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彙編1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彙編15篇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

讀書是由譯者根據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所編寫,其中還融合了蘇氏的其他著作的精彩條目,並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著就了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文章事例生動,理論精闢,見解獨到,可讀性極強。

文章一共介紹了100條給教師的建議,其中有幾條讓我印象最為深刻,讓我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其中第2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我想每位老師聽到別人形容教師放假時間長,工作內容輕鬆時,都會感到很無奈,只有真正做教師的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辛酸。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事情讓老師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尤其是當班主任的同事,在備課時總會有各種事情被打擾,於是書中介紹了一位歷史老師,結束了一個觀點,備課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一節課都是用一輩子的時間準備的,這種準備就是讀書,每天不斷地讀書,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隨著教師的知識儲備越來越長,量變就會變成質變,在教書的過程中越來越得心應手,正如作者所言:“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的溪流來滋養它,要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

其次,第33條——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幾點建議。

作者總結了一條非常重要的真理:“無論年輕的時候充滿了的多麼熱烈而緊張的勞動,但是在這個時期裡,總還是能夠找到時間,來逐漸的,一步一步地積累我們地精神財富——教育是明智的。”所以趁著年輕,我們需要做的事有很多。首先必須點滴地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就必須在整個一生中努力掌握科學共產主義的理論,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的精神教育自己,要使共產主義的理想通過多種多樣的,具有深刻個性的特徵從每個不同的獨立個體中體現出來,最後,年輕的朋友們,每個月要有三本書,學科方面,榜樣人物以及關於人的心靈的書,這會讓你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光傳授知識,更能充盈學生的思維和心靈。教育者要具備一種對美麗的精細的感覺,要在創造美的勞動跟人有精神交往。

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中記載的100條建議可以說為我們教師量身打造,深入淺出,發人深省,做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不光要教授知識,還要幫助其養成好的習慣和性格,不光要呵護學生成長,還要讓他們擁有自信和堅強的意志,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獨立的個體,我們所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這條“百年育人”的教育長河中,我們需要不停學習,不停積累,才能不讓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

教學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為什麼有些學生對我精心背出來的課無動於衷?為什麼有些學生不能專心致志地學習40分鐘?為什麼有些學生對我的苦口婆心轉眼就忘的一乾二淨?為什麼有些學生連起碼的認真規範書寫都做不到?

翻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來感受書中涉及到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的許多道理,使我有瞬間解決心結的感覺。如在開篇第一章‘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他談到: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其實就是提醒我們老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要盡其所能挖掘學生的潛能,並變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是一種快樂的過程。

我們總喜歡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對他們的要求也總是一樣,所以每次都會在某些學生犯錯誤,某些學生學不會知識時,生氣鬱悶,甚至在耐心再教育之後依然沒有進步時忍不住咆哮,抱怨怎麼會有這麼笨的學生,讀過第一篇之後忽然就不再糾結,“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相對的東西: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於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善於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才是教育技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再如書中還談到了思考的重要性: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上落後。同樣,在第48條建議‘要思考,不要死記!’中也提級了引導學生思考的重要性。是的,教師的任務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善於思考,自己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啊,這一點是我平日裡試圖努力嘗試的,可操作起來需要花費心思,由於受一定惰性思想的影響,自己在平日裡所下的工夫還是不夠的,以後會加大這方面思考的力度。

每天讀一點,進步多一點!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

這部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暢銷書,裡面記載了他的很多比較有名的教育觀點,共分成五輯,分別是智慧教師養成記、成為最好的自己、教育的技巧、對待“特殊學生”有妙招、教師的尊嚴源於何處。每一輯裡都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教育觀點,下面我就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談談最打動我的一些教育觀點以及看法。

第一,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1. 針對牴觸生。有的時候教師想急於走進學生,對學生進行教育感化,會強加給他們一些東西,類似的“你們不要……”“你們應該……”的情況就會出現,但殊不知這種苦口婆心卻會製造學生很大的牴觸情緒。比如拿我來說,到現在我都在牴觸我爸媽,我會想為什麼非要我按照你們說的方式去做,你們確實有著豐富的閱歷經驗,但在我沒有違背倫理綱常的情況下,我更願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其實我們面對的學生並非一張白紙,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的時候在不違背規則的情況下,也並不願意接受老師強加給他們的所謂的引導。可是教師得教育、引導、感化學生,以求他們更好的發展,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嘗試秉持著這一種教育觀點:任何一個人的靈魂都是自由而獨立的,只要在行為上不妨礙他人的生活,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是認為去“塑造”別人的“靈魂”。重要的是溝通,彼此做一個傾訴者,同時又是傾聽者。師生雙方都不要想著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對方,同時又不知不覺地走進對方的心靈,並且不知不覺地受著對方的影響。我想這種教育比強加來的更會讓人感到幸福。

