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8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彙編8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認真傾聽故事,較快地掌握故事前半部分的主要內容,發現故事中的合理線索。

(二)能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創造性地、合理地續編出故事的結尾。

(三)在合作創編故事中,能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有積極參與創編故事的興趣,並自信地將自己續編的故事用較準確連貫的語言講述出來。

二、教學準備

有老虎形象的錄影,有大公雞、小猴、小白兔和小牛在森林裡玩耍的錄影;漢字卡片《老虎來了》;拉線教具、沙插教具、磁吸教具各若干;錄音機、帶,實物投影儀。

三、教學過程

(一)提出本活動內容,引起幼兒的興趣。

1.通過實物投影在電視熒屏上出現森林的背景,提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這森林是誰的家?”

2.播放“老虎吼叫”的錄音,問:“聽,這是什麼聲音?是誰來了?你覺得老虎怎樣?”並在熒屏上投出:“老虎來了”幾個漢字,讓幼兒認識。

3.師:“今天老師要講《老虎來了》這個故事給你們聽。”

點評:開頭環節設計有新意,教師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較生動地引出本活動的內容,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

(二)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要求幼兒留心傾聽,儘快記住故事內容。

1.教師有感情地配合動作講述故事,提示:“聽清楚故事的前半部分講了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2.提問故事名稱及上述問題後,教師繼續作啟發性提問:

(1)“小動物玩得正高興,突然誰來了?”

(2)“這個故事老師只講到‘老虎來了’, 你覺得這個故事完了嗎?如果你是小兔、大公雞、或者是小猴、小貓,碰到老虎時你會怎樣?”

3.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觀看錄影,加深對故事中所提供線索的理解。

點評:通過老師聲情並茂的故事講述和生動有趣的動畫故事錄影片,幫助幼兒儘快地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內容。教師還通過讓幼兒代入故事角色的設問,去了解幼兒遇到突發事的心理狀態,活躍了幼兒的想象思維。

(三)讓幼兒合作創編故事結尾,要求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創編故事,並能自信地將創編故事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出來。

1.教師:“老虎來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接下來請你商量一下,編出後面的故事情節。”

2.讓幼兒互相議論,教師巡視指導,然後幫助幼兒歸納出幾種可能出現的故事結局。

3.提供插沙、拉線、磁吸等學具材料,按上述不同結局分成若干小組,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小組的活動,提出自己的觀點,豐富故事的情節。

教師按不同結局的小組提出指導:

(1)小動物想出了什麼辦法來打跑老虎的?

(2)小動物怎樣逃跑才能躲避凶猛的大老虎?

(3)為什麼老虎跟小動物們做了好朋友?

(4)老虎是怎樣捉到小動物的?

4.教師分別到各組指導,對個別自信心不足、膽怯的幼兒給予鼓勵,併為他們提供錄音機,引起他們的興趣,鼓勵他們將自己的意見錄下來。

5.鼓勵各組幼兒將自己組所編出來的故事結局向其他組的幼兒講述。

6.集中幼兒,然後每一組幼兒請一個代表出來將自己組續編的故事講述出來,教師作簡單的評析。

點評:提供多種學具材料,讓幼兒自選、合作創編故事結局,幼兒的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幼兒互相講述和向客人老師講述創編故事的環節,充分為幼兒提供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使幼兒的自信心得到培養。此外,這裡除幼兒自由發表意見外,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故事續編,幼兒的合作、商討等社會性行為得到較好的鍛鍊。

四、活動延伸

把各種動物的頭飾和道具投放到活動區中,在平時活動中讓幼兒自由組合,引導幼兒通過扮演角色理解體驗動物形象及它們的性格特徵。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一天,許真小朋友帶了一隻玩具機器貓來幼兒園,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哇,是機器貓啊,它的大口袋裡有好多寶貝呢!”“如果是真的機器貓就好了,我讓它幫我變一個奧特曼。”“我想讓它幫我變好多冰淇淋。”孩子們興致勃勃的議論著,看到他們交流得這麼開心、熱烈,我想:何不順應孩子的興趣,創設一個真實和豐富的語言應用情境,既能滿足滿足他們的表達需要,又能促進其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於是,我設計了語言活動――《神奇的泡泡》。

二、設計理念:

