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集錦10篇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集錦10篇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1

雖然巧姐《紅樓夢》裡列入金陵十二釵,但在雪芹原著的前80回中,由於年紀細小,性格尚未形成,甚至連句話都沒有,所以在書中處於陪襯地位並沒有什麼依據可以說明她的個性特徵。但是巧姐並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書中提到巧姐嬌貴多病,在大部分出場時巧姐都是生病的狀態,不是出水痘就是感冒傷風,身體是嬌弱得很。所以鳳姐很為她擔心,畢竟骨肉情深況且這也是她唯一的`孩子,要是再活不長,她可就真是一點指望也沒有了。她不但擔心女兒的身體,也擔心女兒的前途。巧姐出生的日期是陰曆七月初七。中國人認為“七”是個不大好的數字。陰曆七月初七是“乞巧節”,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民間認為這個日子陰氣很重,因為所有喜鵲都上天搭橋去了,所以人間無喜氣。這天出生的孩子多半長大後也是憂多喜少。所以鳳姐也為自己的女兒擔憂。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2

反思性學習是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關注小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可以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習過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式、認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維過程等方面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以及對自己學習進度、學習心理的自我監控。

自我反思是學生主體意識發展的充分體現。學習過程中,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環節。一個人對解決問題的體驗是有時效的,如果不及時進行總結,這種經驗就會消退,從而也就失去寶貴的思想方法的訓練機會,這是教學上的一種最大浪費。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調節與控制,這是一個活動主體對自己活動過程的自我意識問題,學會了對自己的思維活動進行反思和有效的自我調節,是思維成熟的標誌。

為了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必須使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對自己思維活動進行反思,對自己是怎樣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應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過哪些彎路,從中獲得哪些經驗教訓,進行認真的剖析,逐漸培養隨時監控自己的數學思維活動的習慣。

學生解決問題時,習慣性為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解題是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同的解題指導思想會有不同的解題效果。養成對自己的解題過程進行反思的習慣是具有正確的'解題思想的體現。為提高解題質量和效率,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引導學生回顧和整理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思想,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總是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景來決定解題方法,這種方法是受具體情景制約的,如果不對它進行提煉、概括,那麼它的適用範圍就有侷限,不易產生遷移。因此應在學習後讓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結合數學基本方法,引導學生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方法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思想方法,對具體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範圍廣泛的一般數學思想方法。為了使解題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在反思問題設計時,就應該考慮讓學生對具體方法進行再加工,提出提煉數學思想方法。

從上述過程可以看到,通過引導學生反思、總結、歸納,既使他們看到了自己思想的不全面,找到了差距,培養了他們思維的邏輯性,又使他們學習揭示概念的本質的一般思想方法,使學生切實體驗了數學思想方法對解題的指導作用,這就超出了題目本身的意義。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3

又是煙雨滿樓,一條深巷寫滿無盡的悲涼。看著來往間的喧鬧,嗅著落梅的芳香,我想伸手觸碰,卻奈何只是無用的“看客”。看著“臨水照花人”的她,老去、老去,便化作塵埃消逝在不染的紅塵。想到落淚亦想為她低嘆,不是不理性,只是如知己般哀悼她。

是,這裡是民國。是那棟小樓,依舊是一張青席,一杯苦茗還有那一本線裝紅樓。她愛紅樓,卻不似黛玉般柔弱亦不像熙鳳般張揚,當然也沒有十三釵那般的嬌媚。但我卻被她吸引,她的愛憎分明,她的平靜似水,甚至她的決絕都令人沉醉。正如胡蘭成所說是他配不上“她”,甚至貶低了她。或許是造化弄人吧,她的人生註定坎坷“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般最平凡的生活胡蘭成也給不了她亦是給不起她。身處亂世的她大概早料到自己的命運,面對胡的背叛,她沒有一絲小女人姿態,而是很平靜,默默的受著、忍著那份屈辱,那撕心的痛。桌上這杯茶,早不再溫熱,沒有旁人的屋子顯得格外幽靜,她從未落淚也未抱怨。遠遠的望她一眼,眼眶多一絲溼潤。

歲月格外傷人,窗外的梅花隨這風不甘凋零。她,也隨風成了上海的“名人”——漢奸姨太太。話說的太過諷刺,對與前日名滿天下的才女來說,真是莫大的悲哀。我不知道,是什麼讓她苦苦撐下來,從始至終沒有一句抱怨。那些日子裡,她沒有出門,我懂得再堅強,也不過是為了掩飾心中的懦弱。她的痛沒人知道,是她不想被同情罷了!換一個筆名?換不掉過往的情景,她依舊拼命寫作,這次不是為了打發時間亦不是有了創作的靈感,只因為那個逃亡的負心人,讓她多分保命錢。是的'她雖然決絕的與胡斷絕關係,內心卻忘不掉胡,如果不是無力撫平“心口傷”她還會守這“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句空話過一輩子。我這“看客”卻是很高興這般的結果,如果她此時還放不下,也就不會被我所追捧。

雖說她的路依舊不平,她所求的安穩也從未得到。但她卻做回了她自己,不論之後的風雨滄桑,她都是民國不可磨滅水蓮花!

