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範文(精選7篇)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 篇1

我很喜歡徐飛老師對"氣象"一詞的解讀,在他看"一個氣象萬千的讀書人,不拘泥於個人習見,不執著於一己私念,而是將生命開啟,向一本本好書開啟,向豐富多姿的生活開啟,善於吞吐吸納,如此才有一種開闔的氣度。"而我翻開這本書,則如同走進一個氣象萬千的生命,領略生命深處的詩與思、真與美。

徐飛老師將自己的讀書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浪漫——滿足興趣;第二階段,現實——應對工作;第三階段,綜合——成全自己。只有經歷一、二階段的浪漫與功利,才能到達第三階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斷完整。這裡的"成全自己"不侷限於對現象的思考,而是抽象於自身的意識世界,"反覆咀嚼,將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吸納,內化為自己的結構"當讀書超越功利層面到達審美層面,讀書本身就是讀書的目的。實際上,功利式閱讀在短時間內或許見效,但這種片段式、割裂式的閱讀,會逐漸讓讀書成為一種負擔,將思維僵化於單獨的場域內,難以使人獲得整體智慧的提升。

這本書共分為六。第一"閱讀成全自己",是從價值論的角度揭示教師讀書的意義;第二"在讀書中學會讀書",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介紹了教師讀書的策略;第三"專業閱讀的眼光",體現出學科特點,介紹了語學科的讀書智慧;後三是徐老師的讀書隨筆,"一次思想的遠行"是哲學、教育學經典著作的讀書隨筆,"心靈修行的藝術"是學作品的讀書隨筆,"且教且讀"是教學方面的讀書隨筆。整本書既有讀書意義及方法的講述,更有具體生動的讀書示範,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讀書智慧。

徐老師讀書,既有欣賞、接納,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於生活。我很喜歡他的一個比喻——"讀書如蠶""讀過幾本書,真不值得拿說事,正如一隻蠶吃掉幾簸箕桑葉,是不值得炫耀的,關鍵還看吐出的絲是否白而長。評價讀書人,不是看他讀了多少本書,而是看他將書中的智慧轉化了多少變成他生命的智慧。"這段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師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但他不是閉門讀書;徐老師似乎是實用主義的讀書取向,但他不會功利世俗。

一位大學教授說:"不讀書的教師教不讀書的學生,不寫的老師教不寫的學生,是語教學最大的問題。"就讓我們像徐飛老師那樣讀書吧,做氣象萬千的讀書人!正如書的封面所題"讀書,可以讓我們遇見越越好的自己!"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 篇2

教師的職業是特殊的,作為謀生的手段,他是一種職業,但是一個魅力教師的工作過程與內涵卻已涉及到了事業屬性。所以在一個魅力教師心目中,教師是神聖的,從事教育事業,是可以笑對蒼穹的樂事。不能以事業為驅動力的教師是無法完成和完全實現教育的塑造功能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其身上不可能真正體現。拿起書本講課,放下課本走人,對其他不聞不問的教師,充其量是一個簡單勞動的“教書匠”,成就不了完整“教育工作者”的形象。

這學期學習了由周成平主編的《魅力教師的修煉》。裡面有許多的理念和優秀教師的心得體會,需要我去追逐,去領會,去反思。每一項修煉都讓我受到啟發和深思,讓我認識到自己在日常的教學和教育工作中的許多不足。每個修煉都可以成為我今後教育教學工作的指領。

在這裡我要介紹自己體會最深的五點:

一、教師每天要多反思

善於思考必定受益無窮。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癥結,使僵化的思維方式疏通,變得清晰,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養成了善於思考的習慣。在平時的教育和教學實踐中,我要持續不斷、讀思結合、以寫促思、形成系統性的經驗儲備。

二、教師語言要有親和力

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親和力,課堂上和學生進行知識和思想的交流,語言要自然親切,熱情明快;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要不厭其煩;課下可以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學生學習上有失誤或做了錯事也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確指導。學生生活中有苦惱或痛苦,教師要給予關愛,即使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也會讓學生心中燃起暖暖的愛意。

三、教師要與家長常溝通

與家長聯絡,這是每一個教師經常要做的工作。但往往是有事的時候才聯絡,而且多半是作業不交或者出了什麼事故的時候才聯絡,所以,許多家長都條件反射似地怕接老師的電話。本次學習就提出很好的建議:教師應該在休息的時候,打兩三個電話,與家長閒聊一會兒,瞭解一下學生在家的表現,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家長對老師有些什麼要求和建議等。平時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可以預防很多事故的發生,比“亡羊補牢”般的事後談話效果更好。

