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通用12篇)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通用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通用12篇)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波板糖,感知波板糖的形狀美與色彩美。

2、學習用彩泥製作波板糖,鞏固團員、搓長、盤條等技能。

3、體驗泥工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大小、形狀、色彩的波板糖、彩泥、泥工板、小棒。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製作興趣。

出示波板糖,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呀?波板糖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你吃過什麼樣的波板糖?

老師這裡還有很多漂亮的波板糖,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激發幼兒製作願望。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波板糖,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呢?(出示橡皮泥波板糖)

2、提問:它是用什麼做的?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幼兒討論)

三、教師示範製作波板糖。

師:先取一塊綠色橡皮泥放在掌心:橡皮泥,團一團,變成什麼了呀?(小圓形)

把小圓形放在泥工板上搓一搓,搓呀搓,搓呀搓,哎呀,你們看,變成什麼了?(幼兒自由想象)

小手掌來幫忙,用力壓一壓(哎喲哎喲哎喲哎喲壓扁了)

再取一塊白色的橡皮泥,也把它團圓、搓長、再壓扁,把白色的長麵條放在紅色的上面,兩根長麵條一起抬起頭向前卷,卷呀卷,卷呀卷,捲成一個波板糖,波板糖還缺什麼呀?

小棒來幫忙,哎呀,小棒插在哪裡呢?

師:波板糖完成了,漂亮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動手試一試,製作一個你喜歡的波板糖吧。

教師巡迴指導,關注個別能力差的小朋友,並及時給予評價。

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波板糖插在泡沫板上。

五、作品賞評。

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說說自己製作的棒棒糖,集體給予肯定。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會運用搓長、由內向外盤的技能用油泥來製作蝸牛。(重難點)

2、有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彩色油泥、泥工板每人一份,火柴頭、紅豆若干。

2、背景圖:蝸牛的家。

3、視訊轉換儀、電視機。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1、先出示長條的彩泥,猜猜這像什麼動物?

2、老師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卷呀卷,猜猜這又像什麼動物呢?

3、對了,這是蝸牛,這是蝸牛的身體,這是它的殼。最後用火柴插在小蝸牛的頭部做觸角,用紅豆做眼睛。蝸牛就做好了。

二、進一步瞭解製作步驟

1、這個蝸牛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剛才老師是怎麼做出來的?(幼兒討論並回答)

2、教師根據幼兒說的再進行示範製作。(教師製作,帶幼兒空手練習一次。)

三、教師指導能力比較弱的幼兒

提醒幼兒把彩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最後在頭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蝸牛的觸角,用紅豆做眼睛。

四、滲透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1、你知道小蝸牛喜歡生活在哪裡嗎?

2、出示草地背景圖,告訴幼兒:小蝸牛喜歡潮溼的環境,所以能在花叢中看到它。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先出示長條的彩泥,猜猜這像什麼動物,有的說像小蛇、像毛毛蟲、像小蝸牛……只要合理我都給予了肯定,接著我就示範如何製作小蝸牛,在我示範的時候,我提出了兩個要求就是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不然的話會鬆開的,還有就是小朋友帶來的豆子有紅豆、綠豆、黃豆、黑豆都混在了一起,我請小朋友在做小蝸牛眼睛的時候,小蝸牛的眼睛顏色要是一樣的,小朋友做的小蝸牛的形態各不相同,有的小蝸牛是瘦瘦的,說她是蝸牛媽媽,很苗條;有的蝸牛是睡到的,說他是累了,在休息一會;有的蝸牛是小小的,說他是蝸牛寶寶……可以說小朋友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都很高,並且都將做的小蝸牛賦予了生命,本次活動的成功在於老師相信孩子,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由於孩子在畫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畫時顯得特別愉悅,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產生了那麼多的創意,我也受益匪淺,有的孩子的蝸牛形態我都沒有想到。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泥團、糖紙包裝做成糖果。

2.能自主地參與操作,有積極的活動慾望

活動準備:

1.各類糖果紙若干。

2.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說說好吃的糖果。

引導幼兒圍繞“我吃過的糖果”討論。

提問:

①小朋友吃過糖果嗎?糖果是怎麼樣的?(外面是糖果紙、裡面是糖果)

②你吃過的糖果是什麼味道的?它是什麼顏色的?