1、活動內容的選擇――依據幼兒的興趣愛好

“所有的智力活動都依賴於興趣”依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活動內容,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幼兒都特別喜歡看科幻動畫片《機器貓》,喜歡機器貓――小叮噹這個角色,嚮往機器貓有著能實現願望的神奇萬能的寶貝。整個活動以機器貓的“神奇的泡泡”貫穿,幼兒的思維始終被其牽引,注意力得到長久的維持。

2.活動環節的設計――遵循幼兒的學習特點

中班的幼兒具體形象思維仍然占主導地位。教師藉助鮮活、形象的教具,為幼兒創設了“想說”的環境。可愛的機器貓大布偶對幼兒很有吸引力,連平時不太喜歡和同伴交談的幼兒都喜歡對機器貓說說自己的想法。形象逼真,色彩鮮豔的實物貼絨圖片,從良好的視覺效果上激發了幼兒的表達慾望。活動環節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逐層拓展,“看看、說說――猜猜、說說――想想、說說――畫畫、說說”使幼兒的思維從具體形象上升到抽象理性,教學過程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3.整合多種活動形式――滿足幼兒表達慾望

在語言活動中,綜合的教育手段能更好的實現教育目標。“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相互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綱要》)因而要求“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拓展幼兒的經驗,提供語言發展的條件”。本活動實現了語言和藝術領域的整合。繪畫是一種形象語言,它既表徵圖象又表徵語義,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幼兒自由想象後,教師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想象的內容,使幼兒的思維空間更加開闊。最後集體創編歌表演,既讓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發揮,又讓幼兒的自我表現慾望得到進一步滿足。活潑動感的音樂把幼兒的情緒再次推向高潮,活動在高潮中自然結束。

4.提供寬鬆自由的語言環境――注重師幼互動

《綱要》要求: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寬鬆自由,積極互動的語言交流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他人交談,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安全,愉快,寬鬆的語言環境是建構積極有效互動的基本前提。在幼兒看看,猜猜,想想,畫畫,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時,教師支援,鼓勵,吸引幼兒大膽,自由的和同伴,和老師,和“機器貓”進行交流,為幼兒提供了較多的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活動中,教師帶著“機器貓”走近幼兒身邊,傾聽他們的談話,蹲下來和他們交談,讓幼兒感動親切,平等,信賴,同時,教師還注意積極地評價幼兒的語言,保護好幼兒語言交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活動目的:

1.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想象,樂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2.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想象的事物,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活動準備:

“機器貓”大布偶一隻;《機器貓》音樂磁帶一盤“機器貓吹泡泡”背景圖兩幅;貼絨教具兩套;每組一張大圖畫紙(紙上畫有五光十色的泡泡若干);每組水彩筆、蠟筆若干。

五、內容與指導:

一“機器貓”布偶引入,激發興趣

我們的好朋友“機器貓”來了,它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寶貝,它能變成我們想要的許多東西。

(評析:可愛的機器貓大布偶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視線,加上教師神祕的口吻,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註定性和積極性。)

二看看,說說

1.出示貼絨教具一(立體實物圖片):機器貓吹出的第一串泡泡變出了什麼?(皮球、小熊貓、鞋子、鮮花、芭比娃娃、鬧鐘、搖搖車、漢堡包)

2.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回答)

(評析:色彩繽紛的機器貓吹泡泡背景和形象直觀的貼絨圖片,充分調動了幼兒的視覺感觀,使幼兒產生了表達的需求,急於表達,樂於交流。)

三.猜猜,說說

1.出示貼絨教具二(正面為各種顏色的“泡泡”,反面為立體實物圖片):機器貓吹出了第二串泡泡大家來猜猜,這些泡泡會變出什麼?(幼兒自由猜測,師鼓勵幼兒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表述自己的想法,師揭示圖片驗證幼兒的猜測。(或者由幼兒自己揭示圖片進行驗證)

3.師生共同小結:泡泡可真神奇,能變出吃的,玩的,用的,生活中有的和生活中沒有的各種東西。

(評析:幼兒很喜歡“猜一猜”的遊戲形式,在一次次的揭示圖片驗證自己的想法時,當驗證結果和自己的猜測相符時,幼兒顯得得意而滿足,當驗證結果出乎意料時,幼兒也感受到另一份驚喜。此時,幼兒的參與表達的慾望更加強烈,每個幼兒都躍躍欲試,活動氣氛十分熱烈。同時,教師的小結,幫助幼兒整理散亂的經驗,澄清內在關係,使之上升到較為抽象的理性認識高度,為下一個環節的想象和表達拓寬了思維,使接下來的想象有了方向又有廣闊的空間。)