2. 針對後進生。實事求是,每個班都會有後進生,不得不承認以前有時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但在看完李鎮西老師的剖析後,我會覺得他們可憐並且可敬。他們聽不懂課,可是他們一年四季無論寒風凜冽還是烈日炎炎,每天總是準時(當然,有時也遲到曠課)到學校來做一件事,就是聽他們聽不懂的課。想一想,換做你,你會做到嗎?我想我不會。不止如此,他們還要面對老師的呵斥、同學的嘲笑、家長的打罵。想想這種惡性的迴圈,能進步嗎。對他們我們更應該有耐心、有愛心,適度的降低要求、表揚鼓勵,並配合他們自我的教育和集體的影響,激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只有當這種上進的願望強烈時,他的進步才會出現並得以持久。我們要允許他們犯同樣的錯誤,並且要儘量把這個犯錯誤的週期拉長,使之漸漸克服。

第二,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

1. 減少“刻意教育”。教育應是一種潛移默化,在自然而然的氣氛中對學生施加的自然教育,並非一種大張旗鼓,帶有鮮明目的性的刻意教育。寫到這裡,讓我不禁想到前段時間在各個學校所做的感恩教育,讓全校學生在那個所謂教育家的感化鼓動下去擁抱自己的父母、老師,還有甚者,讓孩子們給父母磕頭,洗腳,感恩教育不能缺少,但這種帶有色彩的,目的性的教育,總覺得很彆扭。孩子們可能會一時半會的感恩,但是這種感恩的意識能在他們的腦袋裡呆多久,恐怕有的學生第二天就會又開始說老師的壞話了。雖然諸如此類的刻意教育看起來很新穎,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但它的教育效果卻是有限的,教育更多的是應平時一點一滴對孩子們的滲透。有意識的隱藏自己的教育意圖,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2. 正確對待自己的教育失誤。真正的教育者,也不是沒有失誤,只是他總會從失誤中汲取新的前進力量。善於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這是任何一個教育者從普通教師走向教育專家乃至教育家的最關鍵因素之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本身就在成長,所以在教育過程中會因為自己的侷限性而做出一些不洽淡的判斷,造成教育失誤。有時我們會誤解一名好學生,會說錯一些話,會寫出錯誤的評語,會講錯一道題,但是我們一定要誠實的對待自己的教育事業,唯有這種真誠才能讓我們坦然去面對自己的失誤,我們不也經常鼓勵學生不要怕犯錯誤嗎。“真理之川從錯誤之渠中流出”,每一個錯誤,都是一個進步的臺階,而且在經歷過這樣那樣的錯誤之後,我們會茁壯的成長。

要在不斷髮展變化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採用這些方式使自己的學生在教育中養成一些好習慣,同時也讓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有所提升,最後很感謝這本書,給正處在教育混沌懵懂的我一些很寶貴的建議,提醒自己勿忘教育初心。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4

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的豐厚學養,他的理論,他的實踐,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可以慢慢滋養你的心靈,提升你的智慧。懷著對大師無限敬仰的心情,我品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

摘錄:

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反思:

這段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學科中,使教材裡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尤其是我們幼兒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在閱讀中享受教育的樂趣,找到思考的快樂。更何況,作為一名教師,是否熱愛讀書,精神生活是否充實,帶給學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知識淵博,談吐不凡,會讓學生對教師充滿敬佩之情,對知識充滿渴望。一個知識豐富而淵博的教師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推崇,這樣的教師上的課,乃至說的話都能自覺的引領著學生,促使他們健康的成長。那些沒有積累的,光靠書本知識灌輸的教師,方法單一,底蘊不足,他們不會受到學生的歡迎,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要想成為一位好教師,自己首先要熱愛讀書,和學生一起走進書籍的世界,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因此,還是應該每天擠出點時間,閱讀一些和教育教學相關的刊物或書籍,瞭解教育新動態,學習先進的經驗,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另外,對於我們個人來說,讀書也是提高自己生活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書中的種種閱歷、見識、思想,時時刻刻給予我們引領,提高我們對人生、對生活的看法,從而使我們掌握正確而高尚的人生態度,不斷從課外閱讀中獲得營養,滋潤自己。蘇霍姆林斯基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後,我要努力要求自己做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5

人無完人,在工作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完美,那麼關於教師呢。

本學期,利用空閒時間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收穫不小。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提到了學會讚美,賞識。這不禁使我想到:讚美和賞識他人體現了一種智慧——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也在不斷地提升和完善著自己的人格;讚美他人體現了一種美德。

教育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的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之有法;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培養習慣;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之讚美!

