友”、“你說我猜”的遊戲,加強記憶生字、生詞。

三、教學鞋子,先描再寫。

先指導學生從整體上觀察每個字的形體,感知本課生字的形體美,再指導在田字格里描紅,最後臨寫。側重指導學生運筆。提醒學生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

第二課時

內容:學習生字

要求:學會本課8個生字。

重點:寫字。

難點:“鼻、廊”的字形。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二、複習生字。

出示字卡和詞卡,抽讀,開火車讀。

三、指導感悟。

1、激趣促讀。

教師激情描述桂林山水的美麗,激發學生地朗讀熱情。(介紹邊讀邊想象的讀書方法)

2、學生邊看圖邊讀詞,讀出美感。

3、小組同學根據圖意,運用卡片上的詞語聯絡說話,想象自己在畫中游的情景。

指導重點:

①第一組:語速稍緩,體會平靜如鏡的湖面上倒映出秀麗的山峰的如畫般的美景。

②第二組:語速稍快,感受壯鄉小朋友在榕樹下對歌的歡快的場面。

③第三組:對照插圖,邊讀邊想象“象鼻”、“駱駝”、“筆架”的樣子,體會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各異。

④第四組:身臨其境,似乎自己走進了“小竹筏在水中游,鸕鶿在水中戲”的畫廊中。

4、指導朗讀。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9

文章摘要:

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於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2最新教案四_教學實錄_反思案例,歡迎您來閱讀並提出寶貴意見!

學習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奏。

3、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點:認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奏,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會校園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課時

一、看圖引入:

1、學生觀看校園生活的圖,議一議,說說圖上都畫了什麼?

2、說說自已的學校生活經及自已的感受。

二、學習生字。

1、藉助圖畫讀本課的詞語,畫出生字。

2、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同桌互相糾正讀音。

3、檢查讀音,重點讀準“琴”和多音字模。

4、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識字經驗。總結識字方法。

三、看圖讀詞。

1、小組合作學習,找一找哪些詞語在圖畫中能找到,再讀一讀。

2、哪些詞語是圖畫中沒有的?找出來讀一讀。

3、再次練讀詞語,展示:喜歡讀哪一行就讀哪一行。

4、比賽讀,看誰讀得最好。

四、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然後描紅。

2、教師範寫,學生臨寫:

胡:左高右低,左右寬乍基本相等。

戲: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又的捺變點。

鋼;金字旁的起筆不要超過第二橫。

第二課時

一、複習字詞

1、自已讀詞語,如有不會的.可以向同學請教。

2、指名讀詞語,看誰讀得準確讀得有感情。

3、檢查學生認讀詞語的情況。

二、誦讀詞語

1、教師範讀。

2、學生評說老師的範讀,教師提示從以下兩個方面:要邊讀邊想象,讀每個詞語都要讀出一個畫面來。要讀出詞語的韻律來。

3、學生有滋有味地練讀詞語。指名讀第一行詞語,相機評議,最後齊讀。

4、自主讀後三行詞語,邊讀邊做動作體會。指名讀,喜歡讀哪行就讀哪行,學生讀後可提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為什麼喜歡這個詞語?為什麼要這樣讀?

5、男女生比賽讀。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觀察描紅。

2、教師範寫學生臨寫。

觀;左窄右寬,左短右長,左邊又字捺變點,右邊見字的“撇”不宜太長,豎彎鉤要舒展開。

彈:左窄右寬,左右相等長。

琴:上邊的兩個王字要扁一點,下面的人字要舒展開。

養:中間的豎撇要一筆寫成。

四、讀讀說說

學生先讀一讀課後的題目的意思,再來個生字開花。比一比,誰說得好,說得多,從理解詞語中積累詞語。

五、實踐拓展

學校還有哪些活動?把知道的說給同學聽。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識字2》教學設計四,二上識字2,希望對你有幫助!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通過學詞學句,懂得勞動與收穫和享受的關係,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積極主動地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2.要求學生學會7個詞語,11個生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懂句子的意思。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詞語,11個生字,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詞語意思。

2.通過讀理解兒歌的意思。

教學難點

生字“柴”、“摘”是翹舌音,學生不易讀準,“摘”“挖”學生不易寫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談話:今天我們學習歸類識字第2課。