四.想想,說說

1.機器貓吹出的第三串泡泡能變出小朋友喜歡的東西,你希望它給你帶來什麼?你想用它來做什麼?(幼兒分組交流,師帶著“機器貓”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同伴和老師,或者機器貓。)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願望(師鼓勵幼兒說出與眾不同的想法)

(評析:教師為幼兒創設了開放的思維空間,孩子們不僅能依據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進行表述,而且大膽展開想象,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無奇不有。教師對他們的想法給予充分的肯定,對於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則不予過分的強調,關鍵在於重視孩子參與的過程。)

五.畫畫,說說

1.幼兒自由想象,分組作畫(同組幼兒在“神奇的泡泡”的背景圖上共同作畫,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積極參與,富有個性地作畫)

2.幼兒自由參觀,相互交流畫面內容(師和“機器貓”一起,和幼兒共同參觀,交流)

(評析:嘗試用繪畫的形式具體表現想象的內容,重在讓幼兒進行創造想象,發展想象力。孩子們有的畫動物,有的畫卡通人物,有的畫生活用品,有的畫交通工具,可見孩子們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分組作畫後的自由參觀、交流,不僅給幼兒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機會,由創造了表現語言才能的機會。)

六.集體創編歌曲《機器貓》,歌表演結束活動

1.大家都很喜歡《機器貓》的歌,我們把想要實現的願望編進歌詞,和機器貓一起表演吧。

(選用《機器貓》的音樂旋律,引導幼兒把自己的願望編進歌詞)

我有一個好朋友,

它呀就是小叮噹

它能讓我實現所有所有的願望

我要一個大蛋糕(一隻小花貓)

它就帶來大蛋糕(小花貓)

有了這個朋友多呀多麼地快樂

2.師生一起隨音樂邊唱邊表演,愉快結束活動。

中,師生共同表演,有助於調節活動氣氛,動靜交替。不僅使活動更加完整連貫,而且滿足了幼兒愛表現的願望。活動雖然結束,但幼兒的身心仍然沉浸在自由和快樂中。)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運用連貫、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語言講述照片的內容。

2、感受照片所表現內容的多樣性。

3、體驗與人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的照片:示範講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三張有益於幼兒經驗拓展的照片:智慧樹劇照、全家福照片、劉翔比賽的照片。

2、幼兒準備自己的照片2——3張,課前請家長和孩子共同交流、回憶有關照片的內容。

3、為了提高幼兒講述的興趣,佈置照片展覽會,為幼兒創設了想講、願意講的環境氛圍,這可以使幼兒在有聲有色的講述過程中身臨其境,受到感染與教育。

4、自制一本相簿。

5、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組織幼兒參觀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內容。

1、提出參觀的要求:“參觀的時候,請你找一找哪張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講一講你的照片上有誰?是在什麼地方拍的,當時你的心情怎麼樣?”

2、幼兒參觀,同伴間互相講述,教師瞭解幼兒講述的大致情況,給予個別幼兒恰當的指導。

(二)教師示範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師示範講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師:“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遊時拍的一張照片。放假的時候,我和我的孩子來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們沿著臺階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樹、綠綠的草和五顏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頭,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極了!我們爬了好長時間,終於爬到山頂了。我們高興地說:‘我們爬到山頂了,我們勝利了!’”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講述的要點以及講述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裡有誰?”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麼時候去了什麼地方?”

(3)“我們看到裡什麼?說了什麼?心裡覺得怎麼樣?”

(三)教師啟發、引導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各類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現的不同內容,體驗大膽講述、與人交流的快樂。

1、個別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師:“誰願意去選一張自己的照片,將照片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幼兒一:“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張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裡收穫了許多花生,我和爸爸幫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剝花生給我吃,我說:‘奶奶,我幫你剝。’我剝不動就用牙齒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機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齒咬花生的樣子給照下來了。”

幼兒二:“這是我過五歲生日時我媽媽帶我到小天使影樓拍的一張照片,我特別喜歡奧特曼,就拉著媽媽跟奧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紀念,我大聲喊‘打敗怪獸’媽媽祝我生日快樂!後來,媽媽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媽媽……”