今日,在江南的一腳,依舊是有朵高傲花!她——白落梅,宛如冬日的青梅,潔白、美麗。在她筆下,我第一次認識了“她”——張愛玲,併為之動容。此後,我將如飄逸沙兒,做個渺小的存在,讀愛玲、品落梅。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4

歷時兩個月的讀書節活動已經落下帷幕。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我校同學積極參加讀書活動,真正體驗了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的滋味,享受到了成功的樂趣。各個班級都有效地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們親近書本,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

一、加強宣傳,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結合校園文化環境的佈置,我們在校園內張貼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我讀書,我快樂、與書同行,滿園書香等標語,各班以書香行為主題辦好一期黑板報,孩子們把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讀書內容貢獻出來,有名人讀書故事,有讀書的名言警句,有推薦閱讀的書目,內容豐富多彩,整個校園內充盈著濃濃的讀書氛圍。

二、開展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慾望

1、借閱捐贈相結合,共建班級圖書角。

學校充分開放圖書館,讓各班自行挑選適合本班閱讀的圖書。放在課室的圖書角,供學生隨時閱讀。為了增加圖書總類,學校還倡議各個班級展開圖書捐贈活動。同學們紛紛把自己收藏的圖書帶到學校來,充實班級圖書角。眾人拾柴火焰高,同學們都懷著好書共分享的心態捐出自己的圖書。班級之中舉行了好書交換活動,同學們暢遊書海,校園裡洋溢著濃濃的讀書氣氛。

2、好書大家分享,共同暢遊書海。

學校開展了好書推薦活動,先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向同伴介紹自己讀過的一本好書的主要內容,在好書推薦會上,同學們交流閱讀心得,暢談閱讀體會,極力向同伴推薦自己最喜愛的書籍。看到孩子們對書如此傾心,如此愛不釋手,我們知道他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讀書。

3、寫好讀書筆記,提高語文水平。

寫讀書筆記好處多,它不但能幫助我們記住書的內容,而且能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和語文水平。因此,學校要求各班加強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並收集優秀的讀書筆記讓學生閱讀、學習。學校還進行了優秀讀書筆記的評選活動。在每個年級中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學校統一頒獎,以資鼓勵。

4、經典美文誦讀,共抒心中激情。

學校要求各班利用午讀及德育校本課加強經典詩文的誦讀與背誦工作,要求學生理解經典詩文的大意,並熟讀成誦。各班利用少先隊活動課,開展了班裡的經典詩文誦讀比賽,表演形式多樣,學生參與熱情高漲,本次活動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朗讀的水平。學生們個個精神飽滿,聲情並茂,他們以優美的語言為大家誦讀了名家們膾炙人口的傳世美文,從而培養了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經過參與,提升了學生的欣賞品位、審美情趣和文學藝術修養,豐厚校園人文底蘊,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民族精神,形成積極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更提高學生的朗誦水平。

5、評學閱讀之星,激發閱讀興趣。

為了進一步擴大書香校園建設成果,引導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讓同學們在讀書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我們學校共評選出18名讀書之星,並要求閱讀之星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與收穫,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讀書風采。

通過本次讀書節活動的開展,陶冶了學生情操,學生與書為伴,與書為友,學會愛書,學會讀書。但讀書絕非只是讀書節活動中的事,讀書應該成為每位學生的最大愛好,更是每位老師一生的事情。我校的全體同學應保持高漲的讀書熱情,一如既往地愛讀書,讀好書,會讀書,讀整本的書。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5

10月10日,我校開展的讀書活動,對我們來說,這確實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觀摩了四位老師風格不一,各有特色的課,以及聽了的關於課外閱讀課的報告,我受益匪淺。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黃鳳梅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張波老師幽默的語言,袁成恩老師課堂中的娓娓道來,以及張燕華老師的舉止大方,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