2.看看有趣的糖果。

(1)出示教師製作的糖果,請幼兒猜猜這是用什麼東西做成的。

(2)請幼兒拆開糖紙,看看糖果是什麼形狀的。

(3)提出任務:為糖果屋提供各種各樣的糖果。

3.做做七彩的糖果。

(1)做糖果。

重點引導幼兒做出各種各樣形狀的糖果。鼓勵幼兒根據糖的口味選擇相應的顏色,如牛奶味可以選擇白色的泥來製作等。

(2)包糖果。(練習擰的技能)

教師知道注意點:泥團的大小要適中,做好的糖果要裝在小盒子裡。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通過學做餅乾,培養幼兒對泥工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2、認識簡單的幾何圖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三角形)。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各種印花工具(小雪花積塑、帶有凸凹不平花紋的小玩具等)、幾何圖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圓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樸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種形狀的餅乾。

2、吃過不同形狀的餅乾。

3、學習兒歌《餅乾》。

活動過程:

、學習製作不同形狀的餅乾

1、小朋友朗誦得很好,你們喜歡吃餅乾嗎?(喜歡);你們吃過一些什麼形狀的餅乾呢?(圓、方、三角、橢圓)老師逐一出示食物餅乾;我們吃過的餅乾上有沒有花紋呢?(有)今天我們就來學做餅乾,好嗎?(好)

2、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3、小朋友自己來學做餅乾......。(放一點音樂)

4、請小朋友把做好的餅乾放到中間的桌上來,讓大家都來參觀,比一比誰最能幹,做得最好。

、評講幼兒作品:

1、從顏色上看:多漂亮的餅乾呀!有紅色、綠色、藍色.......;

2、從形狀上看:這些餅乾多美呀!有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 c、從數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幹,做出了這麼多的餅乾,真棒!

、活動延伸:

將橡皮泥、印花工具、幾何模具放在活動區,讓幼兒自己玩;老師也可準備一些小動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樣的方法做其它的東西,如;小鴨、小雞等。

教學反思

教小朋友用同樣的方法做其他的東西,如:小鴨、小雞等。我們在以後的活動中,要多多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激發他們參與動手活動的興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幾何模具放在活動區,讓幼兒自己玩;老師也準備一些小動物的模

小百科:餅乾的詞源是“烤過兩次的麵包”,是從法語的bis(再來一次)和cuit(烤)中由來的。它是用麵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來的,可作為旅行、航海、登山時的儲存食品,在戰爭時期用於軍人們的備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適用的。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搓長、由內向外盤的技能用橡皮泥製作蝸牛。

2、初步學會將蝸牛的平面形象用立體形象表現出來。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蝸牛圖片、範作、牙籤。

教學重點與難點

搓適當長度進行盤圓,用輔助工具表現頭與身體的花紋。

教學方法與手段

示範講解法;實物輔助教學。

一、激發幼兒對蝸牛的興趣。

1、出示蝸牛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提問:“這是什麼?它長的什麼樣子?”

二、引導幼兒學習用橡皮泥製作“蝸牛”。

1、幫助幼兒感知製作方法。

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蝸牛,“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你們知道我是怎麼做的嗎?”