孩子爭先恐後地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內容真實、有趣、完整。

2、講述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師為幼兒準備了他們在幼兒園各項活動中拍攝的照片,如:春遊、運動會、六一團體操表演等,孩子們都能快樂地、用完整、連貫的的語言講述,而且講述內容生動、有趣,是孩子記憶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經驗遷移,講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兒頻道智慧樹節目的劇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非常開心、快樂、幸福!拍張全家福作為留念……)

(3)劉翔比賽的照片。(劉翔哥哥在參加跨欄比賽,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飛一樣,獲得了世界冠軍……)

4、自選照片,再次與同伴與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類整理,製作班級相簿,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導幼兒為照片歸類、整理。

“每一張照片不僅可以講述一個好聽的故事,還可以幫助我們記住一件事情,每一張照片都很珍貴,我們應該將它儲存好。”請幼兒按照片拍攝的地點歸類、整理。

2、製作班級相簿,分享活動的快樂。

這些照片裝在一起,給它加個封面就做成一本相簿了,這是我們的班級相簿,我們還會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裡面,我們還要繼續講照片的故事。

(五)活動延伸:

繼續收集照片,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由講述。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一、遊戲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各種材料製作各種服裝

2.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3.激發幼兒對美的探索

二、遊戲準備

1.各種舊報紙、舊掛曆、舊塑料袋、一次性的雨衣、檯布、各種彩紙、邊帶、色繩等。

2.收集新穎各異的服裝和少數民族娃娃。

3.剪刀每人一把,漿糊、抹布若干。

三、遊戲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時裝店”,指導幼兒觀察各種時裝和民族娃娃,提示這些服裝的'裝飾特點,如對稱、圓、點、邊、條紋、線、圖形、散點、不規律等裝飾的方法。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容詞表達穿著這些服飾的感受,如色彩斑瀾、五顏六色、嬌豔、美麗大方、文雅、簡樸、線條流暢、蕭灑大方等詞。

2.教師幫助幼兒複習一些製作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幼兒欣賞作品,教師參與幼兒講評。請幼兒講述:我的時裝是怎樣設計的,用什麼材料和採用怎樣的裝飾特點,體現什麼特色。(高雅、優美、寬鬆、瀟灑大方……)

5.活動延伸:教幼兒如何走臺步,如何展示服裝。請幼兒穿上自己製作的時裝展示給其他老師和同學們看。

四、遊戲評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5—6歲的幼兒,這時的孩子語言表述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逾越,孩子們的言語表達有了自己的思維、表達方式和想法,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多種形式的教育方法和內容的變化都要隨著幼兒的發展和需要來變化,於是,順應孩子們的興趣、結合幼兒的特點,我們嘗試了下面的語言教育形式進行探索與嘗試。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表達語言的連貫性,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若干。

[活動流程]

談話吸引興趣——分別出示圖片啟發幼兒聯想大膽講述——揭開整張圖片的謎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非常想看老師準備了什麼圖片。

二、教師分別出示不同內容的圖片。

(一)、看第一張圖“雞冠”(“你看像什麼呀?”)幼兒回答教師不做講評。

(二)、看第二張圖“公雞頭”(“這個公雞你們想想它會站在哪裡呢?做一些什麼事情呢?)幼兒回答,教師啟發引導但不做評價。

(三)、看第三張圖“公雞站在欄杆上,窗外還有兩個小朋友”(“圖上的小孩在幹什麼?站在哪裡?)幼兒回答,教師啟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四)、看第四張圖“孩子站在屋裡的椅子上”(“這是什麼?‘門’門外會有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啟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五)、看第五張圖“房子的外面有些小動物”(“這是些什麼小動物,圖上還有些什麼樣的房子?這是個什麼地方?”)幼兒回答,教師啟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六)、看第六張圖“玩具房子、積木”(“你看到了什麼?這個人會是誰?”)幼兒回答,教師啟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七)、看第七張圖“穿黃衣服的小姑娘在玩玩具”(“你們在這張圖上還應該發現一個小東西,對,你們說會是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啟發引導但不做講評。

(八)看第八張圖“一個人拿了一本書”(“你們看到了什麼?他手裡拿的到底是什麼?這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這個人拿了一本書坐在搖椅上,搖椅可能會在什麼地方?”)

