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寬容的智慧讀後感

寬容的智慧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寬容的智慧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寬容的智慧讀後感

我曾經在文摘上讀過一個小故事:

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在寺院的高牆邊發現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藉此越牆到寺外。長老搬走了椅子,憑感覺在這兒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牆,再跳到“椅子”上,他覺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軟軟的甚至有點彈性。落地後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經變成了長老,原來是長老用脊樑來承接他的。小和尚愴惶離去,以後的一段日子他誠惶誠恐等候著長老的發落。但長老並沒有這樣做,壓根兒沒提及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從長老的寬容中獲得啟示,他收住了心再沒有去翻牆,通過刻苦的修煉,成了寺院裡的佼佼者,若干年後,成為這兒的住持。

讀完這個故事立刻就從字面上凸顯兩個字--“寬容”.寬容不僅需要“海量”,更是一種修養促成的智慧,事實上只有那些胸襟開闊的人才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寬容;反之,假如長老搬去椅子對小和尚“殺一儆百”,也沒什麼說不過的,小和尚可能從此收斂,但未必會真正反省,也不會取得以後的成就

因為一個小故事,我瞭解到寬容的力量。因為對“寬容”有了認真,所以結識了《寬容的智慧》這本書。這本書主要介紹了:

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寬容是原諒可容之言、饒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

寬容是一門交際的藝術,它潤滑了彼此的.關係,消除了彼此的隔閡,掃清了彼此的顧忌,增進了彼此的瞭解。寬容開啟兩顆相對封閉的心靈,像一種明澈而柔潤的調劑,使之相融相知。懂得寬容的人生是美麗的。

寬容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學問。它戒除了憂煩急躁,抑制了悔憎恨怨,平息了對恣糾爭,避免了嫉妒猜疑。寬容舒展了沉鬱已久的思緒,如一縷輕風,將自己拂著一朵漂泊的雲,遊於碧空之上,閒然自得。懂得寬容的人生是高雅的。

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更是一種自我解脫。寬容他人,給予他人尊重和信任,同時也是賜予自己幸福和快樂;寬容他人,給予他人微笑和友善,你的心靈會很踏實和輕鬆。也只有懷有一顆寬容的心的人,才會看到生活中更美好更真誠的一面,你對他人吝嗇寬容,生活就對你吝嗇幸福。

寬容,是一種風度。學會寬容,你將活得更美好,人生更有意義。

寬容是一種胸懷。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有開闊的胸懷,只有養成了坦然面對、包容一些人和事的習慣,才能夠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與輝煌。

寬容更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博大的情懷。寬容了他人,受益了自己,是做人的大度和涵養,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和高尚的道德觀念。它不僅體現著人性的仁愛,更體現著一種智慧的技巧。

我也曾聽說過一位老師與學生的故事:

有位老師發現一名學生上課時時常低著頭畫些什麼,有一天他走過去拿起學生的畫,發現畫中的人物正是齜牙咧嘴的自己。老師沒有發火,只是憨憨地笑,要學生課後再加工,畫得更神似一些。而從此那名學生上課時再沒有畫畫,各門課都學得不錯,後來他成為頗有造詣的漫畫家。

主人公後來有所作為,與當初長老、老師的寬容不無關係,可以說是寬容喚起的潛意識,糾正了他們的人生之舵。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對頭腦聰明就是不完活兒的孩子就很難做到寬容了。面對孩子的賴賴的樣子,心裡的火氣就很難壓住。對待學生的惡作劇通常是大發雷霆,繼而是狠狠批評。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們教了這些孩子幾年,也沒有發現這幾個孩子有多大的變化。

《寬容的智慧》讓我要有一種包容的胸懷,要有教師的風度,去寬容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去包容不經意得罪老師的學生。給他們一個自省的時間,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讓我們的班級與課堂管理都融入一種智慧。你可以把對方“管”得規規矩矩、“理”得筆筆直直,但你如果不會運用寬容,就可能把人的可塑性和創造力給泯滅,焉又有藝術和智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