2、討論製作方法。

教師與幼兒一同討論並嘗試製作蝸牛。

製作方法:先把橡皮泥挫長;再盤圓;在一側插上短棒成頭;最後在蝸牛身上用牙籤刻上花紋。

3、指導幼兒進行操作。

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幫助他們完成蝸牛的製作。

三、結束評講活動。

1、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引導幼兒邊欣賞邊數一數同伴做了幾隻蝸牛。

3、講評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成功在於老師相信孩子,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由於孩子在畫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畫時顯得特別愉悅,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產生了那麼多的創意,我也受益匪淺,有的孩子的蝸牛形態我都沒有想到。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學習用彩泥製作蝴蝶酥,鞏固團圓、搓長等技能。

積極參與泥工活動,體驗泥工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橡皮泥、泥工板人手一份、甜點盒一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師:小朋友們,這是誰呀?聽聽小豬佩琪要對小朋友說什麼呢?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媽媽開了一家好吃的蝴蝶酥點心店,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參觀呢?

師:哇,店門口怎麼樣呀?可真熱鬧~這麼多的小朋友都在排隊買蝴蝶酥呢~

師:我們一起跟著小豬佩琪去店裡參觀吧~咦?豬媽媽怎麼了?原來是豬媽媽的生意太好了!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幫幫豬媽媽嗎?

二、學做蝴蝶酥。

播放製作視訊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學怎麼樣做蝴蝶酥吧~

幼兒觀看教師的操作視訊。

出示製作步驟圖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仔細了嗎?先怎麼樣?再怎麼樣?

兒歌:

捏一捏,團團圓,搓搓搓,搓長條

頭對頭,折一折,卷卷卷,往裡卷

卷卷卷,變蝴蝶。

師:小朋友們,你們學會怎麼做蝴蝶酥了嗎?

師:下面老師為你們準備好了橡皮泥,請你們一定記住要把橡皮泥用心地搓得長長的,這樣慢慢往裡卷做出來的蝴蝶酥才特別美味~那就請你們來幫豬媽媽的忙,做蝴蝶酥吧~

三、幼兒製作蝴蝶酥,教師在旁指導。

1、出示操作步驟圖並播放音樂,讓孩子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下進行泥工活動。

2、教師在旁及時指導遇到困難的幼兒,提醒孩子一定要耐心地操作。

四、展示作品。

師:小朋友們,豬媽媽為我們的蝴蝶酥準備好了外帶盒子呢,讓我們把做好的蝴蝶酥放進去賣給外面排隊的小客人吧~他們有點迫不及待想嚐嚐了呢~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會運用彩泥製作湯圓、花捲、餅乾等早餐,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2、瞭解湯圓、花捲、餅乾、餃子等都是早餐。

活動準備:

彩色橡皮泥、範作、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早餐的圖片,激發幼兒對製作早餐的興趣。

師:小朋友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為我們準備各種各樣的早餐,你早餐吃了什麼?

(幼兒回答)

二、示範做早點,帶幼兒回顧做元宵、花捲、餅乾的做法。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好吃的早餐,我們想不想來看看有哪些早餐嗎?

(幼兒觀看PPT)

有雞蛋、花捲、餅乾、湯圓、餃子、麵條等等。這麼多好吃的早餐,我看的都餓了,娃娃家的寶寶也餓了,想請我們幫忙做早餐好嗎?那我們現在一起做早餐吧!

師:看這是什麼?(湯圓)那湯圓是怎麼做的呀?

(幼兒觀察回答)

先將彩泥捏軟,再放在兩隻小手中間慢慢搓圓,湯圓就做好了。

(餅乾)

那餅乾又是怎麼做的呀?和做湯圓的步驟是一樣的,等到搓圓了再壓扁,然後再用印花模具壓出,或藉助牙籤製作餅乾。

(花捲)

你們看看吳老師是在怎麼做的'?

(幼兒觀察回答)

先將彩泥捏軟,再搓圓、壓扁,然後再將它捲起來就成了花捲。

(餃子)

那餃子又是怎樣做的呢?餃子前面的步驟和湯圓一樣的,但是在餃子之前我們先在泥團上捏下一點做肉餡,其餘的搓成圓形再壓扁做成餃子皮,然後將肉餡放在餃子皮內再包起來做成餃子。

2、教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迴指導。

(播放音樂)

三、幼兒創作,教師提醒幼兒要先把橡皮泥揉軟了,再進行製作早餐。

師:你們想來自己動手做美味的早餐嗎?

