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我與地壇》有感(15篇)

讀《我與地壇》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讀《我與地壇》有感(15篇)

讀《我與地壇》有感(1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我與地壇》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我與地壇》有感1

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擁有一個自己的“地壇”,可以隨時向它吐露心聲,寄託喜悅,訴說憂愁。照作者的話說,“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史鐵生,一個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數十年來與疾病做著頑強的鬥爭,在生命最狂妄放肆的年華里失去了雙腿,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打擊,可他還是在病榻上創作出了一個又一個的作品。對於他來說,地壇彷彿就是為了等他,冥冥之中已有了宿命的安排。在那段茫然頹廢的日子裡,他經常搖著輪椅去地壇久坐,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情,他得出了結論,生與死是不可以控制的。因為遲早有一天會向上帝報到,會離開這個繁雜卻又值得懷念的地方,那為何不輕鬆地過現在的生活呢?而在經歷了這麼多之後,他還是頑強地走了下去,克服了困難與挫折。是他的母親,一個善解人意卻又不失關懷的女人,十幾年來沒有任何抱怨,即便當時兒子的脾氣差到極點,她也沒多說什麼,因為她知道要給兒子一個自己的空間,這中間的過程她也願意等,哪怕再久。史鐵生說,他的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每次他在園子中待得太久,母親總忍不了擔心而去園子裡找他,直到看到他好好地待在園子裡,才悄悄的轉身回去。母親同樣把愛傾注在這個園子裡,並不是因為她也愛來這個園子,而是因為她的兒子。她只想兒子在這好好的,她把真心融在她的兒子和這個陪伴了他十幾年的地壇裡,只是因為她是一個母親,就只是一個同其他母親一樣的女人。

在地壇裡,除了史鐵生,還有那個熱愛唱歌的青年,那對相濡以沫的老夫婦,那個女孩和關心她的兄長等,都好像成了這個園子歷史的見證者,但是最後剩下的人卻少之又少。這篇難得的好文章,無疑歌頌了最偉大的母愛,指引人們走向正確的道路,讓人重新對人生進行了一番思索。在生命中母親絕對是一個最重要的角色,雖說父愛母愛同樣偉大,但父親和母親還是有所不同的。父親撐起一個家,為家人在外工作打拼,苦和累從不掛在嘴上;母親天天要為孩子洗衣做飯,從小把我們拉扯到大,不求任何回報,總是為我們操心。難道母親本來就應該為孩子擔心這操心那嗎?並不是。她們只是在我們最需要關愛最需要溫暖的時候給予我們一切,直到老去。小時候總愛說,要給父母吃不老的藥,要讓他們永遠年輕。可是現實總會打破那善良的夢想,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會何時離我們而去,但總有這樣的一天,不要等到失去後才珍惜,父母在意的並不是你對他們多好,而是你過的有多好。

有個心中的“地壇”不比真實的地壇差,讀完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知道了生命的可貴,更懂了親情的偉大無私,時間並不會停下腳步,未來的事我們也無可預料,輕鬆地度過一生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吧。

讀《我與地壇》有感2

母愛不是香醇的茶水,也不是濃郁的咖啡,只是一碗平凡的白開水。母愛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可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一句噓寒問暖;是一個充滿鼓勵的掌聲;也可能是一個飽含深情的擁抱。

《我與地壇》這本書流露著史鐵生對母親的留戀,每一個字似乎都在傾吐著母親對他不平凡的愛。尤其是在史鐵生寫作剛剛卓有成效時,他與母親卻早已陰陽兩相隔,“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讓我潸然淚落。母親有著這樣一個原本風華正茂卻在一夜之間突然癱瘓的的孩子,揹負著整個家庭的命運,為了兒子的雙腿治病,負債累累。她的離開好像是因為上帝不忍心,而把她召回去吧。他想起曾經合歡樹的晃動的樹影,想起自己再也看不到已經有房頂一般高的合歡樹,想起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想起童年的事,想到失魂落魄的自己,想起當年母親在臨死前臨終的話語,生活了下來,母親的影子依舊在他的心裡隱約地晃動。

倘若世界沒有了困苦,世界還能夠存在嗎?要是沒有了愚蠢,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有了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命運?也許這是上天的安排,這是多麼一位平凡的母親,又是多麼一份不平凡的愛。

同樣是一天,作者正想去地壇裡度過新的一天,他拿好書,搖著輪椅,突然發現自己的東西忘了,於是趕緊回去拿。他小心翼翼地轉過輪椅,看到母親站在院子前,眼睛旁邊紅腫著,似乎對兒子的回來沒有任何反映,水嘩嘩的眼睛直視著兒子,好像在譴責自己的過錯,又好像在禱告上帝保佑自己的孩子。也許在那個時候作者只會厭煩母親這樣的做法,然而當母親長眠於地下時,當他回頭,也只能看到枝葉飄落,秋風習習。

每當秋風瑟瑟,大雁北歸時,作者常常回想起北海的菊花,常常回想起曾經的母親。在作者雙腿癱瘓後,脾氣也隨之變得暴怒無常,死的念頭頻來入夢。母親那時候也常常肝疼整宿都翻來覆去無法入睡。一天,母親跟作者說:“北海的菊花開了,我帶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流露出央求的神情。“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的話,就明天?”母親說,作者答應了,讓母親喜出望外。雖然這個時候母親還大口大口地嘔吐出鮮血,但她依然去了,這也就讓母親永遠地離開了,就在他臨終前,依然堅持用最後一口氣說:“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話音剛落,黯然逝去。又是一個秋天,作者和妹妹去北海看了菊花,看到了菊花潑潑灑灑,高潔浪漫的樣子,讓自己好好活,頑強的活……