四、教師在教學中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從書中學習的例子可以得出:設計獨樹一幟的個性化教學思路、尋求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教學藝術、塑造別具一格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展現略高一籌的個性化教學品位。

魅力教師如何修煉呢?從“修煉”二字中,就可以看出其艱鉅性,就好比孫悟空在八卦爐裡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一樣,是要歷經諸多風雨,歷盡無數煎熬的。無論是人格修煉、學識修煉、語言修煉,還是教學修煉,等等,都得日日行之,堅持不懈。

我心目中的魅力教師首先具有的優秀品質便是“愛無言”。愛是教育的本質內涵。教育是愛的教育,沒有愛便沒有了教育。知識的傳授,文化的傳承,都必須以“愛”為載體。愛同樣也是教師的基本要求。學生的身心發展雖然處於逐漸成熟過程,可能存在著諸多差異,但一點卻是每個學生都感同身受的,那就是對“愛”的感知。一個愛學生的老師,必然會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不僅含有能力因素,更多的是愛的元素。教師只有在愛的思想、觀念的指導下,才能完成教育價值的實現。我想,蘇霍姆林斯基的“熱愛兒童”這四個字的內涵,也應該如此。

如果說愛是情感的源泉,事業是崇高的志向,那麼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則是深厚的積澱。要傳授知識與技能,教師除了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外,還必須有常人不具備的運用能力和傳導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隨著現代社會知識和技能的快速發展而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才能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才能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只有成為一個“有心、懂愛、善思、勤學、律己”的人,才能形成教師的完美人格,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魅力教師!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 篇3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閱讀了《成為優秀教師的10項》這本書,這是美國作家羅賓.R,傑克遜寫的,在這本書中,作者從教師的教學風格的培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別人提供的建議的取捨、課堂教學的管理、教學錯誤的彌補等10個方面介紹了教師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和教師應該怎樣修煉,從而讓自己更加品行高尚、素質精良、學識淵博。除此之外,在介紹完每一方面之後,都會有相應的事例做以補充,顯得書的精心以及細緻,並使讀者讀起來更加有和更加容易理解。現在,我將我感悟比較深的幾點寫下來和大家交流與分享。

一、可以借鑑別人的教學祕訣,但一定要培養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從事教學的我們,想要完美地做好每一件事。不可避免地,會想方設法從各個方面去學習,例如閱讀相關教學書籍、去聽有經驗的老師的課,上網查詢成功案例等,並把他們的一些教學設計搬到我們自己的課程,但到頭來確發現,儘管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經過了不斷地嘗試,學生的收益甚微,很多時候都達不到我們想要的那種境地。我們所有人都在互相學習和借鑑,但是在盲目地借鑑、照搬其他老師的教學想法和設計用於自己的課堂實踐之前,必須要在心中牢記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初衷、牢記自己學生的風格和特點,要考慮這些課程設計是否適用於我們自己的學生、是否適用於我們自己的教學風格、是否能滿足我們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目標。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何培養自己的風格,書中給出了幾條建議:一、一定要從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上著手開展教學實踐;二、專注於問題根源的分析和解決;三、在進行實踐之前要進行調研;四、進行解決方案的實踐和試錯,看看能否奏效;五、試後反思;六、做出調整,並再次進行嘗試和實踐。

二、儘管很忙,但也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作為一名新教師,很多工作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新的,而我們有許多東西要學習,有關於教學上,有關於班級管理的等等,甚至經常聽到一些老師甚至是自己,都說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和朋友去逛逛,沒時間靜下心來看看書,甚至很多時候會感到煩悶,也會納悶,怎麼工作永遠沒完沒了呢?而造成這樣的情況,除了因為我們對工作不熟悉之外,還有很多時候沒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可以說,很多時候都在“瞎幹”,所以我們會很忙,而且,因為我們“忙”,很多時候沒有自己的時間,心情沒有得到放鬆,情緒就會不好,工作效率自然不高,工作還沒幹完又有新的工作,每天都在工作之中。這將會是一個惡性迴圈,所以,我們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工作體系和流程,並且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更加有效,以便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在教學和學校生活之外任然擁有自己的私人生活至關重要,不僅僅因為這能夠讓我們保持理性,還因為這能讓我們變成更好的教師。因此,儘管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們也應該擁有自己的個人生活,並且應該找到一個方法來平衡教學層面的需求以及教學以外的個人生活方面的需求之間的關係。

