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大與小,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1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能辨別生活中圓形的物體。

2.嘗試用各種圓形材料進行印畫,初步感受大小虛實不同的圓形組合的畫面效果。

3.願意在集體中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創作的快樂。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幼兒熟悉並瞭解生活中的各種圓形物體;學唱歌曲吹泡泡吹泡泡用的材料。多媒體課件吹泡泡。

活動過程:

一、感知體驗

1.教師出示吹泡泡的遊戲材料,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玩吹泡泡的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教師播放吹泡泡的音樂,鼓勵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玩,和泡泡玩一玩、追一追、抓一抓。

3.引導幼兒觀察泡泡,感受各種泡泡的形狀以及大小顏色的不同變化。

4.播放課件並欣賞名畫《無題》中豐富的色彩。

二、探索發現

1.出示範創意畫紙和各種瓶蓋、水粉臉顏料,鼓勵幼兒探索各種圓形物品變出泡泡的方法。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提示水粉顏料的.操作常規。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壓印的方法和步驟。

三、創作表現

1.教師提示印畫要求,鼓勵幼兒自選材料和顏色,在各自的創意畫紙上大膽印畫。

2.幼兒印畫,教師巡迴指導。

指導要點:引導幼兒注意畫畫的疏密;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材料、多種顏色的顏料進行壓印;提醒幼兒手不要接觸顏料,用完一種材料後放回原位,以免弄髒衣服和桌面。

四、欣賞評議

1.將幼兒的作品集中展示,引導大家共同欣賞。

2.鼓勵幼兒說一說:你印出了哪些顏色的泡泡,這些泡泡聚在一起給你怎樣的感受?

3.播放歌曲《吹泡泡》,引導幼兒繼續玩吹泡泡的遊戲,體驗創作成功的樂趣。

教學反思:

活動以其生動活潑的內容、豐富多彩的形式吸引著幼兒的熱情參與,發展著幼兒的個性和能力。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從幼兒的生活與興趣出發。

總之要認真對待每一次教研活動,認真做好每一次教育活動的準備工作包括備課、教具準備等。努力學習新方法、新理念,共同提高音樂教學活動質量。共同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2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的大小,知道大與小的區別。

2.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大的給大大熊,小的給小小熊"。

3.能愉快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熊和小熊圖片、小禮物和大禮物、小帽子和大帽子、小房子和大房子的圖片各一張、PPT材料一份。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1.師: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兩位好朋友(出示大大熊和小小熊)他們一隻叫大大熊,一隻叫小小熊。大大熊說:"我喜歡大大的東西"。小小熊說:"我喜歡小小的東西"。

2.師:你們猜猜誰是大大熊,誰是小小熊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大大熊大,小小熊小)二、情境創設,加深理解。

1.師:大大熊和小小熊很喜歡小二班的小朋友們,想請小朋友到他們家裡去做客,你們願意嗎?

2.師:他們走啊走啊,可是呀,大大熊和小小熊迷路了,不知道他們的家在哪裡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大大熊的家是那一個嗎?我請小朋友上來先送我們的大大熊回家好不好?送的時候要說:"大房子住大大熊"。(請幼兒上前送大大熊回家)那小小熊的家又是哪一個呢?誰來幫它找一找?(幼兒送小小熊回家,教師引導幼兒說完整)3.師:大大熊和小小熊都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他們可高興了,今天呀還是他們的生日呢,小兔子送來了生日禮物,可是呀,他們的禮物都放在了一起,搞不清誰哪個禮物是大大熊的。哪個禮物是小小熊的了。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麼?

我請小朋友來送禮物給我們的大大熊和小小熊,誰願意?送的時候要說:大禮物給大大熊/小禮物給小小熊(集體再說一遍)4.師:他們得到了禮物,真開心呀,拆開禮物一看,原來是一頂漂亮的帽子,他們在屋子外面玩遊戲慶祝生日,一不小心,帽子都掉在了地上,這兩頂帽子呀長的一模一樣,他們搞不清哪一頂是大大熊的哪一頂是小小熊的`了。小朋友你們知道麼?我請小朋友來送帽子給我們的大大熊和小小熊,誰願意?送的時候要說:大帽子給大大熊,小帽子給小小熊(集體再說一遍)5.師:大大熊和小小熊找到了帽子,可開心了,他們說小二班的小朋友們真聰明,讓我們來表揚一下自己吧。

三、鞏固理解1.(教師出示PPT)師:大大熊和小小熊生日會上來了許多小動物,我們來看看都有誰?

