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例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例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範例6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學習兒歌,理解內容,能流暢地背誦,感受家庭中親情的溫暖。

活動準備:

教學圖片和全家合影照片。

活動過程:

1.看照片,感受家庭中親情的溫暖,請幼兒拿著照片,說說家中都有誰。教師提問:小朋友,照片上都有誰?(孩子們會說有爺爺~奶奶……)

2.幼兒相互欣賞照片並介紹自己家中的成員。教師:請小朋友相互欣賞小朋友的全家照,並向小友介紹自己的家人。

3.看圖片,學習兒歌,教師出示兒歌圖片,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幼兒欣賞。教師提問:兒歌的`名字是什麼?兒歌裡都有誰?教師配上動作,朗誦兒歌,教師提問: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家?爺爺奶奶對你怎麼樣?爸爸媽媽怎樣對你的?(很愛我)大家在一起是怎樣的情景(高高興興,很快樂!)幼兒看圖片,跟教師一起說兒歌。老師大聲說,幼兒小聲說。幼兒大聲說,教師小聲說。分男,女二組朗誦兒歌。

4.教師提問: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裡人都很愛小朋友,那麼小朋友應該怎樣對待爺爺~奶奶呢?怎樣對待爸爸媽媽,你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5.教師小結: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們要尊敬長輩,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個懂禮貌,愛勞動的好孩子。

6.請幼兒聽音樂《我有一個幸福的家》一起哼唱著歌曲結束。

7.活動延伸:幼兒可把兒歌有感情地朗誦給家人聽,可以學唱歌曲《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要"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來吸引幼兒,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走、跑、跳、鑽、爬等各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棍子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孩子非常喜歡拿來玩耍,尤其是男孩子。怎樣將孩子喜歡的物品作為體育教學活動的素材呢?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發現,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長們讓孩子"以車代步"的現象增多,孩子的腿部力量有所下降。因此,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我根據棍子的特點,結合小班幼兒的現狀及年齡特點,以單人玩、雙人合作玩跳棍子游戲等方式,鍛鍊幼兒各種跳的動作。讓幼兒在玩耍中腿部力量得以得到鍛鍊,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二、活動目標: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自由探索木棒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創新與合作能力。(認知)

2.在玩木棒過程中,發展幼兒走、跑、鑽、跳等能力。(技能)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用木棒遊戲的.快樂。(情感)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重點:發展幼兒走、跑、鑽、跳等能力

活動難點:自由探索木棒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創新與合作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多次玩木棒

2.物質準備:頭飾、木棒人手一份、音樂

四、說教法:

下面說教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1、示範模仿法2、操作法3、啟發引導法4、情境教學法等幾種方法相結合,動靜相結合。

五、說學法:

再來說學法,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①嘗試法②遊戲練習法③小組合作法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有4個環節: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2、自由探索,尋找玩法;3、嘗試玩法,體驗多人合作玩木棒的快樂;4、放鬆活動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孩子們,今天媽媽收到森林大王的來信,它邀請我們到動物王國去參加聯歡會,現在我們趕快出發吧!

(2)聽音樂,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做運動。

2.自由探索,尋找玩法。

(1)讓幼兒自由玩木棒,尋找各種玩法。

(2)初步探索不同玩法,滿足玩的慾望

師:哇,你們看,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們都來了耶,它們今天為什麼要來啊?因為它們說我們的金箍棒可厲害了,它能變成好多好玩的東西。它們要來看看小二班的小朋友是不是愛動腦筋,能把金箍棒變出什麼好玩的東西。來我們一起表演給它們看好不好?(好)(師:不過,你們要注意安全哦,不要碰到你的夥伴們聽明白了沒有啊?