(九)看最後一張圖“一艘船”。

三、完整把故事講一遍。幼兒自己講,自己交流,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語言活動,思路新穎,打破原來教師灌輸的`思想概念,在活動中教師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和幫助者引導者,大大提高了幼兒進行語言活動的興趣,改變了以往幼兒不願張嘴不敢發言的情況。圖片的準備是把一幅圖片從小範圍一點點擴大,吸引了幼兒的視線,幼兒自然很願意的投入到語言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勇敢、積極的發言,而且許多孩子的想象非常離奇,最大限度的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想象力。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情節,並能感受大熊從難過——感動的心理變化。

2、知道不欺負別人、樂於幫助別人才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活動準備:幻燈片、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匯入:

今天也是森林城一年一度的擁抱節,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好朋友,大熊準備要去擁抱它的每一個朋友,那應該是件很快樂的事啊,可是大熊卻哭了,大熊為什麼哭呢?請你們來猜一猜?那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吧!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一)欣賞第一段故事:

1、故事裡講了哪些小動物,他們為什麼都不願意和大熊擁抱呢?它是怎麼樣說的?

(1)我們一起來學習故事裡的小動物的話,你們來當大熊,我來當三個小動物好嗎?

(2)男女生分組學習對話

(3)請四個小朋友上前面來練習對話請爸爸媽媽當大熊,你們當小動物。

2、是啊,去揪袋鼠的尾巴、去拔小兔的蘿蔔、仗著自己力氣大,去欺負小動物,大熊的這種做法好嗎?這樣做可真不好。

3、大熊繼續往前走,走著走著,他還會遇到誰呢?他們又為什麼不願意和大熊擁抱嗎?

4、幼兒想象創編、表演對話、角色體驗,體驗大熊與小動物之間的情感。(讓孩子想出4——5種小動物來)

(二)欣賞第二段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這一路上,大熊遇到了很多的小動物,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和大熊擁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樹旁邊,心裡非常非常的難過。天黑了,大熊回到家晚飯也沒有吃,他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一直到結束……

(1)當沒有一個朋友和大熊做朋友時候,大熊的心裡感到怎麼樣?難過了會怎麼樣呢?

(2)後來是誰來了呀?他們來幹什麼呢?小動物們都來和大熊擁抱了,大熊此時的大熊心裡面感到怎麼樣呢?

(3)小結:剛開始,小動物們都不願意和他擁抱,所以,他傷心地哭了,後來,小動物都來和大熊擁抱了,所以他感動的地哭了,因為朋友們原諒了它,它又有了好朋友。

經過這一次擁抱節,小動物們學會了原諒別人,大熊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後不能欺負小動物,而是應該多幫助別人,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好朋友。

(4)那他以後可以怎麼樣幫助別人,才能有更多的朋友呢?

三、完整的講述故事:讓我們把這個好聽的'故事講一講好嗎?

四、感受擁抱的快樂

原來擁抱別人和給別人擁抱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呀,你想擁抱誰呢?下面就讓我們和你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老師去抱一抱,親一親吧。

附故事:小熊的擁抱節

今天,是森林城的一年一度的擁抱節,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朋友,大熊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和100個朋友擁抱。

一大早,大熊就出門了,他遠遠的看見小袋鼠慢悠悠地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袋鼠,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袋鼠轉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老是踩我的尾巴。”

大熊往前走,他看見小兔子一蹦一跳地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兔子,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兔子轉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上次把我的蘿蔔全都拔光了。”

大熊又往前走,他看見紅狐狸大搖大擺的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迎上去:“紅狐狸,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紅狐狸轉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仗著力氣大,老是欺負小動物。”

大熊繼續往前走,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和大熊擁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樹邊,心裡面非常非常的難過,連眼淚都快要掉下來了。

天黑了,大熊晚飯也沒吃,一個人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

“篤篤篤”,是誰在敲門呀?大熊慢吞吞地走過去開門,門一開,大熊驚呆了!小動物們全來了,他們在門外排著隊,微笑著看著大熊,一個個張開雙臂說:“大熊,祝你擁抱節快樂,我願意做你的好朋友。”他們一個接著一個跟大熊擁抱,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才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大熊真的感動了,他後悔地說,“我以後再也不欺負你們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目標:

1、能根據動物的特徵及生活習性,想象動物能為人們做些什麼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2、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表達個人見解,大膽地講述,

