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有關校本培訓心得體會模板彙編七篇大綱

有關校本培訓心得體會模板彙編七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校本培訓心得體會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校本培訓心得體會模板彙編七篇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一名優秀的教師既是好的教書匠也是好的學習者。他只有不斷地學習、吸收養料,才能源源不斷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和學習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動新課改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謂功不可沒。我在校本研修學習中,始終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既讓教研與教育教學相互促進,又減輕了自己的工作負擔。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學習過程,談點體會:

首先,教研從課堂上來。在我看來,教學即教研,讓教研的時間從課堂上來。解決教研時間問題,我認為課堂教學不是簡單操作,而是運用藝術,充滿智慧的過程。而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智慧要靠教師即時的觀察、分析、判斷、思考。換句話說,也就是要靠教研來獲得。所以,教學過程本身也是教研過程。我就是在課堂上採取邊教邊研的形式,這樣更有利於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研更具實效。我體會到:學會教學即教研,其最大的優點在於,在不增加自己額外負擔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機會和時間,讓課堂教學更具實效。

其次,教研從生活中來。事實上,教研的資源在教師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善於發現,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比如,當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終不肯起來,非得要母親或父親去扶她起來時,我們就該想到:現實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總是過多表揚,一味賞識學生,正是當前很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這樣導致學生經常處在一片“好好好”的讚揚聲中,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特別是留守學生,助長了他們驕傲自滿的情緒。

第三,教師要勤於動筆。有人說得好,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至少是一個蹩腳的作家。這句話說得好,是啊!教師口口聲聲要求學生認真寫作文,寫出好作文,然而教師都不以身作則,帶頭寫出優美的文字,那又怎麼能讓學生信服呢?認識到這一點,現在通過研修學習,我又開始愛上看書寫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隨筆或是教學淺見,我都在盡力地書寫,書寫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還有自己學生的喜怒哀樂。

第四,聽、評課。每週堅持至少聽1——2節課,同時作好聽評課記錄,課後及時與授課老師進行反饋。每聽到一節課都能令自己收穫非淺,吸取別人課堂的精彩,彌補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精彩或不足,總是假設著自己如果在上這堂課的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會怎麼處理,自己總是設身處地的想著,學習著有經驗老師在上課堂的把握,而當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時候就會思考自己應該在什麼地方注意些什麼細節。

第五,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長。校本研修是學校工作永恆的主題,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教師的成長是學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從中感受成長。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2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解讀體會

20xx年 10月份,很榮幸有機會到西南大學參加國培計劃(20xx)雲南省小學數學骨幹教師高階研修培訓。這期間聆聽了宋乃慶教授(原西南大學校長,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關於《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學習與思考》的講座。通過本次宋乃慶教授的講解,結合我對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感覺本次新課標不管是從理念、內容角度來看,還是從具體實施角度看,都有非常大的變化,同時引領我們的教學觀隨之改變。

一、 新課標修訂的主要方面

(一) 新課標修改的關注點

理念、核心概念、四基、四能、內容標準、教學和自主學習、數學文化

二、新課標的主要特點

(一)課程理念:改變與發展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公民必備的基本素

養。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

作用。數學課程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

(二)課程目標:過程性與情感性目標

課標原文:獲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瞭解數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活動:教師教學和自主學習、探究相結合。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互動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親身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發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新課標的結構體系

(一)基本理念

1.數學課程: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的目標的整體實現,是良好數學教育的標誌。

2.課程內容:內容的選擇方面注重數學的結果、數學的形成過程、蘊含的思想方法。內容選擇貼近學生實際,有利於學生理解、思考探索; 內容的組織處理好三個關係:

過程和結果的關係,直觀與抽象的關係,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內容的呈現方面要求體現層次性和多樣性。

3.教學活動: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處理好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關係。