2師:這是誰啊?(小兔子和大兔子)你們看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大,一個小)出示小狗,小豬以此類推四.佈置作業。

1.師:你們看老師這裡還有許多大大熊和小小熊掉在外面的的東西呢。我們把來把他們找出來吧!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準備了一大一小兩隻熊,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隻熊大,哪隻熊小,這一環節結束後,讓幼兒把兩隻熊送到事先準備好的兩間房子裡,並強調大熊喜歡住大房子,小熊喜歡住小房子,幼兒很快地比較出了房子的大小並把兩隻熊分別送到他們住的房子裡。到了給兩隻熊送禮物的環節,我說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們給他們送些禮物好不好,記住了大熊喜歡用大的東西,小熊喜歡用小的東西,我們送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說"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可是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許多幼兒不會把這句話連貫地表達出來。第三個環節是今天大熊和小熊的客人來了,讓幼兒通過客人小動物來進一步鞏固大小的認識。

通過上課,我意識到本次活動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首先我的聲音還不夠響亮,我需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音量,使每個幼兒都能聽到都能被我吸引。然後在佈置作業那一環節我沒有考慮周全,我只是讓幼兒明白作業裡物體的大小,但是沒有教他們怎麼做這個作業,導致在後來的作業中,有一些小朋友不會做,不知道應該怎麼做,這個是我的一個失誤,也提醒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每一環節的設計都要準確細緻。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3

目 標:

1、通過對小烏龜大背殼的聯想,嘗試用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體驗創編活動的快樂。

準 備:課件。

關鍵點:對堅硬的龜殼進行聯想,嘗試用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環 節:

1、經驗交流,引入主題。

(1)這是什麼?(背殼)(2)又厚又硬的大背殼對小烏龜來說有什麼用?

2、過渡:下面我們就來聽故事“小烏龜的大背殼”。聽聽故事裡小烏龜的大背殼有什麼特別的.用處。

3、聽聽講講,理解作品。

(1)故事裡的小烏龜為什麼經常感冒?

(2)小松鼠不肯睡樹洞,松鼠媽媽看見滾來的大背殼,想想她會把大背殼當成什麼?大背殼為什麼能當小松鼠的搖籃?

(3)猜猜小烏龜聽了小山羊的話會怎麼做?為什麼?

(4) 大背殼黑黑的,全是藥味。這樣的大背殼對生病的小烏龜來說會有什麼用處呢?傾聽故事結尾。

(5)你喜歡小烏龜嗎?為什麼?

4、小結:小烏龜十分善良,把自己的大背殼借給別人,幫了別人的大忙,真了不起,也因為這樣它得到了意外的收穫。

5、續編結尾,激發想象。

(1)小朋友,小烏龜的大背殼除了像搖籃、鍋子,還像什麼?(鳥窩、車子、雨傘……)

(2)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有一個半圓形的大背殼,你還想將大背殼借給哪個小動物?這個小動物可以用它做什麼呢?接下面我們一起來編故事。 老師先來編一段。下面請你像老師這樣將“小烏龜的大背殼”這個故事繼續編下去。幼兒自由編講。

(3)請個別小組代表講故事。

附:故事《小烏龜的大背殼》

小烏龜一生下來就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因為它除了有一個小背殼之外,還有一個又厚又硬的大背殼,大背殼太大了,經常掉下來,一掉下來小烏龜就會感冒。

有一天小烏龜走著走著,忽然被一塊小石頭絆了一跤,大背殼骨碌一聲就掉了下來,向前滾去。小烏龜追呀追,遠遠的看見松鼠媽媽正在哄寶寶睡覺,寶寶哭著不肯睡樹洞。

松鼠媽媽正犯愁呢!看見滾來的大背殼,她就用繩子將大背殼吊起來做了個小搖籃。

松鼠寶寶笑眯眯地睡進搖籃裡,一會就睡著了。小烏龜打了個大噴嚏,驚動了松鼠媽媽。

松鼠媽媽趕緊把寶寶抱出來,對小烏龜說:“謝謝你的大背殼,讓我的孩子睡得那麼香” 小烏龜把大背殼背在背上連忙說:不用謝!不用謝!

小烏龜走著走著,遇見了小山羊。小山羊愁眉苦臉的說:爺爺病了,沒有鍋子熬藥。

小烏龜想了想,把大背殼借給了小山羊。回家之後就感冒了。

小烏龜正病著呢,小山羊來還大背殼了。

這時的大背殼已經薰得黑黑的,都看不出原來的摸樣了,再聞一聞全是藥味。奇怪的是,小烏龜一背上大背殼就有精神了,再喝一杯水,感冒就好了。小烏龜想:一定是山羊爺爺熬藥的時候,把藥熬到大背殼裡去了,要不然自己的病怎麼會好得那麼快呢!果然,以後小烏龜感冒了,只要一背上大背殼,病就好了。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4

活動過程:

(一) 幼兒相互打招呼。

1、 託三班、託四班幼兒分別坐在場地周圍。

2、 託一班、託二班幼兒分別由教師帶領排成長隊走到託三班、託四班幼兒跟前問好:

3、 幼兒坐成一個小方形。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認識新朋友了,有託一班的小朋友、託二班的小朋友、託三班的小朋友和託四班的小朋友。

(二) 一起唱歌

1、 大家一起唱《新年好》、〈生日歌〉、〈找朋友〉、〈〈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幾首歌。