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鼓勵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勤於記讀書筆記,注重表達和交流。更重要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課內外閱讀相結合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來自於教師課堂教學,閱讀方法也來自於教師在課堂中的方法指導。我們要求教師在課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句,抓住重點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多讀,並指導培養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挑選一些既貼近生活又適合學生閱讀的文段,這些文段或資訊要求既是學生想知

道的社會內容、熱點問題,又文字優美,指導學生閱讀,積累自己的資料資訊。並在日常教學中根據課本里學習的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經典文學作品,引導學生溝通課內、課外知識的內在聯絡。通過廣泛的閱讀,很多學生因閱讀量的迅速增加而產生質的變化,閱讀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昇華。

二、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1、開展非富多彩的活動。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比如:我在班裡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琅琅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

有利於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鑑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3、可以根據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自辦手抄報和手抄小雜誌。

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這樣你才可能事半功倍。讀書亦是如此。然而,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指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

課外閱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

2、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

(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接觸了各種型別

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遊了藝術殿堂,

在平時的課外閱讀教學安排時,還可以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有計劃地開展系列活動,請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資料,並根據資料,配合班級或者自己進行各種形式地處理與表達。幫助學生廣開資訊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資訊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資訊處理能力。

3、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

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儘可能多的典範性的語言材料,積澱儘可能多的語感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

四、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勤動筆

在閱讀中,方法是很重要的,掌握了方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鼓勵學生在書上做筆記,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及時地把精彩的片斷、重要的材料和資訊隨時摘錄下來。閱讀後用讀後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積極開展年級組內讀後感和讀書筆記寫作比賽。促進他們做到勤動筆,及時

寫出自己的感受的習慣的養成。使理解消化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滲透性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榜樣就在身邊,我們需要更加努力!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更加明白了: 書,就像我們人生這條蜿蜒小路上一朵朵鮮花,你採擷的越多,生活便會越豐富多彩。學生廣開資訊渠道,大量儲存了各種資訊單元,使學生初步具備集中與擴散相結合的資訊處理能力。

3、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

語文學習的基本途徑是積累與訓練。常言道:“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道理就是如此。

“學習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因此,我們創造一切條件,幫助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激發其讀書興趣,積累儘可能多的典範性的語言材料,積澱儘可能多的語感經驗,不斷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典”

四、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勤動筆

在閱讀中,方法是很重要的,掌握了方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鼓勵學生在書上做筆記,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及時地把精彩的片斷、重要的材料和資訊隨時摘錄下來。閱讀後用讀後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積極開展年級組內讀後感和讀書筆記寫作比賽。促進他們做到勤動筆,及時寫出自己的感受的習慣的養成。使理解消化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滲透性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榜樣就在身邊,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6

讀《戰爭與和平》很舒服,不僅因為作者語言描寫上的順暢,更在於從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很多與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相契合的地方。從我自己看來,作品之所以有價值閱讀,可能就在於作品能夠給予顯示以啟示,無論這種啟示是正面的借鑑還是反面的提醒。

皮埃爾和安德烈有過一場爭吵,他覺得安德烈只是為自己活著實在難以理解,他在共濟會的影響下,認為應該努力求得自身淨化,為他人,愛鄰人。從這裡,隱約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修身養性,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甚至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書中關於戰爭的描寫,也有很多和中國人體驗相符的地方。尼古拉參戰受傷之後,想到了家裡的好,發出了我為什麼要到這裡來的疑問;安德烈也對自己參軍作戰的目的產生了懷疑:到底為誰作戰?這樣的一些思考在中國同樣有過發展,中國人也有所謂“一將功成萬古枯”的嘆息,也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思。甚至於書中多處可見的關於人民戰爭、游擊戰爭十分純潔和強烈的民族感情的描述,恍惚讓人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生死危機關頭所發出的“救亡圖存”的最強音。更有甚者,戰爭幾近結束之時,面對軍隊大量的減員,書中竟然會有“剩下的全是菁華”的感嘆,抑或是振奮人心,一掃頹氣的激勵,這種種不能不讓人想到長征結束後毛澤東對於中國紅軍的種種描述。