我們的學生年齡雖小,內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讚美,需要教師發自肺腑的真誠讚美賞識,願學生在教師們的讚美和賞識中長大,願老師們在讚美之中成熟、優秀。

教師要有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的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讀著鄭傑的這一百條新建議,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有了更新的認識,“完整的人”、“稱職的員工”、“理性的教育者”、“自由職業”教師職業的這四重境界也將會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6

一晃工作八年了,本著紮紮實實、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我不斷的努力著。做為一個教育者,每天都在做著良心的工作,深知只有不斷地學習、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像多數教育者一樣,每天都會問自己:究竟教育工作中什麼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想了想,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哪有次要的'東西?

每天面對著許許多多渴望知識的面孔,心中真是驕傲和自豪,喜歡自己的工作,喜歡看到孩子們渴求的目光,但有時候看到調皮的孩子、學習有困難的孩子,自己耐心的教育說服,講解仍然不見成效時自己就會不自已的著急,許多不經大腦的話就會這麼不經意的說出口,以為學生不會記得,讀過書之後才知道,原來正是這些話讓學生原本美好的學習願望一點點的消失。書上說這些話會讓學生漸漸對自己失去信心,最基本的知識對他們來說也會變得複雜,這樣的學生慢慢會對命運妥協,漸漸習慣了一種想法“自己什麼都不行”,我們的評價就像醫生的手術刀一樣,很尖銳、很鋒利,我們最好是慎用這些工具,最好讓它多在盒子裡放著,而不要輕易使用。

作為老師我們都要記住:“每一個兒童都是帶著想好好學習的願望來上學。這種願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耀著兒童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他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這顆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態度所熄滅。”

學生如何看待自己,決定著他的道德面貌,而如何看待自己有時候是聽老師某一時刻片面的評價。我們的話也許會改變一個孩子一生,不要輕易的將心中的不好評價說出來,好好呵護學生心中的自尊感,每個人都需要精神的力量。我們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進行腦力勞動,教會他們思考、觀察、理解,從腦力勞動的成果中感覺出自己的精神力量。

作者說:“執拗性格萬歲!我們應該看到性格執拗、愛發脾氣的學生時要高興,要容許學生對你的思想似乎抱著不信任的態度。”我感觸頗多,在我們眼裡那些無可救藥的孩子,性格不好的孩子,真的就是這樣了嗎?我會自問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感觸呢?我們都喜歡看到溫順的、聽話的好孩子,喜歡看到他們能井井有條的做著我們要求的所有,可是這樣真的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嗎?這樣真的就是好的嗎?如何正確的面對天真的孩子們,如何對他們進行正確的評價,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把樂觀的態度潛移默化的給我們的孩子?這將是我一直追求要解決的問題。

活到老,學到老,讀書讓我不斷地充實自己,感覺心中有無限能量。

繼續讀書,繼續學習!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7

開學伊始新一輪的讀書活動在教師進修學校中教部唐主任的倡導下又一次轟轟烈烈地展開了,這學期給我們選擇要讀的書的是《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新課程標準》和《課改新理念》這三本書。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就曾讀過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本書,最近我又一次閱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和第一次相比這次受益匪淺,收穫很大,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談自己的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是蘇聯也是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他當過30多年的小學、中學教師,他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既沒有深奧的教育理論,也沒有枯燥的說教,而是深入淺出地道出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絕大多數問題與困惑。今天又一次讀這本書,有些困惑在心中多年的問題有了答案,有一種登高望遠而豁然開朗的感覺。這裡有差生轉化的問題,有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問題,有課堂教學管理問題,有班主任工作問題等等。並且有著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

書中的所有內容,對我感觸很深,幫助很大,啟迪非淺。我是一名思想品德教師,就拿我們的教學語言來說,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一文中,特別指出了教師的語言素養是上好課的關鍵。作為教師,我覺得樂人和動人都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採用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8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如今的教師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者"更是學生完美靈魂的塑造者培養有道德有思想有才能有潛力的學生是我孜孜以求的理想。從教二十餘年所教學生逾千看著他們學習成長感受他們的歡笑淚水體味他們的成功挫折我深深地體會到肩頭的責任:教師是一項神聖的職業它能成就學生夢想國家的未來人類的進步。讀罷《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猶如醍醐灌頂要塑造學生首先要塑造教師自己的靈魂。

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要正確定位職業。首先要把教育作為享受把奉獻作為樂趣。用樂觀無私的心態看待我們職業便會從中發現無盡的快樂汲取工作的熱情收穫成功的喜悅。"甘心服務眾生如同令人敬仰的人他們用服務獲得價值來提升自己。"這就是教師無私而高尚的人格。"心手同一神色坦然帶著那些感人的喜氣他們把陽光帶給所有人因而他們的心中也是陽光。"這就是教師平和而真實的快樂。