歷史的每一瞬間,都有無數的歷史蔓延,都有無限的時間延伸。作者雖然來生孤獨,無數的歷史和無限的時間也因破碎而成片段,但母親還依然在他的心中晃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中,激勵自己活下去,永遠,永遠…………

我也有一位母親,常常與作者一樣讓母親顧慮、焦躁和擔心,將自己能做的事都重壓在母親的身上,但我與作者截然不同的是,母親依然在我的身邊,幫助我,呵護我,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我。是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是母親給予了我們溫暖,母親就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形影不離的朋友!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小學的一天,不知哪來的一股怨氣,讓剛剛起床的自己心情壞到了極點。沒有吃早餐便背起書包怒氣衝衝地去了學校,那天正好輪到我站崗,我拿著本子站在學校門口,還是心不在焉。在快要下崗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母親拿著糯米糰子站在門口,召喚我過來,我一把拿過糯米糰子,漲紅了臉,氣哄哄地把糯米糰子扔進了垃圾桶。現在看了這本書,懷念起當時自己的幼稚,也倍感羞愧,既然母親給予了你生命,你也應該以加倍的感恩回報母親,感謝母親對自己的撫養。

懷念曾經,母親將我們帶到了人世間,一把屎,一把尿地幫助我們,打理著我們的生活,一句句最質樸的話語裡無不感受出那份對兒子的愛。母愛像蠟燭,奉獻青春,用自己的青春灌溉我們幼小的心靈;母愛像大雪中的一件皮衣,供給溫暖,呵護我們長大;母愛像甘泉,為我們新增成長的能量;母親像一枚指南針,在你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為你指明前進的方向和道路。我們既有一份力量,就應該用每一分力量去回報母親,感恩母親這樣平凡的人,給予了我們不平凡的愛!

讀《我與地壇》有感3

有一種相逢,毋須會面,卻讓你心潮激盪,永遠難以忘懷!這是一種怎樣的相逢啊,我把它叫做“心路相逢”。譬如你讀一篇優美的散文,覺得裡面寫的你非常熟悉,如親臨其境,實際上是你和作者默契地在心路上相逢了!我覺得世間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和他人“心路相逢”,比如和文友、和愛人。心靈的交會,常常會產生難以言說的妙味。

我想,我和史鐵生的“心路相逢”,就是緣於他的不朽之作《我與地壇》。每每捧讀他的作品,心裡就會有一種震顫,彷彿史先生就坐在我的對面,娓娓道來他的經歷、他的掙扎,他的思緒,他的心路。對,他的心路就在他的《我與地壇》之中。我是在這篇傳世名作中與他心路相逢的!

北京的地壇,我是沒有去過的,但我總是感覺那地方我去過。我心裡常有這樣一幅場景:一個殘疾人推著輪椅,常常停在一棵樹下,或是停在一叢草前靜默著,沉思著,而臉上的表情,苦痛而剛毅;我還彷彿看見一位偉大的母親,默默地跟在他看不見的身後,關切地望著他的背影,生怕他想不開,因為她的兒子剛剛殘疾而變得性情暴躁……至今我也還是在想,是地壇拯救了那顆傷殘的心靈嗎?

是的,地壇裡的一草一木,地壇裡的春榮秋枯,乃至地壇裡偶爾經過的戀人或伴侶,都能觸發他的思考。他在傷殘疾病的苦痛之中,在世態炎涼的憤嫉之中,在落寞無奈的掙扎之中,卻堅毅地讓自己的心靈涅槃了,如釋迦摩尼般地參悟透了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意義。他就這樣推開耳邊的嘈雜,理著紛亂的思緒,深切地領悟著生死的蘊涵。“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是何其豁達的思想啊!這是他心路的輝煌,是他精神上的救贖。

是的,我就是這樣和史鐵生心路相逢的。我通過《我與地壇》與他相知。有一點和他相似,就是我時常喜歡獨處,靜靜地放縱自己的思緒,想一些自己靈魂深處的問題。但我永遠不能和他相比的,我的思想達不到它的深度,也永遠參不透周圍的世界,居然以我健全的身軀。捧讀他的作品,於我是一種提升,是一種感動,即在於此吧!

史鐵生先生是當代文壇最純粹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不屬於暢銷書,只屬於純粹的文學淨土。他的思想是深邃的。只有以虔誠之心捧讀他的作品,你才會感到你的靈魂被淨化了,你才會有一種深深被震撼的感覺。他就像一座雕像,屹立在我的心海之中,對,就是“輪椅上的思想者”,讓我對於人生也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夠捧讀這樣偉大的作家的作品,這樣的心路相逢,是我一生的幸福!

現在,先生已離我們而去了!但他的思想永不泯滅,他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讓我們永遠享用不盡!

先生安息吧!但以此文紀念先生的英靈!