2、 個別能幹的幼兒上前演唱自己喜歡的歌。

(三) 遊戲:木頭人

1、 教師抽幾名託一、託二幼兒進行遊戲。

2、 選幾名託三、託四幼兒與託一、託二幼兒進行遊戲。

3、活動幼兒逐漸的增多,儘量組織各班幼兒交叉著一起玩遊戲。

(四) 遊戲:找朋友

1、 抽個別能幹的幼兒進行遊戲。

2、 教師鼓勵每一名幼兒都參加遊戲。

(五) 遊戲:趕小豬

幼兒坐成一個大方形:

1、 託一班男孩子示範遊戲。

師:“我是趕豬人,我養了一群小小豬,我請託一班的男孩子過來當我的小小豬。”

2、 各個班輪流遊戲。

提要求:1、指導每一名幼兒像小豬一樣爬到終點。

2、幼兒以教師唱〈懶小豬〉這首歌為幼兒開始爬的.指令。

(六) 總結

提問:

1、玩的高興嗎?

2、跟那個班的小朋友一起玩了?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5

活動目標:

1.學會通過目測法、重疊法比較大小不同的兩個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遊戲使幼兒初步體會到生活中大與小的運用,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貓和小貓模具、大小不同的'模型皮球、盤子、汽車、一些常見的物品如釦子、瓶子等。

活動過程:

創設遊戲情境,激趣匯入

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大貓小貓來小朋友家做客了,(出示背景圖片與模具)哪一隻是大貓?哪一隻是小貓呢?引導幼兒進行比較。

實際操作,學習常見的比較方法

出示帽子,引導幼兒分別用目測法、重疊法進行比較大小後,按大小分別送給兩隻貓。

出示小球,用目測法比較大小後,送給兩隻貓。

出示小汽車,用重疊法比較大小後,送給兩隻貓

三、鞏固練習

給小兔家的其他物品比較大小(釦子、毛球兒、藥瓶兒)出示實物讓幼兒感知物體的大小。

四、活動延伸:

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找找“大”和“小”。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有大和小的概念。

2.讓幼兒自己能分辨大小。

3.鍛鍊幼兒的思維反應。

4.大膽說出自己對的理解。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自己能分辨

活動準備

用紙板做兩個空心的方框。大的一個,小的一個。

活動過程

活動匯入:小朋友們,今天有兩個朋友來我們班做客,我們來認識一下吧。

孩子們圍成一個圓圈,老師拿出道具,介紹新朋友跟同學們認識。老師拿出大方方,和小方方。讓孩子們觀察,看看孩子眼中誰是大方方,誰是小方方,分組討論。

讓幼兒講講自己家裡有沒有大方方和小方方。例如冰箱和微波爐

老師示範,

大方方和小方方

老師講大方方,老師就跳進大方方里面。老師講小方方。老師就跳進小方方里面。

讓幼兒活動,老師講幼兒跳,老師講大方方幼兒就跳進大方方里面,老師繼續講大方方,幼兒還在大方方里面原地跳,老師講小方方,幼兒就跳進小方方里面,老師講大方方,幼兒又跳進大方方里。隨意講大方方,小方方,讓幼兒跳。

分組活動,讓幼兒講,幼兒跳。

最後讓幼兒評一評誰跳的最準確。

教學反思

這一次活動充分的掌握了幼兒好動的天性,讓幼兒在動中學習,在玩中度過。同是鍛鍊了孩子的聽力和思維敏捷度。

但是當眼耳腳三者齊用時有的就手忙腳亂了。當孩子聽到大方方時跳進小方方的。

如果再讓我活動,我會讓孩子在生活中在多看看,在自己的玩具中找找大方方和小方方。

小百科:小形容事物在體積、面積、數量、力量、強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較的物件。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7

活動目標

1、知道大與小的概念,學會區別、比較物體的大小。

2、學習按物體的大小特徵進行分類擺放。

活動準備

1、大魚和小魚教具(或卡片、貼上)若干

2、小魚缸和大魚缸(或用熟料瓶自制簡易透明魚缸)各1個

3、海洋世界掛圖1張

活動過程

一、參觀海洋世界

1、教師:今天我們去參觀海洋世界,那裡有好多美麗的魚兒,我們去看看吧。

教師出示海洋世界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中魚的大小。

2、教師:你們看這些魚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老師現在變個魔術,把圖中的小魚請出來。

教師出示大魚和小魚的教具。

3、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教具,引導幼兒發現魚兒大小的不同。

教師出示大魚教具說:這是大魚。

教師出示小魚教具說:這是小魚。

4、教師請2—3位幼兒上前選出一大一小兩條魚,鼓勵幼兒說出哪條是大魚,哪條是小魚。

教師將大魚小魚模型隨機分為幼兒,每人一個,讓幼兒與夥伴合作,通過對比直觀感受魚的大小。

二、遊戲:大魚抱小魚

1、教師:我們來一起玩一個大魚抱小魚的遊戲。

現在,讓老師

看看誰拿到的是大魚教具,誰是小魚教具。

當老師說大魚時,拿到大魚教具的小朋友就站起來,當老師說小魚時,拿到小魚教具的.小朋友就站起來。

2、教師請幼兒將大魚或小魚教具用膠帶粘在額頭上,扮演大魚和小魚。

老師請扮演大魚的小朋友圍一大圈,扮演小魚的小朋友圍一小圈,小圈在內,大圈在外,

幼兒前後相互拉著衣角。

教師引導兩隊幼兒繞圈走,幼兒邊走邊說"大魚抱小魚",當老師大聲說"大魚抱小魚啦",

拿大魚的小朋友就去抱住拿小魚的小朋友。

三、魚兒回家

1、教師出示一大一小2個魚缸。

教師:這是魚兒的家,小朋友們告訴老師這裡有幾個魚缸?這兩個魚缸有什麼不一樣?