3、感受幫助別人的樂趣,增進喜愛動物的情感。

準備:

1、動物胸飾若干。

2、課件:動物,我們的朋友

3、音樂:動物世界

4、摘蘋果、搬木頭、過河的標記

過程:

一、匯入課題,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動物樂園要舉行動物狂歡節,我們也換裝稱自己喜歡的動物去參加,可是,老師聽說,動物樂園的動物和別的動物園的動物不一樣,那兒的動物會幫助人們做許多的事情。(引起興趣)

2、組織幼兒討論:你是什麼動物?有什麼本領?能幫助人們做什麼?(匯入課題)

二、分段播放課件,幼兒觀看課件,分段講述,運用插問,幫助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較連貫地表達個人見解。

1、老爺爺身上很癢猴子幫助老爺爺撓癢癢,讓幼兒初步感受是用本領去幫助別人。

(1)老爺爺身上很癢,什麼動物會撓癢癢?

(2)你怎樣幫助老爺爺撓癢癢?

(3)誰幫老爺爺撓癢癢會最舒服呢?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心目中出最會撓癢癢的動物——猴子,及選猴子的理由。)

(4)要怎樣給老爺爺撓癢癢?(請小動物學猴子給老爺爺撓癢癢)

2、小動物用自己的本領幫助姐姐取回紅絲巾,幼兒得出經驗:可以用小動物們自己的本領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1)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姐姐的紅絲巾被風吹到樹上去了。)

(2)小姐姐的心情怎樣?她會說什麼?

(3)想一想,你是什麼動物,你能幫助姐姐嗎,你怎樣幫助姐姐呢?(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本領幫助別人。)

(4)誰能最快幫姐姐取回絲巾呢?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能最快幫姐姐取回絲巾的動物及理由。)

3、引導孩子們換個方向思考:具有什麼本領的動物可以幫助媽媽抱寶寶,從而加深體驗。

(1)這是什麼地方,她正在幹什麼?(一位阿姨抱著小寶寶逛商店,走的很累了。)

(2)阿姨需要什麼幫助?你能幫助阿姨嗎?請你說說你是怎樣幫助阿姨的?(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幫助阿姨的。)

(3)誰幫阿姨抱寶寶,最安全,阿姨最放心?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理想的動物及理由。)

4、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真棒!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人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鼓勵幼兒和好朋友商量交換胸飾。

三、通過解決問題,啟發幼兒根據動物們的`特徵及生活習性,想象他們可以幫助人們的情景。

1、幼兒觀看圖片,進行討論。(摘蘋果、幫木頭、過河)

教師提問:圖上的人們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什麼幫助?(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自由討論。)

2、教師請小動物說說,你願意幫助誰?怎麼幫呢?

3、教師小結有什麼本領的動物幫助了誰,做了什麼事情?表揚動物朋友,鼓勵幼兒向樂於助人的小動物們學習。

四、引導幼兒創造性想象講述。

1、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能幫人們做很多的事情,我們大家都應該愛護它們。請你想一想,動物還能幫我們做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行講述,教師播放動物幫助人們的圖片,增長幼兒的知識。)

2、動物狂歡節開始了,幼兒隨音樂快樂的舞蹈。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老師:(笑盈盈的環視學生,走進學生中間,瞧瞧這個,看看那個,心領心會的點點頭。)我有個發現,徐*同學穿上了漂亮的花毛衣,郭**同學穿上了帥氣的夾克,馬**同學穿上了牛仔,真神氣!……哦,原來現在已經——(老師拖長聲調給學生製造思考的空間)秋天了!(學生和老師一同說出秋天)。是秋天來了!在你眼裡,秋天是什麼樣兒的呢?

學生:秋天到了樹葉黃了,落了。(師插:像給大地鋪上了……學生接著說)地毯。)(師讚許的鼓勵:說的真好!)

學生:風一吹,感覺有點冷。(師:千萬要注意加衣服,要不,(老師學著廣告語說:感冒了怎麼辦?)學生會心的笑)

學生:果子都成熟了。

老師:你說“都”,能不能告訴我們都有哪些果子。學生三言兩語說開了:有蘋果、梨子、桔子……西瓜(學生說)。

老師:(走到說西瓜的學生身邊)我猜,你一定特別喜歡吃西瓜。

學生:夏天才有西瓜。

老師向全體學生:秋天也有西瓜,現在科學技術特別發達,一年四季都不愁沒水果吃了。

老師:是啊,在老師眼裡,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你們瞧!