這本書太多的地方能激起人關於我們所熟悉的中國歷史、文化的聯想。50、60年代的翻譯文學已經內化在中國現代傳統之中,不知道中國的讀者們是否從這些翻譯的經典中看到了我們久遠的傳統和不久前這個國家有幾許相似的經歷;甚至於再往年推,革命戰爭年代的人們讀這本小說是不是從中汲取了很多可供中國革命學習的地方;再往後,80年代的人們熱衷於讀這些經典,比如說戰爭與和平,其中是否也喚起了人們對歷史的回憶,並引發了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中國現代傳統,也即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和現在有什麼關係?這其中是否還有一些可以作為精神傳統滋養下一代?”從第一個問題看似很自然地過度到第二個問題,然而我不認為這樣,甚至於如果把這兩個問題過分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會影響我們對第一個問題的思考。如果這麼推理可能要好很多:影響20世紀中國文化傳統的種種因素中,集中到本次討論的範圍也即那些文學經典,是否還有很多值得今天的人借鑑學習的地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我們就要反思為什麼包含了很多經典要素的作品在今天不能再引起今天人的廣泛興趣?當然可以我們可以說出很多諸如社會急速發展,誘惑越來越多之類的理由,但是對文化問題的反思可能並不能僅僅侷限在對政治、經濟問題的反思,文化本身可能就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我們是不是可以從《戰爭與和平》這些經典之中發現一些我們以前沒有發現的東西,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能不能從現代的角度對這些經典進行再解讀,重新發現或者重新認識一些對於我們有啟示的東西。由此聯想到近年來頗熱的“國學熱”,無論這種國學熱是炒作出來的,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學熱,既然這股熱潮能夠出現,就說明了社會上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存在的問題,並且希望能從我們的傳統中尋求解決之道。當然,有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國學熱是在西方知識結構框架中對國學的解讀,並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所謂的國學。我覺得即使這樣又有什麼關係呢?即使我們不能擺脫全球資本主義化的趨勢,我們同樣能夠重新發現我們自己的傳統。推而廣之,對於《戰爭與和平》這些曾經影響過我們或長久或短暫歷史的作品,重新解讀的.意義也在此: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

再回到作品本身,從書中大段關於舞會的描寫,對於人物心理的描寫,對於景物場景的描寫,很明顯的顯示出托爾斯泰在這方面寫作的得心應手。在讀刺蝟與狐狸之前,雖然覺得書中大段所謂傳教式般的議論很是枯燥難讀,但並不覺得這是此書的敗筆,甚至覺得是自己素養不夠,才導致不能理解提升作品檔次的“精華部分”。當時就是這麼認為的,所以13日上課的早上還特地將第四冊最後關於歷史的探討重新細讀了一遍。由於水平的侷限,並不能發現其被貶低的原因。單從表面來講,托爾斯泰舍長就短,顯然有他自己的思考,而這種思考很明顯與作者的危機意識緊密相連。這一點可能跟魯迅等文人頗為相似。張承志在《魯迅路口》的散文中,認為魯迅不走“純粹的文學道路”的願意在於魯迅的“良知”。張的觀點有偏頗的地方,但是還是很清晰的表達了魯迅以及魯迅之後的一大段時期,社會需要思想,中國需要思想。

《戰爭與和平》在中國的流行,其中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因素。毛時代的人人都可能成為哲學家,這時間的人當然需要思想,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從一些80年代的回憶文章特別是對於80年代大學生活的回憶文章裡,很容易發現有過一段詩意的時間,結詩社、讀尼采等等,對獨立思想的追求,於是《戰爭與和平》流行。90年代之後,人們不再需要詩了,好像獨立思考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於是通俗的文學取代了經典,也就是課上所說的,突然發現現在的人不讀“《戰爭與和平》”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對這類文學作品的重新解讀,發現延續的傳統,構建新的傳統,或許還有對社會重新啟蒙的意味。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7

學校為打造書香特色,提高師生語文素養,開展了“師生共讀好書”活動,現將讀書活動略作小結。

一、保證時間,師生共同翱翔書海

如果老師都不能安靜地在書桌前讀書,又如何要求學生每天堅持讀書、做讀書筆記呢?假如老師能與學生一起讀書,那麼學生定能“不令則行”。所以,為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讀書、愛讀書,我決定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堅持每天讀書,堅持和同學們一起讀書。我將自己的讀書筆記展示給學生看,並將自己所背誦的優秀詩文跟學生分享。當我跟學生分享了我喜歡的“千古絕唱”——《念奴嬌·赤壁懷古》後,孩子們也開始喜歡上積累背誦古詩詞了。

二、實踐中總結方法,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是搞好讀書活動的關鍵。在自己的讀書實踐中,我不斷總結方法,同時將方法向學生介紹。我從網上搜集了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介紹給學生聽,再引導學生品讀魯迅的讀書名言,從而讓學生懂得了讀書要有選擇,要廣泛,要善於擠時間,更要善於思索、質疑等道理。在此基礎上,我又結合用一篇文章,具體指導學生該如何展開閱讀。方法如下:

(1)告訴學生讀書要在心中有個自讀提綱:比如①看見了題目你想到些什麼?②讀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些什麼?③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

