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安其拉的灰燼》讀後感大綱

《安其拉的灰燼》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安琪拉的灰燼》大概要用“笑中帶淚,哀而不傷”來形容——精煉的用字,簡潔的語言,有力而不露聲色的敘說。下面小編收集整理了《安其拉的灰燼》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安其拉的灰燼》讀後感

  《安其拉的灰燼》讀後感1

  永恆的苦難

生於紐約,卻在愛爾蘭的貧民窟度過了苦難的童年,作者弗蘭克曾在書中說道:“當我回首童年,我總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來——家庭貧困潦倒;父親一無所長、醉話連篇;母親虔誠而沮喪,坐在火爐旁哀嘆個不停;神父自以為是;教師恃強凌弱;還有那不休不止的溼漉空氣帶來的不休不止的咳嗽與肺病……”

本是童真的年紀,本應在父母的懷抱中安然成長,本應在廣闊的草地上肆意奔跑,年幼的弗蘭克卻早早地開始了自己的“生活”:清晨與其他孩子在昏暗的街道旁爭搶煤渣,深夜被醉酒的父親折磨而無法入睡,為填飽肚子向店鋪商人乞討……這是弗蘭克灰色的童年。

如果說有一本書記敘著最悲慘的童年,那麼一定就是美國作家弗蘭基·邁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燼》。

  永恆的快樂

或許是經歷了太多個陰雨天,一到天放晴,許多地方都是弗蘭克遊戲的樂園。跑上幾公里,去到神祕的蘋果園偷蘋果;跑上幾公里,去看靜默深沉波光粼粼的夏農河;跑上幾公里,用送報紙的報酬給家人帶來一頓豐富的晚餐。或許是經歷了太多個飢餓寒冷的日子,許多事物都可以讓弗蘭克快樂。可以因為一次明媚陽光而感到幸福,可以因為吃到一顆糖而感到滿足。弗蘭克的家庭一無所有,家人卻總能在困難時期相互依偎、相互關心,共度難關。

童年時期的弗蘭克從未發現也從不認為自己的成長環境是貧民窟,他始終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感到快樂,甚至憐憫那些正遭受困苦的人們。他總是期盼未來,充滿希望,就像作者在晚年曾說的:“(那時)我們在物質上極端貧窮,但我們總是很快樂,有很多渴望,很多夢想,很多激情,我們感覺很富有。”也正是因為弗蘭克始終懷揣著激情與夢想,他在青年時期就踏上了迴歸美國的征途,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而拼搏。

如果說有一本書記敘著最快樂的童年,那麼一定就是美國作家弗蘭基·邁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燼》。

  永恆的灰燼

在希望渺茫的灰燼中誕生,在希望渺茫的灰燼中成長,在希望渺茫的灰燼中苦中作樂,用最可愛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苦難,用最可愛的語言講述自己的快樂·。就像《邁阿密先驅報》評論道:一座關於不朽精神的紀念碑,一段震撼人心的童年故事。書中這種感傷而不失樂觀積極的精神讓身處泥濘的人仍可以勇敢前行。

如果說有一本書震撼人心,那麼一定就是美國作家弗蘭基·邁考特的《安琪拉的灰燼》。

  《安其拉的灰燼》讀後感2

這本書作者弗蘭克·邁克特,在書中講述了自己成長的經歷。他的成長似乎很不順利,充滿艱辛。從他出生之日開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有一個醉鬼父親,整天喝得爛醉;幸好他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安琪拉,英文名就是(Angel——天使)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是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中的天使。她像上帝派來的使者。對待自己的孩子盡心盡責,讓他們能夠幸福快樂。

弗蘭克雖然有著一個悲慘的童年,生活在黑暗中,但在母親的呵護下,他成為一個有夢想,有激情的男孩,特別難得的是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樂觀積極,充滿著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也許這樣的孩子身上聚集的能量更大,一旦有了機會,他們不會懼怕失敗,因為成功屬於勇敢者,屬於勇於堅持的人。

弗蘭克書中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儘管我們在物質上非常貧窮,但我們總是很快樂,有很多渴望,很多夢想,很多激情,我們感覺很富有。”

這是部關於命運的書,而不是關於命運抗爭的書。作者並沒有刻意把母親當天使去讚美,文中就是個普普通通,真實的母親。她會大聲斥責孩子,即使是在家裡揭不開鍋她也會省下點錢買根忍冬牌香菸抽。她偶爾還會講粗話。飢餓是讓人喪失尊嚴的第一件事,安琪拉也不例外,為了家庭的生計,沒錢,沒食物,沒柴火,她可以犧牲自己的尊嚴,拖家帶口的去慈善所乞討救濟金,去“大藥房”乞討。甚至站在教士門口乞食剩飯。一家人終被房東趕出,安琪拉不得不以半賣身的方式寄人籬下。只為支撐起這個家庭。而不像她的酒鬼丈夫,滿口愛爾蘭精神卻毫無實際作用;

在這本書裡,作者深受母親的影響。遇到情況,你可以說她不勇敢,不聰明,不堅強,但安琪拉卻一直都很平靜。她為小女兒的死而躺在床上面對牆壁三天不吃不喝的人;她在高興時會用她美妙的歌喉為孩子們唱動聽的歌曲。丈夫“離奇失蹤”的時候,她們想到的也只是如何養活孩子面對什麼樣的情況,但無論如何都不見她歇斯底里,她總是用平靜的方式來抒發自己。即使外婆說她,姨媽說她,她還是一門心思要把孩子拉扯大,這令人內心感到安慰的。假如丈夫是她的世界,那麼她對丈夫的態度,已經教會了孩子如何去對待這個苦難的世界。當他們還只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們已經從媽媽那裡學會了如何對待這世界,那就是不要抱怨,平靜的對待苦難,從容的應付苦難,不放棄任何一次可以快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