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讀後感

《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4K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讀後感

《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讀後感1

在學校工作的30年,使我發現了在我看來是一項重要的祕密也可以說是一條特殊的教育學規律性: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就出現學業落後、成績不良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小學的時候,沒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識的地基的基礎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裡,達到牢記終生的程度。不妨設想一下,我們蓋一座漂亮的樓房,可是把牆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漿不斷地剝離,磚頭也在脫落;人們每天都忙於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終處在樓房倒塌的威脅之下。許多四至十年級的語文教師和數學教師正是處在這樣的狀況之中:他們在蓋樓房,可是牆基在裂縫

小學教師們!你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構築一個牢固的知識的地基。這個地基要這樣牢固,使得接你們的班級的教師不必再為地基而操心。譬如你正準備教一年級。那就請你看看四年級的教學大綱首先看語文和數學教學大綱,也要看看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大綱。請你看看閱讀課本里有關歷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級的這些學科的教學大綱。請你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比較一下。請你想一想,要使學生以後的四年級和五年級順利地學習,那麼他在三年級時應當知道些什麼

首先要注意基本讀寫能力。在語言裡,有20xx到2500個寫法正確的字,它們是知識、讀寫能力的骨架。經驗證明:如果兒童在小學裡牢牢地記住這些字,他就成了一個有讀寫 能力的人。但是其意義不僅如此。在小學裡獲得的讀寫能力,又是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後掌握知識的工具

我在教小學兒童的時候,始終注意自己面前的一張最重要詞彙表。這張表好像是一份特殊的基本讀寫能力教學大綱。我把2500個詞分配如下:每個學習日平均學3個詞。孩子們把它們抄在本子裡並且記住。這項作業每天只佔幾分鐘。在童年時期,記憶是很靈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於使用它,不使它負擔過重,它就會成為你的第一個助手。學生在早年記住的東西,常常永遠不會忘記。使用記憶的技術,在這裡表現如下:在學習日開始的時候(第一節課上課前),我在黑板上寫下今天要學的3個詞,例如,草原、溫度、沙沙響。孩子們一進教室,就立即把這些詞抄到詞彙本里,這種詞彙本他們要連續地記錄三年。他們對這些詞進行思考,在它們旁邊寫幾個同根詞。這項作業總共花3、4分鐘時間。孩子們都逐漸地養成了習慣

接著,作業就帶有遊戲的性質,這種遊戲裡鮮明地表現出自我教育、自我檢查的成分。我對孩子們說:在回家的路上,你們回想一下,今天我們抄了哪3個詞,它們是怎樣寫法的。你們在記憶裡回想一下這些詞的模樣兒。明天早晨一醒來,馬上就來回想這些詞的寫法,靠記憶把它們默寫在練習本里。(這裡說的是一般的練習本,它好比是詞彙本的副本。)如果這種遊戲從一年級就開始,如果教師相信這件事情一定成功,如果他一生中從來沒有對學生所做的任何事情感到過厭煩,那麼就不會有任何一個兒童不對這項遊戲著迷的

在一節又一節的課堂上,進行各種各樣的練習,務必使兒童已經記住的詞經常複習,反覆使用。我還認為,讓學生記住400個修辭性的成語是很重要的練習之一,我相信,400個修辭性的成語也是基礎言語訓練的一種獨特的骨架。在小學的四年教學時間裡,我讓兒童記住400條修辭性的成語,因為由於日常言語實踐的各種影響,對這些成語的運用經常容易犯帶有典型性的錯誤

我再一次強調指出:遊戲成分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我有600個童話用的詞,也就是那些在兒童的童話裡經常重複出現的詞。在小學的四年時間裡,我和孩子們畫出幾十幅童話式的圖畫,讓他們給這些畫題詞,這600個詞就包含在這些題詞裡。這是鞏固最低限度詞彙量的很成功的一種形式

數學方面,在小學的四年教學時間裡,孩子們要牢記這樣一些運算,這些運算由於經常重複出現,好像已經變成習慣使用的數學公式,如果每一次用到它們的時候都得花費腦力,那是很不上算的。這裡不僅包括乘法表,而且包括千數以內的最常使用的加、減、乘、除的運算題。這裡還包括最典型的測量和量的變化。我的出發點是:學生到了中年級和高年級時,不要再讓單調的運算塞滿他們的頭腦,而應當把儘可能多的智慧精力用到創造性勞動上去 當然,全部工作都是建立在自覺地掌握教材的基礎上,可是也不能不注意到:並不是一切東西都要解釋的。我竭力做到,使隨意注意、隨意識記跟不隨意注意、不隨意識記結合起來。