三、別讓自己成為造成課堂約束性問題的原因

在課堂教學中,總會學生不會按照我們的`要求去開展學習,比如,當其他學生都在認真地閱讀課本的時候,有一個同學因為沒有帶書來而學習其他科目或是在睡覺,而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些老師甚至包括我,可能都會在課堂上訓斥這個學生為什麼上課不帶課本來學校,甚至還可能會針對這個學生的情況給整個班裡的學生上了一節“政治課”,最後,我們的課堂教學可能就無法順利開展下去。而很多老師甚至是我在閱讀《成為優秀教師的10項修煉》這本書之前,都沒有意識到導致我們課堂教學無法順利進行的“真凶”正是我們自己。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事實確實如此。

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課堂約束性問題”和課堂激勵性問題”這兩個概念,並指出課堂約束性問題是指干擾教學過程的行為,或是造成公共財物損壞的行為,而那些學生自主選擇和決定不參與課堂的活動或是放棄自己的學習行為的問題屬於課堂激勵性問題。有時候,教師自身才是造成課堂約束性的原因,在上面列舉到的例子中,學生沒有將書本拿出來閱讀,學生放棄了自己的學習行為的問題,那只是缺乏課堂激勵性的問題,但經過老師大聲抱怨和職責,甚至給學生上“政治課”後,影響到了其他學生,就變成了課堂約束性問題,而這造成這個問題的正是教師本身。而課堂管理策略和技巧僅僅對處理課堂約束性問題有效,它們並不能解決缺乏課堂激勵性的問題。因此,在試圖解決與課堂管理相關的問題之前,我們要先花時間來判斷一下自己即將要處理的問題是課堂約束性問題還是課堂激勵性問題,這就可以確保我們處理問題所採用的策略和方法是最佳方法,避免由自己成為造成課堂約束性問題的原因,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

優秀的教師,尤其頂尖的教師,是需要時間來培養的。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沒有按照自己的規劃或是預期的方式來實現發展或提高的目標就乾脆放棄或是變得絕望。我們需要堅持不懈地投入精力和努力,堅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並且持之以恆地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最終,經過努力的我們,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 篇4

對於剛剛踏入教學崗位的我來說,專業知識有待擴充套件,教學方法有待改進,教育管理有待提高……正當我為這些問題而眉頭緊鎖時,一本書——《教師的20項修煉》,它使我在黑暗的道路上看到了一絲曙光,使我對教師這一具有藝術性的`職業又增添了幾分嚮往。

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本書率先提出了引領教師體悟“教育人生”的主張,從細節入手,闡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讀了教師提升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新理念,描畫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有助於提升品位的教育從業者值得用一生去讀的書。下面闡述一下,我從中學到的幾點修煉方法:

首先,教師應注意修煉自己的外在形象。對教育場景而已,教師的服飾與學生的發展並不是無關的,相反,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師生關係的狀態與教師服飾是相關的。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度不僅僅取決於教師的教學能力,知識淵博,而且與教師的服飾所反映的外在形象明顯相關。教師穿得體漂亮的服飾,不是通過衣著把自己打扮的漂亮,而是提高教師的自信魅力,從而增強對學生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其次,教師的肢體語言——微笑,更是擁有無窮的教育魅力。教師微笑著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鬆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教學工作中的微笑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的思維和情緒。

教師的語言更具有教育功能。言語交流時師生互動的基本方式。課堂教學中,生動的語言能激起學生的興趣,準確的語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情的語言能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心靈。

教師的習慣更是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教育教學行為。良好的教育教學習慣,是教師專業素質的日常化,生活化的表現,是教師專業素質的一部分。良好的教育教學習慣,是教師品位高低的一個外在標準。

雖說“嚴師出高徒”,但教師的寬容仍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時因為學生還未成年,是“未完成的人”。真是因為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還未成熟,所以有缺點和錯誤是難免的。這就要求教師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嚴格要求學生與愛護學生相結合,嚴而有度,嚴而有寬,寬中有嚴,嚴中有愛。有品位的教師既是一位嚴格的教師,更是一位寬厚仁愛的教師。

教師的德行也是一種很偉大的教育力量。教師的專業角色決定了教師的德行至少需要善良、愛心、公正、責任等成分。教師要善待學生,理解學生,幫助學生,尊重學生,激勵學生,一個不善良的教師不可能有好的德行。一個有良好教師德行的教師,應該是充滿愛心的人,是一位敢愛敢恨的人,是一個懷大愛之心,仁愛之情的人。教師德行中的愛,表現為教師愛護學生,關心學生,關愛學生。愛學生是教師善的標誌。教師對待學生善良的愛,不僅僅影響著學生現實的學習活動,更重要的是,它還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進而對學生的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教師作為一種專業,需要睿智、機智、理智、明智、大智和德智。教師的智慧是一種教育智慧,是教師的教育知識、專業知識、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意識、教育能力和教育藝術的綜合產物,是教師的一種精神境界。在複雜的教育情境中,面對不同的教育問題,教師要具備靈活的教育機智,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做到遊刃有餘。