讀《我與地壇》有感4

《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為寄託自己情感與發洩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於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裡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迴,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著,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著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著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並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並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於到時後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在課本未節選的部分中,還有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的人們及對他們人生的思索;對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對自己的生涯理解;許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生是如此複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為穩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淨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當我讀《我與地壇》這本書時,它就像磁鐵一樣把我給吸引住了,讀完以後更是讓我百感交集,受益匪淺。它告訴我雖然被命運打倒了,但是隻要勇敢的面對生活,就會活出自己的價值。

《我與地壇》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淒涼和滄桑。它在無形之中,濃縮了人世種種無常,有一種縮命的味道。史鐵生身處荒蕪的古園,即地壇。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許多思索似乎是多餘的,因為“一個人出生了,從他開始泣哭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會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目”。但人總歸要活著,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著,無論上天註定了什麼樣的結果,無論上天給予了什麼樣的歸宿,既然已給予了生存,就必須思索如何生存,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母親對他來說真的很重要。面對她那個被命運嚇怕的兒子,她不曾放棄過。每天的鼓勵與支援。她無時不期待她的兒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擔著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無私的母愛,一點點打動自己那心已冰涼的兒子。

記得我聽媽媽給我說過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那是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在她們貧窮的家裡,媽媽每天辛苦工作回來後給她帶一塊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樂。

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當她看見媽媽的時候,媽媽手裡拿一塊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經永遠的離開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麼不閉上呢?她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於是擦乾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孔子說得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因為我們身邊有好多人都在為我們付出汗水和心血,我們無法回饋,只能用感恩來讓他們感到快樂和安慰。

讀《我與地壇》有感5

生如夏花

死若秋葉

紀念史鐵生先生

別因昨天的悲傷

浪費新的眼淚

書的結尾,史鐵生寫道:

"但是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 當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佈散烈烈朝輝之時。"

當我們看完這本書時,我們可以知道,史鐵生先生已經把他的今生活透了,活精彩了。這一句話,可以讓我們明白史鐵生先生面對人生的態度與想法,這種異於常人的冷靜與從容,讓我們不得不為這位大家喝彩。史鐵生先生從書的結尾處告訴我們,於我們而言,太陽也許正在落下,但在遠方,那個太陽又在升起。如同人生的潮起潮落,我們並沒有永恆,永恆的是這個世界。所以對於人的生與死,我們也無需糾結,因為一切,都由命運決定。

史鐵生先生命途多舛,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時間來寫作。不必描述這種痛楚,閱讀他的文章便可以看到他的無奈。但在文章中沒有喋喋不休地抱怨,沒有灰心喪氣的言語,他展現的精神如同上面這幾句話,讓我們充滿力量,讓我們懂得對世界報以寬容之心。

一個純粹的作家,搖著輪椅,在地壇公園的傾述與感悟。史鐵生先生的真實人生是如此沉重,可是在書中落下的文字,卻毫不悲情。從他書中闡述出的經歷,我們可以知道,有一種困難,是在我們最最狂妄的年齡,我們不是被夢想拋棄,不是被他人嘲笑,而是在命運的征途上,被捉弄,然後,被絆倒。最後,無論我們能不能接受,那已成的事實,就真真切切的擺在眼前。然而,我們只有鼓足走下去的勇氣,就像史鐵生先生鼓足自己活下去的勇氣一般,努力讓奇蹟出現在眼前。如同他在書中說的'那般:

"不能走遠路,卻有遼闊的心。"

當身體已枯竭,靈魂卻不忘渴求時,無論是隻剩殘肢斷臂,還是病入膏肓,這是命運,是你的福祉,也是你的罪孽。他沒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所以當我們遇到艱難險阻,要知道抱怨的無用功不會讓命運扭轉,只有與命運對話,直面命運,我們才能思索出解決的辦法。史鐵生先生的人生可以說是佈滿苦痛的,為何能用理智且平靜的語言來一一展現,我想這正是因為他和命運的多次對話,從而能讓他做到哀而不傷。

死神無法將一個精彩的過程

變成一個不精彩的過程

史鐵生先生論到"死亡"卻是平靜寧和的,像在講昨日晚餐的選單。

他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第一次目睹死亡,是五年級時接到親人的噩耗。看著爺爺緊閉的眼睛,微張的嘴脣,曾溫暖著我的身體也僵冷了。此刻他被抬上一架車,想到再也回不來的他,淚水就嘩嘩的流下。父親沒有允許我去送行,那是個充斥死亡和悲哀的場合。之後,爺爺變成了青山上一座四四方方的墳墓,離他最近的是我們刻在墓碑上的名字。

最常聽到的一個說法是,一個生命的逝去,就成了夜裡的一顆星光。那麼,朗朗夜空,點點繁星。你們都看到了這裡的一切嗎?我們震驚,我們接受,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卻只能止步不前。多少年以後死神,他終於也來了。他會來每個人身邊。在該來的時候,該來的地方帶走他們。不容妥協,無庸置疑。我們怎能抗拒他的力量?他拉著我們的小指尖,走向另外一個世界。

但是生命的逝去固然容易,可是生命的精彩由我們自己把握,精彩並不會因為生命的終止而消失。活好當下,把握人生,也許這就是史鐵生先生除去告訴我們生與死的必然性之外也同樣告知我們的道理。他在經歷了截癱之後,從地壇的一草一木領悟了死的真諦:死是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樣,他從 "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陰影,黑暗使他更加珍惜光明,使他更加珍惜生命,因此,他釋然了,他用微笑迎接必然降臨的節日。如此一種態度,讓先生擁有最堅強的信念,在病痛的折磨中揮毫潑墨,在《我與地壇》中記錄自己的點點心跡。