(二)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呈現結構

2.課程目標動詞

瞭解、理解、掌握、運用、經歷、體驗、探索、

3.課程目標總體闡述從“雙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到“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 、 基本思想 、 基本活動經驗),突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基本思想內容包括:

(4)基本活動經驗

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積澱,是數學學習活動

過程中逐步積累的。

操作性經驗:通過眼、耳、口、手等對現實素材操作獲得的直接經驗為操作性經驗,如堆積積木、摺紙等獲得的經驗;

反思性經驗:通過對思維材料的內隱思考而獲得的經驗為思考型經驗,如推理的經驗、抽象的經驗等。

3.課程內容包括四大學習領域

新課標對“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 四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做了明確的闡述。

4.新課標對十個核心概念進行解讀

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 、模型思想 、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資料分析觀念 、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四、新課標的地位

20xx年12月28日,教育部頒佈了包括《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

課程標準(20xx)》在內的19個學科的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國家的法定檔案,是教材編寫、教學活動、評

價的基礎。

研讀《課程標準》,應該避免“重內容部分,輕理念部分”的情

況。

“課標”的地位和重要性高於出版的教材。

五、反覆研讀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一)“兩句話”的啟示

——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啟示: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並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尤其是那些學習上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同樣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而不是歧視,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在讓學生獨立思考時,要儘量多留一些時間,不能讓優等生的回答剝奪差生的思考,放慢腳步,聆聽花開的聲音,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二)、新課標轉變了課堂教學

1、新課標在繼續保留和強調了“雙基”基礎上,還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變“雙基”為“四基”,更符合數學教學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由 “雙基”教學變化到新版的“四基”教學,明確了教什麼的問題。

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僅傳授給學生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應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讓數學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使之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數學無處不在,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美,發現數學的奧妙。

3、“兩能”到“四能”的變化,則明確瞭如何教的問題。

新課標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而且更應培養學生學會數學思考,通過數學學習學會思維,發展思維。

4、新標準中的數學教學活動,應設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三)新課標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具體分析如下: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標》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裡,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學友關係,只有做到這一點,教師和學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學習和交流,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2、倡導新的教學方式

<一>、從創設情境入手,營造學習氛圍

《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的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3

校本培訓工作是“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培訓,為了切實開展工作,我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並充分思考當地社群和學校培訓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取的培訓。學校的生命在質量,質量的根基在教師。為了適應教育變革要求,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持續和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我校在實踐中逐步建立了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為載體,以教科研為依託,不斷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新機制。培訓計劃秉承和遵循這樣的立意和宗旨,“過去,人們將教師職業比作蠟燭,燃燒並溶化自己,照亮學生。這天,我們將教師職業比作火炬,在照亮學生的同時,點燃同仁。”大家都能在這一立足學校實際的校本培訓中共同成長,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成就教師的職業理想,實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四年來,在培訓中,我們立足於學校發展、整體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基於學校的現有條件和基礎,針對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開展針對性培訓。

一、轉變培訓觀念。

由於絕大多數教師原先所學的教育學是沒有培訓論的教育學,加上“校本培訓”這一概念在我國正式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教師對校本培訓的認識難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學校、教師和學生過分依靠和迷信統編的教科書。這種傳統的思想上的習慣勢力與校本培訓的現實需求之間存在的強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將對校本培訓的開發帶來觀念、制度層面上的阻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校對教師進行了“校本意識,校本概念”的專業性講座,又透過網路視訊教育,使教師儘快熟悉了校培訓新觀念。做到人人知人人懂,為後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夯實的基礎。我們又多層面拓展課程資源支援校本培訓計劃,校本培訓在師資上堅持以校為本。在校本培訓中,我們對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潛力等關係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給予了全方位關注,如教師的敬業精神、負職責的態度和成長目標等等。普通教師與專家的比較證明,教師的知識不僅僅有量與質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結構問題――教師所需要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背景性知識,都是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整合,而專家致力於某方面的研究,見多識廣,經驗豐富,能夠給教師帶給迅速有效的幫忙。

