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搖籃》觀後感3篇

《搖籃》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搖籃》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搖籃》觀後感3篇
《搖籃》觀後感1

今年是20xx年,20xx年對於我們所有附中學子都是非凡的一年。今年是我們首師大附中從建校至今的100週年。百年附中,薪火長傳。在這整整一百年裡,附中經歷艱難困苦,逐步發展成了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優質高中校。然而我們這些剛剛入校成為初中生的小孩,不免對附中的歷史不太瞭解。趁著附中百年校慶演舞臺劇,我們更加了解,更加敬佩附中。

舞劇的開頭是一位附中老教師莊青雲開始講述她與附中共同的經歷。附中於1914年建校,是由西北邊防軍總司令徐樹錚先生創立的,命名為“正志中學”。建立後不久,直皖戰爭爆發,學校遷至阜成門外,改名為“成達中學”,莊老師就是在這時來到了成達中學,開始了她的附中生涯。學校可真謂是歷經坎坷,再近30年的時間裡,先後搬了四處校址,改了兩次校名,換了八任校長。途中歷經了許多磨難,經歷了直皖戰爭,抗日戰爭等大大小小許多場戰役。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附中遭受外界種種因素,不得不被迫遷移校址,搬到了一座平房裡去教書。在這段時間恰巧還是抗日戰爭,日子是真的痛苦、難過。許多老師都遇害了。但就是一代一代附中人這種誓死不屈、頑強拼搏的精神,我們贏得了抗日戰爭,附中也得意發展到今天。在建國後至今的65年裡,一代一代的附中學子頑強拼搏,一代一代的附中教師辛勤耕耘,構造了今日附中的輝煌。回首過去,展望現在,附中開啟了嶄新的面貌,講究以德育人,注重學生的全民發展。開展了許多課外興趣課,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例如週一的選修課,週二的博識課,週三的龍創興趣課等,都是依據學生自身的不同條件來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整個《搖籃》舞劇的結尾是由幾段附中自創舞蹈來結束的,過去和現如今有很大的區別,讓人回味無窮。

出了成達廳,透過大廳的玻璃窗向外看,秋風瑟瑟,已吹下了些許樹葉。冬天馬上就要來了,時間過得真快啊!在首師附也有一段時間了。轉眼間半個學期都過去了。在首師附這個百年老校裡,我更應該把握好自己的青春,盡情地綻放自己,放飛我的夢想,向著我的明天,無悔翱翔!

《搖籃》觀後感2

啊,搖籃!你在崎嶇山路上顛簸前進;啊,搖籃!你寄託了人民的希望;啊,搖籃!在你的懷抱中,有多少感人的故事!

看完(啊,搖籃》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無法平靜。影片中出現一條坑坑窪窪的山路,遠處,一匹馱著大筐的馬氣喘吁吁地走來,筐中坐著個孩子,牽馬的八路軍正焦急地看著前方。後面,還有一群馬,在馬馱的大筐中,穩穩地坐著一個個稚氣的四五歲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呢?看到這裡,我茫然了,這是一支什麼隊伍呀?突然,在熊熊的火光中,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人們抬起頭,驚慌地看著天空,只見幾架敵機在空中盤旋幾圈後扔下了**。頓時,馬群一片混亂,受驚的馬四處亂竄,孩子們哭著、叫著,有的嚇得蜷縮在筐裡,有的抓住筐沿淚流滿面,有的從筐裡甩出來哇哇大哭,隨隊的八路軍冒著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地把孩子們抱起來,又一個個抱到土坡下面……(小學生作文網)

鮮血染紅了山路,染紅了土坡,染紅了一切。頓時,一股鹹鹹的東西浸到我的嘴巴,淚水盈滿了雙眼。這是中國共產黨為了儲存革命的後代、革命事業的接班人而不顧一切的壯舉,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搖籃哺育出革命的希望,放射出勝利的目光。

今天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那麼幸福?正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在搖籃中成長的孩子才四五歲,他們的父母有的在前方浴血奮戰,有的英勇獻身,有的在戰鬥中下落不明……這些孩子雖然得不到母愛,但在黨的搖籃中,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在“指導員媽媽”、“大叔”、“大嬸”無微不至的關懷教育下茁壯成長。

我們,泡在蜜汁里長大的我們,享受父母親人的`愛撫,享受著黨和人民的關懷,幸福成長。在唐山地展中,多少孩子沒了親人,可他們並不孤單,國家專門為他們辦了兒童村,使他們也擁有溫暖的家。“在希望工程”中,為了讓鄉村的窮孩子能上學讀書,多少叔叔阿姨捐錢捐物,一片片深悄送到窮鄉僻壤。我想,只有在黨的陽光下,我們這些幼苗才能備受關懷,茁壯成長。

啊,搖籃!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我們吮吸著母親的乳汁成長,只有長大後為祖國做出新的貢獻,才是對祖國、對黨最好的回報。我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不會忘記了我們偉大的祖國。

啊,搖籃!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在成長!

《搖籃》觀後感3

幸福是家的團聚;幸福是互幫互助的過程;幸福是母親的溫暖;幸福是父親的身軀;幸福就是家。《啊!搖籃》告訴我這個道理。

1947年,前線保育員李楠奉命護送保育院的孩子們撤離延安,李楠帶著孩子們撤離時,遭到空襲,飢餓,渡黃河,流血犧牲等一系列困難,在古長城遇到了失去妻兒的肖旅長,肖旅長對孩子們的關心和喜愛感動了李楠,李楠終於將孩子們送到了安全區,保育院在大會上表彰了李楠,孩子們也親切地叫她“媽媽”,李楠與肖旅長在戰爭年月也產生了愛情。

在這個特殊的大家庭裡,雖然沒有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可是他們有了李媽媽的照顧,肖爸爸的關心,李爺爺的教導,兄弟姐妹的互助。有好東西吃時,大孩子讓小弟妹先吃,在敵人來襲時,大家都很害怕,大孩子把小孩子圍在中間,卻把自己的身體露在外面,為小朋友擋炮彈,保育員為了護送安睡的孩子們,不辭辛苦,前前後後,跑來跑去。他們有苦一起承擔,互幫互助,李楠正表現出了一個母親應當做到的責任,肖旅長也做到了一個爸爸的職責,他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給孩子們尋找庇護所,更是有了孩子們燦爛的笑容,讓這個家更溫暖。家其實就是這樣,有了母親般的關懷,父親般的幫助,兄弟姐妹的互愛,就是幸福。

在電影中孩子們都很懂事、團結。可是在我身邊也不缺少一些身在福中不知福,對父母說話刻薄,任性,不高興時罵人,打人的孩子。媽媽辛苦做了飯還嫌不好吃;爸爸因為孩子生病了跑上跑下,還不領情;媽媽因為工作忙到很晚回來,卻不聞不問;爸爸賺錢不容易,卻老問爸爸要錢花,還象小皇帝一樣理所當然,我希望這些同學要懂得珍惜。我很欣慰,我有一個完整的家,我非常幸福。我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一個慈祥的母親;和爸爸看書,我覺得很溫暖,和媽媽學習,我覺得很高興,我會珍惜現在的幸福。我們現在的生活遠遠比影片中的孩子們幸福的多,吃的好,玩的好,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我多麼希望世界上的每一個家庭都充滿愛啊!讓愛的種子洋溢在每個人心中。

幸福無處不在,我會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