其次要把教師演變成領袖畏懼轉變成愛戴。時代在進步學生的思想更成熟見識更豐富觀念也更超前僅僅用嚴格的管教難以使他們心悅誠服。畢竟教師與學生之間"貓捉老鼠"的關係早已過時了。面對更有主見的現代學生亦師亦友的關係才更利於對他們的指導。要讓學生們心甘情願地接受領導只有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學識與人格魅力贏取學生們的欽佩以領袖的身份指引學生踏上正確的方向用人性化的方式進入學生內心"引導心靈與精神的提升"。不怒而威師生融洽。"人性化的教師是溫暖的如同陽光;人性化的教師是靈動的如同甘露。"這樣美好的教師足以征服每一個學生。

此外要把教師看作服務者把師生看作平等的個體。中國自古尊師重教學生對老師有敬畏之情有些教師便自以為高高在上。學生固然該尊敬教師教師也該體恤學生二者於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服務是一種精神性的服務。"如此看來師生間早該建立起平等的關係。"每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他人提供服務沒有一個人有理由利用手中的職權對他人吆五喝六指手畫腳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完成服務轉型教育才能獲得更好的聲譽。"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融洽師生關係建設和諧的校園發展"以人為本"的新型教育。

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要真誠關愛學生。學生是教師嘔心瀝血培養的物件也是教師最偉大的成就。然而只有真心實意地關愛學生才能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人才。素質教育下優秀學生的評判標準已不僅僅侷限於成績各方面的人才都是未來的國之棟樑。因此順應學生的個性顯得十分重要。"而我們的思維方式卻總要使豐富多姿的生命體凝固在統一的模子裡似乎只有這樣才算完成了用於衡量每個人的尺度我們才安心。"這才是教育的大忌啊!把性格各異的孩子放進一個模子裡培養既扼殺了學生的天賦也造成了人才的損失。允許多樣化的存在才能創造出絢麗的圖景。

關愛學生就要讓他們幸福。"也許教育的本來意義並不是培養建設者科學家接班人領袖企業家或是別的什麼身份的人教育必須要為學生的人生幸福服務……如果成為偉大的人物卻不能為他的人生增添幸福那麼這是對他的不尊重。"這是有責任心的教師對於教育本意的定位也是對學生最人文的關懷。學生時代是每個人一生中最純潔最充滿回憶的時光作為教師我們理應為學生打造一段幸福的記憶。正如書中所說"我們搞教育的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力為了看不見的所謂未來的幸福而剝奪學生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幸福。"不將痛苦施與學生幫助學生把握和追尋幸福將心比心把學生的幸福作為自己的幸福。這才是對學生真正的關愛。

塑造自己的靈魂教師要積極面對生活。教師是學生行為的引導者教師的人品言行生活態度都深深地影響著學生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師必須珍視自己的形象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教師要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教導學生正直做人。堅持公正善良熱情真誠與寬容才能贏得好的口碑。"金盃銀盃不如口碑""金或銀都會隨時光流逝而褪盡當時的光華只有’口碑’卻屹立不倒。"良好的道德品格是教師傳授給學生的最珍貴的財富。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職業因為你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教師應該始終保持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深入生活積極地發現美追尋美創造美並把美引入課堂引入學生的心靈。"一個享受現世幸福的人就要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這樣你才會發自內心地愛孩子並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更重要的是帶著追尋美的眼睛看世界看人生這樣樂觀的態度就會影響學生把美與愛傳播開來。

教師是一個光榮而神聖職業肩負著孩子國家全人類的未來選擇作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關愛與責任。為自己塑造一個公正博愛真誠的靈魂做一個合格的靈魂工程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9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鄭傑校長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翻開書本第一頁,便看到鄭校長在書中謙遜地寫到“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正是這一句話,給了我讀完此書的慾望,因為我想看一看這位 “另類校長”究竟有何另類之處。然而讀完全書之後,我深深地被鄭校長獨到的教育教學觀點所吸引,真是感覺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自己感觸較深的幾點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教師要有靜氣

鄭校長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第23條中寫到: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靜下心來細細地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嚐其中的樂趣,品味其中的意義。

回想自己兩年的教學經歷,似乎我已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自己的燥氣。其實,我也有這樣的體會,工作之後的我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有時候在學校工作累了,就回家發洩一頓,有意無意之間傷害自己的家人。每次看到學生做錯事情或是做錯作業,我總是按捺不住自己內心的情緒,先是對學生髮火,然後再來解決問題,這無疑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緻,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番景緻。所以,我要趁這暑假期間,好好地調節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帶著平穩的心緒去工作、去生活。

二、教師要繼續學習

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現代的教育觀念提倡的也是“終身學習”,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學習。正如鄭校長所說的,一個人一旦停止了學習,他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生活毫無意義,沒有活力。

那麼教師亦是如此。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教師一旦停止了學習,他的課程將會變得沉悶、無趣。學生沒有學習的慾望,又如何讓他們做到“終身學習”呢!特別是課程改革之後,我們的教學必須滿足新的教學理念。所以,我們只有通過繼續學習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將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引入自己的課堂,使學生輕鬆地學、快樂地學。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我們教師的魅力。