二、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發展的根據地在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教師專業發展的很多品質是在課堂中、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生成的。學校瞭解教師發展的需求,只有校本培訓,才能真正適合教師成長和發展的需要,使教師成為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走上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而校本培訓就揚長避短,很好地解決這類問題。教師長期在學校任教,教師之間、校長與普通教師之間,每人的長處、短處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輕教師課堂經驗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課的進度、學生學習用心性不能很好地調動等,校長、經驗豐富的中老年教師就可針對這些常規問題對青年教師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這些指導能夠在課堂中、也能夠在課堂外、辦公室裡。所以,這樣的培訓模式針對性強,在某些方面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課堂是教師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園地,離開了課堂,教師專業化成長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的發展就成了一句空話。學校要求既要把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課堂作為教科研的物件,以對課堂教學的研究來優化課堂教學,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以這一思想為指導,學校開展了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研究周,圍繞一個主題,如“三維目標的制定”和“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等,這種研究不僅僅促進了授課教師的教學技能的提高,也促進了全組教師的共同提高。“不打招呼”聽課是我校的一種新聽課制度。目的是幫忙老師更好的改善教學,提高教學水平,促進老師更快地成長。主要程式是;沒有事先通知,校或主任直接走進課堂聽課,講什麼聽什麼,雖說對教師而言有些突然,但這既能證明一個教師的素質也能鍛鍊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我們要聽的就是沒有經過預設的課堂,要的就是一種真實的效果。力爭做到當天聽當天評。評析主要資料有:一是這節課在實現課標要求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二是教師備課熟不熟。三是教師本人的教學技能或教學藝術還需要怎樣的改善和提高等等。透過這樣的誠懇地評析,老師得到了直接有效的指導,比自己獨自在教學中“悟”,要來得快,教師也就成長得快。學校還開展了教育教學反思評比活動,即要求教師提高問題意識,善於發現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對這些問題進行歸因分析,思考改善的辦法和措施。

要求每個教師每學期至少寫16篇教學手記,而且務必是自己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真實感受,成功的、失敗的都能夠寫,都能夠分析總結,每年收到老師的手記100多篇。學校舉行了課改研討會,透過這些立足於教育教學真實情景的研究,使老師們感受到教學研究不是抽象的,不是純理論的,離開了實踐的研究那隻能是空談,對實踐毫無指導好處。建立在這樣平臺上的研究,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作為學校管理者就應明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教訓,都是教師教育難得的資源,成功的經驗是資源,失敗的教訓也是資源,因而教師的相互學習也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為了使老師們有更多的相互學習的機會,學校每月舉辦一次彙報課,透過聽課評課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透過各種形式的研討交流和互相學習,老師們的教育思想得到昇華,教育觀念發生轉變,師生關係有了改善,工作方法有了改善,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增長了才幹,職業道德和教學水平也得到了相應提高。

三、以豐富多樣的活動用心推進校本培訓向縱深發展。

如開展讀書計劃與讀書心得、撰寫論文和教師手記、聽課計劃與交流活動,學校圖書館每週向學生開放一次,學生能夠借到自己喜歡的圖書,或是老師推薦的圖書,每讀完一本書都要寫出讀後感。並用心鼓勵教師撰寫論文,教學反思。在每個學年開展校本培訓的評選活動,根據開展狀況給予不同等第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我校還多次組織觀摩課和“教學開放周”活動,自我加壓,鍛鍊教師,磨合隊伍。