這本書,是對生命最深情的思考。

讀《我與地壇》有感6

《我與地壇》這篇文章寫作文筆平淡,哀婉,富含哲理,發人深醒。

我在讀到第一、二節的時候,為作者和他的母親所感動。看到作者的莫大悔恨與痛苦,領悟到平凡的文字中所飽含的深情。我被崇高而偉大的母親、母愛所折服,同時也不禁聯想到自己的母親,彷彿許多相似的情節盪漾在腦海裡,同樣刻骨銘心地悔恨浮起在心中,彷彿作者心中的每一點波痕都能夠與我產生共鳴,好像作者的每一點細微的思索都曾在自己的腦海中閃現過,平凡而樸實的文字 中我看到了一幅幅圖畫、一幕幕情節。

在第三、四、五這三節裡,作者統籌了十五年的光陰與時間,彷彿十五年這漫長、寂寞、充滿了痛苦與迷茫的時間只是一個片斷,在作者彷彿大徹大悟的平鋪直敘下,哀傷更見哀傷、消魂更顯消魂,十五年的寂寞的思索與最終的大徹大悟一同融入我的思想,讓我悲痛、憂傷、為作者傷心。或許“我比作者更憤怒”,不是因為我沒有漫長的時間來悟透這哀傷的平凡的事,而是我無法用平靜的心去聽作者用平靜的心所講出的故事。我可能永遠無法注意到很多事,錯過了很多美麗的故事,只我因為沒有一顆平靜的心,或是沒有時間造就一顆平靜的心。總之,作者十五的時光造就的感悟是無法被我完整地理解的,它給我的如潮水一樣湧上全身的觸覺是我無法描摹、無法道得出的。

在第六、七節裡,作者叩問內心,對死與生作了艱難而又深遂地思考,作者想活,因為慾望,卻非要給他一個理由,作者想要寫作,卻非要給寫作一個理由,因為這理由,他又陷入苦悶與沒有出路的思考,思考的最終,他卻淡泊了這一切思考,決定隨欲而行。作者發現他一直想要擺脫的東西就是——想要給一切找個合理的理由,以便讓慾望實行“這思想本身,他終於知道他以往的思考,結果早就定下了,便是他的慾望。而其思索,只是為了讓慾望在一個合乎邏輯的、自己能夠認可的理由下得以實現的過程!即如此,何必陷入思考的迴圈,只需坦誠面對內心,面對自己的慾望便可,不需要在自己的內心前尋找掩飾物。

這篇文章的內涵非常深遂,我也只能盡我所能地去理解,但那埋藏的心底的餘蘊,會在哪一天裡被我突然發現,現在,我只能盼望它早日發芽。

讀《我與地壇》有感7

翻開高中語文必修一,無心去看那是第幾頁,唯有“史鐵生”三個字映入眼簾,格外顯眼。

史鐵生,我國當代作家,他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他搖著輪椅去到了地壇,從此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與地壇》寫的是雙腿癱瘓的作者在地壇這座歷盡滄桑的古園中坐著或躺著,看書或想事,,用樹枝拍打和驅趕小昆蟲。作者用了十幾年在地壇中找到了三個問題的答案,第一個是要不要去死?第二個是為什麼活?第三是幹嘛要寫作?作者從地壇中獲得了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

“為了讓那個躲在園子深處坐輪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別人眼裡也稍微有點色彩,在眾人眼裡有個位置,哪怕那時再去死,也就多少說得過去了。”這是作者對於幹嘛要寫作的回答,為寫作而活,為慾望而活。正如作者所說:“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慾望”。慾望,或許遙不可及,但慾望如同夢想,沒有夢想,你將會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沒有慾望,亦是如此,沒有慾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

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慾望是一個十足的貶義詞,但《我與地壇》使我改變了對它的看法。正是因為慾望,作者才選擇活下來,才選擇寫作,才會獲得成功。不僅是作者,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讓慾望帶領我們前進,相信自己前途無量。

《我與地壇》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抒發了對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讀完,我獲益匪淺,我懂得了慾望不一定是壞東西,它可能是促使你前進的力量。面對不幸,我們要抱有勇敢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亦是如此。

讀《我與地壇》有感8

它一面剝蝕了古殿簷頭浮誇的玻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茂盛得自在坦蕩。這個曾經歷過無限繁華,而今卻滄桑無比的老園子,便是地壇了。而人們總會記得,曾經有個叫史鐵生的殘疾人,在這裡領悟了生命的意義。

史鐵生,算是這世上萬千不幸者中的一個。21年那年,正值青春煥發,活力四射的年齡,一場疾病卻無情地掠奪了他雙腿的行走能力,使他再也無法站立,與正常人一樣自由行走。這對一個還懷著滿腔熱血的年輕人來講,該是怎樣可怕的打擊啊!然而,就在對生活萬念俱灰時,史鐵生遇到了地壇,一個讓他永生不能忘卻的地方。

在地壇,史鐵生見證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一對從中年變為老人的夫婦,有熱愛唱歌的小夥子,飲酒的老頭兒,中年女工程師,很有天賦的長跑家……他們都帶給史鐵生無數的感動,無數對生與死的思考。而其中一個弱智的漂亮女孩兒,更是給他帶來了無盡的思考。

作者(史鐵生)曾為這個女孩而感嘆,上帝為何要把漂亮與弱智這兩樣東西都給了這個小姑娘?這是多麼不幸的事啊!可她別無選擇,只有無言和回家去是對的。造化弄人,有時命運就是這樣的不公,正如書中所言:“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對於早已成為現實的不幸,除了坦然地去面對,又能有什麼比這更好的方法呢?