(想)

那就動動你們的小手做出美味的早餐吧!

四、欣賞評價。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評價。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幾何圖形模具等輔助材料做出各種形狀的餅乾。

2、通過學做餅乾培養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橡皮泥每人一份、幾何圖形模具每人一個、各種形狀的餅乾若干、音樂《餅乾歌》。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餅乾激發幼兒學做餅乾的興趣。

師:你吃過的餅乾是什麼味道的?(每桌放一盤形狀、味道都不同的餅乾)

總結:原來餅乾的形狀、味道和餅乾上面的花紋都不一樣。

2、欣賞老師的泥工作品

(1)教師: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特殊的餅乾,看看老師帶來的餅乾和小朋友們吃的是一樣嗎?猜一猜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橡皮泥)

(2)提問:你們知道這些餅乾是怎麼做成的嗎?(幼兒討論並作答)

老師這兒有一首好聽的歌曲《餅乾歌》,它裡面藏著做餅乾的祕密,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引導幼兒邊聽歌曲邊表演。

師:知道這些餅乾是怎麼做成的了嗎?

總結:原來這些餅乾是通過揉、團、捏、壓的方法做成的。

二、教師示範做餅乾

1、介紹材料(給每位幼兒發一份材料)

教師:今天老師把做餅乾的材料都帶來了,(依次介紹)這是什麼?它是用來做什麼的?

2、教師做餅乾。

教師:認識了做餅乾的材料,現在請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是怎麼做餅乾的?(團團團成球,壓壓壓成餅,印印印花紋。)

三、幼兒學做餅乾

2、教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用你盤子裡的材料做一塊漂亮的餅乾。幼兒動手

做餅乾,教師巡迴指導。

四、比一比:誰的餅乾最漂亮

(教師提示幼兒把做好的餅乾放到桌子中間)都做完了嗎?說一說你做好的餅乾。

總結:小朋友們的小手真能幹,做出了五顏六色的、各種漂亮形狀的餅乾。

哪一塊餅乾最漂亮?這是誰做的?請你來說說你做的餅乾?(提示:從顏色、形狀及餅乾上的花紋來說。)

五、結束:

師:好了,餅乾做好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烤餅乾吧!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使用粘土造型組合表現鴨子的基本特徵。

2、通過幫助小黃鴨,激發幼兒遇到困難不害怕,堅強勇敢的積極情感。

活動流程:

興趣匯入——討論示範——幼兒製作——欣賞

活動過程:

一、興趣匯入:播放故事《小黃鴨》

師:寒冷的冬天過去後接著是什麼季節呢?春天來了,青青的草地上開滿了鮮花,鴨媽媽帶著三隻鴨寶寶……

二、討論示範:

1、討論:你喜歡這三隻小黃鴨嗎?為什麼?

2、小黃鴨可愛嗎?它們長得怎麼樣呀?

3、出示圖形:哎呀!有一隻小黃鴨聽到要學游泳,害怕的躲起來了,怎麼辦呢?我們應該怎麼鼓勵它呢?小黃鴨聽到了小朋友的鼓勵後,悄悄地露出了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身體,瞧!它勇敢的走出來了!

4、咦!它正想開口說話,可小嘴巴不見了,怎麼辦呀?小黃鴨的嘴巴怎麼樣的呢?怎麼做呢?出示步驟圖:分解步驟(搓小圓,壓壓扁,對邊折)請個別幼兒試試。

三、幼兒製作:

1、我們也來做一隻勇敢、堅強的小黃鴨,勇敢的跳進小河裡,和鴨媽媽一起學游泳吧!