三、教師要學會讚美

鄭校長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第9條中寫到:學會讚美真的很難。在我們的學校文化成分裡批評和挑毛病壓倒讚美,我們的常用表情是批評時的一臉嚴肅、被批評時的滿臉無辜;我們的心態是挑毛病時的尖銳刻薄、被挑毛病時的緊張與痛苦;我們學校的通用語言是批評者的指責與訓斥、被批評者的不滿與抱怨。學校的空氣因缺少了讚美而時常凝固。

的確,現在的社會,要想聽到讚美確實不容易。在學校裡,每次開周前會,班級表現不好的班主任總要受到領導的批評,而班級表現好的也不會受到特意的表揚。長此以來,有時候真的難免會產生惰性的心理,總覺得反正工作做得再好也得不到領導的賞識。無論是誰,總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受到他人的讚美,那麼老師都如此,更何況是學生呢?

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低段的學生往往會比高段的學生髮言要積極。這不光是心理因素的影響,我覺得有時候是我們教師扼殺了孩子的自信心。無論是學困生還是優等生,他們都希望受到老師的表揚。但由於種種因素,他們在學習上總落後於優等生,使老師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長此以往,他們受到的是老師的批評,使他們厭倦了學習,更嚴重的是喪失了信心。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多讚美學生,讓不信任的陰霾被讚美聲逐漸地驅散,使學生的心裡充滿陽光。

總之,讀完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一百條建議,正如一百個藥方,為我們道出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對我們教師有著現實的指導和借鑑作用。這本書確實值得我細細地去品味,去領悟它的精髓所在。但由於能力有限,有些建議還需要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實踐。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0

透過參加這次學校讀書活動,我再次溫習了一遍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推薦》這本書,雖然相隔的時代迥異,但大師思想的精華卻依然大放光彩,再次將此次讀書心得彙報如下,給教師的推薦讀書心得。

1、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

能否保護和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取決於教師對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的個人成績的看法。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感悟:很多時候,我們不滿意的學生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成績不能使我們滿意,沒有到達我們想要他到達的合格或者優秀,――也許,他也曾努力過,或者至少嘗試過。

我們教師就應認識到,同一知識,有些學生是接近然後到達,有些是到達然後超越,有些是用很快的時間就能到達,有些則需要你的再三的期盼與忍耐:對不一樣的兒童來說,這是不相同的。

如果學生沒有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前進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麼這堂課對他來說就是白費了。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

感悟:這句話太重要也太可怕了,因為在我的課堂上,有多少時候是在進行著群眾性的無效勞動,有多少學生自始至終地在那裡進行著無效勞動,又有多少學生最後厭倦了這種無效勞動而不再“勞動”,只是木然地存在在那裡!

2、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那位歷史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但是,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感悟:“讀書,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我認為:讀書不能只讀與本學科有關的書,甚至不能只讀與教學教育有關的書,教育者就應把視野放得異常開闊,有必要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文學、最新科技理論著作納入自我的必讀書目中。

3、把基礎知識持續在學生的記憶裡

在學校工作的30年,使我發現了在我看來是一項重要的祕密――也能夠說是一條特殊的教育學規律: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持續在記憶裡,到達終生牢記的程度。

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但是把牆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脫落;人們每一天都忙於消除工程中的毛病,但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許多四至十年級的語文教師和數學教師正是處在這樣的狀況下之中:他們在蓋樓房,但是牆基在裂縫。

感悟:我是一個高年級的數學教師,也深深地體會到,許多落後的學生並不是智力不好,而是基礎沒有打好。只要認真的輔導,他們是完全能夠趕上去的。

我們必須要做到: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持續在記憶裡,到達牢記終生的程度。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1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新增,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

按照我個人制定的讀書計劃,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書中每一條建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啟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從微觀細節方面扼要談談幾點讀書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

何為教師素養呢?蘇霍姆林斯基從三個方面闡述教師的教育素養: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廣博的知識。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教育素養還有一個方面,談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這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重要的特徵是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麼他的講述就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以後需要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教育素養的第一個標誌,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塑造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教師講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談的學生髮表議論。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學生娓娓談心。

如何提高教師素養?眾所周知,名師、大師的教育素養都是很高的,能夠集文學家、藝術家、書法家等大成於一身,而且具備很好的人格修養。我自知距離名師還很遠,應想盡一切辦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好,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把讀書當作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告誡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好書能夠淨化我們的靈魂,開啟我們的教育良知,鍛造我們的優秀品質,因此靜下心來讀書是提高教師素養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師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感悟之二:成功教師應善於引領學生

關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溼的土壤裡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因此,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後,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例如,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那樣,我們若能把帶有遊戲性質的作業、科技知識、百科知識、趣味故事、趣味實驗等列入教師備課的內容,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於課堂提問。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獲取知識,這就意味著發現真理、解答疑問。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控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教師要能“對教材進行深思熟慮:找出因果聯絡正好在那裡掛鉤的、初看起來不易覺察的那些交接點,因為正是在這些地方會出現疑問。而疑問則能夠激發求知的願望。”

課堂提問便是一種引領,課堂中提問的意義是要激發求知慾,提問點應該恰當到位,應該是鋪墊學生獲取知識的臺階,好的提問就像節奏明快的韻律操,流暢優美。想想自己的課堂上真正有效的問題有多少呢?想來覺得如芒在背!