作者在沉思中,給了生死一個簡單的定義:生與死都是命中註定,都是事實。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對死亡,面對不幸。死只是早與晚的區別,不幸只是多與少的差異。這並非要我們去考慮,去抱怨。從根本意義上來講,我們應該想的,是“怎樣活下去”、“怎樣活得更好”的問題,是面對生活的一種坦然與平靜,是對不幸的接受與無畏,而非對命運的抱怨,對生命的自我放棄。現實對每一個人來說不全是痛苦;幸福與痛苦之間,也許僅僅是不同人看待事情角度的差異。與其整日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不如坦然地面對不幸,笑出生命的強大與美好。

即便是再不幸的人,也有生命中幸運的地方。史鐵生雖然失去了會行走的雙腿,但他背後,卻一直有一個無私而偉大的母親在默默地支援他。在地震中的倖存者,即使是失去了健全的身體,可他卻依舊要感嘆,在奪去無數生命的災難中活下來才是最大的幸運。生命就是如此神奇而偉大,上帝在降臨不幸的同時也賜給了人們幸運。

上帝創造了生命,也就一定賦予了它特殊的意義。儘管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我們可能會面對各種不幸。但是,當你面對不幸時,請坦然微笑。

讀《我與地壇》有感9

人,是走出來的,從遠古走來,從種群走來,從心靈走出來,我與地壇讀後感。 如果一個人僅為光輝而鬥,不為生命而鬥,那麼即使他擁有多麼強壯的體魄,那也是行屍走肉,所以在我們的人生中不光要有光也要有暗。 敢於從黑暗走到光明的人才算得上是一個人。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這是英國詩人莎士比亞留給某些人去深入探究的問題。活著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問題。

當我們考慮到 死 的時候,不妨想想活著,況且活到了一定時期的我們,竟要半途而廢去選擇死...對於一個具有商業頭腦的人,或精打細算的人,他們絕不會如此愚昧都做“虧本生意”,讀後感《我與地壇讀後感》。那麼,選擇死,是否就意味這個人愚昧呢?無可置疑,是的。 火團中的螞蟻,它們是是經歷了怎樣的心裡掙扎才願捨去自己的生命去拯救整個螞蟻團,它們為了什麼,或者它們有過別的想法,但不說別的,就說這些,它們從作出決定時起,便預示著它們的結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是你說它輕生,這有可能嗎?那是它們抱著不死的希望而作出的壯舉! 所以說,無論你是“一隻眼開,一隻眼閉”的,還有被無形的東西壓著的時候,請想想你自己,只要想想你自己就行了,想想你的右手以及整個身軀因你沒有一隻手而全部都要去隱藏,你會不會太殘忍了些?

只要心跳還在,一切都不會完劇。 如果我們毅然地選擇了活著,那就要無怨無悔地活著,用一種正視的眼光看待未來漫漫長路,當你發現你捨不得這種“活著”時,一扇大門將永遠為你敞開。

讀《我與地壇》有感10

我們這輩子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偉人不會,英雄不會,男人不會,女人不會。我們總會遇到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甚至絕望的困難,毫無疑問,這是我們一生的冬天。但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有一種讓人們突破冰凌的力量,彷彿向死而生的偉大歌聲,突破了時間與肉體的界限,突破了無限大的可能性,史鐵生來了,像我展示他浩瀚不屈的精神世界。

大家應該知道,現在這個時代有一種文化正侵蝕著年輕人,那就是喪文化。喪文化背後的“喪圈子”有著龐大的群體基礎,他們認為什麼都無用,努力無用,奮鬥無用,反抗無用。認命。隨意,就這樣吧,永遠是他們的精神寫照。沒想到,當年魯迅先生努力想要讓中國青年拜託的“冷氣”,如今又被很多人供奉了起來。這對社會的發展很不利,年輕人失去了闖勁,失去了朝氣,本應熱情如火,現在反倒暮氣沉沉。

而史鐵生呢?那個到地壇時,“失魂落魄”的人,他真的失掉了自己的魂魄了嗎?並不是,史鐵生比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肢體健全的人都具有人的魂魄。讀《我與地壇》,眼前就像展開了一幕幕畫面,歲月流轉,一個更加立體生動的史鐵生從片段的記憶裡歸來。我們沒有選擇,或許可以抱怨上帝的不公,世間總有壞事,但是,親愛的年輕人們,我們是要麼向前,要麼就被道路覆蓋。我們不好說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但他卻勸說著自己接受苦難: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每次讀到這句話,心裡就會“砰”地觸動一下。很難從某種意義上對這句話做個闡釋,但卻總在冥冥之中從中得到一些鼓舞的力量。

正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如果一個人精神徹底沉淪了,那他也就是徹底沒救了。史鐵生還是史鐵生,地壇還是地壇,春風依舊在,四季的變化自然那麼巨大。史鐵生是在怎樣的痛苦中鼓舞著世人?彷彿在說“你瞧!你看看我,你看看我的鬼樣子,你再看看我有神的目光,朋友,再試一試,我們的生命都富有這樣偉大的力量”。他果真試了,度過那段自我否定的時期,生命因他的作為而煥發出新的光澤,因為他是史鐵生啊,沒有超能力,和常人比起來甚至還要差上一些,但是毫無疑問,他一定是一個英雄,不能飛翔甚至不能正常行走。但是,英雄是那些發光的人,是引領我們走出困境,給予我們希望與念想的人,史鐵生完全吻合這些特性嘛。

