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為人為學當在為師先徵文

為人為學當在為師先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8K 次

經過較長時間醞釀討論並最終確定的新校訓“格高志遠,學貫中外”,言詞簡約但意蘊豐瞻。實現了辦學理念的創新和突破,並給廣大師生確立了一個更為高遠的奮鬥目標,在全校範圍內引發了為師為學的熱烈討論,這種討論一直延續到現在,並且也會延續下去,因為這是一個永遠值得深思的話題。在此,我們也就“如何為師與為學”這個話題,談談自己的些許看法。

為人為學當在為師先徵文

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在《漁家傲》中說:“道德文章傳幾世,到君合上三臺位。”“道德”與“文章”,“道德”與“學問”古往今來一直被人們相提並論,而且國人總喜歡把“道德”置於前,這無疑反映出國人一以貫之的觀念——道德是文章與學問的根基。所謂“道德”,即是指做人或為人。為人當有格,應該努力做到人品高尚,格調高雅,有了高格才不至於蠅營狗苟、鼠目寸光,在世俗和物慾面前放棄理想與追求,只是茫然地陷於追名逐利的爛泥潭,無法自拔,終而與螻蟻無異;而我們作為以化育人為己任的教師,則更需具有高格,需要有悲憫的情懷、寬廣的胸襟和高遠的理想,具備這些優秀的品質,才有潛力成就清新美好的境界,才會如一片豐潤而深情的桃林,下自成蹊,唯有如此,我們才有資格談化育學子,才有資格談為師;也唯有如此,大學才能真正成其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高地,成為社會道德水準的標高。

在當今知識爆炸、通訊便捷的時代,授業的重要性,在某種意義上已經遠不及教育被高度壟斷的時代,在眾神喧譁的平民社會中,獲取知識已不再那麼困難,由此可以說,為師者,更應該做的是“傳道”。“傳道”要靠什麼呢?當然是靠為師者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教師的言行,點點滴滴都將化為澆灌學生心靈之花的泉水。當我們在七尺講臺,或嚴謹、或風趣、或睿智、或儒雅、或廣博、或專精、或敦厚,或瀟灑,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煉成引領學生堅持不懈黽勉前行的精神之燭,用溫馨而動人的光芒指引和鼓勵學子,踩著人梯堅定地不斷攀登。若干年之後,所授之業,或許早已化為泡影,消散在資訊的海洋,但是傳道者的精神風範會定格在無數學子的心中,化為一道感人的風景

“為學”,遠非是指對知識的量度層面的佔有,更重要的是要超越量度,在方法論層面的追索,因為,在當今時代,獲取知識早已變得非常容易,特別是對於具有較強自學能力的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但是如何融會知識,貫通創新,在任何時候,都遠非易事,在當今時代,則更顯艱難。竊以為,作為大學的教師,在“為學”向度的求索,更應該是方法論意義上的,在教學過程中,也當如此,也即不能滿足於傳授一點或許已為陳跡的知識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在方法論層面上教給學生獲取知識、創造知識的路徑,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為師”。學貫中外是一個極為高遠的目標,或許沒有幾個人可以真正做到,但是其中的“貫”字則是我們為師者應該時時講求的,融會貫通才能有創新。這才是為師者的“為學”之道。

故而可說,為人為學當在為師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