哪個大,哪個小?

教師:大魚住在大魚缸,小魚住在小魚缸。魚兒們累了,它們要回家了,現在小朋友送魚兒回家吧!

2、教師引導幼兒將大小魚教具取下,然後鼓勵幼兒將大魚放入大魚缸裡,小魚放入小魚缸裡。

教師從旁指導。

有效提問:

(1)魚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這兩條魚,哪條是大魚,哪條是小魚?

(3)兩個魚缸有什麼不一樣?

有用詞彙:大、小、比較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8

活動名稱:《大茶壺、小茶杯》

年齡段和領域:小班社會

活動目標:

1.瞭解泡茶的過程,知道茶壺與茶杯的大小關係。

2.能創造性的根據兒歌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3.在遊戲中感受禮貌接待客人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茶具的功用和簡單的泡茶過程。

難點: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活動準備:

1.音樂《大茶壺》。

2.PPT課件《大茶壺、小茶杯》。

3.茶池、茶壺、茶杯、水壺等泡茶用具。

活動過程:

一、一一出示泡茶用具,瞭解茶具的.功用,對比茶壺和茶杯的大小,引起幼兒興趣。

1.他們是什麼?你知道他們是用來做什麼的嗎?

2.茶壺和茶杯哪個大?

小結:茶壺、茶杯、茶池這些工具都是用來泡茶的!

二、教師演示泡茶,幼兒簡單瞭解泡茶的過程。

1.教師演示泡茶過程: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後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倒入一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

2.遊戲“小熊來了”,引導幼兒學說禮貌用語。

三、結合自身經驗,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的大茶壺,鼓勵幼兒模仿大茶壺和小茶杯的樣子,

1.鼓勵幼兒模仿大茶壺倒水

提問:(1)在生活中你見過茶壺嗎?你見過的茶壺長什麼樣子?

(2)可以把你自己變成一隻大茶壺嗎?哪裡是大茶壺的身體、蓋子、把手、壺嘴?大茶壺怎樣倒水?

2.鼓勵幼兒模仿小茶杯的樣子。

提問:(1)小茶杯長的一樣嗎?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你能學一學小茶杯的樣子嗎?

四、分組遊戲“請客人喝茶”,會用簡單的禮貌用語接待客人,在遊戲中感受接待客人的樂趣。

師:略咚咚,長預鹿一家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也來請他們喝茶吧。

1.幼兒兩兩結合,分別扮演大茶壺和小茶杯,進行遊戲“請客人喝茶”。

2.男生女生交換角色繼續遊戲。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品嚐茶水,讓我們跟著老師一起去喝一杯茶休息一下吧。

課後反思:

活動開始時通過讓幼兒認識茶具、觀察老師泡茶引起興趣,幼兒初步瞭解一些茶具的功用,瞭解泡茶的基本過程。幼兒大膽想象,發散思維,創造性的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並通過遊戲“請客人喝茶”知道了我們要使用禮貌用語接待客人,感受禮貌接待客人的樂趣。

在創造性表現大茶壺的樣子時,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的經驗和自己的喜好,大膽做出身體動作來表現,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本次活動,不僅讓幼兒瞭解了泡茶過程,還通過大膽用身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增強了其自信心。而且,在遊戲中知道了我們在接待客人的時候要使用禮貌用語。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9

活動目標:

1、運用視覺觀察物品的特徵。

2、增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1、描繪物體顏色、形狀、用途等特徵的'謎語若干。

2、生活中常見物品,如鍾、書、球、牙刷等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教師念謎語,幼兒猜謎。請猜對的幼兒說說它是根據什麼猜出來的。也可請自願的幼兒來說謎語給其他幼兒猜。

2、編謎語:請幼兒觀察教師手中的物品,說說他有什麼特點。教師與幼兒一起把這些特點編成一個謎語。幼兒嘗試自己編謎語,把自己編的謎語說一說,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來。

活動建議

教師在提供觀察用的物品時,宜儘量選取有特徵(如顏色、形狀、大小、質感等)的物品,以便幼兒觀察。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10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的句子講述四季中小松鼠幫助別人的情節。

2.能根據圖片以及教師的語言提示,講述畫面的只要內容。(集體備課修改:《指南》語言4-5歲目標:能根據連續畫面提供的資訊,大致說出故事的情節。)

3.願意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1.課件:《小松鼠的大尾巴》。

2.松鼠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松鼠課件,引發《小松鼠的大尾巴》話題。

1.教師:(集體備課修改)這是誰的尾巴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是誰呀?