2、圓圓腦袋搓出來,胖胖身體輕輕壓,小鴨小鴨出來了。

3、搓小圓,壓壓扁,對邊折,扁扁嘴巴輕輕粘。

4、拍拍翅膀嘎嘎叫,不怕不怕我不怕,跳進小河學游泳。

四、欣賞:

看,這些小黃鴨可真勇敢,都跳進了小河和媽媽一起學游泳啦!我們也要向這些小黃鴨學習,碰到困難不害怕,要做一名堅強勇敢的孩子。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揉一揉、團一團、壓一壓的方法制作蛋糕,並選擇相關的輔助物進行裝飾。

2、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玩泥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餐盤墊人手一份;各色粘土;裝飾用吸管、毛根;

2、歌曲《生日快樂》;

3、邀請一位大班的小朋友扮演過生日的人。

活動過程:

一、談話:生日快樂。

1、播放《生日快樂》歌: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一首什麼歌曲?什麼時候唱這首歌?過生日的時候我們要吃什麼好吃的東西?你吃過的生日蛋糕是什麼樣的?

2、師小結。

二、引導幼兒感知生日蛋糕的形狀、色彩以及圖案、造型,激發塑造、裝飾生日蛋糕的興趣。

1、出示生日蛋糕圖:大家看看這些是什麼呀?你覺得它們漂亮嗎?為什麼?為什麼這些生日蛋糕的顏色不一樣呢?你喜歡什麼顏色的生日蛋糕?

2、創設情境:一位大班的小朋友哭著走進來:“今天是我的生日,可是爸爸媽媽都出差了,沒有人給我買生日蛋糕,我不開心!小朋友,你們幫幫我,好嗎?”師: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幫這位小姐姐嗎?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做蛋糕師傅,幫這個小姐姐做一個生日蛋糕好嗎?

3、教師簡單示範。老師先來做一個,看看小姐姐喜不喜歡:我要給小姐姐做一個彩色的蛋糕,先拿一團泥揉一揉、團一團,變成一個球,再輕輕壓一壓,注意不能壓得太扁了,這一層是蘋果味道的,再拿一團泥,可以和剛才那團一樣大,也可以稍微小一點,用同樣的方法壓扁,放在第二層,這是香蕉味道的,再做一層……看看蛋糕上還缺了什麼呀?對了,要插上生日蠟燭。最後,還可以裝飾上巧克力豆、奶油。

三、幼兒創作。

1、討論:你們想幫姐姐做什麼樣的生日蛋糕呢?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適當適時地介入並給予針對性的引導。

四、為小姐姐送上生日蛋糕。

播放《生日快樂》歌,在為小姐姐慶祝生日的歌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對於泥工活動很感興趣,彩泥色彩豐富,一塊泥放在手裡搓圓、捏長,幼兒非常喜歡,通過泥工教學活動,不僅能使幼兒掌握一些簡單的塑造物體形象的方法和技能,並能增強幼兒手的協調性、靈活性,促進其智力的發展。因此設計此課。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捏、團、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蝸牛。

2.初步瞭解蝸牛的外型特點,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3.初步激發孩子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橡皮泥、火柴若干、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手指遊戲《小蝸牛》引入主題。

二、欣賞蝸牛圖片,瞭解蝸牛外形特點

1.師:“今天蝸牛寶寶來到了我們班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蝸牛寶寶長的什麼樣的?”

2.播放多媒體課件,師作簡單解說。(蝸牛在散步、在睡覺、在微笑等)

3.討論蝸牛的外形特徵。師:“剛才我們看了好多的蝸牛寶寶,它們長什麼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身體、貝殼、觸角:蝸牛的身體是怎麼樣的啊?身體是長長的,小腦袋是大大的,尾巴是細細的;小腦袋上還長著兩個觸角;蝸牛的背上還馱著一個像貝殼一樣的房子,這個房子什麼形狀的呀?圓圓的,一圈一圈的。)