二、學習新課

1.讓學生觀察這課是由幾部分內容組成的。(這課是由兩部分內容組成的。第一部分內容是看圖歸類識字,第二部分內容是短文。)

2.提示預習方法。①先看看圖上畫的是誰,他在幹什麼;②再看看下面的'詞語藉助漢語拼音把生字的音讀準;③結合畫面理解詞語的意思;④想想用什麼方法記憶生字;⑤最後讀一讀短文。

3.檢查預習情況。(先指名讀詞語,再指名讀短文。)

4.學習本課生字,發散學生思維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

(1)讀生字卡片。

(2)師生共同學習重點字和難字。

“挖”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上邊是個穴寶蓋,下邊是橫折彎鉤。

“柴”字上邊是“此”,下邊是“木”,強調“柴”字的讀音,看圖理解“擔柴”的意思。

“拌”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是:個“半”字。“藥”字上邊是個草字頭,下邊是個“約”字。拌農藥:是指粉狀農藥,使用之前得在農藥中加入幾倍的水或溶劑進行攪拌,使之稀釋,濃度變小。

“摘”字用順口溜的方法記憶,“摘”字左邊是個提手旁,右邊是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下方,大口把嘴張,古字裡面藏。強調“摘”字的發音。

其它生字讓學生自己說說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

(3)讀詞語卡片然後提問:①我們今天學習的這11個生字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字形的?(有的是熟字加偏旁;有的是換偏旁;還有的是用順口溜記憶的。)②指帶有提手旁的字問:這些字有什麼共同特點?為什麼這些字帶有提手旁?(挖、挑、擔、擠、拌、搭、摘這些字都帶有提手旁,而且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是表示動作的詞語,因為勞動離不開手,所以是提手旁的字。)③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七個詞語有什麼特點?(這七個詞語代表了七種勞動,多指農活兒。)

5.學習短文。

(1)自由讀,藉助漢語拼音要讀正確。

(2)指名讀,檢查效果,發現問題給予訂正。

(3)提出問題思考,理解句子的意思。①農民天天勞動有什麼收穫?工人天天勞動有什麼收穫?②幸福的生活是怎麼來的?③小學生的勞動是什麼?我們怎樣做就會有收穫?

三、鞏固練習

1.讀書。

2.讀詞語卡片。

第二節

一、談話:第一課時我們學會了第2課的詞語和短文,這節課我們要學寫這些字,把字寫規範,寫好,同時我們還要完成課後作業 。

二、指導寫字

1.讀98頁田字格里的生字。

2.看看這11個生字有什麼規律。(一類是左右結構的字,一類是上下結構的字。)

3.觀察左右結構字的特點。(左窄右寬)

4.觀察上下結構字的特點。(“柴、架”這兩個字上下大小差不多,“藥”字是上小底大。)

三、鞏固練習

1.讀一讀,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挑(挑水) 坑(挖坑) 藥(藥材) 擠(擠車)

桃(桃花) 杭(杭州) 約(隱隱約約)

拌(拌農藥) 柴(木柴) 塔(白塔)

架(瓜架) 搭(搭瓜架)

2.讀讀下面的詞,說說表示動作的詞是什麼部首,再用線把能搭配的詞連起來。

3.讀課文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團,量”等12個生字,會寫“誰,怕”等6個生字。

2 朗讀謎語,邊讀邊想,能說出自己是怎麼猜出來的。

3 有收集謎語或自編謎語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寫好生字興趣的培養

三、課前準備

字卡詞卡。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

(出示背景圖:一座高山上站著一個小精靈在向大家打招呼。)看,認識他嗎?向他打個招呼吧。(學生打招呼)小精靈正在邀請我們上山和他一起玩呢?我們這就出發吧!(教師貼出攔路的大力士)哎呀,大力士攔住了去路,他說,只有猜出他這兒的.三個謎語,過了這三關,才讓我們上山去,小朋友們,你們敢不敢試試?好,先來看看第一關的謎語是什麼?

二、過三關

1 第一則謎語:

1)學生自由讀讀――指名讀――學習生字――齊讀

2)學生猜謎

3)說說你是怎麼猜出謎底的?