關於學生注意力問題。蘇霍姆林斯基形象地把學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絲線。他在帶領孩子們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課後這樣寫道:“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圍攏來看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這根很細的絲線把孩子們都拴在我的身邊來,這就好比是一根無形的韁繩,只要一個兒童的注意力轉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絲線就斷了,於是我給他講的和所指給他要看的東西,他就再也不看,不聽了,思想開了小差。”我在教育教學中體會到,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完全在於教師的引領與調控,教師要抓牢注意力這根“絲線”,使用好這根“韁繩”,才能確保高效課堂。

感悟之三:成功教師應善於思考,勤於反思

善於思考才能有創新,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們可以看到蘇霍姆林大師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鄭重地審視著學校教育的每一細節,我覺得善於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第五條提出“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源來源。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來看,第二套大綱是保證第一套大綱順利完成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思考學生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發現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識記和保持在頭腦裡的知識是很多的,因為它是進行後繼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保障,許多學生卻掌握得並不牢固,要麼是不理解去死記硬背,保持得不長久,要麼是記住了不知道如何去運用,成為一種“死”的知識。久而久之學習上失去興趣,淪落為“差生”,那麼如何避免呢?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一種辦法,就是實施第二套大綱。

具體地說,就是每呈現一種新的知識或材料時,要給學生提供大量的與此相關的感興趣的內容讓他們進行閱讀,以使他們更好地去理解這些知識,並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疑問,從而進一步激起他們的求知願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的感受性”,教師要“盡力為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裡保持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而創造一個智力背景。”這樣,他的智力背景越廣闊,他所需要識記的教材就會變得越簡單。反觀我們平常教學,不顧知識積累和學習體驗過程,只顧死記硬背結論的做法簡直就是一種摧殘。

再如,關於後進生,如何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蘇霍姆林斯基以成功案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為了幫助一個叫費佳的後進生,蘇霍姆林斯基自己親自編了一本書《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他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收集或編寫很多有趣的、能夠引起兒童思考的習題來訓練他。並且還為他提供一套適合他閱讀的書籍,大概有一百本,後來又為他配備了另一套圖書,約有二百本,正是這種大量的閱讀,使費佳的成績逐步趕了上來。可見,“閱讀能教會學生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

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覺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我們每一位教師對待教育教學中的每一項工作或每一個細節若能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於思考,相信學困生在我們手下會越來越少。

讀過這本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師。通過讀書,提升教育素養;藉助思考,使教育充滿睿智。因為只有智慧含量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種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才能真正滌盪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養。

課堂時間內,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

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鬆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

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鬆、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之後,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裡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為常發事件和偶發事件,常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驗積累;偶發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於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經驗之後,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

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並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鑽研。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2

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以及社會上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使我受益匪淺。

總觀全書,我將一些讀書體會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真實的人,敢於露拙也敢於表現自己。

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於傳統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露拙。殊不知,這是一個誤區。學生常常會認為老師無所不知,但是孩子們現在接觸的事情我們卻不見得理解,不見得會。比如孩子們跳皮筋跳得特別棒,但是我就不會。於是在孩子們跳的時候,偶爾我也會虛心地向他們求教,興致高的時候,還會上去笨手笨腳地跳幾下。

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著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並茂地來一段朗誦,不經意間很專業地評一下當天的動畫片,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麼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說自己不會玩了,如果放兩天假,一般也就是睡個大覺。其實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有一兩種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我的業餘愛好是偶爾跳跳舞,很奇怪,在我心情鬱悶的時候,我會在舞曲中淨化心靈,所以在跳舞的時候我總會不說話,讓情緒靜靜地宣洩,幾曲舞跳下來,總覺得快樂已在我心中。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願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願意與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的人去溝通。

三、做一個善於反省的人。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並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侷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

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發現分析其中的問題,並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強調以問題為中心,著眼於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因此,教師應該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由於教師是帶著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3

通過讀書,使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從“我”做起,從“心”做起!