(3)教師觀察幼兒活動,引導幼兒觀看其他幼兒玩法,肯定幼兒的想法,對幼兒與眾不同的玩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4)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玩法介紹給大家並演示。

師:小朋友剛才是怎麼玩的?想出了幾種玩法?(小馬跳、槍、飛機起飛等等玩法)師幼一起模仿。

3.嘗試玩法,體驗多人合作玩木棒的快樂。

(1)幼兒將木棒結合起來,想出合作玩的方法。

幼兒:把木棒擺成"小河"雙腳立定跳;男女分別拼正方形和三角形;棒子做成門,部分小朋友從下面鑽過去等等。

(2)小結:孩子們真棒,用金箍棒變出了好多好玩的東西,而且還會合作地玩,真不錯。

4.放鬆活動(1)師幼聽音樂做放鬆活動。

師:孩子們,時間不早了,我們趕快回家去吧!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大家!

課後反思:

動物是孩子們特別感興趣的的東西,由此入手,我以動物園談話匯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匯入到初讀課文,到識字、讀文答題,每個教學環節都滲透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充分地把讀書權教給學生。另外,我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身份,讓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導地位。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種顏色配色後發生變化。

2、積極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活動準備:

1、繪本《小藍和小黃》

2、紅、黃、藍三種顏料水各10瓶、一次性塑料杯、色卡、毛巾、紙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故事講到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變成綠色時,請小朋友想一想,他們會跟爸爸媽媽怎麼說這個好訊息?

二、分組驗證(一)投放藍色、黃色顏料瓶,請小朋友動手驗證,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是否真的會變成綠色。

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要求)2、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3、教師小結:藍色和黃色抱在一起真的會變成綠色(出示色卡)。綠色真漂亮,讓我想到了氣球是綠色的,你們想到什麼是綠色的?

(二)再投放紅色顏料瓶,請幼兒進行配色遊戲,感知多種配色方案1、請小朋友分組,進行配色活動。(做好常規要求)2、請幼兒交換場地,進行另一種配色活動。

3、請小朋友說一說,變出的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4、教師小結:藍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紫色,黃色和紅色抱在一起會變成桔色(出示色卡)。紫色真漂亮,還有什麼物品是這個顏色的?你還知道什麼漂亮的顏色?

四、尋找顏色是啊,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各種各樣漂亮的`顏色,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會這麼美麗。我們到外面去找還有什麼漂亮的顏色,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1、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複述故事

2、喜歡講故事,並能夠在集體前大聲講述故事

活動準備:《小豬蓋房子》系列圖片

重點難點:能夠在集體前大聲講述故事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說出故事的內容:有個關於小豬的故事,叫什麼?記得他們是怎樣蓋房子的?後來發生了怎麼事情?

2、介紹活動內容,鼓勵幼兒講故事。

3、老師站在合適的位置,拿著《小豬蓋房子》的系列圖片,請幼兒講述故事。第一遍時請4~5名幼兒講述,教師講他們困難的'部分;第二遍時,請2名幼兒同時講;第三遍時,請名幼兒講述。

4、活動結束後,鼓勵幼兒的進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動物一直是孩子們所喜愛的,特別是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對動物的叫聲、喜歡吃什麼等等非常好奇。因此,我根據孩子們的愛好,安排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比較熟悉的幾種小動物的叫聲以及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培養孩子熱愛小動物、保護動物的慾望。

2、引導幼兒練習聽訊號向指定的方向跳或走,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幻燈片、魔棒、幾種常見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匯入:出示幻燈片,和小朋友一起說說這些動物怎麼叫,它們喜歡吃什麼。

2、魔棒變變變:用魔棒把小朋友變成一種動物,然後讓小朋友學出這種動物的叫聲。

3、和小動物做遊戲:講解遊戲內容:遊戲開始,老師說“輕輕走,輕輕跑,我的小貓喵喵喵!”這時,幼兒立即向小貓家跑去,邊跑邊學小貓叫。教師提到什麼動物,幼兒就向什麼動物家跑去。(規則:幼兒要在教師說完兒歌以後才可以跑。遊戲反覆進行3—5遍,看孩子游戲的興趣結束遊戲。)

4、遊戲:給小動物送食物。根據動物圖片,找到動物的家,並把喜歡吃的食物貼到相應的家裡。

5、看幾種動物圖片,回家查資料看看這些動物喜歡吃什麼?引起孩子們繼續探索的興趣,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幼兒對扮演小動物的角色都很感興趣,大部他幼兒也都會用動詞說短句,但是在回家的過程中有些幼兒的動作做的.不對,不夠協調。因此,我覺得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這樣調整:活動前的經驗準備要更充分,讓幼兒瞭解更多有關動物的活動方式。在平時的活動中要加強幼兒的體能煅煉,發展各肢體的平衡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找找的過程中發現圖形的不同(大小、形狀、顏色),提高觀察、分類的能力。