另外,不管是教書還是育人,教師都要善於投入情感資源,併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感。中,教師要學會控制教師的消極情緒,養成平和陽光的心境,遠離虛情假意,做個“多情”、“善感”的人。

最後,用郭老師的話來樹立我的人生目標: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還要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給自己充電。通過閱讀來拯救自己,拯救學生;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豐富知識結構,以增強知識底蘊;工作中,積極投身教育科研改革與實踐,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積極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求、感悟、反思,時刻提醒自己要有童心、有愛心、有責任心,使自己逐步成為研究型、有精神感召力,有思想的新型教師。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 篇5

《魅力教師的修煉》一書就如何磨練出語文教學的魅力與蘇教版小語教材主編張慶先生的觀點不謀而合,他曾經這樣說:“學習語文無非就是八個字‘讀讀寫寫,寫寫讀讀’罷了!”的確,大道至簡。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呢?我認為就應該努力做到簡明而不失品位,簡約而不失精彩,簡化而不失紮實,簡要而不失深刻,簡便而不失高效。語文教學追求的簡簡單單,其實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返璞歸真,即是一種真實的魅力。

曾幾何時,我也和某些老師一樣為追求所謂的“潮流”,每拿到一篇課文,還沒讀兩遍,便考慮怎樣上得精彩——做什麼樣的課件,哪裡可以表演,哪裡可以“小組合作”,哪裡可以拓展,哪裡可以有“多元解讀”,如此等等。試圖以“生動活潑”來掩飾自己對文字膚淺的理解,以花架子以求得課堂的熱熱鬧鬧。殊不知,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刪繁就簡,返璞歸真。憑藉簡明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方法,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一、教學目標要簡明——簡明而不失品位

閱讀教學最忌浮光掠影、蜻蜓點水般地“眉毛鬍子一把抓”。每一堂課,應把握“三個維度”和閱讀教學的階段目標,依據課文的特點與單元訓練重點,徹底解決一兩個切實需要解決的問題,擬定簡而明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內容要簡約——簡約而不失精彩

語文教學,要教給學生的東西太多了,課時課堂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是有限的。因而一篇課文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就需要老師深入研讀教材和教學內容,發現那些學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東西,以充分發揮教材的價值。“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有所為,有所不為。如在全國閱讀教學獲獎的課堂教學《陶罐和鐵罐》,在教學伊始,執教者就引導學生抓住“奚落”一詞切入課文的學習,在理解“奚落”意思後,圍繞“怎樣奚落”和“怎樣對待奚落”學習陶罐和鐵罐的對話,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一步體會“奚落”的含義,體悟鐵罐的傲慢、無禮和陶罐的謙虛、友善。至於課文的10—17自然段,內容簡單易懂,老師只讓學生在自瀆課文中瞭解兩個罐子各自不同的結局,其餘的不做深入分析。即抓住重點,直奔主題,又化繁為易,事半功倍。

三、教學環節要簡化——簡化而不失紮實

張慶先生也強調了“倡簡”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性。簡單與紮實並不矛盾。有位老師執教的教學觀摩課《七顆鑽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節課的成功靠的不是華麗和精緻,而是樸實無華、紮實有效的教學環節:瞭解七顆鑽石的故事,感知課文;研讀水罐變化,感悟愛心;續編《七顆鑽石》,擴充套件延伸。林老師就是在這三個步驟中,紮紮實實地引導學生讀書,讀懂意思,領悟情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每一步的學習中都經歷了讀進去、讀出來的過程,在紮實的學習中,學到了讀書的方法,領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這堂課的教學環節主要有三個:一是回顧課文,感知課文;二是研讀故事,感悟愛的奇蹟;三是拓展延伸,續編《七顆鑽石》。整個教學過程,以讀懂課文為主,沒有現在時髦的跳躍式講讀,沒有現在時髦的小組合作,沒有現在時髦的課堂表演,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遍一遍地讀好課文,讀懂課文。把公開課上成了普通的家常課,上成了我們每一個老師都可以學習、都可以借鑑的課,這是一種勇敢的實踐。

四、教學指導要簡要——簡要而不失深刻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中教師指導是重要且必須的:當學生出現偏差、走入歧途時,要“引導”;當學生思路不清、認識膚淺時,要“開導”;當學生遇到困難、思路卡殼時,要“輔導”。我們倡導簡單的教學指導,應努力追求魅力課堂。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 篇6