一、一切始於責任

責任心比知識能力更重要。樹立責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們作為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是培養人的工作,小學教育是啟蒙階段,小學生善於模仿,而不善於辨別是非,他們心靈純潔,可塑性很大,對於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們都會去效仿,如果他們遇到的是一位負責任的好老師,無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們姑且保守地計算,一個不負責任的教師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學生,那麼工作三十年就會有五百名學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響。有人說:責任,人人具備了它,一個民族將振興;一個民族具備了它,一個國家將走向繁榮。而作為教師,有了責任心,你將影響的也許會是一個人的一輩子!一旦我們有了較強的責任心,那我們就擁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它就會如花朵綻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化為有利因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敞開心扉的教育氛圍,促進學生孜孜以求,刻苦鑽研。

我認為,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那我們就應該把它看做一份光榮的事業,必須樹立起應有的責任心,擔負起這份責任,為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計報酬地工作著,享受著這份責任所賦予的快樂。

二、嚴於律已,為人師表

如今的我,走進教師行列已十幾年,也當了十幾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訪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每一位家長對子女殷殷期望,也越來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強師德修養,爭取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學生每天早讀午寫不能遲到,自己就堅持每天提前十分鐘到教室門口,不管風吹雨打或身體不適都從沒更改過。開始還有個同學遲到,但當他們來到教室,看到老師已在教室等他,心裡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準時到校了。我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消滅錯別字,我就利用課餘時間練寫粉筆字,做到板書秀麗簡潔,作業認真批改,及時圈出錯別字,並示範一個正確的字讓學生對照改正;在寫《學生手冊》中的評語時,我先打草稿,反覆修改,注意用詞準確,書寫端正。我要求學生禮貌待人,五講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藹可親的姿態出現在家長、學生面前,主動和家長交流教育學生的經驗,及時瞭解情況,從不擺架子。批評學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語。這樣,學生就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記得那時當一年級學生的班主任,學生特別愛模仿,許多家長都對我說:“老師,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總是模仿您的樣子當小老師,連說話的語氣、走路的樣子也在學呢!”聽到這些話,我的心情無比舒暢,也真正體會到:“嚴於律已,為人師表”的重要性。

三、堅持學習是切實提高質量的保證

都說教學相長,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必須學習,才能跟得上世界前進的腳步。我們要引導我們的學生面向未來,走向世界,我們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領路人的角色。把握每個時機給自己充電加油,做到每時每刻都是最佳狀態,才能迎接挑戰,上好每一節課,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若是連我們自己都無法走出這一步,我們的學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進的步伐?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與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責任落在我們的肩上,任重而道遠,我們更應該責無旁貸地讀書,教學相長,充實自己。

自古以來,人們把教師稱為“園丁”、“蠟燭”、“人梯”……把教師說成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一個個光榮的稱號不正是人們對我們滿懷的期望嗎?我們只有把“提高質量”始終放在心上,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負人們託付於我們的重任啊!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4

又要寫讀書心得了,最近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這本書之初,我是門外漢。讀完整本書,我開始對教師這份職業感到從未有過的敬佩。看完全書,我也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想法:

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作為老師,也許應該有這樣一個信念——我需要讀書。書讀多了,心胸也就寬闊了;書讀多了,眼界也就跟著作者擴充套件了;書讀多了,心也明瞭。

我們要關心兒童身心的健康。我們都做過孩子,我知道那種渴望被關注被關心的心情。我小的時候,不管生病與否,不會請假不去上課。孩子們都有啟蒙早晚的問題,因此班級學生自然會存在參差不齊的學習能力,作為老師的我們該怎麼做顯得很關鍵。自尊這個東西,不分種族,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實實在在的存在。

我們要學會去讚美孩子們。在學校裡,學生聽的最多的是批評,看的最多的也是教師怒髮衝冠的樣子。凡受過讚美的人,都曾感受到甜蜜,相較於受人指謫,人們從心底裡渴望自己所做的事受到他人誇獎,大人都如此,更何況是未成年的學生呢?學生需要通過表揚來豎立自己的自信心,體驗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價值。不管是差生,還是優秀生,都是需要表揚,也渴望受到表揚的。特別是差生,如果能多一些肯定,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他們的信心會慢慢恢復的,學習,多少是會好一點的。我們教師應該多讚美學生,讓學生的心裡充滿陽光。

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5

我最近閱讀了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十七建議《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喜歡做的事》,深切感受到在當前課改的大環境下,教師應該在教師職業道德、教師教學行為、教師教育教學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就此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給以學生適當的引導,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那麼應該培養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這裡我有幾點體會。

一、 如何建立師生友誼

蘇霍姆林斯基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

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他們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我認為這些看法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暱關係,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象。”因此,要有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就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情感交流。

二、 平等、民主地與學生相處

記得自己上學時,對老師必恭必敬,對老師說的話也是惟命是從,不敢有半點不敬和懷疑。可現在的學生卻不同,他們和老師有說有笑,有時,老師不對的地方他們敢當面挑刺,和老師說話也總以一種同輩人的語氣,似乎老師在他們眼裡算不了什麼。一開始有點接受不了學生的這種態度,但讀了此書,受到啟發:雖然學生是未成年人,認識問題有不可克服的侷限,但發揚民主卻是對學生權利的尊重。民主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體現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在商量中實現學生的主體價值。教師在建立民主的氛圍中,需要特別注意對話的平等,這是所謂商量的意義所在。民主作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共識和基本追求,也是社會理性的重要標誌。

三、 閱讀

我們可以看出,在書中眾多的建議裡,不止一次提到閱讀,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

位上。作者提到:“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他還說:“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因此,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對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

四、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學好的發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然後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己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反問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讓你的學生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了嗎?