《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讀後感2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對小學生來說打好基礎至關重要。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一點也不紮實。都三年級的學生了還不能正確認讀漢語拼音;最基本的漢字書寫時經常有倒拉筆順的現象。通觀全班能按正確的坐姿書寫作業的學生幾乎為零。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在我教的班級裡確實真實的存在著。

教師如何來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呢。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提了具體可行的建議,“你正準備教一年級。那就請你看看四年級的教學大綱”,“也要看看五年級的數學教學大綱。請你想一想,要使學生以後的四年級和五年級順利地學習,那麼他在三年級時應當知道些什麼。”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打破侷限性,不能僅僅檢視本年級或本學期的教學大綱。要把全小學階段的'教學大綱研究一遍,找到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從中提取出教學的側重點。總之我們要把著眼點放在學生的長遠發展上,不能僅僅侷限於一年或短期的發展目標。這樣做就太狹隘了。

我原來在教學時不大注重幾個學期的教學內容上的連貫性。剛一開始接手三年級的時候我沒有仔細閱讀三年級的教學目標要求,老是拿原來對六年級的學生的標準來要求三年級的學生。在上課要學生去讀時我經常要學生去默讀,可學生不會默讀,老是出聲的讀。後來我仔細閱讀了教學大綱才發現,從三年級開始才真正教學生各種有針對性的讀,這默讀也包括其中。三年級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掌握好握筆的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而三年級下學期就是要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這後面的兩個習慣應該在上學期中有所涉及,如果到了下學期再去讓學生養成這方面的良好的習慣,也未免太晚了。

小學生在語文或數學方面存在障礙,關鍵還是理解力不夠。這兩天在監場時就發現有這樣一道三年級的數學題:父子二人準備到北京去旅遊,乘坐火車單趟需要127元。問往返雙程兩人都乘坐火車需要花多錢?

大部分學生只是用127×2=254(元)

學生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對“往返”這個詞不理解。對於三年級的小學來講可能算理方法都掌握住了,可對語文理解力還沒達到要求,所以導致理解方面的偏差而把題目做錯。像這類對詞語的理解當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還是要從最基本的字詞的積累開始做起。

小學應該掌握哪些方面的基礎知識呢?在建議四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在語文方面,有20xx到2500個寫法正確的字,它們是知識、讀寫能力的“骨架”;400個修辭性的成語也是基礎言語訓練的一種獨特的“骨架”;600個“童話用的”詞。當然,還必須讓學生具備迅速地、半自動化地書寫的能力,學生能夠邊聽邊思考,同時能把自己的思想簡明扼要地寫出來。

如何讓學生把基礎知識保持在他們的記憶裡呢?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提出了三點非常好的建議。

蘇霍姆林斯基首先介紹了他教學生記憶詞的方法:第一節課上課前,他就把當天要學的3個詞抄在黑板上,學生進入教室後,就立即把這些詞抄到詞彙本里。學生通過對這些詞的思考,在它們旁邊再寫幾個同根詞。這樣的作業總共只要花3、4分鐘時間。慢慢地,孩子們就都養成了習慣。

其次,作業要帶有遊戲的性質,這種遊戲裡鮮明地表現出自我教育、自我檢查的成分。

第三就是進行各種各樣的練習,務必使兒童記住的詞經常複習,反覆使用。

蘇教版每個練習上都會有讀讀背背這個一個題目,裡面大都是出現了與課文內容相關聯的八個成語,這個題目的詞語比較多,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住當然會有困難。這時教師最好能利用學習過的課文或現實生活的實際事物來編一個有趣的故事,把這些詞語放放這個故事當中去,學生就會產生記住這些詞的慾望。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記憶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興趣激發的好,學習的學習效率會很高。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20xx年班主任培訓時讓學生辦手抄報的事。一開始我說在班裡實行辦手抄報,學生大都覺得這事比較難。第一次只有一部分同學交了上來。我特別找了學校裡的同事,為辦手報的學生照相併做成相簿視訊釋出到網上,然後讓學生上網瀏覽,這一看無形當中真得激發的學生的辦報熱情。雖然學習任務很緊,可學生卻是抓住週末的時間來完成這項額處作業。到了下學期,班主任培訓結束了,正當我想停辦手抄報時,卻是學生時刻提醒我要堅持下去。上一個六年級的手抄報一直辦到畢業前。所以教師要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下功夫才行。多誦讀教育經典並試著學以致用,相信你一定可以創造新的教育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