4)教師小節猜謎竅門。

2 第二則謎語:

1)朗讀謎語(多種形式讀讀)

2)教師引導學生把幾個句子聯絡起來思考:

什麼東西是“綠的”?“紅的”又是什麼?

哪些“綠的”“喜歡及時雨”?哪些“紅的”“怕水來攻”?

為什麼“綠”“紅”在一塊兒就起涼風?涼風是在什麼時候起的?

3)學生猜出謎底後,教師用紅綠粉筆寫出“秋”字。

4)找出謎語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 第三則謎語:

1)複習“請,晴,情,清,精,睛”啟發學生思考。

2)讀讀猜猜,交流體會。

3)識記生字。

4 順利過了三關了,大力士說:“小朋友們真棒,上山吧!”讓我們一齊歡呼我們的成功吧!

三、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 出示全部生字.齊讀--開火車讀。

2 引導學生觀察6個要寫的生字,說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3 教師範寫,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鼓勵學生收集謎語或自編謎語。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2

教學流程: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瞭解12種動物的名稱。

2、認識12種動物的樣子,建立起名稱與事物的聯絡,豐富學生知識,激發學生人與動物和諧、保護動物的情感。

3、正確有感情地朗讀韻文。

教學重、難點:認識本課生字,能按筆順正確、規範地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預習準備:

1、指導學生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多種途徑、蒐集12種動物的資料。

2、自制課件,自制12張動物圖片、12張動物詞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動物園情境,激趣匯入。

1、小朋友,這堂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到野生動物園去看一看。請大家閉上眼睛,讓我們的心一起飛到野生動物園。

2、(貼動物圖)野生動物園到啦!和你認識的動物打個招呼。

3、這些動物生活在大自然中,多麼自由自在、多麼快活呀!識字6就介紹了它們。(板書:識字6)

4、誰來讀課題:識字6(指名讀,齊讀)

(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要做到有情有趣。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既有利於彌補他們生活經驗的不足,更能誘發他們學習新字的飽滿熱情。這裡,用真實的動物園情境,課前教師在黑板上畫好森林環境,匯入新課時,貼上可愛的動物,為學生營造了真實的氛圍,有利於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自讀詞串韻文,初步感知。

1、請允許老師給大家讀識字6的詞串,請小朋友看清字形,聽清字音。

2、大家聽得很認真,那你發現識字6介紹的都是什麼的名稱?按什麼歸類的?

3、輕輕開啟課文,要求:①圖文對照,自己藉助拼音練讀詞語,準確、響亮地讀出來。②一邊讀,一邊想《識字6》介紹的都是什麼?

4、檢查:

①指名讀,正音要讀準12個詞語,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輕聲,後鼻音)喜歡讀哪個就讀哪個?

②去拼音讀:先自己讀一遍;誰來讀第一行;第二行,誰來讀?誰來讀第三行?第四行呢?

③交流:《識字6》介紹的都是動物名稱

(在設計這一環節時,教師不但注意每一個詞語和具體事物的聯絡,而且特別關注串與串之間的關聯,最後達到對整個詞串的整體感知。另外,在朗讀時,特別注意培養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醒學生一邊誦讀,一邊去想與詞語相對應的影象,把表面孤立的影象整合為一體,以便在學生的頭腦中建構、儲存起可供日後解決問題時,能夠啟用、選擇、匹配、重組的相似模組。)

三、爭當小導遊,誦讀拓展。

1、小朋友,如果能給這些可愛的動物掛牌,並能用1-2句話介紹一下,那就能成為野生動物園的小導遊了。

2、分小組學習,老師給每個小組發1種動物的牌子。小組學習要求:①準確讀出動物牌子的名稱。②用1-2句話介紹一下這種動物的樣子。③推選出一個代表,上臺給動物掛牌和介紹。

3、教師巡迴指導。

4、小導遊交流。

(1)給“獅子、大象、老虎”掛牌。

①學生交流。(每個學生先讀動物詞卡,再給動物掛牌,然後帶上資料介紹。)

②聽了他們的介紹,你們發現這三種動物有什麼共同點?(凶猛、威武)

③誰來讀好這組詞?練讀,指名讀。

④男生朗讀,齊讀。

(2)給“仙鶴孔雀鸚鵡”掛牌。

①學生交流。(仙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白……孔雀的尾巴就像一把五彩灑金的大扇子;鸚鵡長著五彩的.羽毛,還會學人說話呢!)