他是英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都擁有一個類似於地壇的地方,我們都有特別不為人知的期待,只要我們不放棄,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在地壇中發光,照耀他人的人。於無可救藥之地,療人絕望,這正是地壇的意義。

讀《我與地壇》有感11

《我與地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史鐵生,為我們講述了作者在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之後,在地壇對人生和生命的思考與感悟。

20歲,人一生當中最狂妄的年紀,史鐵生卻在這時永久的失去了雙腿,一生被禁錮在了輪椅之上。“沒處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裡。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我就搖了輪椅到這來。”地壇,成為了史鐵生思考生命和消磨時間的地方。地壇,也與史鐵生拴在了一起。沒有史鐵生的地壇是不完整的地壇,沒有地壇的史鐵生也不是如今的我們熟知的史鐵生。

十五年間,地壇每一個角落幾乎都有史鐵生的輪椅壓過的痕跡,他也看到了地壇的人與事。一對白頭偕老的夫婦,作者在文中寫道,十五年來這對夫婦和他是一直堅持到地壇來的人。妻子總是依偎在丈夫身上,兩人之間平平淡淡,或許史鐵生的理想就是這樣的平淡的生活吧。史鐵生還寫了一個在地壇的老頭,一個真正的飲者,一壺酒或許就是他的一切,一個人獨自在地壇之中散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還有一個熱愛唱歌的小夥子,史鐵生在一旁寫作,小夥子就在另一邊唱歌。雖然有時會出現差錯,但嗓音也是不錯的。地壇和地壇的人帶給了史鐵生在人生低谷的一絲慰籍。

史鐵生的母親,是一位可以理解兒子的母親,也是一位稱職的母親。當史鐵生在地壇待了一個下午時,他的母親也就擔心了一個下午。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天地之間最感人的。地壇,不僅僅是一個地方,不僅僅是史鐵生散心的地方,它同時也是史鐵生母親對史鐵生愛的體現。究竟有多少個黃昏,史母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觀察著史鐵生的一舉一動。究竟有多少次為了尋找兒子而滿頭汗水。史母生前,史鐵生沒有感受到母親的愛,但在史母逝世之後,史鐵生明白了母親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地壇,它也同樣是寄託著史鐵生對母親那份沒有表達出的愛和對母親的深深地愧疚之情。樹欲止而風不待,子欲養而親不在。地壇,它同樣見證了史鐵生與母親之間那段苦澀的親情。

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史鐵生第一次遇見那個小女孩。一次意外得知,那個小女孩竟然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上蒼美麗贈與了她,為何又要給予她呢?史鐵生在此頓悟了,沒有了醜陋,那麼美麗又有何用呢?生活本就是苦難與美好並存的,有美好就勢必會出現苦難,有苦難美好也就在不遠處。不需要一直糾結於一時的苦難,相信明天,希望就在前方。

地壇,對於史鐵生來說,是自己散心的場所,是自己思考生命的一個地方,也是對母親思念與愧疚的寄託,同時也是他人生的一處新起點。史鐵生與地壇,早已不可分割。

讀《我與地壇》有感12

第一次接觸到史鐵生的文字,是《秋天的懷念》,那時我不滿10歲,現在對文章的記憶已經模糊了。這次拿起《我與地壇》,竟生起了一種強烈的讀下去的願望——這緣自一點巧合。

我家附近也有一個公園。對於這個公園,我可以用史鐵生的話來表述: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也沒長久地離開過它。那時我剛搬家。一天下午,我在外面玩,玩著鬧著就跑遠了些,跑過了一條馬路。我在馬路對面好奇地走著,偶然間發現了一個小鐵門,沒有上鎖,我推開門悄悄走了進去,走了十幾步,頓時豁然開朗,親臨桃花源的感覺。後來才知道這裡是公園最隱祕的入口,再後來這裡經市政府整改,成了美麗的大花園。於是我就這樣稀裡糊塗地與公園結下了緣分。

相比當時雙腿殘缺、失魂落魄的史鐵生,我很幸運,因為那時的我身體健全,活潑開朗。讀到最後,讀到史鐵生對生與死的叩問,對父母的追懷,對地壇中人與事的思考,我才以一個旁觀者的眼光,不知不覺對比了這兩個園子。

這公園有個大湖,市政府未整改之前,是個大水泡,泛著酸味。我玩耍的時候,為了避開那股酸味,也繞得遠遠的。後來湖換了水,整個公園也變得幽雅,這裡漸漸有一些三三兩兩的老人在釣魚。我也偶爾湊上前,瞧瞧他們的魚簍,看到幾條歡快的小魚在遊動;和老人搭訕,他們便會嘿嘿笑著向你述說最近的喜事:家裡的貓喜歡魚,最近增加了養老金……老人臉上寫的滿是幸福。還有年輕的夫妻帶著小孩爬假山,不時有幾位畫家來公園寫生,來這裡學習的學生更是不少……這裡彷彿成了人間的仙境。

