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五年級讀老象恩仇記有感8篇

五年級讀老象恩仇記有感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篇一:老象恩仇記讀後感

五年級讀老象恩仇記有感8篇

暑假裡,我讀了沈石溪寫的《老象恩仇記》。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生動有趣,通過這本書我瞭解了象群的一些習性,而且大象也是有感情的,它們會因為公象戰死而悲傷,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憤怒……原來,凶猛的動物也有溫柔的一面,溫順的動物也會有情仇。

書裡寫了好幾個關於大象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象王淚》了。《象王淚》講述了一個名叫戛爾邦的象群,象王火扎的孩子丫丫被一隻藍眼虎咬死了,它因為傷心過度導致身體衰弱,它預感到了自己的死期,於是決定選一個新象王。火扎選中了年輕的影疊,但它一定要打敗老象王,才能成為真正的新象王。影疊經過一段時間的磨鍊,並且得到一個幫手——獨耳,最終打敗火扎,成為了新象王。

我覺得這個故事裡的火扎、影疊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鮮明——火扎深謀遠慮,善於發現象群中的優秀人才;影疊英勇善戰、意志堅定。我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智慧和勇氣,缺一不可。

【篇二:老象恩仇記讀後感】

大象,我只在動物園裡見過,大大的耳朵像兩把大扇子,四條腿粗壯的像柱子一樣,長長的鼻子和即長又白的象牙,看起來就是一種笨重的動物。然而我看了《老象恩仇記》以後,對大象的看法卻完全不同了,原來大象的情感世界也像人類一樣豐富,只不過它們的表達方式與我們人類不同而已,凶猛的動物也有溫順的一面。大象是一種知恩圖報的動物,你若對它有所付出。同樣,你若傷害它,它也是有仇必報,像極了我們人類的做法。

大象的母愛精神也十分偉大,不管遇到多大的仇恨,遇到外來入侵者時,都能理智的共同對敵,看來大象雖然笨重,但是智商卻一點也不低!

大象的身體裡有一寶,那就是白白的、長長的象牙,一直被我們人類視若珍寶,所以老象們預感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時,會早早地來到象冢,與已故的親朋友呆在一起,開始自己的生命倒計時,認人們難以找到它們的屍體。看來,大象們真的很精明,把自己的後事都安排好了。

《老象恩仇記》這本書實在是太精彩了,朋友們有空不妨也欣賞一下。

【篇三:老象恩仇記讀後感作文】

看了沈石溪寫的《老象恩仇記》後,我被沈石溪和白象大家族的感情和友情給深深的吸引住了。

自從老阿呆被孟加拉虎給撕皮啃肉後,不幸流血過多而死去,最後還帶著沈石溪去了象冢。當時沈石溪也保證讓他去象冢,併發生絕對不會洩露象冢的祕密,否則就讓它的象蹄踏成肉末!可是沈石溪沒有遵守諾言,反而還真真偷了兩個足五十斤左右重的象牙,但還是被白象家族給發現了,還好有了銀鼻灰的替擋,才放棄了對沈石溪的懲罰。

是啊!如果沈石溪說話算數的話,也不會讓白象家族它們給懲罰了,也更不會讓白象家族們拋棄他,使他更加的孤獨。嗯,況且他也在自作自受著呢!哈哈!

對了,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不講信用或失信的壞毛病呢?有的話快快改掉,小心像沈石溪一樣吃虧哦!

【篇四:老象恩仇記讀後感】

寒假的時候,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沈石溪,書名是《老象恩仇記》。

這本書有六個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白象家族》,這個故事講了主人公“我”在家門口遇見了一頭生病的小象,“我”把它救活了,它帶著“我”認識了它的家族——是一個白象家族,我便和它們成為了朋友,“我”和它們在一起玩,一隻老虎突然向白象家族襲擊,在搏鬥的過程中,白象家族一名成員受了重傷,搏鬥了好長時間,白象家族齊心協力地把老虎打敗了。

我喜歡其中的小象銀灰鼻,因為它帶著“我”又認識了一些朋友,還幫助過“我”,心很善良。我喜歡《白象家族》這個故事,因為在描寫白象和老虎搏鬥的過程中,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介紹白象家族的時候,也寫得很細緻很生動。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多交朋友,要多動腦子,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多多幫助他人。

【篇五:老象恩仇記讀後感】

在班上,同學之間都在看沈石溪寫的激情動物小說,還在班裡引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呢!而我卻很佩服沈石溪,能夠寫出這麼好看而又真實的故事。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沈石溪寫的小說——這本書有著許多大象之間感人的故事的故事:

在一次意外中救了小象,而這頭小象很感激我,便時不時給我帶吃的。還把“我”介紹給他的家族。“我”很快融入了這個大家庭!雖然這個家族裡的大象的領頭還是對“我”心存懷疑,但在“我”對小象的照顧下,慢慢打消了。記得有一次,有一頭老象預感自己即將要死去,象群要帶著它走向象冢。“我”也想跟著去,但是大象的領頭卻不願意讓我跟,隨後卻因為小象,而同意了。傳說中象冢是一個神祕也隱祕的地方,安靜的,永遠的,與好多好多死去的大象,和價值高昂的象牙。我看見了象牙,想起了大把大把的錢,於是便起了貪心的念頭。在一次,“我”趁著象群不在,利用自己做的記號,偷偷地來到了象冢。可當“我”拿完象牙,正準備走出去的時候,象領頭帶著它那龐大的隊伍向我走來,似乎是在嘲笑“我”:你終於露出了狐狸尾巴來了吧!其他象的成員都用傷心的眼光望著“我”,似乎是不敢相信“我”會這麼做!所以“我”失去了象群對“我”的信任。

沒有了象群的保護,森林裡的猛獸顯得特別多。而“我”就恰巧被一隻藍眼虎給盯上了。於是,“我”便想起老虎不會爬樹,便就近爬上了一棵樹。樹上,“我”便大喊著向象群呼救。也不知是不是“我”那天運氣特別好,象群竟在“我”的附近!它們走了過來,讓“我”脫離虎口,而一頭象也差點為背信棄義的“我”喪命!

這個感人而又真實的故事,讓我知道有的時候,動物之間的情誼往往比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來的更深!沈石溪通過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更加表現了人心的醜惡!更讓我知道對待朋友應該坦誠相見,不應該做對不起朋友的事,因為那會讓你失去一份珍貴的友誼!

【篇六:老象恩仇記讀後感】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媽媽去豫北圖書大廈看書,看著看著突然眼前一亮,一本書吸引了我。仔細一看這本書是《老象恩仇記》,作者還是沈石溪呢!我急忙付款高高興興回到家,翻開書仔仔細細看起了《象母怨》。

記的有一次,葛爾幇的公象向葛爾芒的公象發起挑戰,為什麼呢?因為葛爾幇的公象要佔葛爾芒公象的領土。最後兩敗俱傷,一隻公象也沒活下來。後來,母象也開打了,就在這時,一群可惡的貂趁機過來吃小象,一隻母象看見了,掄起鼻子朝貂跑去,過了一段時間,這隻母象受了重傷,其它的母象看見了,全部狂奔過來。最後,貂被趕走了,象群也不知不覺的和好了。

時間慢慢地過去,一頭小公象和它的朋友們都長大了,變成了成年象。有一天,一頭成年象在河邊喝水,另一邊的狗熊見了,跑過來朝它打去。最後,成年象被狗熊打的歪瓜裂棗,左一青,右一白。一會兒,它的朋友過來了,成功打退了狗熊。

通過這倆故事,我感受到朋友之間不可以打內戰,你有困難時,我來幫助你,我有困難時,你來幫助我,要齊心協力一起打敗敵人。

【篇七:老象恩仇記讀後感】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老象恩仇記,是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叔叔寫的。

《老象恩仇記》中講老獵人最初當著它的面殺死了它的母親,結下了不共戴天的血仇,可老獵人後來又一手把它養大,特別是當土司的兵丁把它捆綁起來準備殺象取牙時,老獵人冒著殺身之罪把他放了,並皈歸山林,結下了肝腦塗地才得以報償的恩情。看完後,我想,倘若不是老象糯瓦,而是換成一個人,面對既是仇人又是恩人,會如何處理呢?百分之五十的仇,百分之五十的恩,人類的思維可以綜合歸納,可以互相抵消,正如一個正數和負數相加,答案等於零,無仇無恩了。但象並不具備人類的思維。而象只有直思維,一是一,二是二,仇是仇,恩是恩。仇也要報,恩也要報。

這個故事讓我體會到了另類生靈的動人故事,使我體會到了動物們的恩仇傳奇。其實動物也是有感情的,不管是母愛、孝心還是恩仇,沒一點比我們人類做得差!而且大象也和人一樣,是唯一一種會因為愛情、親情、友情而感動落淚的動物,但是別看大象很溫和其實大象也是一種報復心理很強的動物。而那些凶猛的動物卻也有溫柔的一面,溫順的動物也會有情仇。

相比較之下,我們人類又有多少的負心漢啊!我聽說過一個故事:有祖孫三人住在一起,爺爺老了,不會做事,只會吃飯,兒子嫌他老很討厭他,左看右看不順眼,經常不給他飯吃,有一次,爺爺餓了幾天,快不行了,兒子就對孫子說:“你爺爺這麼老了,也沒有用了,我們不如把他抬到山上丟下山去。”孫子有點莫名其妙,但因年齡小熬不過父親,只好由著父親安排。這時父親找來了一個簍子,把有氣無力的爺爺放到簍子裡,然後兩人把爺爺抬到山頂上,父親把爺爺從簍子裡抱出來,然後準備把簍子往山下丟,這時兒子忙拉住父親說:“別丟,此簍子還有用。”父親很茫然問道:“此簍還有何用?”兒子答道:“我要留住,等你老了我也可以用來裝你啊”,父親聽後大驚失色,忙把爺爺帶回家,從此對老人家非常孝敬。

今天看了這個故事,我對大象肅然起敬,這是怎樣的愛憎分明啊!象和人竟有如此的心有靈犀!如此如父子般的感情!