2.教師:小松鼠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你知道它的大尾巴有什麼用嗎?

3.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知道的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二)教師出示教學課件,引導幼兒初步瞭解畫面內容。

1.教師鼓勵幼兒看圖說說:畫面上有誰?小松鼠在幫誰做什麼?

2.教師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三)教師逐一出示教學課件,採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瞭解講述的思路。

1.教師:畫面上有什麼?這是什麼季節?

2.小松鼠出門去,看見了誰?他怎麼樣了?

3.小松鼠說了什麼?他用大尾巴做什麼?

4.鼓勵幼兒按提問的思路,逐一講述畫面的內容。

(四)啟發幼兒想象故事情節,講述畫面內容。

1.教師:接下來是什麼季節?在這個季節裡,小松鼠會用他的大尾巴做什麼呢?

2.教師出示教學課件啟發幼兒看圖講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助別的小動物的情節。

(五)採用分組的方式,讓幼兒輪流接說散文,感知散文優美的意境。

(六)教師帶領幼兒看教學課件完整地講述畫面內容。

1.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講述畫面。在講述過程中,教師採用等待、留空等方法讓幼兒填空,講述教學課件內容。

2.指圖邊朗誦散文,幼兒欣賞。

(七)引導幼兒仿編小松鼠用大尾巴幫助別人的情節。

1.小松鼠的`大尾巴真神氣!想一想,小松鼠還會用他的大尾巴幫助誰呢?

2.醒幼兒用上述思路,講述仿編的故事情節。

(八)組織幼兒討論,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1.教師:小松鼠用他的大尾巴幫助了小雞、蝸牛、小兔子,這些動物高興嗎?

2.教師:小松鼠幫助了別人,他自己心裡高興嗎?為什麼?

3.教師:你在什麼時候,接受了別人的幫助?別人幫助你,你心裡覺得怎樣?

4.教師:你在什麼時候幫助過別人?幫助了別人,你感覺高興嗎?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鼓勵幼兒幫助同伴和他人,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1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角色對話。

2、能找到物與物之間的相似性。

3、在遊戲的情境中體驗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教學背景松樹林和葵花叢圖片

2、小松鼠大獅子圖片各一張、小松樹和大葵花圖片各一張

3、青蛙、螳螂、烏龜胸飾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我們都玩過捉迷藏的遊戲,那誰來說說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呢?有兩個小動物也特別喜歡玩這個遊戲,看他們是誰?(出示小松鼠和大獅子圖片)他們長得都很特別,小松鼠的尾巴是什麼樣子?大獅子的`臉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1、(1)第一段講到“小松鼠這裡躲躲那裡躲躲”。師:你們來扮演大獅子和這隻小松鼠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教師把小松鼠圖片藏在松樹林裡)小松鼠藏好了,它藏哪裡才不會被你們發現呢?我們一起把它喊出來好嗎?師幼齊喊:小松鼠,你在哪裡,快出來吧!

(2)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松鼠,老師扮演大獅子,我們一起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師幼表演。

2、(1)第二段講到“啊嗚,我在這裡呢”。師:你們再來扮演小松鼠和這隻大獅子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教師把大獅子圖片藏在松樹林裡)大獅子藏好了,它藏哪裡才不會被你們發現呢?我們一起把它喊出來好嗎?師幼齊喊:大獅子,你在哪裡,快出來吧!

(2)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松鼠,一個小朋友扮演大獅子,一起來玩捉迷藏的遊戲好嗎?幼兒表演。

3、第三段講到結束。師:小松鼠和大獅子聰明嗎?為什麼你覺得他們聰明?(因為他們會躲到和自己長得相似的地方,而且還會相互表揚自己。)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四)“捉迷藏”遊戲。

1、師:今天還來了其他的小動物,有青蛙小姐,螳螂姑娘還有烏龜先生,他們想要在青草叢、石頭地和荷花池裡玩捉迷藏的遊戲,請小朋友們選一個喜歡的動物,躲到不容易發現的地方。好,你們去躲,我來找啦!

2、師幼共同遊戲。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1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小烏龜的大背殼》,想象半球形物體的多種用途。

2、瞭解人類可以從動物的一些特徵中獲得啟發。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課件《小烏龜的大背殼》

(2)ppt

2、經驗準備:對烏龜的外形特徵和習性已有初步的瞭解。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引出主題。

師:有一隻小烏龜,它身上有一個大大的`背殼,它身上的大背殼給它帶來一段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播放課件

重點提問:

1、故事中的松鼠媽媽用小烏龜的大背殼做成了什麼?

2、小烏龜又把大背殼借給小山羊做什麼呢?

小結:小烏龜的大背殼既可以做搖籃,又可以當藥罐,它的大背殼用處可真多呀!

二、分享交流,發揮想象。

重點提問:

1、小烏龜的大背殼是什麼形狀的?(半球形)像什麼?