(2)然後重點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①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②做批註。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造句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一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

三、重視交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每天下午30分鐘的閱讀課,主要是老師和學生一塊兒讀書。每天語文課,讓三名學生與同學分享讀書積累或是讀後感,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每週一的閱讀課,讓學生交流習作,激起了學生的習作熱情。為了讓學生們有好書讀,我一方面將《中少社》贈送的書放到書廚,一方面還向學生推薦好書,建議每位學生至少買一本。他們手中的書籍,不僅僅是各人自己閱讀,還在班級裡互相傳閱。這就大大增加了學生讀好書的機會。

有付出必有收穫。本學期,學生讀書並沒有多少可供量化的成果,但從很多學生的寫作水平大大提高了也可見端倪。雨果說:“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確實好書就如同是好的生活教科書,它能夠教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要學生能在我的引導下,變得熱愛讀書了,變得喜歡思考了,學會怎樣做人了,就是他們讀書後最大的收穫。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8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裡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永珍……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人人擁有一好書,人人讀一本好書的讀書工程的號召下,我買了一本李開復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最後李開復博士認為: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著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著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眾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秀。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9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愛讀書的人的寫照。對於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會得到不同的效果,書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使生活充實。這樣的人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所以說讀書就是人的立身之本。 結合自己工作之餘的讀書感受,我個人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不斷反思中能積累智慧

人們常說: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就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我想,只要我們回過頭來用理性的眼光審視自己,我們就可以透過瑣屑和繁雜逐步找到事物的本質規律,就能少走彎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指出,人類有一種特殊的智慧叫“認智策略”,是對內解決問題的智慧。這是一種高階智慧和意識活動,即反思智慧和自我批判意識,這是使人“通向天堂、成為天使”的正確途徑。反思就是行為主體對自身既往行為及其相關觀念自覺進行異位思考的認識活動。反思不同於一般的回想或回憶。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

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的知識。所以,在平時的工作中,我都臺邑進行很好的反思,總緒工作中的得失,讓反思成為一種習慣。

二、聯絡實際教學中寫作能形成智慧

教育的反思缺不了寫作,感悟、經驗、研究等等讓它形成文字,讓它形成理論。我在教學中也不斷反思,經常思考,在與學生共同的學習之中不斷積累並寫下一些體會,我覺得就是智慧形成的.過程。沒有反思、沒有寫作,就沒有積累,那麼智慧又從何而來?在實踐中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不斷進行重組,形成在研究狀態下的職業生活方式,才能適應新的變革,從容面對新的挑戰,實現從經驗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變。

智慧的形成是一個大量讀書、不斷反思、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領略一本本好書魅力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照自己的教育智慧與真情進行一番錘鍊與昇華。當我們在與學生一道探究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能在堅守與創造中向著理想的彼岸始終不斷走向前去。

最後,我想用摘取的教師誓言來激勵自己,那就是“愛生如子,愛校如家,愛學如痴。”我們要做學生人生髮展的有效引領者;做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的主動參與者;做終身學習的積極實踐者。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與同事攜手向前,踐行學校核心價值,為打造豐收鄉的優質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生讀書活動心得體會10

為了貫徹上級檔案精神,豐富校園文化氛圍,我校在校長的領導及全體教師大力支援下,特舉行此次“世界讀書日”活動,並以此為契機,為全體師生今後的學習和教學工作打下堅實有效的基礎。現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倡導廣大師生多讀書、讀好書,形成讀書的熱潮,進一步加強我校校風、學風和文明校園建立。進一步開展我校的“讀一本好書、終身受益”活動。

二、本次活動有活動實施方案,活動內容。通過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讀書日”活動,教師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十分有利各科的教學,學生可以從中得到許多課外知識,提高習作水平,十分有利學習。

三、評選結果。全校學生124人蔘與,其中參與徵文活動29人,經過全體教師評選,本次“讀一本好書,終身受益”為主題的徵文活動結果如下:

六年級學生的郭應相的文章《讀“愛我中華、愛我貴州》獲第一名;六年級年級學生郭應帆的《讀“君士坦丁大帝》獲第二名;五年級學生羅麗娜的文章《讀“少年的慧眼”有感》獲第三名;王曉菜的'《讀“快樂100分趣味化學”有感》;楊妮的文章《讀“巢雕”有感》;裴運翔的文章《讀“教我如何做一個好人”有感》被評選為優秀作品。

總之,“世界讀書日”活動能更好的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學生的學習生活,讓我們都成為“讀一本好書,終身受益”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