②聽了介紹,你覺得這三種鳥兒都有什麼特點?那怎樣讀好這組詞呢?(讀得美一點)

③練讀,指名讀,女生讀。

(3)給“猴子猩猩麋鹿”掛牌。

①學生交流。(猴子活潑機靈;猩猩憨厚可愛;麋鹿,角像鹿角,頭似馬,身似驢,蹄似牛,俗稱“四不象”。)(出示圖片欣賞)你喜歡他們嗎?

②練讀,指名讀。

③齊讀。

(4)給“斑馬棕熊袋鼠”掛牌。

①學生交流。(斑馬身上的斑紋起保護作用,袋鼠因胸前有一個育兒袋而得名;棕熊身體大,能爬樹,會游泳。)

②試試看,怎麼讀好這組詞?

③指名讀,齊讀。

4、這篇詞串識字寫得可真好,這麼多珍稀動物生活在野外,多自由呀!沒有人去傷害它們,因為它們都是人類的朋友。你喜歡這些動物嗎?那誰來讀好這篇詞串韻文,用朗讀表達出你對這些動物的喜歡。(配樂朗讀)

5、今天,我們去野生動物園認識了許多的珍奇動物,當了一回小導遊。你能用這樣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①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可多啦!有 的 ,有 的 ,

還有 的 。

② 在 ; 在 ; 在 。我多麼喜歡這些可愛的動物呀!

6、自由練說後全班交流。

(讓孩子們收集資料,介紹動物園裡的動物,這其實是又一次情境的渲染。通過爭當小導遊,孩子們的感情又一次升溫,他們很快進入角色,加深體驗,邊看邊說,邊說邊想,儼然是個小導遊,他們的介紹閃爍著靈性的創造性的火花,彼此享受著學習的快樂!學生在對話中,美讀韻文,豐富韻文,拓展韻文。孩子們的思維活了,課堂活了,文字豐滿了,增強了喜愛、保護動物的情感。)

四、自主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本課生字:獅、虎、雀、猩、斑、鹿、袋

2、自由識記字形。

3、當小老師,教同學自己學得拿手的字;難字“鹿”由教師指導學習。

4、電腦演示筆順。

5、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教師巡迴指導,及時糾正孩子的寫字姿勢。

(識字、寫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努力提高學生自學生字的能力。本環節設計堅持先自學而後教的原則,教學本課生字時,分為兩步:先讓孩子們自學,再人人爭當小老師,把自己學會的字介紹給大家;對有一定難度的,就由老師帶著學,悉心指導。這樣扶放結合,既有利於學生紮實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於提高他們學習生字的興趣。同時,在學生練字過程中,教師隨時提醒學生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並加以糾正,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認識兩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讓學生了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學會生字,正確書寫:瞭解象形字的構字特點。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識字8。

作業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擴詞、加偏旁組詞。

課外:朗讀、背誦韻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二.學習聲旁包

1.出示書包,學生回答,引出包。

2.板書包。

三.學習4個象形字

1.看圖啟發。

(1)圖上畫了些什麼人?(相機出示生字新詞)

(2)圖上的'同學,正將包字與哪些偏旁組合?

講解:包是聲旁,其他是形旁。

2.學習生字。

(1)包加上火變成炮,炮可以組什麼詞?

(2)包加上艹變成苞,苞可以組什麼詞?

(3)包加上飠變成飽,飽可以組什麼詞?

(4)包加上氵變成泡,泡可以組什麼詞?

3.齊讀生字新詞。

四.指導練習寫字。

1.出示範字,讓學生觀察。

2.分別指導。

3.教師範寫。

4.學生練寫。

五.作業

1.抄寫部分詞語。

2.練習讀兒歌。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給包找朋友。

2.讀生字新詞。

二.學習兒歌

1.藉助拼音自由讀。

2.教師範讀。

3.指名讀,正音再練練。

4.觀察插圖,讓學生說說看到的景色。

(1)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2)按照順序連起來說一段話。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練寫生字

1.指導觀察:滿、吐、嘴。

2.重點指導:滿、嘴。

3.教師範寫。

4.學生練寫。

四.課堂練習

1.擴詞:

滿( )( )( ) 嘴( )( )( )

2.加偏旁組詞:

包( )( ) ( )( ) ( )(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4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本課的學習進一步瞭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生自主識字、寫字。

2、理解詞語意思。

教學準備:

1、CIA課件

2、字詞卡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1.學會本課的”苗描瞄喵貓錨”,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並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苗描貓”.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瞭解形聲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知導新,激發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我們在一年級時玩過字盤遊戲,大家還記得嗎?