2、如果你有一個大背殼,你會用它做什麼呢?(講出它的用途)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想出這麼多不同的內容。

三、結合生活,瞭解仿生。

1、剛才我們小朋友講出了許多生活中半球形的東西,其實半球形的的東西有的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有的可以給我們帶來許多方便。現在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播放ppt)

2、重點介紹雷達、衛星接受器。(出示詞彙:仿生)

小結: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東西都是模仿動物的外形和特徵而製造的,這樣做能更好的服務於我們人類,以後我們再去找一找,然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13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在走、跑、跳等多種體育活動中,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本次活動選用幼兒熟悉的“小青蛙”作為切入點,既基於幼兒的經驗和興趣,又能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各種動作的發展日趨完善,跳躍能力增強了很多,跳躍的遠度、高度和連續跳的永續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縱跳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時屈膝緩衝過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現象。為此,本次活動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動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以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本次活動符合《綱要》要求,遵循幼兒生長髮育規律,能夠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具有可行性。

二、活動目標

1、主動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方法。

2、能有意識地控制腳掌活動,保持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3、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

2、活動難點: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方法,並保持身體動作的協調、靈活性。

四、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若干,小青蛙頭飾每人一個。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是體育遊戲活動的材料,它便於“跳荷葉”環節的進行,小青蛙頭飾可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2、環境佈置:用綠色卡紙佈置一個池塘,“小池塘”旁邊一塊小空地作為田地全。

五、活動過程

(一)第一個環節:進場熱身運動,教師引導幼兒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蝸牛慢慢地走,螃蟹橫著走、小鴨子搖擺著走、小兔蹦蹦跳、小鳥左右飛。 愛模仿是幼兒的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點,在這一環節的設定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兒的這一個特點,來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還可達到活動前的熱身效果。我設計的一系列的模仿動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動作由慢到快,活動量由小變大:先學蝸牛慢慢走,學螃蟹橫著走,學小鴨子搖擺著走、學小鳥左右飛,學小兔蹦蹦跳。這還便於引出主要活動內容:模仿新朋友——小青蛙。

(二)第二個環節:引導幼兒自由探索,在這一環節中通過提問,啟發幼兒有意識地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

1、提出問題:“小青蛙是怎麼跳的呀?”(此時,教師應儘量啟發並鼓勵幼兒自主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青蛙跳的關鍵方法;同時關注幼兒的動作情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2、請幾個動作能力強的幼兒進行示範。(目的在於關注幼兒的動作是否協調、靈活,著重提示幼兒注意一些關鍵動作要領,讓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該環節我主要採用了提問法。)

(三)第三個環節:鞏固動作經驗

1、教師示範蹲跳,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蹲跳是本次體育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示範可以鞏固幼兒的動作經驗,還能起到一定的強調作用。)

2、引導幼兒練習蹲跳。師:“我們現在來當回小青蛙,把蹲跳的本領學好。”(每個幼兒戴上頭飾,開始自由練習,教師觀看幼兒動作是否到位,提醒幼兒注意起跳和落地的姿勢,及時糾正做錯動作的幼兒,再次給予示範。)創設情景“小青蛙跳荷葉”,鞏固蹲跳的動作。師:“現在我們把本領學好了,我們到池塘上玩跳荷葉吧!記住要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上,不要掉進水裡了。音樂響起開始跳,音樂停動作停。”(播放音樂,幼兒開始跳荷葉,教師在旁邊觀察和指導。)

3、音樂停止。師:“小青蛙們玩累了,我們先在荷葉上休息一下吧!”(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把蹲跳的動作進行鞏固練習。可根據幼兒運動的情況,利用音樂作為一種訊號,適時讓幼兒停下來休息,調整運動量。活動中教師還要注意觀察,並指導、鼓勵和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蹲跳動作的學習活動。此處主要採用了示範法、動作練習法,鞏固加深幼兒蹲跳的動作經驗,為下一個環節做準備。)

(四)第四環節:遊戲“小青蛙吃害蟲”

1、師:“小青蛙們玩了很長時間,發現肚子餓了,我們到田裡去捉害蟲吃吧。小青蛙是怎麼捉蟲吃的呀,誰來試一試?”(請幾個幼兒示範模仿青蛙縱跳吃蟲子,教師進行引導,讓幼兒將動作做得更到位一些。)

2、師:“現在小青蛙們一起跳到田裡去捉蟲子吃吧!(這一環節是活動的難點,再次創設情景,主要訓練幼兒的縱向跳躍能力。在開始遊戲前教師雖然提出明確要求,但是幼兒往往會記不住,所以就需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注意指

3

導。中班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還比較差,在縱跳起跳時會出現蹬地腿蹬不直,蹬地不充分,落地時屈膝緩衝過大容易坐到地上的現象。教師參與其中,和小朋友一起學青蛙原地縱跳吃蟲子,可以及時提醒幼兒糾正錯誤動作,強調安全注意事項,防止碰撞。同時關注孩子們的體力狀態,適當調節孩子的活動量。此處主要採用提問法。)