在《我與地壇》中,十五年來園子裡的人和事,都是那麼滄桑、悲涼。唱歌的小夥子,被埋落的長跑家,弱智的小女孩……這讓史鐵生看到的多是命運的沉浮,生命的輪迴。而在我的周圍,盡是天真的幼兒、浪漫的情侶、健康的老人。這讓我看到的多是生命的活力,未來的希望。史鐵生擁有的是不幸是仰望別人,而我擁有的是幸福,我沒有資格只是感慨。

地壇注視著史鐵生的沉浮,看著它由一個精壯的小夥子變成了雙腿殘缺的中年人。我卻注視著園子的沉浮,看著它由一個荒涼的“地壇”變為美好秀麗的開放式公園。試想,如果我被命運擊昏了頭腦,偶然地來到以前那個沒有經過改造的破園子,一呆就是十五年,那我再讀這篇《我與地壇》,必定會產生更大的共鳴。但現實終究是現實,公園賦予了我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它們的境況不是心與墳墓,而是心與時代。時代讓地壇變成了公園,讓地壇中沉浮的人變為了公園中幸福的人。我在這園子裡坐著,園子成年累月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時代的變遷與碩果,是一個時代相對於另一個時代的幸福。

如果不是《我與地壇》,同時我又不是擁有這麼多的幸福幸運,那麼我就無法聯想到前人為我們這個時代做出的努力,更無法感恩於這個時代。

在這巧合與對比之中,我對這個時代深厚感情,可以用史鐵生的話表達: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並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能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在某一處山窪裡,必定有一些老人扶著柺杖走下山去。在另一處山窪裡,必有一個跑上來的孩子,那一定是我。因為生命可以輪迴,但時代不會回頭,新的一代定會將時代的幸福愈加歷練為永恆。

讀《我與地壇》有感13

我不在地壇,地壇在我。——題記

讀書使人睿智,我熱愛讀書。

雨在窗外淅淅瀝瀝地下著,天灰濛濛的,所有景物都在風雨裡靜默著,偶爾傳來一兩聲鳥鳴,更襯托出了這寧靜和平的下午,這樣的下午必定是屬於閱讀的。

不經意的一瞥,發現桌角靜靜地躺著一本書,深藍的封面,淡藍的字跡,沒有繁瑣的話語,只赫然入眼“我與地壇”。哦,它是史鐵生的著作。翻開書頁,我便一頭扎近書海中不能自拔。

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對史鐵生也有了更深的瞭解。二十歲,正是人生中的花樣年華,卻突然截癱了,猶如五雷轟頂,所有的追求、所有的夢想剎那間灰飛煙滅。“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牆壁。”這是史鐵生當時的痛苦寫照,可以說,在史鐵生的天地中籠罩著昏暗,隨之而來的是無邊無際的痛苦之崖,只有一個接一個的噩夢!我不禁垂頭嘆惜。

那個荒蕪冷落的身影——地壇,在這時,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史鐵生這個孤獨無助的靈魂。“除去幾座殿堂我無法進去,除去那座祭壇我不能上去而只能從各個角度張望它,地壇的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在史鐵生最頹廢的那段日子裡,是地壇,給了他希望, “我不在地壇,地壇在我。”如今再回過頭來細細品味這句話,不禁心潮騰湧,思潮起伏……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史鐵生重獲生命的希望,燃起了生命之火,用紙筆在報刊上衝撞開一條路,在寫作領域獲得了不小的成就。它在朋友的幫助下去過茫茫大漠,去過遼闊草原,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可他的命運終究坎坷,老天爺又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他多次一隻腳跨進了鬼門關。“二十一歲、二十九歲、三十八歲,我三進三出友誼醫院,我沒死,全靠了友誼。後兩次不是我想去勾結死神,而是死神對我有了興趣;我高燒到四十多度,朋友們把我抬到友誼醫院,內科說沒有護理截癱病人的經驗,柏大夫就去找來王主任,找來張護士長……”他,是堅強的,接二連三的磨難都沒有使他屈服。他仍以他堅定的信念,一步一步,艱難而又堅定地走下去,就像他艱難的一生!

讀到這裡,我已經對《我與地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接著往下讀,史鐵生以歡快的筆調回憶美好的童年,“但還是晚了,那個兒童專場已經開演半天了。下一場呢?下一場是成人場,最便宜的也得兩毛一位了。我和八子站在售票口前發呆,真想把時鐘倒撥,真想把價目牌上的兩角改成五分……”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孩童時期的天性純真,我也為之動容,每個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珍惜生活吧,領略秋,領取冬,收穫四季,擁有世界吧!

合上書,望著窗外漫天的夕陽,我的心感到從未有過的暢快。

火燒雲染紅了半個天空!夕陽柔和地照射在我的臉上,暖融融的,長舒一口氣,那學習的煩惱、考試的壓力都已拋之腦後,取而代之的是心曠神怡、神清氣爽的感受和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史鐵生那曲折的一生都沒有擊垮他,何況我呢?要相信:“哪怕是夕陽也有它無限美好的景緻!”

一陣清風拂過,我心潮澎湃……

願書香永駐心靈!