【篇八:老象恩仇記讀後感】

老象恩仇記內容十分生動有趣,特別精彩,通過這本書我詳細的瞭解到象群的生活習性,而且大象也和人一樣是有感情的,是唯一一種會因為愛情、親情、友情而感動落淚的動物,但是大象也是一種報復心理很強的動物,原來,凶猛的動物也有溫柔的一面,溫順的動物也會有情仇。

此書共寫了六個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白象家族這一篇,講的是作者下放到西雙版納插隊落戶,獨自住在橡膠坪的箐溝裡,替曼廣弄寨子看守一百多畝橡膠園,四周還都是原始森林,寨子又在山外很遠的地方,十分偏僻。通過一頭和人差不多高的十分罕見的小白象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因受傷而闖入他家開始,他就註定和這個完整的白象家族牽扯上了,其中有感動、有悲傷、有憤怒。

這頭小白象除半截鼻子銀灰色外,身體的其餘部分均為白色。所以主人公給他起了個銀灰鼻的名字。這頭銀灰鼻在風雨中失散離群,孤獨無援,挨餓受凍,感冒發燒,通過書中的主人公細心的照顧、呵護很快就退燒了。等天亮後,小象聽到媽媽的呼喊,就又回到了它那個白象家庭。就因為這個,主人公從而得到了銀灰鼻的信任,大象是一種很講感情的動物,愛憎分明,有仇報仇,有恩報恩。小象後來又帶著他的一大家子找到了主人公,還一一向家人介紹了它的這位恩人,通過大象家族每個成員的種種試探合格後,從此他成了這個白象家族的值得信任的朋友。

通過他們經常在一起玩耍,感情也越來越深,越來越互相信任。有一次大象發現在一棵很高的樹上有一個蜂窩,大象們聞到了蜂蜜的香味,饞的口水吧嗒吧嗒的流淌下來,可是怎麼也夠不著,正準備放棄的時候,主人公主動爬到了樹上冒著被熊蜂蜇的危險幫助它們把蜂巢捅了下來,雖然頭被熊蜂蜇了兩口,但為了友誼他還是那麼做了。這以後,白象家族和他的關係就更親密了。還有一次主人公到山上去撿黑木耳的途中遭遇到一隻老虎的襲擊,眼看就要進入虎腹了,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白象家族趕來了,這才算是撿回了一條命。在這場決鬥中,最老的一頭白象還被虎咬傷了,主人公也天天來給它消毒、上藥、包紮,可必竟這頭老象年老體衰,雖然被虎咬的傷口不是致命傷,但最終還是提前感覺到死亡的到來。說到這裡還得先說說西雙版納流行關於象冢的傳說吧。大象是一種有葬禮習慣的動物,每個象群都有自己的傳統墓地,也就是象冢。除了意外橫禍,亞洲象絕不願意自己暴屍荒野。象很聰明,能預感到自己的死亡,當老象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時候,就會在象群的陪同下從容地走向象冢,與祖先的屍骸埋葬在一起。象冢通常都在杳無人煙的密林深處,極難發現。不少獵人為了得到珍貴的象牙,四處尋找。然爾大象把象冢視為聖地,恪守祕密,又因為大象壽命很長,沒有天災人禍的話,平均可活到六十歲,碰到大象葬禮的機會十分渺茫,因此,儘管人人都知道有關象冢的事,但至今沒人找到過真正的象冢。

就是因為這個傳說,主人公想盡一切辦法想隨從大象們一起去象冢看看,銀灰鼻的爸爸不讓他跟隨,可是他利用銀灰鼻對他的信任騙取大家。他其實是存私心的,在來的路上他用布條做好記號,自己好順利的到達象冢扛幾根象牙。一方面是信義和道德,另一方面是解決生計問題的良機,他最後選擇了後者。

可想而知,他從此失去了白象家族對他的信任。任憑他如何呼喊,也不見白象家族的影子。

在他沒有違背信任時是多麼好的一個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其樂融融的團體,可是因為他的私心,這種默契這種信任從此就不復存在了。雖然他後悔莫及,但是遲了,太遲了……

真希望大象再原諒他一次,給他一個機會,最後能恢復到原來的融洽,否則他會終身不安的。

希望每個人在努力得到他人的信任時不要再輕易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