2.能用簡單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四種圖形、房子背景圖、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跟著音樂找朋友,碰一碰。

2.選選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寶寶。

剛剛我們玩了什麼遊戲?跟誰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有四個圖形寶寶看了也想玩這個遊戲,可是它們都不能動,能不能請小朋友幫幫它們?(能)那好,圖形寶寶已經在桌子上等著你們了,等會兒請小朋友們都去看一看,選一選,記住每個小朋友只能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寶寶,音樂停止的時候就要回到座位上來。(教案:)記住,選幾個?(一個)好了,請去吧!(幼兒自主選取圖形,老師幫忙。)

二、感知圖形的特徵--找朋友。

1.引導幼兒介紹自己選的圖形。

師:回到座位的小朋友可以和邊上小朋友說說你選了什麼樣的圖形寶寶?我們來介紹一下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誰來說?

2.引導幼兒感知圖形特徵,根據圖形特徵分類。

(1)根據形狀分類。

師:小朋友看得真仔細,把圖形上上好多祕密都發現了,有的圖形是方形的,有的圖形是圓形的,那哪些寶寶找的圖形是方形的,把你們的圖形寶寶舉起來給我們看看,(教案:)旁邊的小朋友看看,他們的圖形寶寶是不是方形的啊?方形寶寶和方形寶寶是好朋友呢,好朋友來碰一碰,我們都是方形的好朋友。

師:哎呀,我的圖形寶寶不高興了,我是圓形的,那我有沒有好朋友呢?誰跟我的圓形是好朋友?來!我們圓形的朋友也來碰一碰!我們都是好朋友。

(2)根據大小分類。

師:咦?剛才圖形寶寶說了,它們不只形狀一樣的是好朋友,還有其它一樣的好朋友呢?有嗎?我都沒發現,你們有發現嗎?

幼:有的圖形大,有的圖形小。

幼:哎呀,我怎麼不懂呢?能不能請你們的圖形寶寶找到一樣的朋友碰一碰,讓我看看,也許我就懂了。(能)好的,請站起來!準備,開始。

師:老師還是不太明白,你們能說一說你給圖形寶寶找的是哪個朋友?它們哪裡一樣?

那我的圖形是大是小,(大的')還有誰是大的圖形寶寶,舉起手來看一下。哇,這麼多啊,大圖形跟大圖形是好朋友,那除了大的圖形還有什麼圖形寶寶呢?

(3)根據顏色分類師:我們剛剛找了形狀一樣的圖形朋友和大小一樣的圖形朋友,小朋友們,你們還能發現圖形寶寶其它的朋友嗎?

幼:我的圖形是藍色(黃)顏色的師:哇,他真厲害,他發現藍顏色的圖形和藍顏色的圖形也可以做好朋友,那藍顏色的圖形碰一碰,做好朋友。哪還有什麼顏色的圖形寶寶?

教師:我們剛才幫圖形寶寶找了好多好朋友,顏色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形狀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大小一樣的圖形是好朋友。哇!圖形有這麼多的好朋友啊!

三、根據特徵分類--圖形寶寶去做客。

1.觀看圖形家,認識標識圖形寶寶想邀請它的朋友們去做客,來看看寶寶們的家這是誰的家啊?你怎麼知道的?

2.提出要求每個圖形寶寶都有自己的家,圖形寶寶說啦:我只邀請身上有跟我一樣特徵的朋友,進來的時候要說清楚你哪裡跟我一樣,我才能放你進來!

啊?這麼難的,讓我試試!我的圖形寶寶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是大的還是小的?那我可以去哪個圖形寶寶家裡?

四、結束活動:

圖形寶寶已經在家裡等你們了,你想帶它到哪裡做客呢?它們哪裡是一樣的?請小朋友們帶上你的圖形寶寶去朋友家做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