所謂魅力,就是對人的吸引力。文章有魅力,讀者就願意多讀;人有魅力,別人就願意與之交往。一個教師若有魅力,學生就喜歡多親近,聆聽其教誨,正所謂《學記》有云:“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一位有魅力的教師,能在生活、教學中追求美,創造美,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成績,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創造美的能力。

一位有魅力的教師,能尊重學生,懂得呵護學生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來衡量學生,能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能用寬容的心態去接納學生、親近學生,以坦誠的胸懷去理解學生。

古往今來,大凡成功的教育家,無不是有魅力的教師。

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是有魅力的。雖然,他的一生大多在遊歷或流亡中度過。但是,無論在多麼困難的情況下,他的身邊總是跟著許多學生,有些學生甚至終身陪伴他。即使在他死後,學生們還在他的墓旁搭起草房,守孝三年。三年之後,大家分別時都痛哭流涕、難捨難分,子貢不忍離去,獨自又守了三年。

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是有魅力的。他把“民主”和“科學”熟練運用於學生、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上,他遊刃有餘的原因,源於其獨特的個人魅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他曾先後開過1000多節公開課,成為語文教學公開課聽眾最廣的人。他跑遍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香港、澳門,講學1200多場,有些地方還專門成立了“魏書生教育思想研究會”。

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且教師的魅力指數越大,影響也越大。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魅力,才能激發學生去讚歎、仰慕、效仿,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那麼,教師應從哪些方面來修煉自己的魅力呢?從“修煉”二字中,就可以看出其艱鉅性,就好比孫悟空在八卦爐裡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一樣,是要歷經諸多風雨,歷盡無數煎熬的。無論是人格修煉、學識修煉、語言修煉,還是教學修煉,等等,都得日日行之,堅持不懈,雖九死亦不改其行;困難愈多,愈要堅持,讀書愈久,其香自來。

《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感 篇7

最近讀張主任推薦的書目——徐飛老師的著作《讀書,教師的第一修煉》,讀後則讓人體驗到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思考與啟示讓人產生頓悟之感。

我很喜歡徐飛老師對"氣象"一詞的解讀,在他看來"一個氣象萬千的讀書人,不拘泥於個人習見,不執著於一己私念,而是將生命開啟,向一本本好書開啟,向豐富多姿的生活開啟,善於吞吐吸納,如此才有一種開闔的氣度。"而我翻開這本書,則如同走進一個氣象萬千的生命,領略生命深處的詩與思、真與美。

徐飛老師將自己的讀書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浪漫——滿足興趣;第二階段,現實——應對工作;第三階段,綜合——成全自己。只有經歷一、二階段的浪漫與功利,才能到達第三階段中的成全——生命的不斷完整。這裡的"成全自己"不侷限於對現象的思考,而是抽象於自身的意識世界,"反覆咀嚼,將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吸納,內化為自己的結構"。當讀書超越功利層面到達審美層面,讀書本身就是讀書的目的。實際上,功利式閱讀在短時間內或許見效,但這種片段式、割裂式的閱讀,會逐漸讓讀書成為一種負擔,將思維僵化於單獨的場域內,難以使人獲得整體智慧的提升。

這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閱讀成全自己",是從價值論的角度揭示教師讀書的意義;第二章"在讀書中學會讀書",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介紹了教師讀書的策略;第三章"專業閱讀的眼光",體現出學科特點,介紹了語文學科的讀書智慧;後三章是徐老師的讀書隨筆,"來一次思想的遠行"是哲學、教育學經典著作的讀書隨筆,"心靈脩行的藝術"是文學作品的讀書隨筆,"且教且讀"是教學方面的讀書隨筆。整本書既有讀書意義及方法的講述,更有具體生動的讀書示範,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讀書智慧。

徐老師讀書,既有欣賞、接納,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於生活。我很喜歡他的一個比喻——"讀書如蠶"。"讀過幾本書,真不值得拿來說事,正如一隻蠶吃掉幾簸箕桑葉,是不值得炫耀的,關鍵還看吐出的絲是否白而長。評價讀書人,不是看他讀了多少本書,而是看他將書中的智慧轉化了多少變成他生命的智慧。"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師是一個純粹的讀書人,但他不是閉門讀書;徐老師似乎是實用主義的讀書取向,但他不會功利世俗。

一位大學教授說:"不讀書的教師教不讀書的學生,不寫文章的老師教不寫文章的學生,是語文教學最大的問題。"就讓我們像徐飛老師那樣讀書吧,做氣象萬千的讀書人!正如書的封面所題"讀書,可以讓我們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