2、今天,我們還要用字盤來做遊戲,認識5個字寶寶。

二、旋轉字盤,認識偏旁

師:要想做好玩字盤的遊戲,小朋友還得先跟字盤上的偏旁交朋友,你們願意嗎?

1、出示偏旁卡片(目、口、、、),指名學生說說偏旁的名稱,並說說帶有這個偏旁的字跟什麼有關?

2、認識新偏旁: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出示“”,金字旁表示金屬,(板書:金)。帶有金字旁的字如釘、鐵、銀、銅等都跟金屬有關。

齊讀“”兩遍。

三、小組學習,領悟規律

1、指導學習“描”

(1)複習“苗”:出示聲旁字“苗”,指名讀,讀準字音。誰會給“苗”組詞。請一列小火車開火車組詞,板書“禾苗”。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組和“苗”有關的字,讓我們轉動字盤,來玩一玩字盤遊戲吧!

(2)教師取出字盤並轉動字盤,出示“描“,請學生說說這是什麼字?

還火車讀“描“,出示詞語”描紅“,請學生說說描紅的描為什麼要用提手旁呢?

(3)師:是呀,描紅要用手,“描紅”的意思跟提手旁有關。

男生齊讀“描”,女生齊讀“描紅”。指導讀好“描紅”這個詞。

2、學生轉字盤,進行小組學習“瞄、喵、貓、錨”

(1)請小朋友轉一轉手中的字盤,看看能轉出什麼字來.它們該怎樣讀呢?

分組轉字盤,邊轉邊讀。

(2)反饋交流:剛才,小朋友們都玩過字盤了,轉出了哪些字呢?請小朋友來讀一讀,看誰讀得既準確又響亮。

a.指名讀:老師抽出哪張卡片,學生就讀出相應卡片上的字來,b.小組輪流讀一讀.

c.開火車讀.

d.齊讀.

3、小結:小朋友門都會讀這些字了,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字寶寶,這些字寶寶長得差不多,右邊都有一個”苗”,它們就像兄弟姐妹,他們的讀音也很像,我們把他們叫做形聲字.

四、學習詞語,朗讀練說

1.師:現在高老師還要來考考你們,請小朋友仔細看這些字,想一想,”苗’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意思有什麼不同呢?小組討論討論.

2.小組討論後彙報,相機出示詞語,板書”瞄準,喵喵叫,小貓,鐵錨”,指名讀,指導學生根據偏旁說意思.

3.出示’鐵錨圖,讓學生說說它的樣子,用處..講講你在哪兒見過鐵錨,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

4.講解’瞄準”,請學生做做瞄準的動作,說說你在哪兒看見誰在瞄準什麼?

5.指導讀好這個詞,5出示”小貓”圖,請學生說說圖上的小貓長得怎麼樣?拓展:渾身雪白的貓,我們把它們叫做什麼貓?(白貓)類似這個說法,拓展“黑貓,花貓,黃貓。”

6.誰來學一下小貓的叫聲,指導讀好:喵喵叫,讓學生讀出小貓餓了,生氣了,高興等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語氣.

7.齊讀詞語:女生讀字,男生讀詞。

五、遊戲鞏固識字

1.找朋友遊戲

2.猜字遊戲

六、指導寫字

1.出示”苗描貓”,請學生觀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一找關鍵筆畫的位置。

2.教師示範寫字,學生描紅,練習書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指導學習本課生字

2、完成本課練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遊戲匯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你們可真聰明,會動腦,會觀察,你們拼的字都是以“苗”字作為聲旁,加上不同的形旁“釒”“犭”“目”“口”“扌”構成了意思不同的形聲字。

教師過渡:唉,組成的新字的字音有的相同有的相近,字形也差不多,這太容易混淆,可能只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才能分得清。

那我們就在蟠桃園中做個遊戲“火眼金睛大比拼”

二、做做遊戲,認認生字。

以小組為單位,分發詞卡。

小組學生拿詞卡,給字找到它的小夥伴。想想你還能給它找到其他小夥伴嗎?