四、將課題研究納入校本培訓。

開展以課題為依託的校本培訓。我校用心組織申報國家級教育科研課題,併成立了課題小組,注意課題研究團隊與校本培訓的自然銜接,透過課題研究帶動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群體專業素質提升五、在校本培訓中一批教師快速成長。得益於校本培訓活動的大力開展,學校領導重視和支援,藉助這一校本培訓的平臺,一批教師的影響擴大,業務潛力進一步提高。老師們也更大程度地實現了教師職業理想和人生的自我價值。近年來,我校教學成績在全縣均列前茅,部分教師的論文發表在省市縣級刊物。教師是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礎力量,課程改革的成敗、教育質量的高低都取決於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有了一支敬業愛生、精通教學、教風嚴謹、團結協作、勤於研究、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就有了高質量的教學,就會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作為學校,只有發展老師,才能發展學生。作為校長,就應把老師的發展放在第一,教師隊伍是辦學的根本,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

總之,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育形勢的變革,如何透過一系列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建立,構建一支既富有科學探索精神,又具有較強的業務水平的'敬業樂教的師資隊伍,是各校管理層和全體教育工作者務必共同應對的一大主題。我們將在這一方面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以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質量,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通過一天的學習,讓我對學生觀又有了更新一層次的認識。新時期的教育,不僅是被動的學,而是要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題,老師只是引領者。這就讓我們教師絕對權威的地位發生了改變,不是簡單的服從,而是一種信服。

教師成為引領者之後,我們的方法就要改變。過去學生可以怕我們而服從,從而達到逼迫學的過程。而現在,學生信服,我們的教育才會有效,因此,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維護學生尊嚴,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是培養良好師生關係的前提。

在章老師的講座中,我對照出自己幾點不足,其中,有兩點記憶猶新:

一、不輕易在班級內表揚某一個孩子

過去,我很注重,不在班級內批評孩子,對錶揚卻不在意,認為可以起到榜樣的作用。其實不然,有時沒有選擇好表揚的物件,反而會讓被表揚的學生不好意思,甚至於被孤立。

二、不拿兩個孩子作比較

我曾有過失敗的案例:這兩年教學下來,經常會碰到教了姐姐,又接上了弟弟的現象,當弟弟成績不是很好,學習習慣較差時,我會不自覺的就提起了他優秀的姐姐,讓他多學習。一下子讓學生有了逆反的心理,也有了壓力,開始躲避我,成績也是起起伏伏。

章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我,當我們不如人時,心理都會產生自卑心,部分的人就會學著隱藏、逃避,甚至於自暴自棄。從這些點滴中,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但都無定法,因人而異,因時而論。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5

為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按照學校的安排部署,我認真參加、學習了教師基本教學技能講座和如何實施“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從中我得到了一些體會和感悟,現總結如下:

我瞭解到教師技能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技能。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教與學的有關知識和經驗,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目標而採取的教學行為方式。它是教師所掌握的理論轉向教學實踐的中介環節,對於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增強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們普遍認為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教師在課堂上採用優美的語言,和諧的動作,高尚的情操,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欲使課堂顯示出強大的魅力,讓學生和教師都沉浸在藝術的境界之中,就必須要求教師努力追求各個教學環節中的藝術,尤其是教師那循循善誘,獨具一格的評價語言。”這是我學習的一本關於課堂教學藝術書籍中的一段話。講座講述的很多課堂教學技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學到其中談的課堂評價語言魅力,再結合自己平時教學進行反思,感觸頗深。 其中因學而教——匯入新課理解最深,課堂教學的匯入,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有醞釀情緒、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主題和帶入情境的任務,精心設計的匯入,能觸動學生心絃;立凝激趣,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緒高漲、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可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同時把它應用於“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中,在平時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導學案及歷史教材三者結合把自己的歷史課堂上得有聲有色,活波有趣,實現教學搞笑的目的。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我們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的學習和培訓,擁有更高的技能和教學能力,成為更優秀的教師。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6

校本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習與工作有機統一,以工作中的問題解決來激發學習動機,通過工作能力的變化和工作效益的提高體現學習的價值,20xx年 12月2日——4日,我校在六枝特區教育局的組織下在六枝影劇院進行校本教研專題培訓。特別是對楊詠梅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感觸頗 深,現談談我的體會。