三、教師示範講解

1.展示活動工具:橡皮泥、火柴。

師:“今天我們也要來做蝸牛,猜猜可以用什麼來做蝸牛呢?哇,橡皮泥也能做蝸牛呢!小眼睛要亮起來了,看看我是怎麼做蝸牛的。

2.師示範講解

(一)注意要點:我們先選一種顏色的橡皮泥把它捏軟,放到手心裡,手心對手心團成球,然後搓的長長的做蝸牛的身體,剛才說了蝸牛的小腦袋是大大的,我們搓小腦袋的時候稍微輕一點,蝸牛的尾巴是細細的,我們搓的時候稍微重一點。並結合兒歌:“小朋友和顧老師一起來試試看,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來捏一捏,團一團呀團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條,一頭粗來一頭細,蝸牛身體長又長”進行教學。你看,蝸牛的身體錯好了嗎?(提醒幼兒蝸牛的身體一頭大一頭小)

(二)注意要點:蝸牛的身體做好了,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了呀?對,要做蝸牛的小貝殼了。我們再選另一種顏色的橡皮泥搓長,剛才說了,蝸牛的房子是一圈一圈的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做蝸牛的殼。並結合兒歌:“我們小朋友也一起來試試看好不好。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來捏一捏,團一團呀團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條,搓成條後捲一捲,捲一捲,捲成蝸牛小貝殼。蝸牛的貝殼做好了沒有?我把貝殼放到蝸牛的身體上。

(三)看看,還少了什麼呀?哦,忘記做蝸牛的觸角了。蝸牛的觸角可以用什麼來做呢?顧老師再小朋友的桌上還放了一根一根的火柴棒,我們就用火柴棒來做蝸牛的觸角。哎,蝸牛有幾個觸角呢?我們就取兩根火柴棒,輕輕地插到蝸牛的小腦袋上。看,我們的蝸牛做好了嗎?給我鼓鼓掌吧!

四、引導幼兒操作。

1.提出明確的要求。師:“這隻蝸牛寶寶很想找朋友,我們來幫他做一些小夥伴好嗎?橡皮泥、火柴是做蝸牛寶寶的,小朋友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別人爭搶好嗎?”

2.和孩子一起製作蝸牛,注意用兒歌引導幼兒。

3.重點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五、展示作品。

幼兒送蝸牛寶寶回家,滲透幼兒保護動物的情感

師:“這裡是蝸牛的溫馨小家,請幼兒將做好的蝸牛搬到小家裡來。”

六、小結。

今天蝸牛寶寶很開心,因為小朋友們幫它找到了這麼多的好朋友。顧老師還帶來了兩個蝸牛,看看是什麼做的?

原來還有很多材料都是可以做蝸牛的呢,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也一起來做做蝸牛吧!

幼兒園小班泥工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嘗試用搓、壓、剪的方法制作並裝飾圍巾,知道圍巾是冬天保暖的日常用品,體驗製作圍巾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圍巾圖片;長方形的圍巾範例;面泥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

冬天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圍巾上幼兒園。今天,老師也帶了一些特別的圍巾,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圍巾圖片)

小結:原來圍巾有不同的花紋、顏色、長短和材料。冬天戴上圍巾不但給我們帶來溫暖,各種各樣的圍巾還能把我們打扮得更加漂亮。

二.裝飾圍巾

過渡:森林裡要開一家圍巾商店,很多動物都要來買,老闆小兔來不及做那麼多圍巾,我們一起來幫忙吧。(出示範例)

1.老師示範

(1)先用面泥搓成一條長長細細的,再壓扁;

(2)用其他顏色的面泥通過小點點、線條等組成圖案有規律的排列在一條細細長長的面泥上;

(3)用剪刀在細細長長的面泥兩端剪成條狀,圍巾就製作成功。

2.幼兒製作

老師提供裝飾花樣的步驟圖,幼兒自選圖案用面泥裝飾圍巾。

小結:在一條圍巾用幾種連續花樣裝飾會更漂亮。

三.交流分享

1.(教師分類展示作品)集體欣賞作品,請個別幼兒介紹裝飾的方法。

2.鼓勵幼兒到區角活動中繼續嘗試設計各種花樣的圍巾。

小結:今天每個小朋友都動腦筋,製作了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圍巾,都很美。以後在區角活動中再可以試一試,製作更美的圍巾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