讀《我與地壇》有感14

中考後的暑假,時間彷彿一下子就閒置了下來。 獨自一人在家的那些夜晚,寂靜的彷彿令人心神不寧的時刻,習慣一遍又一遍反覆的讀《我與地壇》,不知疲倦。那樣的感覺彷彿是在看海。回首那些悠閒的平靜遙遠的歲月,在霓虹映照的點點星光下,在夏蟬耀武揚威的鼓譟聲裡,在臺燈漸漸微弱下去的光線中,我總是一手撐著深不可測的夜,一手記下那些足以感動我的話。

在那些渾濁的白天后的黑夜,和那些不眠的黑夜後的白天,我將史鐵生文字中的妙筆警句工工整整的抄寫下來,守望那段看海般的闃靜的青春徹底流失。

彼時我開始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地壇。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集,也是流傳最廣遠的一部作品。。“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作者習慣於在地壇中琢磨生命的本質,在整篇散文中,這沉思大致是歷經了前後兩個階段。在最初的那個階段中,史鐵生觀察與反省個人的遭遇,漸漸地看清了個體生命中必然的事相:“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這樣的結論便引出了無法反抗的命運的觀念: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於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 接下來,史鐵生將視界稍稍越出自身的範圍,寫到來這園子裡的其他人,去看看別人都有什麼樣的命運和活法。最後寫到他的母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裡是加了倍的。命運對待史鐵生其實是很不公平的,讓他在“最狂妄的年紀忽的失去了雙腿”,然而作者本人卻在根本上認可了苦難的命運和不幸的角色,這並不是看輕生命自身的殘酷和傷痛,而是把這生命的殘酷和傷痛從自我中抽離出來,去融入到一個更大也更恢巨集的所在之中。 作者說“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作者似乎已經看透了生命的本質,看透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所以說,對於史鐵生的人生,我能夠說的永遠不可能是同情。我對他,近乎是一種崇拜的心態。

作者通過講述自己與地壇的感情,表達了對於母親的感激和愧疚,一字一句,感人泣下。我總覺得,作者在文中似乎把地壇和母親同時虛化了,也就是說,地壇在某種意義上即是母親,而母親也就是作者心中永遠的地壇。那麼,作者所描繪的靜靜等待他的地壇,不也就是為了兒子痛苦的生活了一生的母親麼。這麼說來,在母親去世後,作者習慣到地壇坐坐,無非也是那種悽清的環境更能讓作者回憶起母親罷了。然而,整部作品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母親到地壇尋找兒子的情景,佝僂的背影幾度讓我潸然淚下。兒子的倔強一點一點選垮了母親的信心,我無法想象母親找不到兒子時的心情以及轉身離去時的悲哀。然而我更不能想象的便是母親所承受的痛苦,為了兒子,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能夠選好路,母親咬牙堅持下來的實在太多太多,這是作者的筆無法描繪的,也是我表達不出來的。我所敬仰這位母親的是,無論兒子的身體怎樣殘疾,她終究給了兒子一段飽滿的人生,這便是她唯一的驕傲。當作者終於認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時,一切似乎已經來不及了。作者筆下的地壇,永遠都是靜默的,像極了母親隱忍堅強的樣子。又或者那原本就是母親。

我想,作者心中的地壇大概就是他想要守護的一片淨土吧。

有些時候我也總在想,自己的生命中會不會也有一個想要用心守護的地壇。 母愛在作者的筆下是偉大的,那麼在我的生活中,是不是同樣也存在這樣偉大的愛。也許吧,也許是母親付出了太多,讓我習慣成自然,漸漸忽略了它的存在。然而讀完《我與地壇》後,我總覺得,不應該再這樣了,“在我的頭一篇小說發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裡,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著。”,我想,作者這樣卑微的願望,大概永遠也不會實現了吧。等到失去後,無論怎樣想珍惜,也沒有用了。

現在的我,已經學會注意到母親為我所做的事。

深夜裡為我亮起的燈光,是母親的等候;疲倦時桌上的牛奶,是母親的關懷;入睡前細細的耳語,是母親的體貼...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親對我濃濃的愛,雖然說不如史鐵生母親的愛那般沉重厚遠,但我懂,我會知足。

時至今日,我終於明白,我心中所想要守護的地壇,無非是母親了。

讀《我與地壇》有感15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在一座廢棄的地壇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史鐵生以地壇作為寄託自己情感與發洩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雙腿癱瘓,就在這年少輕狂之時丟失了自己的雙腿,對一個年輕的生命來說如雷轟頂。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失去了的時候他走進了地壇,從此以後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作者似乎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地壇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

如果我遇到如此突如其來的打擊,我必定會不知所措,十分絕望,甚至扼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史鐵生,他積極投身於寫作,用殘缺的身體謄寫了優美的文章。看到了史鐵生,我便想起了那一個身殘志堅的人。尼克?胡哲,他天生的殘疾,但他卻熱愛生命,用他那清晰的頭腦,很好的幽默告訴了全世界生命的堅強,告訴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霍金……這些一個個大家熟識的殘疾人,都達到了我們常人都難以達到的高度。

我不認為史鐵生是一個“鋼鐵人物”,他有十分堅韌的一面,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常人,有喜有悲,刀片劃過,就總是會痛了,流血了,結疤了,可能會復痛,再流血,復結疤,只要這血還是溫的,還能流動,那麼便不必在意它會痛,會流出,這樣的勇,直至最後平靜下來接受它的凍結。

人老了,多靠回憶活著。可是他,因無聊,無奈,提前透支回憶,透支情感,透支了青春熱情,若無足夠幸運,幸運得不被親友遺棄、淡忘,那麼必將是春水東流的萬劫不復。

史鐵生的勇氣,是不畏懼這“回”,是迎向這“回”,擁抱這“回”。

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