學生反饋,師結合圖敘述:

1、這隻小貓是一個小動物,用“犭”旁。

2、這個大錨是鐵的,真重呀,用“釒”旁。

3、瞧,用“手”就能描紅;用“目”就會瞄準;用“口”才會發聲。

三、讀讀兒歌,加深理解。

1、課件出示兒歌

2、範讀

3、生練讀,注意紅色字的讀音,讀準。

4、指名讀紅色字,讀兒歌,評議。

5、齊讀。

過渡:這兒真好呀!咱們下節課,再到這多玩一會好嗎?

現在我們去生字王國,將我們認識了的幾個好朋友帶回家好嗎?

四、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苗、貓、鐵、描、準、腳、家、莫、偏

2、學生自己觀察這幾個字,你有辦法記住它們嗎?指名說。

“苗、貓、描”可以歸為一組記憶。

按結構分兩組記憶:

左右結構的字:鐵、腳、偏、準

上下結構的字:家、莫

3、想想怎麼寫才好看呢?

4、看課件中的關鍵筆畫、間架結構的提示

5、師逐字逐筆範寫

6、生描紅練習,教師隨時給學生加紅圈。

7、評比

五、完成本課練習

1、加偏旁組字組詞

苗xxx

青xxx

2、選字填空。

貓錨喵描瞄

(1)小花xx真調皮,天天望著我xxxx叫。

(2)有了鐵xx能停船。

(3)我xx準靶心,開了一槍,啊,中了九環。

(4)我們寫字前要認真xx紅。

3、指導學生背誦兒歌

(1)自由背

(2)背給小組的小朋友聽

(3)指明背

(4)會背的小朋友一起背。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設計15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1》

匯入新課

師:孩子們,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識字1伸出小手指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板書:識字1)經過一年的學習,我知道大家已經認識了很多詞語,那識字1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詞語呢?先自己讀一讀!讀詞語之前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麼?

生1: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老師或者查字典。

師:你知道這兩種好辦法呢,了不起!誰還有補充

生2:還可以畫出來多讀幾遍。

師:如果還不認識怎麼辦?

生:可以藉助拼音

自由讀課文

師:藉助拼音是個好辦法!孩子們,用上你剛才說的這幾種好辦法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學習生字

師:孩子們,你們讀的真帶勁!生字掌握的怎樣呢?我可要考考大家了!看大螢幕,自己先試著讀讀吧。

(課件出示:盡染層爽壯登宜疊翠谷華分3行出示)學生自由練讀。師:孩子們,這些生字中你覺得哪個字你不認識或者比較難讀呀?

生1:我覺得第一行第二個字挺難讀。

師:(染字加拼音變大,)R和L的發音容易讀混,大家要特別注意!誰能拼一下?

師:還有哪些字你覺得挺難讀或不認識?

師:這個字是嗎?(爽字變大)

師:孩子們這個字結構很複雜,不認識它是因為還沒有記住它的字形,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又快又好的認識它?

師:是這個字是嗎?(疊字變大)這個字陳老師可以來幫大家,孩子們看這裡,我們的祖先在造字的時候是這樣造這個字的:(課件演示:疊字演變過程)你看下面是放東西的支架,上面放著一層又一層的東西,經過長期的演變,最後就變成了什麼字?

師:老師告訴你,疊就是重疊的意思。你看理解了字的意思,就記住字的讀音了。一起讀。

師:孩子們,誰能讀一讀第一行的字,第一行的字都是前鼻韻母不太好讀!誰來試試?

生:盡染

師:第二行字就更難了,是後鼻韻母呢,誰能讀?

生:層爽壯登

師:聲音真好聽!第三行誰會讀?

生:宜疊翠谷華

師:誰願意把所有的生字誰來讀一讀?

師:字音讀的真準!誰再來?