我們每一位教師,能夠對待差生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有耐心,像蘇霍姆林斯基這樣善於思考,相信學生在你的手下會越來越進步。 孫 豔 紅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深切感受到如今教師與學生應該建立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使自己在教師職業道德、教師教學行為、教師教育教學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業務水平。最近閱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受益匪淺,就其中印象深刻的幾點建議談談自己的體會。

在他的第二十八條建議裡,他強調了“勞動”的重要性,這種勞動主要是指動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隨便什麼樣的勞動,而是指複雜的,創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讓他將各種事實聯絡起來去考慮。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這一條建議。在這條建議中,他不僅強調閱讀,而且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說,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鑽研的智慧。確實包含思想的手工勞動對於鍛鍊學生的智慧,促進他思維的發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條建議裡蘇霍姆林斯基還列舉了四種應當使學生選擇的勞動方式,在我看來,在四五十年前蘇聯能夠進行的這些勞動,在我們中國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條件達不到,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樣去做。像他說的那些設計製作各種裝置、機械、儀器的活動室,那些家業實驗活動基地,有幾所學校願意去做呢?特別是農業勞動,他說,我深信,農業勞動——這是最能啟迪智慧的勞動活動的種類之一。可是,在我們的城市學校,幾乎已經絕跡了。

這不知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即使是實驗室,有多少學校能真正重視它的建設呢?

建議第三十五條和第三十六條都是說培養學生記憶力的。

記憶力,不管對於學生的學習或者是成人的工作都是至關重要的。大凡在學習上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無一不是具有比較強的記憶力,那是如何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呢?靠死記硬背能鍛煉出好的記憶力嗎?蘇氏在這兩條建議中做出也比較詳細的說明。在他的文章裡,他特別反對“死記硬背”,他會這種記憶方法“甚至會造成幼稚病,簡直會把人變成傻瓜”。

那麼他強調的是怎樣的一種記憶方法呢?他說,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而獲取的知識越多,邏輯的認識對學生的情緒領域觸動得越深,那麼記憶就越牢固,新的知識在意識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嚴整。在這裡,他特別強調了有理解的記憶。也就是說,在記憶的過程中,不隨意記憶佔得成分越大,他可能記憶的東西就越牢固。

怎樣才算是有理解的記憶,如何將記憶長久的保持下來呢?在這裡,蘇霍姆林斯基向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建議,也就是要確定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之間的合理比例。他說,假如我們把六年級學生需要記住的教材量用x表示,那麼學生就應當同時思考和理解多出好幾倍的教材:3x。同時,這些不隨意識記的東西要和隨意識記的東西之間有一定的聯絡,雖然不一定是最為直接的聯絡,但也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可以由不隨意識記隨時能勾起隨意識記的內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不隨意識記(比如閱讀的書籍)有助於使人的思想活躍起來。人的思想活動越積極,他的隨意記憶就越發達,他保持和再現大量材料的能力就越強。如果一個人思考過的材料比教科書要記熟的材料多好幾倍,那麼再照教科書去識記(熟記)就會是死記硬背。

在這裡,蘇氏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一個學生知道得越多,他不理解的地方也就越多,而不理解的地方越多,他學習教科書的正課也就越容易。這種現象,想想也不難理解,一個學生學會了各個知識間的聯絡,他就會舉一反三,從而在他自己的頭腦中建立起一棵自己的“知識樹”,裡面即使有一部分知識有了遺忘,他也會很快地從某一根枝條出發,循著枝枝蔓蔓找到那一個所需要的部分知識。

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幫助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起知識的整體概念,讓他所掌握的知識如中藥鋪中那一個個排放整齊而有序的藥匣子,如何需要哪種“藥材”,就會很快地抽取出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對每一種知識所伸展的觸角都要有所瞭解,只有他的觸角伸得越長,他才會很快地找到。“學前期和小學學習期,是為牢固的記憶力打下基礎的最佳時期。應當注意的是,那些關於周圍世界的現象和規律的重要原理,不要讓兒童通過專門的背誦去掌握,而應當讓他們在直接觀察的過程中去掌握。”

品讀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深深地感到: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素養。有句話說得好:“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的、活潑的、健康的發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