(五)第五環節:放鬆活動。

師:“小青蛙們吃飽了,我們到荷葉上放鬆一下,然後好好地睡一覺吧!”(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放鬆舒緩的動作,如拍拍腿,揉揉腰,甩甩手腳,最後靜靜地“睡覺”,使原來興奮的神經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六、活動延伸

根據幼兒掌握動作情況,可以讓幼兒在晨間活動或戶外活動時繼續練習相關動作。

七、家園共育

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做好家長工作。結合本次活動,父母應在幼兒園建議和指導下,經常帶領孩子到戶外親近大自然,放鬆身心,鍛鍊孩子的肌肉力量和跳躍能力,保持四肢協調性和靈活性,從而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14

教案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的大小,知道大與小的區別。

2.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大的給大大熊,小的給小小熊"。

3.能愉快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教案准備:

大熊和小熊圖片、小禮物和大禮物、小帽子和大帽子、小房子和大房子的圖片各一張、PPT材料一份。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教案過程:

一、匯入

1.師: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兩位好朋友(出示大大熊和小小熊)他們一隻叫大大熊,一隻叫小小熊。大大熊說:"我喜歡大大的東西"。小小熊說:"我喜歡小小的東西"。

2.師:你們猜猜誰是大大熊,誰是小小熊呢?你是怎麼知道的呢?(大大熊大,小小熊小)

二、情境創設,加深理解。

1.師:大大熊和小小熊很喜歡小二班的小朋友們,想請小朋友到他們家裡去做客,你們願意嗎?

2.師:他們走啊走啊,可是呀,大大熊和小小熊迷路了,不知道他們的家在哪裡了,小朋友你們知道大大熊的家是那一個嗎?我請小朋友上來先送我們的大大熊回家好不好?送的時候要說:"大房子住大大熊"。(請幼兒上前送大大熊回家)那小小熊的家又是哪一個呢?誰來幫它找一找?(幼兒送小小熊回家,教師引導幼兒說完整)

3.師:大大熊和小小熊都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他們可高興了,今天呀還是他們的生日呢,小兔子送來了生日禮物,可是呀,他們的禮物都放在了一起,搞不清誰哪個禮物是大大熊的。哪個禮物是小小熊的'了。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麼?我請小朋友來送禮物給我們的大大熊和小小熊,誰願意?送的時候要說:大禮物給大大熊/小禮物給小小熊(集體再說一遍)

4.師:他們得到了禮物,真開心呀,拆開禮物一看,原來是一頂漂亮的帽子,他們在屋子外面玩遊戲慶祝生日,一不小心,帽子都掉在了地上,這兩頂帽子呀長的一模一樣,他們搞不清哪一頂是大大熊的哪一頂是小小熊的了。小朋友你們知道麼?我請小朋友來送帽子給我們的大大熊和小小熊,誰願意?送的時候要說:大帽子給大大熊,小帽子給小小熊(集體再說一遍)

5.師:大大熊和小小熊找到了帽子,可開心了,他們說小二班的小朋友們真聰明,讓我們來表揚一下自己吧。

三、鞏固理解

1.(教師出示PPT)師:大大熊和小小熊生日會上來了許多小動物,我們來看看都有誰?

2師:這是誰啊?(小兔子和大兔子)你們看看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大,一個小)出示小狗,小豬以此類推四.佈置作業。

1.師:你們看老師這裡還有許多大大熊和小小熊掉在外面的的東西呢。我們把來把他們找出來吧!

教案反思:

在活動開始時,我首先準備了一大一小兩隻熊,請小朋友觀察比較,哪隻熊大,哪隻熊小,這一環節結束後,讓幼兒把兩隻熊送到事先準備好的兩間房子裡,並強調大熊喜歡住大房子,小熊喜歡住小房子,幼兒很快地比較出了房子的大小並把兩隻熊分別送到他們住的房子裡。到了給兩隻熊送禮物的環節,我說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我們給他們送些禮物好不好,記住了大熊喜歡用大的東西,小熊喜歡用小的東西,我們送禮物的時候一定要說"大的XX給大熊,小的XX"給小熊,可是由於幼兒剛入園不久,語言表達能力還很弱。許多幼兒不會把這句話連貫地表達出來。第三個環節是今天大熊和小熊的客人來了,讓幼兒通過客人小動物來進一步鞏固大小的認識。

通過上課,我意識到本次活動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首先我的聲音還不夠響亮,我需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音量,使每個幼兒都能聽到都能被我吸引。然後在佈置作業那一環節我沒有考慮周全,我只是讓幼兒明白作業裡物體的大小,但是沒有教他們怎麼做這個作業,導致在後來的作業中,有一些小朋友不會做,不知道應該怎麼做,這個是我的一個失誤,也提醒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每一環節的設計都要準確細緻。