生齊讀

師:同桌互相讀生字會記得更牢!如果你的同桌讀對了請你給他豎起大拇指鼓勵鼓勵他,如果讀的不對請你幫幫他好嗎?好,把這些生字讀給同桌聽一聽。

(同桌互相讀,大拇指鼓勵)

師:我剛才注意到了,很多同學都得到了對方的鼓勵。真了不起!咱們來玩個搶讀的遊戲,看誰讀的又快又好!

生搶讀

師:孩子們,生字回到了詞語中你還能讀嗎?自己再讀讀這些詞語,看看讀詞語的時候你的腦海裡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讀詞語,想畫面

師:讀了這些詞語你的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畫面呢?

(糧食豐收了而且有很多。大雁往南飛。我聞到了瓜果很香。我好像看到了許多冬眠的小動物在收糧食準備過冬。天很高雲很少)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說的畫面老師也看到了,你看這幅圖裡都有些什麼?(出示:天高雲淡秋高氣爽大雁南飛,瓜果飄香、山河壯美五種景色出現在一個畫面)生:有大雁還有……

師:你能不能用剛才我們讀過的課文中的詞語來說?

師:欣賞著這些美麗的畫面,誰再來讀這些詞語(出示詞語:天高雲淡秋高氣爽大雁南飛、瓜果飄香、山河壯美)

師:(出示天高雲淡)咱們來看看第一個詞,你看這個詞語是在說什麼啊?師:天很高雲很少的樣子你能不能讀給大家聽啊?

師:我聽出來了,天有點高了!誰再來讀?

師:天越來越高了!看到大家讀的這麼投入,我忍不住也想讀一讀可以嗎?生:可以

師:天高雲淡,老師讀得好不好?知道為什麼老師能讀好嗎?告訴你吧!老師讀的時候在腦海中邊讀邊想象著天空和雲朵的樣子,我彷彿看到天那麼高那麼藍,雲那麼少那麼白,這樣就能讀好!不信,你學著老師的樣子也試試!

師:我聽出來了天真的好高雲好少啊!我們一起讀!

師:你看這樣讀就讀出了詞語的味道,讀出了詞語蘊含的美!用這樣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也能把這些詞讀好!(出示: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秋收冬藏春華秋實)誰來讀?師:我聽出了你的感受!誰想來試試?

師:越來越美了,這麼美的景色你知道是什麼季節的嗎?(秋天)

師:這一課裡有個詞說的也是秋天,知道是哪個詞嗎?

生:金秋時節

師:孩子們看,金秋時節有這麼多美麗的景色呢!(出示詞語:金秋時節,天高雲淡秋高氣爽大雁南飛、瓜果飄香、山河壯美)剛才我們想象著天高雲淡的樣子就能把詞語讀好,用剛才學會的這種方法,想象著金秋時節,大雁啊,瓜果啊,山河的樣子再來讀這些詞語,相信你一定更能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來,同桌兩個人先互相讀一讀練一練吧!師:誰想讀?

生讀,讀的不流暢

師:你讀的很正確,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相信你會讀的更好!老師給你起個頭……師:這一次好多了!有進步!誰再來美美的讀一讀?

師:我聽出來了,瓜果飄香的香字,他讀的特別有味道,字音拖得長長的,我彷彿聞到了瓜果那香香的.甜甜的味道!可真香啊!像他這樣誰再來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覺得我們祖國的山河真是太壯美了!誰還想試試?

師:孩子們,把掌聲送給這位同學!(鼓掌)我感受到你們讀得越來越好,秋天的景色越來越美了!誰能讀的更美?

師:我覺得秋天真是太涼爽了!我們一起讀!

師:孩子們讀的多投入啊,忍不住都加上動作了,誰能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啊?(生加動作讀詞語)

師:孩子們,把掌聲送給這位同學!謝謝你帶給我們這麼美的感受,

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學習,讀懂讀好了這些詞!課文中還有其他的詞語呢!一起看!(出示其他詞語)這些詞語中你有不懂的嗎?

