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水粉風景課心得體會兩篇大綱

水粉風景課心得體會兩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9K 次

  篇一:水粉風景課心得體會

馬上就要去皖南寫生了,此次風景寫生將會讓我們好好的感受自然的景色,以及鄉村的幽美氣息。但在去寫生之前我們還需迴歸色彩,感受色彩,我們通過這幾周的靜物以及風景臨摹練習,從中慢慢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變化。

水粉風景課心得體會兩篇

起初老師讓我們用8開水粉紙作畫,要求我們用自己感覺的色塊去表達每個人對色彩的感覺以及對物體的感受,不糾結於區域性。我自己也認為色彩是需要整體色彩感覺和氛圍來表現的,對於色彩,我的理解是,色彩在強調空間關係的基礎上,更注重色彩的統一,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統一,反光,環境色的關係等多因素的關係,還有很重要的是畫畫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如果只注重客觀事物的外觀,而沒有自己的思想,那隻能是一個手法熟練的畫匠,而不是一位藝術家。記得大一上半學期我們學習設計概論,其中老師講到我們設計師與藝術家的不同,設計師工作受到很多客觀限制並且受到委託者影響一改再改,而藝術家擁有更多的“自我表現”。所以我一直記住那句話“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

對於大學的色彩課,經過這些天的學習,感覺學到了很多,對於色彩的理解也有很多的感觸,剛開始的我們還是高中的繪畫色彩的方法,但我感覺大學作畫就不需要像高中時那樣死板的構圖,畫法單一,步驟教條。幾張靜物畫過以後,慢慢在這幾張水粉中改變自己,不追求什麼風格,但主動去感受物體的色感和光感。還要理解著去畫,不

應該能像以前畫畫只是應付,死板單一的練習,應該儘量畫出自己的一些東西。並感覺通過最後一週的風景色彩臨摹,學習了一些大師以及其他優秀的作品,從中體會了一些他人對色彩的把握與理解,希望寫生時我能運用上。

  篇二:水粉風景課心得體會

時光流逝,轉眼間為期二週時間的美術寫生結束了,在這當中,我們品嚐了辛苦,領悟了生活。記憶中留下的許許多多,令人回味。同時也謝謝老師的辛勤指導。

我喜愛風景寫生,尤其是走進大自然,去描繪千姿百態的美麗風景。如今,戶外寫生是件苦差事,很多人不予重視。而我卻樂此不疲。多年來,每當我來到大自然中,總是心曠神怡。寫生的過程,真是一種享受。正春意盎然的時節裡,萬物漸漸開始甦醒, 來到一個小村子,進行我們為期二週的寫生課程, 雁山鎮的風景秀麗, 空氣清新,,是寫生的最佳時節。提著畫具去描繪雁山園的房子樹與溪水,像是去完成夏天賦予的使命,就是運用我們馬良一樣的筆,為那裡的美景寫生。

面對自然,對景寫生”這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風景畫家柯羅的成功之道。簡樸的八個字,無不體現大師對風景寫生的重視和從風景寫生中嚐到的甜頭。在世界美術史,還有不少繪畫大師,象莫奈、凡高、塞尚等等,無一不是“對景寫生”的受益者。

現在,有人用照像機取代了寫生,這是有欠缺的。我在多年的寫生過程中,鍛練了捕捉色彩,經營構圖,琢磨用筆,思索形式的能力。每當我翻看過去的寫生時當時的一幕幕情景都會赫然出現在眼前,叫人回味,叫人留戀。

我的第二個體會是給寫生畫的定調的問題。覺得每個人對自然感受,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所以同學們對同一個景物寫生,表現出來的畫面沒有相同的,你怎樣表達景物,怎樣用自己的感受,把自然唯美的表現在畫面上,進而達到欣賞者和你產生情感共鳴,就在於你運用色彩語言的表達能力。對自然的感悟深淺程度,取決於一個人的意境歷練的深淺程度。因此,許多油畫家對同一個景物寫生後,不會有創作出相同的作品,意境是每個人內在思想的體現,加之畫家對大自然抒發的情感,表現的技法,也存在著個體差異。風景注重光影與色調,調子要定準,用色要準確,避免反覆描摹,防止匠氣,儘量要一氣呵成,始終保持畫面的通透感,不浪費時間。因為光線透視,很可能在幾分鐘內,或幾秒鐘都會影響色彩透視,打亂你最初的意境,色彩微妙變化,也會使你束手無策。比如有一次,我們在秋季裡寫生,時間是下午三點以後,老師要求在最短時間把畫面完成,這個時間的自然色彩變化差異是非常大的,而且這個時間的色彩、光線、光影、明暗都是最佳時機。如果我們在每個環節不按寫生正確方法操作,這幅作品就會雜亂無章,色彩的不明快,畫面不生動。

我想談的第三個體會是藝術創作的提煉,我們需要培養“看色彩的眼睛”,最好的途徑就是經常進行風景寫生。在大自然的不同季節、天氣、時間、環境的空間中去看景物,要觀察它在直射光、側光、逆光、反光等條件下呈露出的色調、色相、色度.以及相應的秩序、節奏和冷暖變化的關係。這是畫寫生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由此去感受色彩變化的豐富性,並體會它的規律性。這種對色彩洞察能力的培養,逐漸就有一種對色彩敏感的直覺。這即確立了色彩觀念,而有一雙特殊的眼睛了。大自然賦予我們那樣美的'景物,所以我們要用生命去閱讀大自然,並在寫生中提煉意境和主題:一是有時我們會面對一片雜亂無章的景物,比如山間的樹林、雜草、亂石等無從下筆。這時,應先確定出景物的大體走向,並對其適當地予以歸類,有時是形的統一,有時是色的組合,均應根據畫面的需求,加以分析的把握;二是面對畫面色相和色度都非常接近的景物,比如仲夏的田埂,滿眼似乎為一種綠色,此時的寫生,一定要注意綠色之間的微妙關係,掌握不好,會使畫面平淡,色彩單調。

詩人艾裡略說:“一個造出新節奏的人,就是一個拓展了我們的感性並使它更為高明的人。”雁山園的寫生作品,都是我們熟悉的風景,而我們從他的用筆用色的節奏韻律中體會到更多的意蘊,產生更多的生活聯想,得到精神上的啟迪和情感上的陶冶,那是比眼前景象更大的空間,把我們的藝術欣賞引入大自然的意境。這正是他始終不渝對藝術美感魅力的追求而所達到的“師法自然”是很多藝術家推崇的信條。走進自然,瞭解自然,從自然中得到教化,再碰撞自己的心靈,使寫生作品得到提升,這正是我想得到的。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寫生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寫生使我受益匪淺,我還要這樣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