幼兒園教案大與小15

課程分析

《新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認真觀察、及時總結經驗,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偶爾的一次教育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鬧鐘很感興趣,而且鬧鐘的聲音能表現出不同的節奏,把鬧鐘的聲音和節奏結合起來,豈不是一種創新?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節奏活動,通過讓幼兒自由模仿鬧鐘的分鐘和時針並進行表演,給了幼兒充分自由表現節奏的.機會,也使幼兒在輕鬆愉悅的遊戲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節奏。《鬧鐘舞會》這首音樂結構變化鮮明,經過剪接後,前段的音樂在旋律上層層遞進,節奏相對穩定,後段音樂節奏突然加快,緊張、刺激,旋律活潑、有趣,非常適合幼兒進行音樂遊戲。結合音樂,我設計了“魔法師”的故事情境,使音樂和故事較好地匹配起來。因為魔法師的帽子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物品,貼近幼兒生活,易於孩子理解和掌握,從而讓幼兒能更好地主動參與到遊戲活動中來。

課程目標

1、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幼兒能創編時鐘的不同造型。

2、在遊戲合作中體驗音樂韻律活動帶來的快樂。

課程準備

魔法帽、魔法棒、《鬧鐘舞會》音樂、PPT

課程過程

1、魔術師情景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哦,你們只知道我是曹老師,我還有一個你們不知道的身份,其實啊我是一個很神奇的魔法師。我全身都帶有魔法啊,我能讓魔法圈轉起來,也能讓它停下來。我能讓它跑出去還能讓它自己回來,看好嘍(唸咒語 滴答滴答)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我做不到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我都能掌控,除了時間,我唯一做不到的就是不能讓時間停止……你們看牆上的鬧鐘,它的指標正在一點一點前進,滴答滴答滴答……哎,小朋友們仔細聽,小鬧鐘來了(鬧鐘進行曲完整2遍,老師隨著音樂做時鐘擺動的動作示範)

2、遊戲環節

師:剛剛那首曲子叫“鬧鐘舞會”,那小鬧鐘在做什麼呢?在動在跳舞。其實他們被魔法師喚醒之後,他們在就開始挑起了美麗的舞蹈,跳不動了怎麼辦?他們就上發條,結果跳著跳著就累趴下了。現在,我手裡有跟魔法棒,把所有的小朋友變成小鬧鐘。然後被魔法師喚醒的小鬧鐘,要立馬站起來,擺一個小鬧種的造型,但是造型是不能亂動的哦。

音樂起,遊戲開始,幼兒擺出小造型。

師:現在我要請所有小鬧鐘來到魔法師身邊來,找一個舒服的位置,繼續睡覺。這次被喚醒的小鬧鐘,要擺一個小造型,還要跟著音樂一起跳舞。

音樂起。遊戲了開始。師:起床了!老師知道幼兒一起做動作。

音樂停,小鬧鐘回到座位上去。

3、啟發幼兒進行思考,認識鐘錶,並進行遊戲

師:你們知道,鬧鐘裡行走的都有誰嗎?小鬧鐘裡面擺動的指標。鬧鐘裡擺動的指標都有誰?那我們來看看有誰?

老師出示表的照片,小朋友們擺動做指標動作。

師:小朋友們想一下,除了手可以擺動,身體還有哪些東方可以擺動?腿也是可以的呀,腳也是可以呀。音樂起來,小朋友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進行擺動動作。

音樂起,遊戲開始,老師和幼兒一起做動作。

師:小鬧鐘走不動的時候要擰發條,我邀請小朋友來跟我一起做遊戲。老師做一個走不動的小鬧鐘,小朋友在背後做上發條的動作。

師:除了擰發條,還有什麼動作可以給小鬧鐘加油?搖頭?指標擺動等等

師:兩個小朋友合作做遊戲,兩個人商量下,誰做指標誰做上發條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動作。發現新的加油動作,進行表揚。相互交換角色進行動作遊戲。

4、對動作進行細化,可以用手指,可以用手臂,可以用腿,可以用腳扮演指標擺動。

師:魔法師喚醒哪個鬧鐘,聽好魔法師的指揮,我說變手指鬧鐘就變手指鬧鐘,我說變手臂鬧鐘就變手臂鬧鐘等,還有腿部鬧鐘,還有腳步鬧鐘。

結束遊戲:做一邊完整的音樂遊戲,老師和幼兒一起進行遊戲。

結束語:跟魔法師完了這麼久,發現時間過得很快,時間過去了就回不來了,所以要珍惜時間。

課程反思

在本次中班音樂遊戲活動《小鬧鐘大狂歡》中,我選擇的這首《鬧鐘舞會》輕快、有趣,運用了欣賞法、啟發聯絡法和情緒感染法進行教學,培養了幼兒傾聽、辨識、表現音樂的興趣,還幫助幼兒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環節清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由情境引入音樂遊戲,用“魔法”將幼兒變成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鬧鐘”。我放手讓幼兒自己大膽去思考討論嘗試,去說、去做,設計思路非常清晰,幼兒容易接受。“小鬧鐘”的動作也跟音樂結合的很好,我變身為“魔法師”和幼兒一起遊戲,使原本抽象的音樂躍然紙上,更加吸引幼兒,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