生1:我覺得春華秋實不太懂。

生2:我不理解疊翠流金

生3:還有五穀豐登

師:孩子們,一起來看這三個詞,先來看第一個!一起讀

生齊讀:疊翠流金

師:疊翠流金這個詞是挺難理解的!要想理解這個詞,老師教你個好辦法,坐的最端正的同學一定聽的最清楚!理解這樣的詞要抓住關鍵字,關鍵字理解了,這個詞你就明白了!剛才我們說過,疊是什麼意思來?(重疊)

師:金是金黃色,那翠是什麼意思呢?(翠變紅)趕緊查查字典吧!

生查字典

師:翠是什麼意思?(綠色)

師:現在你能試著說說疊翠流金的意思嗎?

生:字典上說翠師鳥名叫翠鳥!

師:字典上翠字有三種解釋,在這裡翠是綠色的意思。有點難度是不是啊?孩子們看這裡(出示圖片)你看,一層又一層的青綠色重疊在一起上面點綴著那麼多的金黃色多美啊!用哪個詞語來形容?

生:疊翠流金

師:現在明白它的意思了嗎?帶著這樣的感受誰再來讀這個詞?

師:聲音洪亮點再讀!

生讀

師:好多了!想象一下秋天裡什麼是金黃色的?

(稻子、玉米、橘子、菊花,……)

師:變成金黃色說明什麼啊?

生:秋天來了,都成熟了

師:你看,一個金字讓我們感受到秋天不光景色美還是個豐收的季節呢!誰再來讀?師:再來看五穀豐登這個詞,五穀是指糧食,豐這個字剛開始是這樣寫的(出示豐字演化過程邊畫豐字甲骨文邊解釋)下面是盛食品的器皿,上面盛著好多好多的糧食,看著這個字誰能猜猜豐是什麼意思啊?

師:誰能說說五穀豐登是什麼意思?

生:有很多糧食豐收了

師:帶著這種感受你讀讀這個詞?(齊讀)

師:從這裡可以看出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春華秋實這個詞,誰能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抓關鍵字的方法來理解這個詞?誰知道實是什麼意思?(果實)

師:春華秋實這個詞的意思誰能說說?

生:我理解的是這樣的:春天種上的菜到秋天就成熟了

師:這是你的理解!誰再來說說?

生:春天種的菜和水果到秋天就全部成熟了

師:跟同學們說的意思差不多,這個詞就是說,春天開花了到秋天就結果了!誰來讀讀這個詞?

師:我想聽聽豐收的喜悅,誰再來讀?

師:果實都成熟了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秋天是個成熟的季節。誰能讀一讀這三個詞?師:透過這三個詞讓我們感受到秋天不僅景色美還是個收穫的季節呢!想不想看看秋天裡豐收的景象啊?(播放秋天視訊)

生欣賞畫面,不時發出驚呼的聲音

師:欣賞了這麼美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生:我覺得很美

生:我覺得梨像一個小葫蘆臉

生:我覺得秋天很美,想把這些詞語再讀幾遍!

師:還想再讀幾遍呢,老師滿足你的要求!

生配樂讀全部詞語。

師:讀的太美了,掌聲送給他!誰想再來讀?

師:你讀的太投入了,老師都被你的聲音陶醉了!孩子們一起讀

生齊讀,帶動作美讀!

寫字指導

師:讀書可以讓我們獲得美的體驗,同樣把字寫好也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出示:金谷豐),這節課我們要寫這三個字,三個字中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

生:我覺得金最難寫

師:誰想提醒大家怎樣把金字寫漂亮?

師:認真看老師寫這個字!金字啊撇要從豎中線起筆,撇那要舒展,豎要落在豎中線上。伸出手跟老師一起數空!

師:豐這個字筆畫雖然少,但要想寫好可不容易!豐字哪個筆畫最多?(橫)

師:老師教你一個小口訣,看誰聽的最認真!橫多距離要相等,頂天立地懸針豎。橫的長短各不同,寫的時候要勻稱!看老師寫這個字!

師板書

師:剩下的谷字相信大家自己也能寫好!開啟書翻到第三頁,請同學們把這三個字先描紅,再認認真真寫兩遍。注意寫字姿勢!

生:頭正肩平腳著地,一拳一尺一寸。

古箏配樂,師巡視指導!

師:秋天是美麗的,讓我們盡情享受秋天帶給我們的香甜和快樂吧!課後請同學們蒐集關於秋天的詞語或圖片,咱們下節課再來交流!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