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趣味拼搭》

幼兒園大班教案《趣味拼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趣味拼搭》,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趣味拼搭》

幼兒園大班教案《趣味拼搭》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2、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是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絡。

2、難點:幼兒在感受過程中關鍵點是對於不同圖形中共用邊的感知與理解。

活動準備:

火柴棒若干根、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大家想不想學呀?

2、出示兩個三角形,提問:它是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師變魔術:我要拿走一根火柴棒,還剩幾根?我用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兩個三角形,你們信嗎?

4、誰看出了其中的祕密?為什麼五根火柴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因為它們有一條公用邊,它叫“公用邊”)

(二)教師啟發幼兒用火柴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徵。

1.請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兩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範)

2.請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個別幼兒示範)

3.請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個別幼兒示範)

(三)幼兒操作活動,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1.出示記錄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1)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正方形。

(2)將你搭出的圖形畫出來。

(3)記錄你所用的火柴棒的數量。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進行指導。

3.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班級進入區域繼續利用我們的棒來繼續變魔術,用最少的火柴棒搭出五個三角形。

活動反思:

1.讓數學變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為什麼學生喜歡這節活動課,因為這節課直觀形象,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像玩遊戲一樣,有趣好玩。所以,數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數形結合,用動畫片中的人物創設情境,聯絡生活中的數學等就是讓數學變得好玩一點,學生積極性才高。數學教學應該向語文課學習,讓學生能感知數的靈動,讓數學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2.數學要多讓學生操作。

數學教學中,儘量讓學生多操作,多動手。學生在操作中感受會更深。滾一滾,如果要對低年級的學生說是很難說清楚的,但學生動手滾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就是讓學生多操作。

3.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

有人說感覺器官用的越多,記得就會更牢固。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手去摸,動手去堆,用眼睛觀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器官。

4.瞭解學生,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

低年級學生在用語言表達數學問題時,有時候不太準確,這時候就不要強求學生記住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可以等一等,現階段只要讓學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讓學生討論。

不要小看這些小孩子,他們思維活躍,想法多樣,只要你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會精彩演繹。在搭一搭這個活動中,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搭出哪些物體,學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給與了肯定和表揚。

幼兒園大班教案《趣味拼搭》2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2.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塑料棒。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看,(教師出示塑料棒),這是什麼?(塑料棒)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變個魔術,仔細看哦!

(二)教師講解“公用邊”

1、那請小朋友來看看,黑板上有幾個三角形呀?(兩個)

2、兩個三角形由幾根塑料棒拼搭而成的?(6根)6根塑料棒拼搭成兩個三角形,一共六條邊。

3、那我準備要變魔術了,我拿掉一根塑料棒還剩幾根?*(5根)那你們相不相信我用5根塑料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仔細了!(教師操作移動)

4、成功了嗎?我用5根塑料棒也拼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麼前面我用了六根塑料棒而現在我就用了5根塑料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呢?為什麼?誰已經看出來了?(兩個三角形共用一條邊)個別幼兒上來指認。

5、原來這根棒塑料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是不是這樣呀!原來上面的三角形用到了這條邊,下面的三角形也用到了這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把這條邊叫“公用邊”,小朋友一起來念一念!

6、小結:這根棒塑料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是這兩個三角形的一條公用邊,小朋友聽清楚了嗎?

(三)幼兒第一次操作:教師啟發幼兒用塑料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徵。

1.那現在老師請小朋友用公用邊這個魔法來變魔術,聽清楚我的要求:請你用六根塑料棒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老師在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塑料棒,請小朋友拿出六根塑料棒在桌子上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聽清楚了嗎?開始

2.剛才老師看見許多小朋友都搭成功了,那請小朋友上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搭的?你的三角形在哪裡?正方形在哪裡?他搭的對嗎?

3、請你告訴小朋友哪條邊是兩個圖形的'公用邊?他找對了嗎?

4、誰和他搭的不一樣?請你也來介紹一下!你來找找哪條邊是它們的公用邊?

5、小結:原來六根塑料棒能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公用邊。

(四)幼兒第二次操作

1、你們想不想再變一個?(想)瞧,現在有幾根塑料棒了?(7根)老師請小朋友用7根塑料棒來搭一搭,搭出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聽清楚了嗎?那先請小朋友把桌子上的塑料棒收一收,再拿出一根塑料棒搭出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那現在請小朋友去試試吧!

2、好了嗎?有沒有搭成功?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是怎麼搭的?幼兒操作後,提問:兩個正方形在哪裡?一個長方形在哪裡?對嗎?

3、那你知道兩個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裡?(幼兒畫出)那誰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裡?

原來它們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它們共同組成了長方形和正方形。

4、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豎著或橫著)正方形在哪裡?長方形在哪裡?那誰知道(豎著或橫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裡?你有沒有找到?

(五)幼兒第三次操作:

1、你們真能幹,那你們想不想再來挑戰一次?

2、要求:請你用剛才老師教你的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塑料棒搭出五個正方形。

3、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五個正方形在哪裡?你用了幾根塑料棒?請一位幼兒演示。有沒有人和他不一樣?是不是五個正方形?他搭的對嗎?

(六)幼兒第四次操作:

小朋友真厲害,現在我們在挑戰最後一個,請你用最少的塑料棒搭出五個三角形,你們能行嗎?那小朋友回家試試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趣味拼搭》3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

2、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分析:

重點:是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絡。

難點:幼兒在感受過程中關鍵點是對於不同圖形中共用邊的感知與理解。

活動準備:

火柴棒若干根、記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魔術,大家想不想學呀?

2、出示兩個三角形,提問:它是由幾根火柴棒拼搭成的?

3、教師變魔術

(二)教師啟發幼兒用火柴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徵。

1.請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兩個三角形。

2.請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3.請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

(三)幼兒操作活動,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1.出示記錄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進行指導。

3.活動評價。

(1)幼兒評價:拼得是什麼圖形?誰拼得好?為什麼?

(2)教師評價:表揚會應用公用邊的原理、注意用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較多圖形的幼兒。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班級進入區域繼續利用我們的棒來繼續變魔術,好嗎?

活動反思:

1.讓數學變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為什麼學生喜歡這節活動課,因為這節課直觀形象,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像玩遊戲一樣,有趣好玩。所以,數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數形結合,用動畫片中的人物創設情境,聯絡生活中的數學等就是讓數學變得好玩一點,學生積極性才高。數學教學應該向語文課學習,讓學生能感知數的靈動,讓數學教學變得豐富多彩。

2.數學要多讓學生操作。

數學教學中,儘量讓學生多操作,多動手。學生在操作中感受會更深。滾一滾,如果要對低年級的學生說是很難說清楚的,但學生動手滾一下,不言自明。包括數學教學中常用的剪一剪,折一折,畫一畫,比一比,就是讓學生多操作。

3.要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

有人說感覺器官用的越多,記得就會更牢固。這節課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手去摸,動手去堆,用眼睛觀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器官。

4.瞭解學生,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學。

低年級學生在用語言表達數學問題時,有時候不太準確,這時候就不要強求學生記住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可以等一等,現階段只要讓學生有所感知就行了。如平面,曲面等。

5.放手讓學生討論。

不要小看這些小孩子,他們思維活躍,想法多樣,只要你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會精彩演繹。在搭一搭這個活動中,我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可以搭出哪些物體,學生搭出了很多新奇的造型,我都給與了肯定和表揚。

小百科:趣味,漢語詞彙。意思是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興趣的特性;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