貴陽市南明區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校長楊詠梅老師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研究》的講座很精彩,他讓我們認識到 日常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喜歡老師了,他才喜歡學習你教的科目,才能在課堂上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傳統 教學只注重老師的“講”,而輕視學生的“說”和“做”,儘管你自己認為已經講得很清楚,但是學生挺費力的做還是出錯(她列舉了一個畫圖的事例),並且課堂 氣氛沉悶,學生昏昏欲睡,而現在的教學講究互動,講究以學生為中心,互動的成分比較多,學生不再是聽眾,而是整節課的重要參與者,老師和學生是在相互討論 和交流的基礎上完成整節課的,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在這種樂學的過程中,學生更容易接受課堂上的內容。楊詠梅老師的教學方法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在我們的教學中要推行、實踐。 首先,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 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學習的時空,確保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學生 主體活動的開展與整合過程。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就要“蹲下來”跟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距離,使教師成了學生可親、可信、可依的學習夥伴。整個教學 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真心交流,彼此溝通,分享快樂,共同成長,共同發展的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如:在教學中採用與學生聊天、 遊戲 、 講故事、 猜謎等活動來創設一個自由 、寬鬆的教學氛圍,以放鬆學生繃緊的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關愛學生,做學生的益友,有利於教學的 開展。課堂上關愛學生是師生互動的基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的保護學生的心靈。”愛是溝通師生情感的紐帶和橋樑,教 師只有把情感中的精華部分給了學生,學生才會對教師有親切感、信任感。以真誠的微笑和滿腔的熱情打動學生,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吸引學生,才能使學生愉快地、 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在課後要能和學生一塊玩耍,與學生近距離的接觸,讓學生感覺你此刻就是他的一位好朋友,好夥伴。在平時班級管理中要多 說學生的優點和長處,少說他們的缺點和短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好的一方面,老師要利用他們好的一面去激發他們進步,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在關注他 們,關心他們,而不是拿他們的缺點在訓斥他們,讓更多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再次,教學策略的運用要關注 個體差異,倡導主動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尋求自我發展,讓全班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從情感上、 行動上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人人活動,人人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獨特和創新之處,消除教學緊張、畏難的心理,用親切的語氣,和悅 面容,鼓勵的話語,激勵性的評價號召學生積極參與課堂。

通過本次校本培訓學習,我認識到關注學生個體,要以學生為中心,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我在今後教學中著重解決的問題。

校本培訓心得體會 篇7

我認為,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用心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主角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己的潛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資料.

以前我的認識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透過這學年的校本培訓後,我又認為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意,能夠擴充套件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如關於真才實學的老師。也許“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說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己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為友,甚至以學生為師都是必然趨勢。只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首先,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務必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係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於理解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和創造性。

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此刻,我有了更理智的看法,教師們不能再像一部部快速老化的汽車超負荷地在公路上疾駛,社會就應重視教師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在教師中大力提倡科學、禮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以前看電影《燭光裡的媽媽》的場景時,我感受頗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優秀教師的形象無外乎就是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一天到晚泡在學校裡,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他們的身體大多不好,有的帶病上課,甚至當場暈倒。他們沒有天倫之樂,老人臥病在床,卻不能侍奉左右;活潑可愛的孩子沒人帶,只能反鎖在家;親人過世,卻不能趕回家見最後一面。教師是凡人,不是籠罩在崇高光環中的聖人,教師不應是站在講臺上拖垮早已患病的疲憊身軀,而充當學生含淚學習的崇高榜樣;教師也不應無情地把正發高燒的子女留給年邁的父母,自己卻被頌揚為舍小家、顧大家的優秀典型。依靠透支健康來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無疑是殺雞取卵。

總之,透過這學年的教師校本培訓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名讓領導放心、學生滿意、家長信任的好教師就是要以熱愛事業為核心,把熱愛學生視為靈魂,在構建師生和諧關係的基礎上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