(老師在黑板上貼上蘋果樹樣圖,樹上掛滿了蘋果,每個蘋果背面都有一個拼音字母,學生驚喜的歡叫起來)

老師:每個蘋果裡都有一個祕密,誰來揭開這個祕密呢?

(學生踴躍上前摘蘋果)

學生:我們發現蘋果上有字母b、p、m、f……還有d和t。

老師:b、p、m、f是咱們早就認識的朋友,d和t是新朋友,你們在那兒認識它們的?

學生:(驕傲的說)我媽媽教我認識的……

老師:真了不起。沒上學就懂得這麼多知識。難怪聲母“d”要到咱們班來作客呢?(師奇怪的轉個身:咦!“d”呢!)我叫它的名字也許它就出來了(師示範d的讀音)。看來d的架子真大,得勸勸,誰來?

學生(大聲叫):“d”,出來!

老師:瞧你,凶巴巴的,“d”早嚇走了。

學生:對待客人要有禮貌。

老師:你來試試吧!(佩服的望望學生)

學生:“d”,請你來一(1)班做客,我們歡迎您。

老師:做到有禮貌,還必須把客人的名字喊正確,要不它可不高興。(師講解讀的要領後指名讀d)

學生:“d”,我願意和你做朋友,請你快點出來吧?

老師:(師戴上“d”的趣味頭飾,粗聲粗氣的說),大家好,我就是d,你們真聰明,我也願意和你們做朋友。我還給你們帶來另外一位朋友“t”。

(老師換上“t”的頭飾,手拿一張白紙,讓學生觀察,對著紙讀“d”和“t”。讀“d”時,紙不顫動,讀“t”時,紙顫動。學生試著讀,體會發音時送氣的輕重。)

(d和t板書在黑板上)

老師:d像個什麼?

學生:錄播機像d圓圓的肚子,天線像一豎。

學生:我在吹泡泡時,我拿著的吸管像“d”的`一豎,吹出的泡泡像“d”的左邊的大半圓。

學生:d像我們班上的撮(cuō)箕。(用手指)

老師糾正:cuō箕,讀第一聲。盛垃圾用的。

老師:學生們的想象真豐富,那你覺得“t”像什麼?

學生:“t”像小傘把,

學生:“t”像個小鉤子。

學生:“t”像是在跳舞的美人魚。

(播放CAI:d和t的變形圖形。)

老師:你們真聰明,一定可以用d和t編個順口溜。

老師:我先說一個,馬蹄印子,d,d,d。

學生:我吹泡泡,d,d,d。

學生:我用攝箕,d,d,d。

學生:肚兒圓圓,d,d,d。

老師:“t”也可以編好多順口溜。

學生:小傘把兒,t,t,t。

學生:小魚跳舞,t,t,t。

老師:同學們真能幹,誰願當“魔術師”,拼一拼(d和t零散部件)

學生動手拼出了d、b、q、p、t、f。

老師引導區別d和b、q和p、t和f。

老師先將d、b、q、p擺放在一起:“你發現它們有什麼不同?”

學生:半圓的方向不同。

學生:d的半圓在左邊,b的半圓在右邊,q的半圓在左邊,p的半圓在右邊。

老師:把t和f提放在一起,t和f又有什麼不同。

學生:一個小鉤在下面(師:誰的小鉤在下面)t的小鉤在下面,f的小鉤在上面。

老師:小鉤的方向是一樣嗎?

學生:是一樣,都像右邊彎。

老師指導書寫(教師示範,學生書空口述)

老師:聲音中也有d

師生一起律動:小汽車:dīdīdī(做握方向盤狀)

小馬跑:dēdēdē(做握僵繩狀)

門鈴響:dūdūdū(做聆聽狀)

小鼓響:dadada(做敲鼓狀)

老師:d和韻母家族的a、i、u、e是好朋友,它們在一起就會發出美妙的聲音。

遊戲:戴有d和t頭飾的同學和戴有a、i、u、e頭飾的同學(自由組合)相拼。老師配上聲調,變換聲調讀。

老師:d和t就要回聲母王國去了。d和t有一句話說。

CAI:同學們,我們已經是朋友了,千萬別把我忘記了,我還會再來做客的。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